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樂毅一鼓作氣拿下齊國七十餘城,卻對最後兩城圍而不下的真相是什麼?

Crazy歷史


公元前284年,樂毅帶著五國聯軍攻打齊國,創下了半年之內連下七十餘城的驚人記錄。

但接下來的是,齊愍王在琅琊郡莒城,田單在膠東郡即墨城,他們竟能堅守了整整五年。

樂毅也是戰國名將,他為什麼沒能一口氣拿下莒城和即墨這兩個座城池呢?

其實是有原因的。

在齊國的版圖上,膠東和琅琊都位於齊國東南部,兩郡之間的交通沒有任何問題,可以說是水陸兩道暢通無阻。

所以這兩郡既可以相互支援、保全實力。所以,當時的齊國君王、貴族和軍隊就選擇了全部撤到了這個地方繼續堅守。


(琅琊郡、膠東郡)

其實,燕國合縱諸國伐齊的最初目的就是報仇,而不是滅亡齊國。

公元前318年,燕王噲將國君之位“禪讓”給了相邦“子之”,子之為王的第三年,即前314年,燕國國內大亂,將軍市被與太子平合謀攻打子之。

齊宣王通過太子平干涉燕國內政,齊國發兵,攻破燕國,燕王噲被殺,子之逃亡,被齊人抓住砍成肉醬,“子之亂政”之後,燕國變得傷痕累累,這一切都是齊國造的孽。

燕昭王上位以後,他勵精圖治,意圖振興燕國,為此他還設立了“黃金臺”來招賢納士,等到國家強大起來之後,燕昭王就想要把這個大仇給報了。

齊國國力強大,燕國弱小,所以燕國就開始合縱起來,即秦、趙、韓、魏、燕五國合縱出兵攻打齊國。

但是大家都沒有想到的是,齊國敗得太快,太讓人措手不及了,都城“臨淄”就這樣也被拿下來了,所以當樂毅拿下臨淄之後,人心就變了。


(伐齊形勢圖)

燕國本來是報仇,現在就變成了想要滅掉齊國,吞併齊國的疆土。

而秦趙魏韓四國可不支持燕國這麼幹,特別是趙國當然不想看到燕國就此強大,如果燕國一旦如願吞下齊國,以後燕國就能從南北兩個方向夾擊趙國,那麼,趙國危矣。

所以五國的主要領導人開始打起了自己的小算盤,合縱聯軍也在臨淄停了下來,大家重新商討如何瓜分齊國的方案。

趙魏兩國的土地與齊國接壤,當然要的是齊國的土地;秦韓兩國和齊國隔著趙魏,土地對他們沒什麼用,最多也就是掠奪一些錢財和戰利品,再說韓國參戰的目的就是希望趙燕齊魏四國打得天崩地裂,互相消耗實力,那韓國國防就安全了;而秦國就更加居心叵測了,齊國曾經和秦國並立為東西二帝國,這時候把齊國打傷打殘,就更符合他的利益了。


(諸國各有算計)

這種情況下,秦韓兩國當然不願意看到齊國滅亡增加了趙魏燕三國的實力,趙魏燕三國實力強大了,當然對秦韓兩國就不利了,所以他們找了個理由果斷撤軍,帶著戰利品回國了;秦韓兩國果斷撤軍,趙魏兩國就坐立不安了。

大傢伙都是為了稱霸,沒必要裝糊塗,當初秦韓兩國這麼積極參與進來,就是想讓趙魏兩國沒有後顧之憂,放手大打特打。

現在秦韓撤軍,聯盟就解散了,聯盟一旦解散,在道義上秦韓兩國就可以隨時攻打趙魏。

如果那個時候大軍在外,那怎麼去防範秦韓?

所以趙魏兩國仔細權衡利弊之後,也不打了,各自瓜分一些城池之後,於是也撤軍而走。

看上去燕國佔了大便宜,可以獨佔齊國大片疆土,但實際上這是趙魏兩國設下的陷阱,燕國進退兩難了。

其一,燕地隔海與齊地相鄰,但在陸地上卻要通過趙國的鉅鹿郡才能進入齊國國境,也就是說燕國的咽喉被趙國死死地卡住了。

其二,燕國位處邊疆,趙國在一旁虎視眈眈,塞外東胡又不斷地壓縮著它的生存空間。

所以它能投到齊國戰場上的兵力實在有限,靠這些有限兵力,燕軍以一已之力就無法徹底摧毀齊國,那就等於給了齊人喘息的時間。

戰爭就會長久持續,持續的戰爭會給燕國造成重大損耗,甚至會拖垮燕國。燕國和齊國兩敗俱傷,便宜了誰?當然是其他諸侯國,尤其是趙魏兩國。

(樂毅苦思定策)

齊國就這樣變成了燕國的“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

繼續打吧,前景不明;不打吧,又捨不得,真是進退兩難!

