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历史上的瘟疫带给我们哪些思考?

庚子春,新冠疫情爆发,长时间禁足在家。

每日关注疫情的变化。那些消长的数字、那些悲惨或悲壮的报道,时时牵动着人们的心绪,也给经济生活蒙上了浓重的阴影。

回想十七年里,SARS、中东呼吸综合症、埃博拉病毒、禽流感、猪流感,还有此次的新冠肺炎,屡次冲击了人类社会。

历史上的瘟疫带给我们哪些思考?

困惑催人思索:现代科技发达,为何瘟疫还是频频光顾?是谁打开了潘多拉魔盒?哪些观念需要我们认真审视?

人类中心主义:是自信,还是傲慢?

“人类只有一个地球”,这句口号乍看没毛病,但仔细一琢磨,不难体会出人类中心主义的傲慢。

没错,地球只有一个。但地球上不是只有人类,人类是地球的主人吗?

在38亿年的生命演化史中,人类历史不过是最晚近的一瞬。地球上的生命体难以计数,人类社会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许多低等生物如蚊子、蟑螂、老鼠等,比人类适应性更强,存续历史也长的多。

历史上的瘟疫带给我们哪些思考?

最不能小视的,恰恰是肉眼不可见的细菌和病毒。它们亘古长存、无处不在,并以其寄生方式与超强的增殖能力,参与着生态系统的循环与平衡。

如果某些系统平衡被打破,那些有害微生物便会显示出巨大的破坏力,造成瘟疫大流行。一百多年前、爆发于中国东北地区的鼠疫大灾就是一个例证。

拯救东北:一次成功的抗疫之战。

时值清朝末年,1910年11月,鼠疫经中东铁路传入哈尔滨,随后疫情爆发,席卷东北全境,并波及山东、河北等地。这场大瘟疫持续6个多月,造成了6万多人死亡。

历史上的瘟疫带给我们哪些思考?

1910年东北鼠疫旧照

1911年的1月,伍连德¹博士临危受命,赴哈尔滨指挥抗疫。他采取了科学而果断的做法,如交通管制、全面消毒、人人戴口罩(当时叫“呼吸囊”)、病人分区隔离、集中救治等等。

需要指出的是:在抗击新冠肺炎的今天,我们依然采取了类似的有效做法。“疑似病房”的提法也是伍连德首创的。

尸横遍地的惨状,让伍连德意识到:尸体极可能成为新的传染源。于是,他顶着巨大压力向朝廷请旨,对病死者遗体进行火化处理。他终以科学精神,破除旧俗,开风气之先。

到当年3月1日,哈尔滨当日鼠疫死亡人数终于降为零。伍连德又继续转战长春、沈阳等地,至5月,东北三省的鼠疫流行基本宣告结束。

作为抗疫大功臣,伍连德并没有陶醉在举世赞誉之中。他拒绝高官厚禄,继续留在东北做调研,终于弄清了此次鼠疫的感染源来自于旱獭。

历史上的瘟疫带给我们哪些思考?

伍连德博士

伍连德随后撰写了《旱獭(蒙古土拨鼠)与鼠疫关系的调查》,于1913年发表在英国著名医学期刊《柳叶刀》上。

疫源追踪:为什么会是旱獭?

大家知道,满清入关之后,即对东北的“龙兴之地”采取了封锁管理,不许汉人进入垦殖。与东北接壤的西伯利亚,也长期是人烟罕见的原生态广袤地带。

从18世纪到19世纪,俄国逐步向西比利亚地区扩张,鲸吞了大片土地,逐步发展出采矿、伐木等产业。

19世纪后期至20世纪初,内外交困的清王朝被迫放松了“锁关”政策,山东、河北的百姓开始了一批又一批的“闯关东”。东北地区的垦殖、渔猎、伐木、采矿等活动日益发展。

历史上的瘟疫带给我们哪些思考?

正是在这个阶段,世界市场对动物皮毛的需求十分旺盛,以貂皮、旱獭皮为原料的皮毛服饰风靡欧美各国。

在暴利的驱使下,中俄边界的旱獭遭到疯狂猎杀。人们蜂拥而至、刨地围捕,吃旱獭肉、卖旱獭皮。

也就是在这个过程中,鼠疫病菌通过病旱獭悄悄传给了人类,最终造成疫情大爆发,夺取了数以万计的人命。

历史上的瘟疫带给我们哪些思考?

旱獭

不得不说,灾难源头是鼠疫病菌,但释放“魔鬼”的不是旱獭,而是人的贪欲。

更多史料显示:当细菌、病毒显示其魔力的时候,曾屡次改变人类社会的历史。

历史变局背后,瘟疫扮演了什么角色?

我们习惯于从政治、经济、文化等维度看待社会历史演变。实际上,细菌、病毒等微生物常常是躲在幕后的重要角色。

东汉至三国的历史变局,就与当时的瘟疫有莫大关系。

气候学家研究认为:中国从西汉末叶至隋朝初年,经历过一个“小冰期”阶段,时跨东汉、三国、两晋与南北朝。此阶段北方草原冻灾频仍,迫使游牧民族南下侵掠,也造成了中原地区的动荡。

东汉末年,桓帝、灵帝昏庸,朝政腐败再加上天灾不断,造成了饥民遍地的惨状。

为了活命,很多饥民挖野菜、剥树皮,老鼠和老鼠洞里的粮食当然也不肯放过。饥不择食,病无可医,大瘟疫接踵而来。

历史上的瘟疫带给我们哪些思考?

