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你認為中國歷史上最成功的謀士是哪一位?他的成功體現在哪些方面?

歷史的影


在我國古代的功臣謀士中,最成功的一個人就要數姜子牙。姜子牙的成功主要體現在四個方面,第一個方面是姜子牙本人十分的長壽,第二個方面是姜子牙在後世的地位比較高。第三個方面是姜子牙輔佐周武王滅掉商朝,建立了我國古代最長壽的王朝。第四個方面是姜子牙建立了齊國,子孫後代遍佈天下。

姜子牙的壽命

根據《史記》的相關記載,姜子牙是大禹時期四嶽的後人,他年輕的時候做過很多下層工作,一直到了70歲都一事無成。商周時期人們的平均壽命非常低,很多人都活不到成年就去世了,姜子牙能夠在商周時期活到70歲,最起碼相當於現在105歲以上的老人。在姜子牙72歲的時候,周文王找到了姜子牙,並且請姜子牙出山輔佐自己。姜子牙輔佐周文王數年,周文王去世之後,姜子牙又輔佐周武王十年,最後才幫助周武王率領大軍討伐商朝。

這樣計算下來,姜子牙在武王伐紂的時候,年齡已經超過82歲。而在武王伐紂勝利後,姜子牙被封為齊侯,一直到了周康王時期,姜子牙仍然活躍在西周政治舞臺上。這樣推算下來,姜子牙最少活了120歲以上,是古代謀臣裡面壽命最長的人。(按照齊丁公繼位的時間推算,姜子牙活了139歲)

姜子牙的地位

姜子牙在古代的地位非常高,歷史上流傳了很多關於他的典故。同三國時期的名將關羽一樣,姜太公也被後世封神,而且姜太公的神位比任何一個歷史人物都要高。傳說中姜太公掌握了封神大權,能夠管理三清和昊天大帝之外的所有神,民間也稱姜子牙為“眾神之神”。

因為姜子牙精通用兵,古人把姜子牙封為兵家的祖師爺,唐朝修建武廟的時候,姜子牙排在武廟的中央位置,周圍是韓信、張良、諸葛亮等十位優秀軍事家和戰略家,再往下是衛青、霍去病、關羽等數十位能征善戰的名將。姜子牙能夠成為武廟的首座,足以看出他在後世崇高的地位。

姜子牙的歷史功績

在姜子牙成為姬昌和姬發的老師之前,周國還只是商朝的一個附屬國,周文王姬昌為了能夠成就大業,急需要找一個人才來幫助自己。姜子牙聽說周文王求賢若渴,故意在周文王經過的河邊釣魚,周文王被姜子牙的見識折服,同姜子牙乘坐一輛車子回到周國的都城,讓姜子牙做了自己的老師。

在姜子牙的經營之下,周國的國力快速提升,天下三分之二的諸侯都擁護周國。周文王去世之後,周武王又拜姜子牙做了老師,姜子牙輔佐周武王十年,周國的國力遠遠超過了商朝。在確定天下諸侯都支持周武王後,姜子牙統帥精銳部隊發動牧野之戰,一戰便擊敗了商朝軍隊的主力,商紂王在朝歌自焚而死,周朝順利取代了商朝。


周朝是我國曆史上最長壽的王朝,從周武王取代商朝,一直到秦國滅亡東周,期間共經歷了800多年的時間。史書稱周朝能夠取代商朝,姜子牙佔到了絕大部分的功勞。在商朝滅亡之後,姜子牙又幫助周武王穩定了商朝故地的民心,並且同周武王一起制定了分封制度。

雖然姜子牙被封為齊侯,但是姜子牙並沒有長期呆在齊國,在穩定了齊國的局勢後,姜子牙便離開齊國回到周朝都城,擔當起了輔佐幼主的責任。周朝能夠延續八百年不滅亡,同姜子牙前期的努力有很大的關係。