樂毅於是給燕昭王出了個主意,對“莒城”和“即墨”圍而不攻,先把已經佔領的地區穩定下來,以武力威懾齊人,以利益收買齊人,再以齊地的財賦來強大燕國。

這樣一來,控制區的齊人也給收服了,剩下的抵抗力量就會越來越弱,雙方的實力此消彼漲,齊人就會變得不堪一擊。如此一來,齊地、齊民盡歸於燕,而後燕國就足以稱霸天下。

燕昭王採納了這個計策,這就是齊人為何憑藉兩座城池就能堅守五年的重要原因。


(齊國仍有實力)

其實這五年裡,趙魏兩國一直到旁邊悄悄地不出聲,而齊人在這五年裡擁有的也不僅僅是兩座孤城,實際上還包括膠東和琅琊兩郡的大片土地,這才使得他們在五年後擊敗燕軍,並且還有收復失地的實力。

試想,假如齊人只剩下兩座城池,城裡的人吃喝怎麼解決,得有軍需物資才行啊!

後來田單用火牛陣擊敗燕軍之後,田單又拿什麼去收復失地!

就算燕人被打敗了,還有在一旁虎視眈眈的趙魏兩國,假如齊國沒有一定的實力,那如何去威懾趙魏兩國,讓他們不敢一擁而上來瓜分齊國。

種種事實都表明,齊國剩下的不僅僅是兩座孤城,並且他們還保存有拒敵和收復失地的實力,也就是說齊國在最困難的時候,仍然具有固守著膠東和琅琊兩郡的能力。

由此得出結論,齊人本身具備有一定的實力,這就是他們為何能堅守兩座城池五年之久的根本原因。

而樂毅認為單靠武力,破其城而不能服其心,所以他對莒城、即墨採取了圍而不攻,而對控制區採取“減賦稅,廢苛政”,待收取民心,再逐步蠶食的方針。

這就是齊人為何憑藉兩座城池就能堅守五年的重要原因。

歪眼小史工作室

文——千古


剛日讀史


樂毅沒有攻打下即墨、莒兩個城池,主要有兩方面的原因:主觀方面,樂毅想慢慢爭取民心,獲得齊國民眾的好感,便於後期統治;客觀方面,即墨、莒屬於齊國五都,駐有重兵,易守難攻。

主觀原因

燕國在戰國七雄中實力墊底,想一口把齊國吞了,並非易事。

樂毅伐齊期間,秦國、趙國先後打敗齊國,樂毅閃電出擊,一口氣攻下了70多座城池,表面上看燕國很強大,但實際上很多地方是囫圇吞下,背後仍在蠢蠢欲動,稍一不慎,燕軍就會腹背受敵,陷入齊國軍民反抗的汪洋大海中。

因此樂毅在即墨、莒採取了綏靖政策,主動圍而不攻,並採取了減稅減賦、尊重齊國風俗、優待地方名流的做法,來爭取民心,這樣做一方面可以減輕背後的壓力,另一方面則利於後期的治理。

客觀原因

即墨、莒在春秋時期都是諸侯國的國都,齊國攻下這些地方後,加以修繕,日常有重兵駐紮,屬於齊國的軍事重鎮,以燕國的實力,想快速攻下來,本來就不太可能。

首先,燕軍在齊國其他城池燒殺搶掠,逃出來的精英大都在即墨城、莒城內,這兩個城池的實力比以前更加強大;

其次,燕軍前期的行為,已經激起了齊國民眾的反感,這兩個城池內的百姓同仇敵愾,士氣高漲;

最後,田單指揮調度有方,得到了城內百姓的擁護。從後面的戰事來看,田單智勇雙全,心思靈巧,樂毅遇到了對手,想快速取勝也不可能。

綜上所述,樂毅一方面是不想打,另一方面則是打不下,所以就只能拖著。


小楊品史


齊國最後的兩座城池是莒和即墨,樂毅不是不想打下來,而是確實打不下來。這裡面有很多影響因素,不是單一的因素決定的,下面我就從三個方面來分析為什麼這兩座城池沒有被攻克的原因。

樂毅的顧慮,燕王的猜忌

樂毅是燕昭王啟用的,燕國建國百年中,燕昭王是不多見的明君賢主。燕國位於邊北之地,歷來沒有什麼人才,在很多重大事件中歷來扮演吃瓜群眾的角色。在燕昭王之前的君主時還搞出了禪讓的鬧劇,差一點就被齊國滅國,這也是燕昭王把進攻的目標確定為齊國的原因,那就是為了復仇,這不僅是家仇而且國恨。

