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真實的薛仁貴徵西是怎麼樣的?最遠打到哪裡?

MC聯邦總桶


按照演義的說法,龍朔元年( 661年),回紇部首領婆閏去世,繼位的比粟改變與大唐和平相處的方針,屢次侵犯大唐國土。

唐高宗忍無可忍,令薛仁貴領兵征討回紇。前臨行,唐高宗賜宴,席間讓薛仁貴表演神射箭法。

薛仁貴一箭射穿五副重甲,高宗大喜,厚賞薛仁貴。


(薛仁貴)

薛仁貴在天山面對敵人十萬大軍的挑戰,薛仁貴連發三箭,射死三名回紇大將,乘勢揮軍掩殺,回紇大敗,比粟兄弟被擒,從此留下“三箭定天山”的故事,西域各國從此臣服大唐,不敢做亂。

演義的說法,多有誇張,雖然薛仁貴的確是大唐名將,但歷史上的薛仁貴徵西,卻是失敗的。


(三箭定天山)

薛仁貴徵西,最遠打到過青海湖以西的布哈河附近,發生在公元670年四月到八月之間。

這一年西域的吐蕃國大舉入侵西域,攻陷大唐在西域的十八州,動搖了唐朝在西域的根基。

唐朝派左衛大將軍薛仁貴為主將,阿史那道真、郭待封為副將,領兵5萬攻打吐蕃。

唐軍由鄯州(今青海省樂都縣)出發,目標直指吐蕃都城邏娑 。


因為大唐認為吐蕃舉全國之兵入侵西域,國內必然空虛,只要拿下吐谷渾這個重要關隘,便可切斷吐蕃國內與吐蕃軍隊的後勤保障,進可直搗邏娑,退可奪回安西四鎮。

這也是兵法上的“圍魏救趙”之法,戰略計劃還是相當可取的。 不過計劃趕不上變化。

由於唐軍不太適應高海撥地區的環境,很多士兵出現高原反應,患病士兵很多,戰鬥力大打折扣。

薛仁貴的對手是吐蕃名將論欽陵,他手下有吐蕃軍40萬,人數數倍於唐軍。

論欽陵斷認為要想戰勝薛仁貴,必須利用唐軍遠來,糧草輜重不濟這個弱點,只要集結重兵,攻擊唐軍糧草、輜重老巢,切斷唐軍後備補給,便會和當年官渡之戰一樣,令唐軍不戰而退。


雙方鬥智鬥勇,一場大戰隨即展開。

薛仁貴為了速戰速決,安排副將郭待封帶著兩萬人馬,留守在地勢險要的大非嶺,並將全軍輜重安置在此。

薛仁貴率主力奔襲河口,一戰斬吐蕃軍數千,並乘勝攻下烏海城。

薛仁貴走之前與郭待封商量好,等他擊破敵軍後,再率輜重出發與主力會合。

但是郭待封過於自大,擅自提前率領糧草輜重出發,結果中了論欽陵的圈套。


被論欽陵率領的吐蕃主力攻擊。而此時薛仁貴在烏海被吐蕃軍包圍,無法抽身支援郭待封,結果郭待封帶著的糧草輜重全被吐蕃人劫走,"悉棄輜重"。

薛仁貴戰前制定的打到拉薩的計劃流產了。

郭待封戰敗後,唐軍沒有了後勤保障,只得退守大非川。論欽陵幾次攻擊,都被薛仁貴打退。

論欽陵考慮到吐蕃目前還沒有全殲唐軍的把握,又怕唐朝再派部隊來支援,便見好就收,與薛仁貴講和,各自退兵。

這場徵西的大非川之敗,是薛仁貴生平最大的敗仗。唐朝被迫放棄吐谷渾,眼睜睜的看著吐蕃將吐谷渾納入版圖。此後兩國反覆爭奪安西四鎮,互有勝敗。


(薛仁貴)

直到多年後的唐玄宗時期,唐朝才在西北將吐蕃趕出大小勃律,逼迫吐蕃贊普向唐玄宗求和。

這個時候唐朝和吐蕃的戰爭,終於取得了全面勝利。 薛仁貴雖然在大非川戰敗,但不影響他唐代明將的地位。

他大敗九姓鐵勒,降服高句麗,擊破突厥的功績,仍然一直被後世銘記。

關於他的傳說故事也一直在民間廣為流傳,《舊唐書》上記有李世民的一句評價,說得十分透徹:“朕不喜得遼東,喜得卿也”。

歪眼小史工作室出品


剛日讀史


咸亨元年(670年),薛仁貴以邏娑道行軍大總管旗號率十萬唐軍,西征吐蕃,在大非川大敗而歸,被削職為平民。

邏娑,是吐蕃的首都。

薛仁貴以別人家的首都冠在自己行軍大總管的名頭上,好霸道!

唐高宗李治的意思很明白,就是讓薛仁貴把吐蕃給滅了。

1,為什麼不說“三箭定天山”?薛仁貴徵鐵勒,是北征。

龍朔元年( 661年),薛仁貴北征鐵勒九姓。

當時的鐵勒已改稱回紇。

薛仁貴三箭射死鐵勒三名將領,鐵勒膽寒。

當時軍中傳唱:“將軍三箭定天山,壯士長歌入漢關。”

但此處的天山不是現在的天山,而是蒙古草原的杭愛山。

當時的回紇遊牧在蒙古草原。

2,薛仁貴西征的目的不僅僅是讓吐谷渾復國,而是要滅掉吐蕃。

《新唐書》記載:

