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乐毅一鼓作气拿下齐国七十余城,却对最后两城围而不下的真相是什么?

Crazy历史


公元前284年,乐毅带着五国联军攻打齐国,创下了半年之内连下七十余城的惊人记录。

但接下来的是,齐愍王在琅琊郡莒城,田单在胶东郡即墨城,他们竟能坚守了整整五年。

乐毅也是战国名将,他为什么没能一口气拿下莒城和即墨这两个座城池呢?

其实是有原因的。

在齐国的版图上,胶东和琅琊都位于齐国东南部,两郡之间的交通没有任何问题,可以说是水陆两道畅通无阻。

所以这两郡既可以相互支援、保全实力。所以,当时的齐国君王、贵族和军队就选择了全部撤到了这个地方继续坚守。


(琅琊郡、胶东郡)

其实,燕国合纵诸国伐齐的最初目的就是报仇,而不是灭亡齐国。

公元前318年,燕王哙将国君之位“禅让”给了相邦“子之”,子之为王的第三年,即前314年,燕国国内大乱,将军市被与太子平合谋攻打子之。

齐宣王通过太子平干涉燕国内政,齐国发兵,攻破燕国,燕王哙被杀,子之逃亡,被齐人抓住砍成肉酱,“子之乱政”之后,燕国变得伤痕累累,这一切都是齐国造的孽。

燕昭王上位以后,他励精图治,意图振兴燕国,为此他还设立了“黄金台”来招贤纳士,等到国家强大起来之后,燕昭王就想要把这个大仇给报了。

齐国国力强大,燕国弱小,所以燕国就开始合纵起来,即秦、赵、韩、魏、燕五国合纵出兵攻打齐国。

但是大家都没有想到的是,齐国败得太快,太让人措手不及了,都城“临淄”就这样也被拿下来了,所以当乐毅拿下临淄之后,人心就变了。


(伐齐形势图)

燕国本来是报仇,现在就变成了想要灭掉齐国,吞并齐国的疆土。

而秦赵魏韩四国可不支持燕国这么干,特别是赵国当然不想看到燕国就此强大,如果燕国一旦如愿吞下齐国,以后燕国就能从南北两个方向夹击赵国,那么,赵国危矣。

所以五国的主要领导人开始打起了自己的小算盘,合纵联军也在临淄停了下来,大家重新商讨如何瓜分齐国的方案。

赵魏两国的土地与齐国接壤,当然要的是齐国的土地;秦韩两国和齐国隔着赵魏,土地对他们没什么用,最多也就是掠夺一些钱财和战利品,再说韩国参战的目的就是希望赵燕齐魏四国打得天崩地裂,互相消耗实力,那韩国国防就安全了;而秦国就更加居心叵测了,齐国曾经和秦国并立为东西二帝国,这时候把齐国打伤打残,就更符合他的利益了。


(诸国各有算计)

这种情况下,秦韩两国当然不愿意看到齐国灭亡增加了赵魏燕三国的实力,赵魏燕三国实力强大了,当然对秦韩两国就不利了,所以他们找了个理由果断撤军,带着战利品回国了;秦韩两国果断撤军,赵魏两国就坐立不安了。

大家伙都是为了称霸,没必要装糊涂,当初秦韩两国这么积极参与进来,就是想让赵魏两国没有后顾之忧,放手大打特打。

现在秦韩撤军,联盟就解散了,联盟一旦解散,在道义上秦韩两国就可以随时攻打赵魏。

如果那个时候大军在外,那怎么去防范秦韩?

所以赵魏两国仔细权衡利弊之后,也不打了,各自瓜分一些城池之后,于是也撤军而走。

看上去燕国占了大便宜,可以独占齐国大片疆土,但实际上这是赵魏两国设下的陷阱,燕国进退两难了。

其一,燕地隔海与齐地相邻,但在陆地上却要通过赵国的巨鹿郡才能进入齐国国境,也就是说燕国的咽喉被赵国死死地卡住了。

其二,燕国位处边疆,赵国在一旁虎视眈眈,塞外东胡又不断地压缩着它的生存空间。

所以它能投到齐国战场上的兵力实在有限,靠这些有限兵力,燕军以一已之力就无法彻底摧毁齐国,那就等于给了齐人喘息的时间。

战争就会长久持续,持续的战争会给燕国造成重大损耗,甚至会拖垮燕国。燕国和齐国两败俱伤,便宜了谁?当然是其他诸侯国,尤其是赵魏两国。

(乐毅苦思定策)

齐国就这样变成了燕国的“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继续打吧,前景不明;不打吧,又舍不得,真是进退两难!