燕昭王在位時,手下能人云集,樂毅就是其中之一,“君臣同心、其利斷金”並非虛言。但是樂毅和燕昭王的兒子即燕惠王之間有嫌隙,因此燕昭王去世之後,樂毅得不到燕惠王的信任。此時一些別有用心的人在燕惠王面前說樂毅的壞話,燕王便命人召回樂毅,讓人取代樂毅行使軍事指揮權。樂毅沒有辦法又不敢回燕國,只好逃到趙國去避禍。

與虎謀皮,離心離德

伐齊不是燕國一家,而是合五國之力。在此之前,齊國和秦國曾經並稱為東西二帝,實力早就凌駕於其他五國之上。為了保持天下均勢,燕國主導的伐齊之謀一拍即合,但是各國的心思是弱齊而非滅齊,齊國倒下了,燕國強大了這並不是大家所希望看到的。

因此在伐齊的目的上,其他幾國和燕國打的就不是一個算盤。他們只是想保持天下均勢,保住自己的既得利益,僅此而已。因此後來就變成了燕國一國伐齊,其他幾國“隔岸觀火、坐觀成敗”的局面。

田單的智慧,齊人的勇氣

這裡不得不提到齊國的救世主,號稱戰國名將的斜杆青年田單在即墨,這個本來從事城管糾察工作的人做出了讓很多齊國將軍汗顏的成績。在即墨城外,田單利用火牛陣大敗燕國的部隊,並順勢收復了齊國的所有城池,成為齊國最後的名將。

另外一座城池莒是齊國的王城,齊王就在那裡,那裡不僅城高難攻,更是齊人精神之所在。自古齊魯大地多豪傑,在這裡齊人展現了他們的勇氣,面對殺害齊王的楚國將軍,他們選擇了反抗,與莒共存亡,與齊國共存亡。這種精神是不能單純用武力去摧毀的,所謂“攻心為上、攻城為下”,齊人的心並未歸附,齊人的魂也沒有屈服。

一個人的歷史,一家之言。


一個人的歷史


首先,莒城是陪都,即墨則世受王恩

雖說樂毅下了一招秒棋,但田氏在齊國畢竟已經經營了兩百多年,還是有不少人追隨,聽說齊閔王到了莒城,大批田氏的死忠紛紛投奔莒城,莒城此時已經是了齊國戰時的陪都,其精神意義不亞於抗日戰爭時期的重慶,齊國剩餘勢力在這玩命抵抗燕軍。

關於即墨,《史記·田敬仲完世家》中有這樣一段記載,

“於是威王召即墨大夫而語之曰:‘自子之居即墨也,毀言日至。然吾使人視即墨,田野闢,民人給,官無留事,東方以寧。是子不事吾左右以求譽也。’封之萬家。”

《說苑·臣術》中記載這位即墨大夫叫田種首,因為將即墨治理得很好,所以額外封賞了萬戶給他,而即墨大夫是世襲的,到了公元前284年時候的即墨大夫如果不是田種首也是他的後人,王恩浩蕩,祖上受到齊威王這般恩澤,自然也是田氏的鐵粉。於是當燕軍兵臨即墨城下之時,即墨大夫出城力戰而死,以一死報答了齊威王的恩澤,主帥玩命士兵也用勁,燕軍在這遇到很大的阻力。

圖:即墨大夫

其次,就是地形問題

莒城位於今天的日照市的莒縣,莒縣是丘陵地形,四面環山,山脈延綿到日照,在周邊丘陵高地建立據點防禦,要攻打這些據點,燕軍需要仰攻,難度要大很多。

圖:莒縣四周多山

即墨位於今天的青島平度市,而此地的地貌是低山丘陵,從地圖上看,佔據這個點,只需要防禦自北向南而來的敵軍,沒有側翼和後面的威脅,防禦壓力會小很多,並且可以控制住背後的青島市區,控制住青島市區的意義後面會說到。

圖:控制即墨就可控制青島市區

此前無論是濟西還是臨淄,都處在魯北平原或者與路北平原交接的地帶,燕趙的騎兵軍團自北向南攻擊,在平原地形上大顯神威。

而這莒城和即墨這兩個地方都處於山東丘陵,丘陵地形的特徵是地面崎嶇不平並且多樹,在這種地形中騎兵是很難展開作戰的,繁茂的樹林、崎嶇的地形都是騎兵的阻礙,燕軍的騎兵軍團在這種地方對齊軍作戰沒有任何優勢,甚至還有很大的劣勢。