出討吐蕃,並護吐谷渾還國。

薛仁貴討伐吐蕃並將其消滅是主要目的,護送吐谷渾還國僅僅是一個附屬任務。

當時的吐蕃帝國正在上升期,在青藏高原四周四面出擊。

吐蕃與同樣處於上升期的唐帝國,發生了硬碰硬的戰爭。

薛仁貴的大非川之戰,是唐與吐蕃戰爭的轉折點。

大非川失敗(還有後來的青海之戰,非薛仁貴指揮)以後,唐朝處於防禦狀態。

從《新唐書》看,吐蕃已經嚴重影響到唐朝西部的安全:

咸亨元年四月二十二日,吐蕃陷我安西,罷四鎮。

因為吐蕃翻越崑崙山攻打西域,迫使唐朝放棄了管理西域的安西都護府,疏勒、于闐四鎮陷入吐蕃之手。

另外吐蕃佔領吐谷渾後,可以直接出兵蘭州、天水,威脅唐朝關中的安全。

薛仁貴東征高句麗並消滅之,已經消除了東方的威脅。

唐高宗讓薛仁貴西征,目的就是要消滅吐蕃,拿下邏娑,於是給了薛仁貴一個邏娑(吐蕃首都)道行軍大總管的名號。

3,薛仁貴西征時的兵力對比。

吐蕃帝國號稱全國兵力有四十六萬,實際可動員並集中三十萬人。

唐高宗讓薛仁貴西征前,已經將唐朝軍隊的主力集中到西北,兵力達二十四萬之多:安西,北庭,朔方,河西,隴右。

“猛將精兵,皆聚於西北”。

唐朝一軍編制是一萬二千五百人,如果是馬軍則一人兩匹馬。

唐朝在西北地區有大量馬場,鼎盛時期戰馬七十萬。

軍隊配置的武器主要是槍、弓弩、刀。

一軍配弩箭25萬支,弓箭37.5萬支,射甲箭5萬支。

一軍配陌刀2500口。

當時唐軍的戰鬥力非常強悍。

4,薛仁貴西征失敗,是否因為郭待封是個豬隊友?

唐高宗還任命阿史那道真、郭待封為副總管,二人皆受薛仁貴節制。

郭待封是唐初名將郭孝恪次子。

史書說,郭待封原來和薛仁貴地位平等,現在成了薛仁貴的下級,心裡不平衡,不受薛仁貴的節制。

這在史實上說不過去,恐怕是為了給薛仁貴開脫戰敗的罪名而編造的。

薛仁貴在東征高句麗後,在西征吐蕃之前,就是右威衛大將軍兼檢校安東都護。

而郭待封是左衛將軍,左衛將軍比左衛大將軍要低一個級別。

另外郭待封是鄯城(今青海西寧)鎮守,比薛仁貴的安東都護要低一個級別。

所以不存在郭待封和薛仁貴原來是平級的問題。

因此也不存在郭待封心理不滿的因素。

郭待封純粹是個替罪羊。

5,薛仁貴西征失敗,是因為薛仁貴不適應高原作戰氣候。

郭待封一直在青海的鄯城駐守,是有一定的高原作戰經驗的。

而薛仁貴僅僅馳騁在平均海拔1500米的蒙古草原,或者高句麗的山區,沒有高原作戰的經驗。

高原作戰,如果一味馳騁,很容易誘發高原反應。

薛仁貴率十萬大軍從海拔2300米的鄯城出發,到達到達大非川(今青海切吉平原)後,曾安排一個作戰計劃:

薛仁貴率主力8萬人以急行軍(倍道兼行)的方式攻打300裡之外的烏海(海拔4000米),郭待封帶2萬人先駐守在大非川保護所有的輜重糧草。

薛仁貴並不懂高原氣候,以為高原反應都是瘴氣導致的,要快速通過高原地帶才能躲避瘴氣。

如果這樣想,真的會死得快。

薛仁貴急行軍到達烏海的河口後,遇到一小股吐蕃軍隊,以眾擊寡,獲得小勝。

然後薛仁貴將大軍駐紮在烏海城。

史書記載“以待後援”。

這點很奇怪,薛仁貴打了勝仗,為何還要待後援呢?

當然可以說薛仁貴沒有帶輜重糧草,需要郭待封趕緊支援糧草過來。

如果是這樣,郭待封帶糧草輜重過來,正是服從了薛仁貴的命令。

實際情況是,薛仁貴的軍隊不適應高原氣候,加上急行軍和急切的衝鋒,已經有大量的急性高原反應病號出現,使薛仁貴的軍隊喪失了戰鬥力,只能躲在烏海城等待救援。

薛仁貴在戰前說烏海“彼多瘴氣,無宜久留。”準備在烏海附近殲滅一支吐蕃軍隊,就回大非川。

但此時的薛仁貴因為高原反應已經回不去了。

郭待封接到薛仁貴的救援命令,不能見死不救啊,會被唐高宗砍頭的。

郭待封只能硬著頭皮,率領2萬士兵,運送輜重糧草,從大非川前往烏海。郭待封有高原作戰經驗,行軍緩慢。

要10天才能到烏海。

這下把薛仁貴等得花兒也謝了!