姜子牙後世滿天下

姜子牙到達齊國後,順應了齊國當地的風俗文化,並且大力吸納齊國當地人做官。齊國百姓都非常支持姜子牙的做法,姜子牙到達齊國5個月的時間,齊國便被治理的井井有條。齊國能夠在春秋戰國時期大放異彩,同姜子牙打下的雄厚基礎分不開。在齊國國力發展的同時,姜子牙的後代也不斷開枝散葉。

現在姜子牙的後裔共分佈在48個姓氏中,姜子牙的後人遍佈在國內的各個角落。相比於後裔稀少的其他謀士,姜子牙肯定是謀士裡面當之無愧的人生贏家。

從以上四個方面來看,姜子牙不愧是我國古代最成功的謀士,他不僅沒有承擔過被皇帝猜忌的危險,子孫後代還遍佈全國各地,自己更是被後世封神,還獲得武廟中最高級的席位。不得不說姜子牙不僅是非常的成功,而且也非常的幸運,他輔佐周武王建立我國曆史上最長壽的王朝,更是他最為出色的一項歷史功績。



史海泛舟擺渡人


史上成功的謀士要算大明朝開國功臣劉伯溫,劉伯溫的第一策:章元璋全盤照辦,章元璋家窮是個孤兒是舅舅家的放牛娃,因有一邦年輕朋友賣來了酒,沒有過酒菜殺了一頭牛,怕舅舅追究,將牛尾塞在小河浜的螃蜞洞中,並用手拍拍,牛呀!牛呀!舅舅來拉你叫三聲。就這樣收工趕牛回家,經舅舅一數牛少了一頭,朱元璋說荒,說:牛放水時一頭牛佔進了螃蜞洞,舅舅不信,朱帶舅去實地觀察,見確有一條黃牛尾巴,舅舅去拉,一拉旺,一拉旺,在洞裡叫(解放前每到農曆三月有地黃牛叫,即說是朱元漳之故,解放後地黃牛同抪谷鳥,快快種花一樣不叫了)。

。這件事驚動了前村後巷,都來看稀奇,都要去拉一下牛尾,一樣會叫。所以一傳十,十傳百,說元末亂世,出了真命天子,使很多窮苦百姓來投,沒多久聚集了十多萬人,在安徽鳳陽起義,鳳陽權作起義軍的政治中心。剛起義,事有不順三年旱荒。當時有民謠:‘’說鳳陽,道風陽,鳳陽是亇好地方,是從來了朱元璋,十年到有九年荒‘’。

。元末,全國到處農民起義,其勢力最大的要算江西陳友涼,建都江州,憑鄱陽湖地理擁有三十多萬眾在江州稱王,對周邊小股義軍都被他拼呑,只有蘇州張士誠為盟軍。

。這時在鳳陽的朱元璋自認為力量已不小了,起義以來第一次提出南征伐陳,同文武商量,劉伯溫第一個提出不可,劉伯溫對朱元璋說:為今之計大王首先要在東太湖打造戰艦一千艘備用,現作好戰爭的充分準備。先兵分二路,一路有常遇春帶兵二萬,守住安徽的南大門,防止陳友涼派兵偷旋。二路派徐達帶兵三萬東征,首先佔領宜興,金臺,慄陽,一路派兵將鎮守,最後點領金陵作為首都,並做好過長江北伐準備,並再提出蘇州張士誠不宜驚動,如張士誠告急,勢必驚動陣友涼。

。所謂劉伯溫的第一計,就是這樣替朱元璋按排的一整套戰略步緒,包刮消滅陳友涼,張士誠,佔領金陵,建都南京,朱元璋稱帝,建立大明帝國,帝號明太祖。這就是劉伯溫的第一計,從實際而言:這是劉伯溫為朱元璋建國全部戰略決策。同《三國演義》中的劉備,諸葛亮‘’隆中對‘’是異曲同工。朱元璋對劉伯溫的決策不折不扣照搬,逐步實現,這就是‘’明主,賢臣‘’才能完成立國大業。劉備,諸葛亮的隆中對,由於君臣有偏見,君不聽而臣不言,將一流的戰略決策拋之腦後,劉備自作聰明,另搞一套,落得半途而廢。