像我們經常看的電視劇電影裡的一樣,對付騎兵衝擊通常先是弓弩射擊,在戰陣中弓弩手並不是自由發揮,而是要聽指揮官口令進行齊射,弓弩手的指揮官要有很強的預判能力,什麼時候射、射多遠都是有命令的,只有密集的箭陣才能保證給予敵方活動目標最大的殺傷。在平原地形上有經驗的騎兵通過加速轉向等動作可以戰術躲避,但在山地丘陵就很難,在丘陵地帶騎兵是仰攻不僅目標大,而且衝擊速度會很慢,丘陵道路周邊地帶荊棘密佈,要轉向什麼也會變得很難。在丘陵地帶騎兵不僅失去了對步兵的優勢,而且傷亡還會呈幾何式增長。

所以在這兩地作戰只能依靠燕軍的步兵,而在燕昭王改革前以步兵為主力配置的燕軍,對陣齊軍時的戰績用一個詞形容就是,慘不忍睹,全是完敗,以步兵為主力配置的燕國軍隊完全不是齊軍的對手。

第三,就是無法掐斷其補給線

莒城的山脈綿延到日照,即墨控制著背後的青島,日照青島這兩個地方都有一個共同點,靠海而且是大海港。

多提一句軍事上對城市的防禦,受電視劇電影的影響,我們一直認為古代對城市的防禦手段就只有城牆,這是個誤區,如果被敵人打到城牆下已經是最後的防禦手段了,古代防禦城市是要在城池周邊的關隘要道上佈置兵力進行防禦。

所以樂毅包圍即墨和莒城,並不是將這兩個城池團團圍住,這麼個圍法別說五年,只要半年裡面的人就得都餓死,城池中居民密集,是沒有任何農地給他們種出糧食來的,燕軍包圍的是這兩座城市的外圍防禦圈。依靠莒城綿延到日照的山脈建立防禦據點,不僅能保障莒城南部的防禦安全,也能保證莒城與日照間的交通。即墨看地圖就可以知道,很輕易就能控制住青島。

臨海,齊國人就能出產海鹽,齊國幾百年成熟的產鹽工業讓他們生產的海鹽質量高味道好,在春秋戰國時期是暢銷產品,同時依靠海港通過海運可以將生產出的海鹽與臨海國家地區進行海上的貿易,換取糧食等物資來保障兩座城市的後勤補給。

《左傳·哀公十年》中記載“徐承帥舟師,將自海入齊,齊人敗之,吳師乃還。”當時吳國大將徐承率領船隊入齊,與齊國在黃海進行了一場海戰,被齊國海軍打敗之後吳國船隊撤回吳國,證明齊國擁有一支強大的海上艦隊。

《說苑·正諫》記載“ 齊景公遊於海上而樂之,六月不歸”,齊景公在海上游玩了六個月時間不回國,雖然期間可能是在一些海島遊玩,但國君敢以身試險出海航行,說明齊國已經擁有了很強的航海技術足以讓他們在近海自由馳騁。

燕國在秦開拓地千里之前位於河北,只有一小片地方臨海,拿下遼東後雖然有了渤海灣邊的大片領土,但對於實力本就薄弱的燕國來說發展昂貴的海軍不僅實力不允許而且也沒有必要,因為主要敵人東胡人不會從渤海里跳出來。短時間內燕國也不可能發展出能與齊國相匹敵的海軍,樂毅遠眺著海邊來往頻繁的貿易船隻也只能夠望洋興嘆。

莒城和即墨依靠著海上貿易支撐著,燕軍雖然圍困兩地五年之久,卻沒任何辦法將這兩地的後勤補給掐斷,這也是兩地被圍困五年仍能保持強大的戰鬥力的原因之一。

第四,齊國豢養有大量死士

前文提過,莒城此時已經是齊國戰時的陪都,即墨大夫世受王恩拼死力戰,而且經過此前的洗禮,該戰死的都已經戰死、要自盡的也已經自盡、想投靠燕國的也都已經投靠燕國,能逃到莒城和即墨的都是不可能投降的田氏死忠,是可以為田氏齊國拼死一戰的死士。

齊國田氏向來都有養死士的傳統,田氏先祖田常當年就是靠著手下一批死士發動政變,殺死監止和齊簡公,屠滅齊國貴族鮑氏、晏氏和姜氏中的青壯年,田氏才得以在齊國一家獨大,成語“竊鉤者誅,竊國者侯”也是由此而來。而後世田氏後人也留下了士為知己者死的故事,同樣都是田氏死士,褒貶卻不一,歷史總是這樣矛盾。