郭待封到達烏海附近時,吐蕃大軍20萬也來到烏海附近,圍攻郭待封2萬人。

郭待封寡不敵眾,薛仁貴的8萬患了高原反應的大軍賴在烏海城裡,不敢出城解圍。

郭待封只好拋棄輜重糧草,逃回大非川。郭待封的2萬人能逃出20萬人的包圍圈,說明郭待封懂得應對高原反應,軍隊還是有戰鬥力的,至少高原反應還不是很嚴重。

急性高原反應一般10天就會好。

薛仁貴的大軍症狀消失後,連忙從烏海城逃走,也逃回了大非川。

吐蕃大軍再次圍攻大非川,薛仁貴親自指揮也是大敗。

這次薛仁貴沒有替罪羊了,只好向吐蕃求和,才將殘兵敗將撤回去。

後來唐高宗還恨恨地對薛仁貴說:

有人云卿烏海城下自不擊賊,致使失利,朕所恨者,唯此事耳。

本人是沂藍書院趙月光,主要研究宋史和近現代史,繼承章太炎學派唯識史觀學說。


沂藍書院趙月光


唐朝初年,國家初建,邊境不穩,四面八方的少數民族政權時順時叛,大唐王朝面臨著重重危機。此時,一個相當於戰神似的人物站了出來,他就是唐初大將薛仁貴。

薛仁貴生於公元614年,卒於公元683年,在其將近七十年的生命旅程中,征戰佔據了他生命的絕大部分時間。從公元644年在遼東戰場上斬殺第一員敵方大將開始,到公元682年,也就是逝世前一年征討雲州,他的一生幾乎就是在戰場上度過的。

薛仁貴的戰場一生,基本上可以用東征西討來概括,東征主要是針對高句麗,西征主要是針對突厥、吐蕃、回紇等少數民族政權。薛仁貴的西征和演義小說的中的西征並不一樣,演義小說實際上進行了神化。

而真實的薛仁貴西征主要有三次,一平一勝一負,他最遠打到了今天的青海西南部靠近西藏的地區,當時那裡是不毛之地,沒有道路,征戰異常艱辛。

那什麼是薛仁貴西征的一平一勝一負呢?先說一平

顯慶二年,也就是公元657年,西突厥阿史那賀魯自立可汗,不服唐朝管轄,犯上作亂。唐中央政府派大將蘇定方率軍出征。此次徵西,薛仁貴實際上並沒有直接參加,因為當時他的資歷太淺。但是他提出了一個重要建議,那就是把唐軍俘虜的突厥泥熟部人不要變成賤民,而是放回突厥。

他的這一決策對於收買突厥各部落人心起到了重要作用,也給唐後來治理邊疆找到了一條更為有效的途徑。蘇定方接受了薛仁貴的建議,很快就平定了北境。

接下來說一勝,這是薛仁貴一生中最值得大書特書的一次西征。

龍朔二年,也就是公元662年,回紇九個部落聯合起近十萬大軍,在天山一線與唐軍對抗。當時薛仁貴身為副將,率部與回紇交戰。他的個人戰鬥力超強,一出馬,三箭射三將。

接下來,生擒獲了回紇九部落的總首領,從此讓唐朝北境安定下來。演義小說更是添枝加葉,將這段西征寫得活靈活現,把薛仁貴描繪成了“三箭定天山”的神人。

而接下來就要說到薛仁貴的一次大敗了。

天下沒有常勝的將軍,演義中把薛仁貴寫成戰無不勝的戰神顯然是誇大了。發生於咸亨元年,也就是公元670年的大非川之敗就是薛仁貴一生中為數不多的敗仗。當然此仗之敗,責任不全在薛仁貴,而主要在他的副手——大將郭待封。

大軍深入蠻荒之地,輜重轉運困難,薛仁貴再三交待郭待封保護好輜重,不要輕動,郭待封不聽。結果,唐軍被四十萬吐蕃軍隊包圍,好在吐蕃軍隊不想和唐朝鬧得太僵,雙方議和之後,唐軍被趕出吐蕃地界。

此次西征失敗後,薛仁貴被朝廷革職,再次被啟用時,已經是垂暮之年。

縱觀薛仁貴的一生,不失為一個有血性的軍人,雖有勝有敗,但終究青史留名,同時也為中國多民族國家的發展作出了極大的貢獻。


小小嬴政


薛仁貴其人,30歲進入沙場


薛仁貴,又名薛禮,生於公元614年,薛仁貴是南北朝時期名將薛安都的後代,屬於河東薛氏家族,但是到他的一輩已經沒落。年幼喪父,從小家裡貧窮,但是薛仁貴並不感到自卑,他積極刻苦的習文練武,努力鑽研軍事作戰技能,武藝高強,天生臂力過人,但是由於生在亂世,加之地位卑微,沒有什麼大的作為,只能以務農來維持生計,到30歲的時候依然窮困潦倒不得志,他的妻子看不下去了便開導他,讓他參軍報國,於是薛仁貴就這樣開始了馳騁沙場四十年的傳奇經歷。


真實的薛仁貴徵西是怎麼樣的?


薛仁貴是隋朝末年的時候,一個名門貴族的後人,可是家道中落之後,薛仁貴開始從事軍事活動,之後得到了唐太宗的喜愛!薛仁貴作為一員猛將,他的軍事才能確實非常的厲害,所以唐太宗對於他十分的信任。唐朝剛建立的時候,西方的各個遊牧民族以及分裂勢力並沒有完全的臣服大唐。為了保障唐朝首都的安全,薛仁貴開始向西面討伐,當時薛仁貴出征的時候,唐太宗專門送行,薛仁貴後來不負眾望贏得勝利。

薛仁貴最遠打到哪裡?


薛仁貴歷史上的功績絕對不次於任何一個名將,當時薛仁貴徵西的時候,最遠打到了烏海城,不過需要告訴大家的一點是烏海城唐朝的時候是在青海省的中部以北,基本上等於薛仁貴佔領整個青海省!現在的烏海城在內蒙古,跟薛仁貴的烏海城完全不是一個地區,這點大家要分清楚,千萬不要混淆在一起!


