04.02 《人民文学》投稿说明


《人民文学》投稿说明


一九四九年十月二十五日,《人民文学》创刊,这是新中国成立后创办的第一份国家级文学杂志。

当时,应《人民文学》第一任主编茅盾先生之请,毛泽东主席为《人民文学》创刊号挥毫书写了题词——“希望有更多好作品出世”,并由郭沫若先生题写了《人民文学》刊名。

六十年来,《人民文学》跟随共和国的前进步伐,风雨兼程,始终与人民和文学同行,到二○○九年十月止,它以总计六百零二期的浩瀚篇章,见证了一路走来的中国当代文学的光荣与梦想。

六十年来,《人民文学》站在当代文学的前沿,始终不渝地推动着文学向前发展,从广阔涌动的人民生活中汲取着营养与力量,并见证了一代又一代作家的探索与创造。

六十年来,《人民文学》不仅继承了中国文学的悠久传统,同时也积极与世界文学接轨,

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始,推出了众多探索性的作品。这些作品丰富与发展了我们的母语,拓展了文学的形式与精神空间,开垦出一片广阔而灿烂的疆域。

六十年来,《人民文学》是中国作家的摇篮,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很多新锐与名家都是由《人民文学》起步、成长,最后抵达成熟与辉煌。

六十年来,《人民文学》始终与读者同行。多年来,《人民文学》始终有一批忠实的读者,他们与《人民文学》一起感动、思考、歌哭、咏叹;如今,《人民文学》也走进了青年读者的心灵,让他们感受到了文学给予的精神快乐与滋养。

《人民文学》主要发表中短篇小说、散文、随笔、诗歌与报告文学。

从二○○七年起,《人民文学》每年将推出三四部长篇小说。目前已陆续推出了麦家的长篇小说《风声》、毕飞宇的长篇小说《推拿》、严歌苓的长篇小说《小姨多鹤》、刘震云的长篇小说《一句顶一万句》和张翎的长篇小说《金山》。

由中国作家协会主办的《人民文学》,从未动摇过第一任主编茅盾先生在《发刊词》中立下的信念——“通过各种文学形式,反映新中国的成长”,“创造富有思想内容和艺术价值,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人民文学”。

《人民文学》期待着您最好的作品出世,并在此发表。

《人民文学》期待着在您阅读生涯中,能滋润您的心灵。

请阅读《人民文学》,从纷呈文字间体味、深思,探寻精神星空。

请为《人民文学》撰稿,它需要您来开拓中国当代文学的广阔疆域。

投稿地址(《人民文学》更多收纸稿,建议作者投寄纸质版):

北京农展馆南里10号楼 《人民文学》编辑部 收

邮编:100125

[email protected](小说)

[email protected](散文/非虚构)

[email protected](诗歌)

审稿期为两个月,自投稿之日起,两个月内未收到本刊决定刊用的通知,稿件可自行处理。因人力有限,寄来纸稿均不退,请务必自留底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