死士都是可以玩命的,況且現在的狀況不得不玩命,再不玩命就要趕到海里去了,現在齊國人同仇敵愾,空前地團結起來。

第五,燕軍長期攻戰,再而衰三而竭

從濟西到臨淄,再到莒城、即墨,樂毅幾乎未做休整,一口氣而且很順利的就拿下齊國七十餘座城池,這是一鼓作氣。

直到在莒城、即墨遇到了玩命的主,即墨大夫素有大德將即墨治理得井井有條,即墨居民向來感恩於即墨大夫的賢德,即墨大夫的戰死深深刺激了即墨居民,這兩地都已抱著一死的決心,抵抗空前的激烈。

燕軍此前一路都是順風戰,來到莒墨的時候心態已放鬆了很多,而且打心眼裡開始輕視齊軍,早已沒有了此前積極備戰那種緊張感,遇到莒即兩地的拼死抵抗,燕軍士兵一下就被打懵,這是再而衰。

重新再組織,幾輪強攻下來上升的只有傷亡數,燕軍士兵此時心理與臨淄前產生了很大的變化,自古一將成名萬骨枯,當將軍的希望青史留名,而當兵的只想在戰爭中活下來。此時封賞早就在臨淄的時候就已經拿到了,這個時候士兵們最希望的就是早點能回到燕國回到自己家,燕軍士兵怕死的小心思也就有了,這是三而竭。

三而竭的燕軍在此時,已經很難擊敗置之死地退無可退的莒城與即墨死士們了。


千古名將英雄夢


在周武王分封姜太公建國時,齊國就一直奉行“尊周攘夷”的政策,這是齊國版的“事大原則”。《孟子.告子》記載“太公之封於齊也,亦為方百里也。”由於太公姜尚是周初的開國功臣,其封地又遠離宗周,處於戎夷之間,所以周天子特賜齊候對周圍各國有徵討的特權。在《左傳》中有記載過一次管仲對楚國使者的對話:“五候九伯,女實徵之,以夾輔周室。賜我先君履,東至於海,西至河,南至穆陵(今山東臨朐東南),北至於無棣(今河北鹽山)”。

可見,原本齊國都是化外之地,這都是姜太公一刀一槍給打下來的。作為外姓的齊國,儘管對宗周表現恭順,卻被周夷王拿來“殺雞儆猴”,齊哀公活活就被烤死在鼎鑊內。當時的齊國比較悽慘,謹小慎微,不敢越雷池一步。齊國旁邊的魯國,是周王的宗室。魯國被封在齊國邊上,足以看出周王分封的長久考量了。魯國一為監視,二來實力也不俗,三者魯國自恃輩分高,身份尊貴,使得處於大爭之世的齊國對魯國也不敢太過分。齊國在春秋初成為首霸之後,實力不俗,可是因為“尊王攘夷”的口號,投鼠忌器,而魯國的位置又恰好位於齊國通往中原的咽喉要道。所以,齊國的國土擴張到東邊的大海後,就戛然而止了。

(春秋初期齊國尚未攻滅萊夷)

齊國一直信奉“王道”的政治哲學,齊國有堪為當時學術中心的“稷下學宮”,這與當時希臘的柏拉圖的學園基本一樣,聚集了很多當時的文化人。他們談論道德文章,使得齊國的國君崇尚王道思想,沒有把握住最佳的擴張土地的時機。當時戰國七雄已經把中原大地都瓜分殆盡的時候,齊國還只是在山東半島擴張勢力。

齊桓公時,厲行改革,構建了地方行政機構,實行了國野分治的方法,國都為國,其他地方為野。這種制度被稱為“五官五鄉五屬制”,此時的齊國有東國五鄉(1萬戶、5萬口)和西土五屬五十縣(9千戶,2萬7千口)。齊國的霸業一代而終,在春秋時期的領土變化不大,這與齊國執行的“尊王攘夷”的國策有關,當時的齊桓公為了獲得“仁義”的名聲,還主動送出去了不少土地。

(齊桓公九合諸侯)

進入戰國後,天下紛亂,禮崩樂壞,齊國再也不必顧忌了。尤其是田氏代齊後,至威、宣、閔王時期,齊國強盛一時,史載齊此時“最強於諸侯”,因此恢復了對外擴張的策略。齊國擴張的矛頭所指南為魯國,西為衛國、魏國和宋國,北為燕國,齊國開始四面擴展領土。經過一番作戰,齊國大致擁有了魯之安陽(今費縣)、都(今兗州、泗水一帶)、莒(今莒縣城)諸地,衛之貫丘(今曹縣),魏之襄陵(今鄒縣)、觀(今河南清豐南),以及燕之桑丘(今河北徐水縣西南)等地。