乐毅于是给燕昭王出了个主意,对“莒城”和“即墨”围而不攻,先把已经占领的地区稳定下来,以武力威慑齐人,以利益收买齐人,再以齐地的财赋来强大燕国。

这样一来,控制区的齐人也给收服了,剩下的抵抗力量就会越来越弱,双方的实力此消彼涨,齐人就会变得不堪一击。如此一来,齐地、齐民尽归于燕,而后燕国就足以称霸天下。

燕昭王采纳了这个计策,这就是齐人为何凭借两座城池就能坚守五年的重要原因。


(齐国仍有实力)

其实这五年里,赵魏两国一直到旁边悄悄地不出声,而齐人在这五年里拥有的也不仅仅是两座孤城,实际上还包括胶东和琅琊两郡的大片土地,这才使得他们在五年后击败燕军,并且还有收复失地的实力。

试想,假如齐人只剩下两座城池,城里的人吃喝怎么解决,得有军需物资才行啊!

后来田单用火牛阵击败燕军之后,田单又拿什么去收复失地!

就算燕人被打败了,还有在一旁虎视眈眈的赵魏两国,假如齐国没有一定的实力,那如何去威慑赵魏两国,让他们不敢一拥而上来瓜分齐国。

种种事实都表明,齐国剩下的不仅仅是两座孤城,并且他们还保存有拒敌和收复失地的实力,也就是说齐国在最困难的时候,仍然具有固守着胶东和琅琊两郡的能力。

由此得出结论,齐人本身具备有一定的实力,这就是他们为何能坚守两座城池五年之久的根本原因。

而乐毅认为单靠武力,破其城而不能服其心,所以他对莒城、即墨采取了围而不攻,而对控制区采取“减赋税,废苛政”,待收取民心,再逐步蚕食的方针。

这就是齐人为何凭借两座城池就能坚守五年的重要原因。

歪眼小史工作室

文——千古


刚日读史


乐毅没有攻打下即墨、莒两个城池,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主观方面,乐毅想慢慢争取民心,获得齐国民众的好感,便于后期统治;客观方面,即墨、莒属于齐国五都,驻有重兵,易守难攻。

主观原因

燕国在战国七雄中实力垫底,想一口把齐国吞了,并非易事。

乐毅伐齐期间,秦国、赵国先后打败齐国,乐毅闪电出击,一口气攻下了70多座城池,表面上看燕国很强大,但实际上很多地方是囫囵吞下,背后仍在蠢蠢欲动,稍一不慎,燕军就会腹背受敌,陷入齐国军民反抗的汪洋大海中。

因此乐毅在即墨、莒采取了绥靖政策,主动围而不攻,并采取了减税减赋、尊重齐国风俗、优待地方名流的做法,来争取民心,这样做一方面可以减轻背后的压力,另一方面则利于后期的治理。

客观原因

即墨、莒在春秋时期都是诸侯国的国都,齐国攻下这些地方后,加以修缮,日常有重兵驻扎,属于齐国的军事重镇,以燕国的实力,想快速攻下来,本来就不太可能。

首先,燕军在齐国其他城池烧杀抢掠,逃出来的精英大都在即墨城、莒城内,这两个城池的实力比以前更加强大;

其次,燕军前期的行为,已经激起了齐国民众的反感,这两个城池内的百姓同仇敌忾,士气高涨;

最后,田单指挥调度有方,得到了城内百姓的拥护。从后面的战事来看,田单智勇双全,心思灵巧,乐毅遇到了对手,想快速取胜也不可能。

综上所述,乐毅一方面是不想打,另一方面则是打不下,所以就只能拖着。


小杨品史


齐国最后的两座城池是莒和即墨,乐毅不是不想打下来,而是确实打不下来。这里面有很多影响因素,不是单一的因素决定的,下面我就从三个方面来分析为什么这两座城池没有被攻克的原因。