东汉末年到底是哪种瘟疫流行?因年代久远,现代学者难以下定论。但瘟疫之惨烈程度,当时就留下了很多记录。

“医圣”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序中写道:“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建安纪年以来,犹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曹植在《说疫气》中写道:“家家有僵尸之痛,室室有号泣之哀”。

正是在瘟疫肆虐、灾民无助的情况下,游方郎中张角一边行医治病,一边宣传“太平道”,很快聚集了百万民众,随即发动“黄巾起义”。东汉王朝由此崩塌、三国争霸也由此拉开了序幕。

类似的一幕又出现在明朝末年。

明朝崇祯年间,朝廷腐朽又遭连年大旱,终于激起民变。李自成、张献忠的起义军席卷半个中国,关外的满洲八旗也步步进逼。

历史上的瘟疫带给我们哪些思考?

古语云:“大灾之后必有大疫”,正当兵连祸结之时,大明帝都北京又闹起了瘟疫。

有学者研究指出:李自成能够迅速攻破城防坚固的北京城,与当时京城瘟疫流行、人心惶惶有很大关系。

翻看世界史,瘟疫塑造历史的例子也屡见不鲜。

14世纪中叶,蒙古军团攻打黑海港口城市卡法(今乌克兰菲奥多利亚)。在久攻不下的形势下,蒙古人将感染鼠疫死亡的士兵尸体,用抛石机抛入卡法城内。

鼠疫开始在城内流行,其后由往来商人传至意大利,蔓延到西欧、北欧、波罗的海地区及俄罗斯,夺去了当时欧洲1/3人口的生命。

这就是令欧洲大伤元气、谈之色变的“黑死病”。

历史上的瘟疫带给我们哪些思考?

16世纪初,西班牙人率先到美洲大陆抢掠。他们仅以几百人枪就征服了庞大的阿兹特克帝国。

事实上,不是因为侵略者多么厉害,而是他们带去的“天花”病毒,让当地土著遭遇了灭顶之灾。曾经辉煌的阿兹特克文明就此覆灭。

历史告诉我们:瘟疫的破坏力,不仅会夺取成千上万人的生命,甚至可以毁灭一个王朝、一个种族和一种文明。

打开瘟疫这个“潘多拉魔盒”的,往往是人类自己。

细菌和病毒以寄生方式存活。它们之所以造成瘟疫大流行,常常是借助于人类社会的活动,或是战争、或是贸易,或是人类对野生动物的无节制侵夺。

十七年前,SARS爆发。人们起初怀疑该病毒来自于果子狸,于是在恐慌中大量捕杀。后来又有研究认为,SARS病毒的源头是中华菊头蝠。

历史上的瘟疫带给我们哪些思考?

野生动物体内的病毒怎么会传染给人呢?哪些昼伏夜出的穴居蝙蝠何曾侵扰过人类?这正是我们要反思的问题。

幸而,SARS传染病在2003年的夏天消失无踪了,不是因为疫苗。难道是SARS病毒怕高温?还是人体自然产生了抗体?医学界至今没能说得清楚。

瘟疫早已警告:如果人类因为猎奇、贪婪、或为了玄幻的“养生”去侵吞野生动物,我们或将再一次打开“潘多拉魔盒”。

不幸的是:某些人对瘟疫很健忘,对山珍野味却恋恋不忘。

SARS过去没几年,果子狸、穿山甲、蝙蝠又被一些人摆上了餐桌,甚至进行视频直播,收割猎奇者的关注与流量。打赏这些“作死表演”的又是谁呢?

时至今日,新冠肺炎仍在蔓延。国内病例已呈明显下降趋势,但国外病例依然在快速攀升。

中国以举国之力防控疫情,前线医务人员做出了巨大牺牲。我们终将赢得这次“战疫”,我们也因此付出了沉重代价。

必须承认:截止目前,我们对新冠病毒的认知还十分有限,疫苗研发还在与病毒赛跑。我们采取的、行之有效的办法是“中西医联合作战,什么方法管用就用什么”。

“同人类竞争地球统治权的唯一竞争者,就是病毒”

——分子生物学家、诺贝尔奖得主乔舒亚·莱德伯格

这句警世之言固然有理,但我更认同老子那句名言:“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说到底,人类社会只是地球生态系统的一部分,我们必然与其它动物、植物、微生物长期共生,共同维持着生态系统的平衡运行。

历史上的瘟疫带给我们哪些思考?

以“地球主人”自居的想法是狂妄的。

试想一下:人类花费很多年才建立起全球化供应链;而病毒爆发能在一夜之间,让经济活动骤降,迫使人们隔离。

比尔.盖茨也警告说:

未来杀死我们的不是导弹,而是传染病。

病毒的幽灵一直在徘徊,我们准备好了吗?

或许,有所畏、有节制、能自律的生活方式,才是长久的生存之道。


注1:伍连德(1879一1960),祖籍广东台山,出生于马来西亚。医学博士,中国卫生防疫、检疫事业的创始人。他亲自指挥扑灭了1910年在东北爆发的肺鼠疫,后又组织扑灭了1919年、1920年、1926年、1932年在东北、上海等地爆发的肺鼠疫和霍乱。伍连德是中华医学会首任会长,北京协和医学院及北京协和医院的主要筹办者,是1935年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候选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