齊國的國土面積在戰國時,已經稱為策士口中的“二千里大國”了。《孟子.梁惠王上》記載“海內之地千里者九,齊集有其一”。不過,在實際上,齊國的面積只相當於同時期秦國的一半。商鞅公元前356年使秦,劃秦地為31縣,而齊國的國土面積大約只有秦制的一半。不過由於齊國平原地貌,耕地比例高,同時鹽業商業發達,城市很多,所以單位面積的人口是秦的四五倍,齊國以十五個縣的土地規模擁有了七十三個縣的人口。所以,齊國立十五都管理臨淄加七十二縣。秦統一後,在齊地只設了一個齊郡管理這十五個都。後來發現管不過來,又改設了更多的郡。直到西漢時,又設立四個郡,不久再改為七個郡。

公元前353年和前341年齊國在桂陵、馬陵之戰中,兩敗魏軍,至閔王十五年齊又滅宋,佔宋地五百餘里。齊國疆域此時已北至天津以西,西至河南以東,南抵安徽、江蘇近魯地區。《史記·田敬仲完世家》載:“地方二千餘里,百二十城,帶甲數十萬,粟如丘山”。當時的齊國勢力強大,致使“泗上諸侯鄒魯之君皆稱臣,諸侯恐懼。”

(齊國滅宋後達到鼎盛招致五國伐齊)

《呂氏春秋》中有言“古之王者,擇天下之中而立國,擇國之中而立宮。”這裡的“國”即都城。“擇中建都”是在全國範圍內確立都城的中心位置,這不僅僅是便於帝王在全國範圍內行使權力,更重要的是這種建都方法被潛移默化為一種政治上的空間秩序,是一種最高統治權威的象徵。因此,荀子說“王者必居天下之中,禮也”。擇中建都成為一種國家治理理念,也成為了一種國家結構模式,地域中心就又代表了權力中心。最典型的例子,即是周王室,從岐周遷移到宗周,又從宗周遷移到成周。

隨著齊國疆域的擴大,齊國的君主卻沒有像周天子那樣。齊國的國都臨淄一直沒有變,為了守衛越來越大的疆土,齊國選擇在邊境的軍事要地設置陪都,用以輔助統治新增的邊疆地區,以確保疆域的安全。在戰國初期開始,齊國在臨淄之外陸續設置了四座陪都,與臨淄合稱五都。齊國的五都制是一種很特殊的都城制度,只是用於彌補主要都城臨淄對邊境的鞭長莫及之感,加強國家權力機構對邊疆地區的有效控制。這四個邊疆大城是,即墨(東南)、莒(西南)、高唐(西北)、平陸(東北),這四個都城周邊都有三四個衛星城,屬地上各自領有20餘萬口,齊國在此積存了大量的軍械、糧草和常備兵。

這即是樂毅伐齊時的狀況,齊國在齊閔王時期,勢力達到頂峰。此時的齊國雄心勃勃,如果再給齊國幾年時間,好好消化宋國,那麼齊國將無敵於天下。齊國的急功近利,使得戰國天平被打破了。在蘇秦這個“死間”的運作下,終於招致了五國伐齊的大戰的爆發。

(戰國後期的齊國版圖)

齊國此時志得意滿,認為單憑自己一己之力也能力克強敵,因此要禦敵於國門之外,在濟水以西擺開了戰場。兩軍相遇樂毅親臨前敵,率五國聯軍向齊軍發起猛攻。齊愍王大敗,率殘軍逃回齊國都城臨淄。樂毅認為齊軍精銳已失,國內紛亂,燕弱齊強形勢已經逆轉,於是遣還遠道參戰的各諸侯軍隊,要親率燕軍直搗臨淄,一舉滅齊。

由於齊國的軍事力量大多集中在五都之內,而且齊國農業發達(最後田單從一座城就能組織起火牛陣可以看出齊國的農業發達程度),使得齊國在戰國中期後就實行了“兵農分離”的制度。這使齊國境內的70多座城市缺少足夠的武備力量,雖然屢有抵抗,但是在樂毅的攻擊下都逐漸被攻克了。可是在對莒城、即墨髮起的多次攻擊,卻最終無果後,樂毅採用了長期圍困的方法。樂毅認為破其城而不能服其心,民心不服,就是全部佔領了齊國,也無法鞏固,於是他對已攻佔的地區實行減賦稅,廢苛政,尊重當地風俗習慣,保護齊國的固有文化,優待地方名流等收服人心的政策,想從根本上瓦解齊國。