乐毅的顾虑,燕王的猜忌

乐毅是燕昭王启用的,燕国建国百年中,燕昭王是不多见的明君贤主。燕国位于边北之地,历来没有什么人才,在很多重大事件中历来扮演吃瓜群众的角色。在燕昭王之前的君主时还搞出了禅让的闹剧,差一点就被齐国灭国,这也是燕昭王把进攻的目标确定为齐国的原因,那就是为了复仇,这不仅是家仇而且国恨。

燕昭王在位时,手下能人云集,乐毅就是其中之一,“君臣同心、其利断金”并非虚言。但是乐毅和燕昭王的儿子即燕惠王之间有嫌隙,因此燕昭王去世之后,乐毅得不到燕惠王的信任。此时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在燕惠王面前说乐毅的坏话,燕王便命人召回乐毅,让人取代乐毅行使军事指挥权。乐毅没有办法又不敢回燕国,只好逃到赵国去避祸。

与虎谋皮,离心离德

伐齐不是燕国一家,而是合五国之力。在此之前,齐国和秦国曾经并称为东西二帝,实力早就凌驾于其他五国之上。为了保持天下均势,燕国主导的伐齐之谋一拍即合,但是各国的心思是弱齐而非灭齐,齐国倒下了,燕国强大了这并不是大家所希望看到的。

因此在伐齐的目的上,其他几国和燕国打的就不是一个算盘。他们只是想保持天下均势,保住自己的既得利益,仅此而已。因此后来就变成了燕国一国伐齐,其他几国“隔岸观火、坐观成败”的局面。

田单的智慧,齐人的勇气

这里不得不提到齐国的救世主,号称战国名将的斜杆青年田单在即墨,这个本来从事城管纠察工作的人做出了让很多齐国将军汗颜的成绩。在即墨城外,田单利用火牛阵大败燕国的部队,并顺势收复了齐国的所有城池,成为齐国最后的名将。

另外一座城池莒是齐国的王城,齐王就在那里,那里不仅城高难攻,更是齐人精神之所在。自古齐鲁大地多豪杰,在这里齐人展现了他们的勇气,面对杀害齐王的楚国将军,他们选择了反抗,与莒共存亡,与齐国共存亡。这种精神是不能单纯用武力去摧毁的,所谓“攻心为上、攻城为下”,齐人的心并未归附,齐人的魂也没有屈服。

一个人的历史,一家之言。


一个人的历史


首先,莒城是陪都,即墨则世受王恩

虽说乐毅下了一招秒棋,但田氏在齐国毕竟已经经营了两百多年,还是有不少人追随,听说齐闵王到了莒城,大批田氏的死忠纷纷投奔莒城,莒城此时已经是了齐国战时的陪都,其精神意义不亚于抗日战争时期的重庆,齐国剩余势力在这玩命抵抗燕军。

关于即墨,《史记·田敬仲完世家》中有这样一段记载,

“於是威王召即墨大夫而语之曰:‘自子之居即墨也,毁言日至。然吾使人视即墨,田野辟,民人给,官无留事,东方以宁。是子不事吾左右以求誉也。’封之万家。”

《说苑·臣术》中记载这位即墨大夫叫田种首,因为将即墨治理得很好,所以额外封赏了万户给他,而即墨大夫是世袭的,到了公元前284年时候的即墨大夫如果不是田种首也是他的后人,王恩浩荡,祖上受到齐威王这般恩泽,自然也是田氏的铁粉。于是当燕军兵临即墨城下之时,即墨大夫出城力战而死,以一死报答了齐威王的恩泽,主帅玩命士兵也用劲,燕军在这遇到很大的阻力。

图:即墨大夫

其次,就是地形问题

莒城位于今天的日照市的莒县,莒县是丘陵地形,四面环山,山脉延绵到日照,在周边丘陵高地建立据点防御,要攻打这些据点,燕军需要仰攻,难度要大很多。

图:莒县四周多山

即墨位于今天的青岛平度市,而此地的地貌是低山丘陵,从地图上看,占据这个点,只需要防御自北向南而来的敌军,没有侧翼和后面的威胁,防御压力会小很多,并且可以控制住背后的青岛市区,控制住青岛市区的意义后面会说到。