薛仁貴歷史上有哪些功績?我們舉個例


三箭定天山


唐太宗死後李治繼位,薛仁貴繼續得到重用,並且開始以副將帶兵出征。公元661年回紇與唐朝關係惡化,薛仁貴再次以副將領兵徵套九個部落的將軍鐵勒。鐵勒派幾十名驍勇善戰的士兵到陣前叫囂,薛仁貴三箭連發射死三人,其餘立刻下馬投降。薛仁貴指揮軍隊趁機發動猛攻,一舉打敗鐵勒的軍隊。

細數薛仁貴四十多年的征戰史,我們不得不佩服,他為李唐江山的穩固和繁榮立下了赫赫戰功,其中有不少傳奇故事都是關於他的,比如:白袍小將、三箭定天山、神勇收遼東、仁政高麗國、脫帽退萬敵等。公元683年,薛仁貴與世長辭,享年七十歲,薛仁貴雖然出生寒微,但是他一生戰功赫赫,為眾人所稱道,唐太宗李世民和唐高宗李治對他的評價都特別高。薛仁貴死後被追認為左驍衛大將軍、幽州都督,官府提供車馬,護送靈柩返回故鄉,另一說法是他被安葬在山東省濟寧市嘉祥縣的縣城東北處的萌山附近。


總結:薛仁貴一生的經歷,早年是憑藉自己的勇猛而成名,後來的指揮作戰也是非常厲害的,可以說明是個軍事家.在高句麗做為地方父母官,大力發展生產,整頓民生,能使亡國者感恩,在象州的作為,說明薛仁貴的政治才能也是很突出的.即便那次大敗也是被自己人出賣了。薛仁貴一生作戰40年,僅敗一次,一生沒有犯過一次軍事指揮上的戰略錯誤,而且纂寫的《周易新本古意》為世界上第一部辯證法理論的軍事著作,可見其軍事才能的出色。薛仁貴是中國歷史上唯一一位能讓敵人在未開戰之時就下馬跪拜的將軍,他打敗過鐵勒等諸多外族侵略,是我國的對外的民族英雄,是中華民族不該忘記的戰神。


路之意


史載,公元661年元月,九姓突厥豪酋比粟青,不顧唐、突多年友好關係,率十餘萬突厥鐵騎侵入大唐境內,一路攻城拔寨,燒殺搶掠,來勢兇猛,邊關的告急文書如雪片般飛向京師長安,要求朝廷派兵增援。

唐高宗李治聞警龍顏大怒,立即派右領軍中郎將薛仁貴等幾員驍將,率大軍赴邊關討伐突厥。

大軍出征前,唐高宗想試試薛仁貴的箭法,取鎧甲讓他試射......

《舊唐書》記載:薛仁貴率大軍準備出發前,唐高宗想試試他的箭法,於是讓人取出一副鎧甲,命其試射:“......將行,高宗內出甲,令仁貴試之。上曰:‘古之善射有穿七札者,卿且射五重’。仁貴射而洞之,高宗大驚,更取堅甲以賜之”。

薛仁貴準備率大軍討伐盤踞在天山一帶的九姓突厥(史稱“九姓鐵勒”)。臨行前,唐高宗命人從室內取出一副盔甲,想考考仁貴的箭術。高宗說:“聽說古時候箭術高超之人,有能射穿七層防護甲片的,你今天姑且射五層吧 ”。薛仁貴張弓搭箭,箭矢疾如流星,竟將五層甲片射穿,高宗大為驚歎,又取出一副堅甲賞賜給他。

指誰射誰,箭無虛發,

薛仁貴率大軍晝夜兼程,迅速於661年3月抵達天山腳下。

九姓突厥(鐵勒部)酋長比粟青沒想到唐軍這麼快就趕到了,急忙排兵佈陣,準備迎擊。他認為唐軍長途跋涉,早已是人困馬乏,正好趁其立足未穩,殺他個片甲不留,便挑選出幾十位精於騎射、作戰勇猛的將官上陣挑戰。

**薛仁貴畫像**


這場戰爭的經過,《舊唐書》是這樣說的:“時九姓有眾十餘萬,令驍健數十人逆來挑戰,仁貴發三矢,射殺三人,自餘一時下馬請降”。

彼時突厥九姓鐵勒部擁眾十餘萬,以逸待勞的比粟青汗想一舉擊潰遠道而來的唐軍,便挑選出數十名剽悍善戰的猛將上陣邀戰。這幾十人都是突厥軍中有名的驍將。他們久經沙場,殲敵無數,屢建戰功,根本沒把唐軍放在眼裡,他們來到陣前耀武揚威,想激怒對方出戰。

只見對面唐軍陣中馳出一位白袍白馬的大將,他就是薛仁貴。他並不與突厥人正面交鋒,而是張弓搭箭,靜氣凝神,瞄準為首的突厥將領,只聽“嗖”的一聲,那突厥將官來不及做出反應,便中箭落馬。

薛仁貴連射三箭,擊中三將,無一落空,其餘的突厥猛將從未見過箭法如此高超之人,嚇得目瞪口呆,瑟瑟發抖,紛紛下馬請降。

三箭定天山

背後列陣的突厥將士見狀大驚失色,鬥志頃刻間瓦解,急忙撥轉馬頭,往大漠深處逃遁。薛仁貴見狀,立刻指揮唐軍呼嘯急追。兵敗如山倒,比粟青汗也控制不住十幾萬如退潮般崩潰的敗兵,只得被亂兵裹挾著逃命去也。