然而,夜長夢多。燕昭王去世後,新上臺的燕惠王在讒臣的蠱惑下,對樂毅伐齊而不競全功的做法感到不信任,樂毅因此百口莫辯,以功高震主而被迫遠走他鄉。此後,新上任的燕軍統帥一改對齊地的招撫政策,而導致民眾多怨,齊國的田單看準了時機,因此能夠觸底反彈,一舉擊破燕國,成功復國。

(組織五國伐齊的樂毅)

所以,樂毅攻打齊國最後兩城,三年而不下,並非是樂毅不能打,而是這兩座城是齊國五都中的兩個,相當於齊國的2/5的實力。而燕國佔領的3/5的齊國,卻因為燕軍的倒行逆施而沒有真正轉化為燕國的實力。所以,樂毅能夠以非凡的軍事和政治才能在齊國維持住對峙的局面,並對齊國最後翻盤的勢力保持壓制;而一旦樂毅去帥,燕軍的戰線就再也難以維持了。試想一下,以即墨城被圍三年,尚能組織“火牛陣”破敵,可見城中糧草頗豐。只要人心不散,燕軍就難以攻克。

只是這一場復國之戰,耗盡了齊人的血氣。在復國後,齊國就與秦國交好,坐視山東五國逐漸被秦國吞併。公元前221年,五國伐齊一個甲子後,最後一任齊王在臨淄城向秦軍將領奉獻了齊國的國璽。


而知而行的歷史


最近一段時間看《史記》和《東周列國志》,對於這一段歷史瞭解得還算深刻吧。

說說個人看法。

樂毅擅長於打仗,而且常常是出其不意攻其不備,這是他能夠拿下齊國70多城的原因。打莒和即墨城市的時候卻久攻不下,原因何在?

一是當時的燕國已經精疲力盡,沒有強大的補給,加上補給線路途遙遠,供應不上,就暫緩攻打。

二是即墨的太守真是個忠君的好官,他發動全城百姓,聯合抗擊樂毅的兵力,使樂毅久攻不下。

三是樂毅的侷限性。常年奔波在外打仗,樂毅身心疲憊,加之這兩個城市難攻打,樂毅就萌生了緩一緩的念頭,也可以說“大意失荊州”。計劃趕不上變化,事情時刻都在變動之中,幾年的時間會有多少變動呀!君主易位,國家強弱更替,大將變換,這些都是樂毅後來沒有守住戰國的原因。當然,奸細的作用只是一個導火索,一個工具而已,沒有這個奸細,仍舊會有另一個奸細,大趨勢已成這樣。


易經與道德經關係解讀


因為樂毅認為只得到城池而不能得人心,這樣即便攻下了最後兩個城池,滅了齊國,也不能徹底征服齊國,因此樂毅想圍困齊國最後兩個城池,圍而不打,讓他們自己投降,這樣才能徹底統一。



後來,新燕王中了齊國將領田單的反間計,疑心樂毅,派個膿包將軍去代替樂毅,樂毅心知肚明,新燕王要對自己動手了,擔心被殺,便逃到了趙國。而後田單看把樂毅調走了,便大擺火牛陣,連下70餘城,奪回了齊國丟失的城池。
結果證明樂毅想法是對的,他不是攻不下來,是想不戰而屈人之兵,但做法卻沒有和燕王溝通好,造成了燕國功敗垂成的局面。


雙雙53233


主要原因是齊國得到了楚國的援助!楚國害怕燕國吞併齊國後取代齊國的位置,然後像齊國強大時期那樣會威脅到楚國。所以呢,楚國極力阻止燕國滅齊,楚國在當時雖然已經落後於秦國,但是仍然是大國,影響力非常大。比如楚國直接威脅韓魏兩國並迫使兩國撤兵(楚國是唯一沒有加入五國聯盟的國家,他擔心五國盟軍直接南下攻楚)。

其次,孫臏的遺策退敵。早在公元前359年時候,齊國也曾遭遇了一場滅頂之災,當時的魏國糾集了韓趙楚四國伐齊。當時的齊國軍師孫臏就提出了堅壁清野的戰略,把所有齊國工業中心轉移到即墨跟莒城,準備放棄國都臨淄。後來齊國得到秦國的幫助,讓秦國出兵河西迫使魏國撤兵。但是呢,雖然孫臏的堅壁策略沒用上,但是他卻時刻擔心齊國再次遭到毀滅性打擊,孫臏執掌齊國兵權達17年之久,他在這十幾年時間裡就把齊國的工業中心轉移到這兩座城裡,到樂毅伐齊的時候,齊國的鹽鐵等工業產品全部出自這兩座城市,90%的兵器也出自這裡,這兩座城池幾乎就是齊國的魯爾,雖然地方不大,卻為齊國GDP貢獻了3分之2。比如,齊國在被燕軍圍城的時候,還能動用2000多艘商船不斷從楚國採購糧食運入齊國,以保證齊軍的後勤供應。