老龔166916589


提問者羅列的那些歷史人物,都是成功者,如果從我個人的理解看,我個人認為最成功的是魏徵。這裡不用簡體徵了,在於感覺人的姓名不應簡化。為什麼說魏徵成功。我認為一個最主要的方面在於他同時成就了君臣的美名。唐太宗從諫如流,魏徵敢於犯言直諫,而且唐太宗重用魏徵,還體現了心胸開闊,並不因為魏徵曾經輔佐太子而棄之不用,這樣的君臣關係在中國古代是非常罕見的。從這點來看,這是歷史上很多謀士無法相比的。

第二個原因在於魏徵不僅生前受到尊崇,而且能在64歲時得以善終。這也是很不容易的,歷史上有很多忠臣,並沒有得到善終,范蠡是有名的謀士,功成名就後辭官經商,才得以善終,更不用說沒有得到善終的謀士了。魏徵病重,使者道上絡繹不絕,郭嘉雖也有這種待遇,但38歲早逝,並沒有輔佐曹操統一天下,其名聲遠沒有魏徵大。

當然,魏徵身後太宗態度曾有反覆,答應的婚事沒算數,墓碑被推倒。不過,後來太宗皇帝又後悔了,召見其家屬,派人以少牢之禮祭祀魏徵,並重新立好墓碑。後世對其評價一直很高,如三代遺直,頌揚他能保太宗之德。這種君臣佳話在歷史上是少見的,而且被編入各級教科書,傳播廣泛,這是歷史上很多謀士所無法相提並論的。





談史說魯


在小編看來劉伯溫絕對稱得上是最成功的謀士

劉伯溫,劉基,字伯溫,生於1311年,浙江溫州人,是大明王朝開國皇帝朱元璋的第一謀臣,劉伯溫博古通今,尤其精通象緯之學,當時就有人把他比作諸葛亮。朱元璋也經常說劉伯溫乃“吾之子房也”。劉伯溫主要在謀略上的功績是正確分析了形勢,提出了先平定陳友諒、再打張士誠的戰略,為朱元璋剿滅群雄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另一方面在建國後能夠正直的提出對宰相人選的看法,雖然朱元璋都沒有采納,並從此疏遠了劉伯溫,但最終楊憲、汪廣洋、胡惟庸的結局都不好。最終相對於朱元璋後期大肆誅殺功臣,劉伯溫算是善終吧。我認為劉伯溫的奇謀繼承了諸葛亮、張良的特點,即有對形式的政權判斷也有對人性的精準分析,但對君王的影響力上不及諸葛亮和張良。




南叔NH


我認為最成功的謀士就是司馬懿。他的成功就是隱忍,就是耐得住寂寞,經得起寒冷。曹操時期,曹營謀士眾多,司馬懿處心積慮的處於學習充電階段。以後曹家的幾個皇帝,他都不做出頭鳥,很清楚明白自己的定位。和蜀漢丞相兩軍對持時期,他又把隱忍發揮到極致,終於熬死對手諸葛亮,世上再無對手。還有他抓住時機,處死曹爽兄弟,反應又相當敏捷。

他的孫子司馬睿建立西晉,可以說,司馬懿謀劃了三世,創立了江山。


吉祥流年


明朝開國元勳劉伯溫,劉基,功成名就,隱身而退,可謂聰明絕頂。[贊]


五峰果農1


張良。幫劉邦鋤秦鋤楚興漢。功成身退,″不知所蹤″。料到劉邦要誅功臣,老子先溜了,叫你找都找不到我。頂級智慧。


王祖蔭1


陶朱公,全身而退,富甲天下


神侃你大爺


魯子敬!


用戶7886559448023


歷史環境大相徑庭,沒有可比性。硬要問?我只能回答:目前還沒有發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