這場戰鬥,來得快去得也快,唐軍緊追不捨,十餘萬突厥軍隊自相踐踏,死傷無數,一部分突厥人見突圍無望,被迫棄械投降,黃沙漫漫,屍橫遍野,戰馬悲鳴,景象慘不忍睹。

天山之戰,薛仁貴連射三箭,即大獲全勝,擄獲無數。《舊唐書》記載 :“仁貴恐為後患,並坑殺之”。薛仁貴怕那十幾位被俘的突厥驍將璇而復叛,成為後患,就下令將他們全部活埋。隨後,他揮軍“更就磧北安撫餘眾,擒其偽葉戶兄弟三人而還” 。接著他率軍直搗漠北,招撫突厥餘部,俘虜了為首的葉戶(突厥官名)三兄弟,班師回朝。

史載:大軍凱旋時,“軍中歌曰:‘將軍三箭定天山,戰士長歌入漢關’。九姓自此衰弱,不復更為邊患”。唐軍回師途中,將士們一路高歌:“將軍三箭定天山,戰士長歌入漢關”。九姓突厥遭此打擊,從此衰弱不堪,不再成為邊患。

薛仁貴徵西最遠打到哪裡?

先簡單介紹下薛仁貴生平:薛仁貴(614——683),唐朝名將,名薛禮,河東龍門(今山西河津)人。驍勇善騎射。貞觀末年,仁貴應募從軍。高宗顯慶中期,從軍東征,屢破高麗、契丹軍,積功攫為左武衛將軍。龍朔初,北方突厥族九姓鐵勒出兵襲擾唐朝邊境,仁貴奉命率軍至天山(並非今天的新疆天山,而是今外蒙古杭愛山脈),在與突厥軍對峙時,他張弓射出三箭,擊殺三人,其餘驚恐請降。永淳元年(682),突厥降將阿史德元珍起兵反唐,薛仁貴再次率軍鎮壓。突厥軍聽說薛仁貴復為大將,自行退卻,唐軍乘勢追擊,大敗阿史德元珍於雲州(今山西大同)。

薛仁貴徵西時最遠打到了今天的外蒙古中部的杭愛山一帶。杭愛山在漢朝時被稱為燕然山,唐人認為此地屬“極北”之蠻荒地,所以稱其為“天山” (意思是天邊之山)。

永淳二年(683),薛仁貴病卒,歿年七十。

【插圖源自網絡】

【寫作不易 剽竊必究】


鐵馬冰河wu


關於薛仁貴,流傳著不少膾炙人口的故事,如三箭定天山、神勇收遼東、脫帽退萬敵等等,他幾乎是神一般的存在,百戰百勝。

他不僅人長的帥,武功高,而且愛情生活也十分美滿,討了兩個如花美眷做老婆,一個是溫柔賢惠的原配王寶釧,一個是美若天仙的昭陽公主,羨煞旁人。


然而,這都是小說中的演義,真實的薛仁貴不僅不完美,而且“殘暴無度”,還打了個大敗仗。

公元661年,鐵勒部落集結了十幾萬人,企圖與唐朝“一決雌雄”,結果薛仁貴刷刷刷連續射出三箭,箭無虛發,射死了三個人,鐵勒人直接嚇呆了,以為天神下凡,紛紛棄械投降。

薛仁貴是如何對待十萬降敵的呢?

殺!就地坑殺!很多人知道白起坑殺了40萬趙軍,但卻極少有人知道薛仁貴坑殺十萬鐵勒人,歷史故意被人遮掩了!

薛仁貴徵西之時,打了個打敗仗,讓一世英名毀於一旦。


當時,唐朝最大的敵人是西面的吐蕃國,吐蕃趁唐朝東征高句麗,無暇西進之機,不斷擴張地盤,吞併了吐谷渾王國,並攻佔了西域十八州,大有與唐朝分庭抗禮的架勢。

李世民終於坐不住了,派出十萬大軍,以薛仁貴為主帥,郭待封為大將,浩浩蕩蕩殺奔西域,準備滅了吐蕃國,一絕永患。

然而,自信滿滿的薛仁貴在大非川之戰中,遭遇了重大挫折,由於將帥失和,郭待封違抗軍令,犯了重大失誤,導致糧草輜重被吐蕃劫走,沒了軍糧的唐軍軍心大亂,戰鬥力急劇下降,吐蕃四十萬大軍進攻唐軍,唐軍損失慘重。


最後,薛仁貴被迫求和,吐蕃大軍這才讓出一道口子,薛仁貴帶著殘兵盛勇,灰溜溜地逃回了長安。

大唐自建國以來未有之慘敗,李世民覺得臉面丟盡,一氣之下,將薛仁貴一擼到底,變成了平頭百姓。

薛仁貴打高句麗很行,但打吐蕃國很不行!

當年,薛仁貴徵西打到了哪兒呢?

烏海城!


一半秋色


很遺憾,歷史上真實的薛仁貴,在東邊還打了不少勝仗,但是說到“徵西”,只能對應大非川戰役,這是一場慘敗,不僅沒有打下哪裡,還丟掉了領土,給唐朝造成了非常惡劣的影響。


薛仁貴確實頗有威名,早年曾經立下赫赫戰功,但是,這些戰役他基本都是一般將領或副將,並不是主帥。更重要的是,這些戰役基本都是在東邊打的,不存在“徵西”。

薛仁貴崛起於李世民東征高句麗的時候,當時薛仁貴一身白袍穿梭於敵軍陣中相當英勇,被李世民欣賞,破格提拔,從此青雲直上。他也確實有軍事才能,曾多次隨程名振、梁建方、契苾何力等攻打高句麗,並且參與了李勣滅高句麗的戰役。此外,他還和辛文陵在黑山擊敗契丹。這些毫無疑問,都在東邊。