所以呢,也可以這麼理解,雖然齊國當時被攻克得只剩下兩城,但是這兩座城市卻才是齊國真正的心臟,燕國攻克的那70城不過是齊國的郊區而已。齊軍仍有十幾萬人,對付五國聯軍不太夠,單獨對付一個燕國還是夠夠的。


優己


前線換將,燕惠王中了反間計。

據《史記》卷八十“樂毅列傳”,樂毅總領趙楚韓魏燕五國軍隊去進攻齊國,在濟西打敗了齊國。各國撤兵回國後,惟獨燕軍在樂毅的率領下追擊不捨,一直到達臨淄。齊湣王逃跑了,固守在莒邑。樂毅不再追擊,率軍圍困齊城前後達五年之久,攻下齊國七十多個城邑,只有莒邑和即墨沒有降服。正好燕昭王死了,他的兒子燕惠王繼王。燕惠王做王子時就對樂毅不滿,齊國的田單聽到這個消息後,就在燕國施反間計。他散佈謠言說,之所以齊國還有兩城沒有被燕國攻佔,是“因為樂毅與燕惠王有嫌隙,他想讓戰爭延續下去,以便留在齊國,然後在齊國稱王。齊國所擔心的是齊國再派別的將軍來,那麼齊國剩下的兩城就保不住了”。燕惠王中了齊人的反間計,召回樂毅,並改派騎劫代替樂毅統兵。樂毅害怕被殺,就逃到趙國去了。後來齊將田單打敗了騎劫,收復了失地又從莒邑迎回齊王。以上就是樂毅攻下齊國七十多個城而沒有攻破最後兩城的前因後果。


老熊173806239


樂毅率軍攻打齊國,連下七十多城,當時的齊國僅剩鋁(這個字不準確。因為記不起來了,只好以這個字代替)和即墨沒有攻下來。鋁是哪裡,坦白說,本人並不知道。估計是現在的淄博市。當時又叫臨淄。呂是周武王分封給姜子牙的封國都城,所以姜子牙還有一個名字叫呂望。另一個沒有被樂毅攻下來的地方就是現在的田橫島。當時叫即墨。即墨是一座四面環水的城池。兵力再多都是白搭。因為城外地形非常窄,佈置不了多少兵力。一波一波的就會形成添油戰術,這是兵家大忌。即墨要說攻不下來是地理原因造成的,依照當時的條件,樂毅拿不下即墨也是情有可原。至於樂毅拿不下臨淄,這就不得不說齊國的安平君田單這個人了。對於田單的資歷,我就不多說了。因為研究他的大師們大有人在。我就不現這個眼了。接下來我就說燕軍攻臨淄。城外的燕軍攻城,由於齊國軍民已經沒有退路了,所以,在這裡用一句話來概括吧。置之死地而後生。毫無退路的齊國人在絕望時爆發出來的戰鬥意志非常強大。不論男女老少,一起上陣。燕軍攻不下來也不奇怪。這也使的樂毅不得不改變戰術。圍而不攻。想讓齊國人自己內訌。至於說什麼收服人心的話,只是一種面子話。聽聽就算了。畢竟燕軍在齊國的所作所為大家都看在眼裡。樂毅的計劃趕不上變化。因為齊國細作的原因,燕王變卦了。派騎且臨陣換將。代替樂毅。樂毅知道回去沒好果子吃,於是,他也不回燕國,而是直接去了趙國。

騎且一上來,立即恢復了攻城,田單則在後面煽風點火。一會兒說齊國人最怕這個,一會兒又說齊國人又怕那個。燕軍也跟著起鬨。田單說齊國人怕人割鼻子,燕軍就專割齊人的鼻子。田單說怕掘人墳墓,燕軍就萬分配合。如此三番,齊國人的怒氣終於爆棚了。因為燕軍所禍害的還是佔領區的齊國人。接下來,火牛陣還只是齊軍的牛刀小試。戰鬥力爆棚的齊國人在田單的帶領下,一鼓作氣,攻入燕國。把當年燕軍在齊國的暴行加倍在燕國上演了一遍。燕國的輝煌就如同曇花一現。至此以後,燕國一直一蹶不振。要不是後來有個燕丹導演了荊軻刺秦的劇目的話。我們後人知不知道燕國的存在還是個未知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