薛仁貴最著名的戰役就是“三箭定天山”。當時,薛仁貴作為鄭仁泰的副將前往天山攻打九姓鐵勒。此戰中,薛仁貴表現英勇,面對鐵勒先頭部隊,連發三箭,射殺三個鐵勒勇士,其餘勇士看到薛仁貴神勇,紛紛下馬投降。薛仁貴乘勢大敗敵軍,並長途追擊,擒獲三名護葉(鐵勒頭領)。說到天山,我們習慣性認為是新疆天山。實際上根本不是這樣。唐朝所說的天山,是現在內蒙古的杭愛山,只能算是北面,甚至有一點靠東。這肯定也算不上什麼“徵西”吧。

真正能算“徵西”的,只有一場敗仗,大非川戰役。此戰不同以往,薛仁貴是主帥,所以最後他承擔了兵敗的主要責任。當時,唐朝最大的敵人是西面的吐蕃,吐蕃利用唐朝東征高句麗的契機,強勢崛起,在青藏高原上吞併了由唐朝扶植的吐谷渾王國,並於咸亨元年四月出兵攻佔了唐朝在西域的十八個州,佔據軍事要塞安西四鎮。迫使高宗李治不得不撤銷四鎮,並以薛仁貴為主帥,郭待封等人為副帥,出兵十餘萬西進青海湖,準備討伐吐蕃,協助吐谷渾復國。


但是,當西征軍進入大非川(今青海共和縣西南切吉平原)時,按照薛仁貴原來的戰略部署,是讓郭待封率兩萬人在大非嶺上築營固守,保護大軍的輜重和糧草,然後由他本人親率主力進擊烏海(今苦海)方向的吐蕃軍隊。沒想到郭待封自恃名將之後(其父為貞觀時期名將郭孝恪),不聽從平民出身的薛仁貴的命令,竟然放棄大非嶺,擅自帶領輜重部隊繼續前進,結果遭遇吐蕃二十萬大軍的伏擊,輜重和軍糧喪失殆盡。薛仁貴退守大非川,結果吐蕃四十萬大軍合圍,唐軍死戰突圍不成,幾乎全軍覆沒。薛仁貴、郭待封等人被迫與吐蕃議和,才保住性命。高宗念他們以往的功勞,赦免死罪,貶為庶民。薛仁貴一世英名毀於一旦。


大非川之戰,更嚴重的後果是打破了唐軍天下不敗的神話,唐朝對外戰爭自此由盛轉衰,此後連戰連敗,直到玄宗時才恢復往日榮光。而當年李世民在位時李靖、侯君集等在青藏高原長途跋涉幾千裡追滅吐谷渾、設立安西四鎮時的辛苦成果蕩然無存。從此,唐朝一直在西域被吐蕃壓制。

薛仁貴只有這一次“西征”就落得如此下場。直到晚年才被重新起用,在代州(今屬山西代縣)防範後突厥入侵,雖依靠當年威名震懾住敵軍,併成功打了幾次勝仗。但身體已經不行了,幾個月後死在任上。一代將星就此隕落。


伊耆角木


我是日航君,為您解答。

額說實話,薛仁貴徵西我沒聽說過,我聽說過薛仁貴徵東。在我小時候,我就喜歡看《薛仁貴徵東》和《薛丁山掃北》的故事,有意思,除了李世民有點慘,每次都被圍攻。裡面白袍小將薛仁貴的風采曾經讓我欽佩不已。那麼在真實的歷史記載中,薛仁貴徵東是個什麼樣子呢?另外,薛仁貴也徵過西,我們也來看看。下面請聽日航君為您分解。

一、薛仁貴徵東的第一次登場

在演義小說之中,薛仁貴是應夢賢臣,英勇無比,是大唐後期的重要將領。但是說來也有趣,在《舊唐書》中卻沒有給薛仁貴單獨立傳。關於薛仁貴的事蹟我們只能從《新唐書》中去獲取了。

在演義中,薛仁貴是白袍小將、應夢賢臣。可以說小說一定程度上還原了歷史,薛仁貴的登場和戰鬥方式確實對得起他白袍小將的名號了。在《新唐書》中如此記載:

“仁貴恃驍悍,欲立奇功,乃著白衣自標顯,持戟,腰鞬兩弓,呼而馳,所向披靡;軍乘之,賊遂奔潰。”

薛仁貴初次在李世民面前登場,便仗著自己武藝高強,穿著白色的衣服,手持畫戟,拴著弓箭,在戰場之上來回馳騁,所向披靡,殺得敵人節節敗退。

不得不說,中國的歷史書寫往往都是以最少的字來表現最多的情景,且看我給您分析。

首先薛仁貴穿著白衣服,說明薛仁貴當時沒穿盔甲,僅僅是穿著白衣亮相。俗話說得好,刀劍無眼,在戰場上盔甲就是戰士保命的必需品,但是薛仁貴卻不穿盔甲僅僅穿著白色戰袍。這說明什麼?說明薛仁貴藝高人膽大,不擔心敵人會傷害到他。因此我們可見薛仁貴武藝的高強。

第二點,薛仁貴穿著白衣服,在戰場上自然是格外顯眼。我們舉個例子說,在壬辰之戰中,有日本武士穿著金甲來回衝殺,固然神勇,但是卻被李如松派人用火銃直接射死。為什麼?因為太顯眼了招惹到了火力。因此能穿著顯眼在戰場上廝殺的人,必然是有著自己本事的人。這一點也可以看出薛仁貴的武藝高強。

第三點,薛仁貴用畫戟。說實話,在我們傳統的大將打仗的時候,大家一般都會選擇用一些正規的兵器例如說是槍、刀、劍等,用畫戟、槊、錘等不是武藝低微用來唬人的就是真正意義上的高手,例如說用方天畫戟的呂布。因此用畫戟這種奇特且難用的兵器我們也可以看出薛仁貴的勇猛。

總而言之,薛仁貴是一員猛將。唐太宗李世民看到了薛仁貴這樣的猛將自然是十分開心,說了這樣一段話:

“朕舊將皆老,欲擢驍勇付閫外事,莫如卿者。朕不喜得遼東,喜得皦將。”

李世民這段話的意思說的是跟隨著李世民打天下的老將們都已經逐漸老去,但是在這個時候薛仁貴卻出來了,李世民這一趟徵遼東最開心的事情就是得到了薛仁貴這個將軍。

說實在話,李世民這一趟徵遼東雖然出動了大軍眾多,勞民傷財,但是並沒有取得應有的戰果,可以說李世民這一趟徵遼東是非常失敗的。也沒有取得小說中的那種傲人的戰果。

二、薛仁貴二徵高麗

薛仁貴第二次徵高麗的時候,唐朝的統治者已經換成了高宗李治了。第二次徵東,可以說是充分顯現出了薛仁貴的英勇善戰,個人認為薛仁貴屬於那種猛將,頗有些呂布當年的氣勢。《新唐書》中對於薛仁貴的英姿也多有記載:

“戰橫山,仁貴獨馳入,所射皆應弦僕。”

這一次薛仁貴是個射擊冠軍,在橫山一戰中,薛仁貴單槍匹馬,手持弓箭,連射對方數十人,每一次箭響必有一個敵人死去,可以說薛仁貴是非常勇武而且箭法高超。

“又戰石城,有善射者,殺官軍十餘人,仁貴怒,單騎突擊,賊弓矢俱廢,遂生擒之。”

薛仁貴下一次登場,善於射箭的換成了敵人的大將,這名高麗將軍箭法同樣是非常驚人,連續射殺了數十名唐軍(讓我想起了小說中高麗將軍用飛刀殺掉了唐朝三十六員總兵的情節),面對著善於射箭的敵人,薛仁貴再次暴怒,單槍匹馬衝了過去。弓箭這種東西最怕近身,薛仁貴一近身,敵人的弓箭就廢了,最終這員善於射箭的高麗大將被薛仁貴生擒。薛仁貴再次單槍匹馬立下大功。

這一次東征大唐以全勝而告終,經歷了隋煬帝、唐太宗、唐高宗三代人的努力後,高麗終於被征服。 此戰,唐朝共獲五部、一百七十六座城、六十九萬七千戶口,將其劃分九個都督府、四十二州、一百縣,設安東都護府統管整個高句麗舊地。

薛仁貴也因為立下大功被封為右威衛大將軍,當然,在小說之中薛仁貴成了山西王,但是實際上薛仁貴只是被封為平陽郡公。

三、薛仁貴三箭定天山

當時西方的鐵勒部、吐蕃部等多有挑事的嫌疑,因此皇帝便派大將薛仁貴去徵西掃蕩,在臨走之前的宴會上,薛仁貴再次展示了自己的箭法:

“將行,宴內殿,帝曰:"古善射有穿七札者,卿試以五甲射焉。"仁貴一發洞貫,帝大驚,更取堅甲賜之。”

當時皇帝聽說薛仁貴的箭法很好,就準備了五層鐵甲讓薛仁貴嘗試射一下,薛仁貴一發箭便射穿了五層鎧甲,皇帝也為之震驚,由此可見在和平的歲月薛仁貴也沒有荒廢掉自己的武藝。

在與鐵勒九姓的戰鬥之中,薛仁貴再次展現出了自己的過人的箭法,這也就是小說之中最為津津樂道的情節,薛仁貴三箭定天山:

“時九姓眾十餘萬,令驍騎數十來挑戰,仁貴發三矢,輒殺三人,於是虜氣懾,皆降。”

當時鐵勒部聽說薛仁貴武藝高強,就派出了部落中的勇士數十人想要和薛仁貴單挑一下,結果薛仁貴三箭射死三人,鐵勒勇士們便佩服薛仁貴的武勇投降了薛仁貴。這樣鐵勒九姓的叛亂就這樣被輕輕鬆鬆平定了。這一段情節也被後世的小說家寫入了演義小說中,成為了經久不衰的橋段。

四、薛仁貴徵西

薛仁貴徵西,征討的便是西面的吐蕃部。當時的吐蕃部在吐蕃幾任領袖的努力下發展得非常迅速,並且開始逐漸威脅大唐的統治,在這種情況下,薛仁貴只得出征。說實話,這次出征對於薛仁貴來說非常危險,一是因為出征的地方地形十分複雜,二是因為薛仁貴的副手郭待封因為嫉妒薛仁貴而不願意配合他。

薛仁貴當時的戰略是讓郭待封留守後路,然後自己率領軍隊速戰速決,避免在複雜的地形停留過久遇到危險。起初戰爭進展非常不錯,據記載:

“遇賊,破之,多所殺掠,獲牛羊萬計。”

但是後面郭待封卻不配合薛仁貴,遲遲不率兵援助薛仁貴,導致戰局失控。薛仁貴只得敗退,據記載:

“仁貴退軍大非川,吐蕃益兵四十萬來戰,王師大敗。仁貴與吐蕃將論欽陵約和,乃得還,吐谷渾遂沒。”

當時薛仁貴敗退,吐蕃四十萬大軍壓境,薛仁貴大敗,最終薛仁貴只得和吐蕃大將求和,才得以全身而退。因為這一場大敗,薛仁貴險些被判處死刑,最終剝奪了全部功勳貶為庶人。

在小說之中,薛仁貴在這場戰役中身死,最終是他的兒子薛丁山西征才得以為父報仇。其實我們看薛仁貴的小說,裡面多化用歷史,只不過是東一榔頭、西一棒槌將薛仁貴的事蹟拼湊成了一部小說,說來也是非常有意思的。

文:日航通鑑 圖:來自網絡與站內,侵刪


日航通鑑


薛仁貴,唐朝名將,一生征戰數十年,戰功赫赫。留下“良策息干戈”、“三箭定天山”、“神勇收遼東”、“仁政高麗國”、“愛民象州城”、“脫帽退萬敵”等典故。公元683年去世,享年70歲。被唐高宗李治追封為為左驍衛大將軍、幽州都督。

薛仁貴的戰功

三箭定天山

公元662年,因回紇九姓鐵勒反唐,薛仁貴作為鄭仁泰的副將討伐鐵勒九姓。特勒人擁兵十萬對抗大唐。在陣前派出數十勇士前來挑戰,薛仁貴獨自出戰,連發三箭,射殺敵將三人。趁著敵軍混亂之際,率軍掩殺,大破鐵勒九姓。之後繼續北進,將鐵勒人徹底打殘。鐵勒人徹底衰落。不過這裡的天山不是我們所熟知的新疆天山,而是蒙古杭愛山。此戰算是北征,算不上西征。

因為此戰打得漂亮,之後就有了“將軍三箭定天山,戰士長歌入漢關”的民謠傳唱。

兵進高句麗

公元666年,唐軍攻高句麗。薛仁貴在金山一戰中,領軍將高句麗軍截為兩段,斬殺5萬餘人,取得大勝。之後乘勝追擊,連下三城。在扶余一戰中,薛仁貴以3000人攻下此重鎮,而守軍則有一萬多。最終,高句麗滅國。

薛仁貴唯一一次西征

薛仁貴唯一的一次西征發生在公元670年。此戰,薛仁貴作為主將,帶領5萬大軍護送吐谷渾國主西進青海。薛仁貴先是在河口小勝吐蕃一場,之後副將郭待封因與薛仁貴不合,進兵緩慢,導致糧草自重全部被劫。薛仁貴只能退守大非川(現在的青海共和西南切吉曠原),在大非川,薛仁貴面對40萬吐蕃軍隊,結果大敗。自己也因此戰的失敗被貶為平民。

此戰是唐蕃之間的第一次大戰,其失敗有一定的客觀因素,將帥不合、兵力差距、地理因素等都是失敗的原因。但是此一敗,直接導致吐谷渾故地全入吐蕃,使得吐蕃實力大增。從此以後,吐蕃依託吐谷渾不斷攻掠河西隴右,爭奪安西四鎮。從此成為唐朝邊境上的大患。大非川之敗也是唐番前期對峙局面的開始。

大山點評

此一戰,非但直接導致唐朝西邊局勢的變化,薛仁貴自身也被貶為平民,之後更是因事獲罪,被流放到象州。之後因朝廷大赦才回到家中。直到公元681年才重新受到啟用。大非川一戰不但是唐朝邊境征戰的第一敗,也是薛仁貴自己的最大一次失敗。


文史侃大山


以薛仁貴的驍勇善戰來看,如果他早生二十年,是很有希望躋身凌煙閣二十四功臣的。不過,即便有些生不逢時的遺憾,薛仁貴還是憑著勇力和智謀為自己迎來了令人矚目的榮耀。歷史上的薛仁貴,最大的功勞在於東征,並非西征,但民間卻將他的西征傳地神乎其神。

薛仁貴(614-683),名禮,字仁貴,唐代名將,龍門(今山西河津西)人。唐太宗晚年時,曾發兵攻打高句麗。此戰中,薛仁貴投軍參戰。當時,唐朝軍隊在安市城(今遼寧海城南)與高句麗作戰時,身著白袍的薛仁貴在兩軍陣前表現英勇,深受唐太宗賞識。

在獲得皇帝的讚譽後,薛仁貴在軍中也是越戰越勇,並不斷得到提拔。薛仁貴起初被唐太宗封為遊擊將軍,後又被提拔為右領軍中郎將。由於隋唐之際的許多元勳都已老邁,使得像薛仁貴這樣的年輕將領,日益受到重視。唐太宗死後,薛仁貴繼續在遼東任職,因征戰有功,被唐高宗封為左武衛將軍、右威衛大將軍兼檢校安東都護。

公元670年時,吐蕃進犯,薛仁貴奉命領軍出征。不過,當時有一個叫做郭待封的對薛仁貴不服,在關鍵時刻違抗軍令,導致糧草輜重被吐蕃軍隊劫走,隨後又受到重兵圍堵,唐軍慘敗。結果,薛仁貴不得不與對方罷兵議和。不過,出師不利,作為主帥的薛仁貴自然是首當其衝,事後被削職為民。

這次出征,是薛平貴第一次西征,也是戰鬥最慘烈的一次。起初,薛仁貴曾領兵在河口一帶取得了局部勝利,在烏海城站穩了腳跟。如果說歷史上薛仁貴西征,這應該算是值得注意的一次。只是,這一戰並不是很光彩。

不過,唐高宗這個人還算有情有義。在薛仁貴晚年時,唐高宗覺得這位功臣也不該就此埋沒,於是有把他請入宮中,進行了寬慰。後來,為了給薛仁貴提供一個將功贖罪的機會,唐高宗還讓老年的薛仁貴再次領兵西征突厥。

比起此前西征吐蕃,薛仁貴晚年領兵出征突厥,還算是比較榮耀的。這一次,薛仁貴在雲州大敗突厥人,斬殺了一萬多敵人,同時還抓了兩萬多俘虜。最終,薛仁貴成了唐朝在邊關的一道王牌,使得突厥人不敢侵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