图:控制即墨就可控制青岛市区

此前无论是济西还是临淄,都处在鲁北平原或者与路北平原交接的地带,燕赵的骑兵军团自北向南攻击,在平原地形上大显神威。

而这莒城和即墨这两个地方都处于山东丘陵,丘陵地形的特征是地面崎岖不平并且多树,在这种地形中骑兵是很难展开作战的,繁茂的树林、崎岖的地形都是骑兵的阻碍,燕军的骑兵军团在这种地方对齐军作战没有任何优势,甚至还有很大的劣势。

像我们经常看的电视剧电影里的一样,对付骑兵冲击通常先是弓弩射击,在战阵中弓弩手并不是自由发挥,而是要听指挥官口令进行齐射,弓弩手的指挥官要有很强的预判能力,什么时候射、射多远都是有命令的,只有密集的箭阵才能保证给予敌方活动目标最大的杀伤。在平原地形上有经验的骑兵通过加速转向等动作可以战术躲避,但在山地丘陵就很难,在丘陵地带骑兵是仰攻不仅目标大,而且冲击速度会很慢,丘陵道路周边地带荆棘密布,要转向什么也会变得很难。在丘陵地带骑兵不仅失去了对步兵的优势,而且伤亡还会呈几何式增长。

所以在这两地作战只能依靠燕军的步兵,而在燕昭王改革前以步兵为主力配置的燕军,对阵齐军时的战绩用一个词形容就是,惨不忍睹,全是完败,以步兵为主力配置的燕国军队完全不是齐军的对手。

第三,就是无法掐断其补给线

莒城的山脉绵延到日照,即墨控制着背后的青岛,日照青岛这两个地方都有一个共同点,靠海而且是大海港。

多提一句军事上对城市的防御,受电视剧电影的影响,我们一直认为古代对城市的防御手段就只有城墙,这是个误区,如果被敌人打到城墙下已经是最后的防御手段了,古代防御城市是要在城池周边的关隘要道上布置兵力进行防御。

所以乐毅包围即墨和莒城,并不是将这两个城池团团围住,这么个围法别说五年,只要半年里面的人就得都饿死,城池中居民密集,是没有任何农地给他们种出粮食来的,燕军包围的是这两座城市的外围防御圈。依靠莒城绵延到日照的山脉建立防御据点,不仅能保障莒城南部的防御安全,也能保证莒城与日照间的交通。即墨看地图就可以知道,很轻易就能控制住青岛。

临海,齐国人就能出产海盐,齐国几百年成熟的产盐工业让他们生产的海盐质量高味道好,在春秋战国时期是畅销产品,同时依靠海港通过海运可以将生产出的海盐与临海国家地区进行海上的贸易,换取粮食等物资来保障两座城市的后勤补给。

《左传·哀公十年》中记载“徐承帅舟师,将自海入齐,齐人败之,吴师乃还。”当时吴国大将徐承率领船队入齐,与齐国在黄海进行了一场海战,被齐国海军打败之后吴国船队撤回吴国,证明齐国拥有一支强大的海上舰队。

《说苑·正谏》记载“ 齐景公游于海上而乐之,六月不归”,齐景公在海上游玩了六个月时间不回国,虽然期间可能是在一些海岛游玩,但国君敢以身试险出海航行,说明齐国已经拥有了很强的航海技术足以让他们在近海自由驰骋。

燕国在秦开拓地千里之前位于河北,只有一小片地方临海,拿下辽东后虽然有了渤海湾边的大片领土,但对于实力本就薄弱的燕国来说发展昂贵的海军不仅实力不允许而且也没有必要,因为主要敌人东胡人不会从渤海里跳出来。短时间内燕国也不可能发展出能与齐国相匹敌的海军,乐毅远眺着海边来往频繁的贸易船只也只能够望洋兴叹。

莒城和即墨依靠着海上贸易支撑着,燕军虽然围困两地五年之久,却没任何办法将这两地的后勤补给掐断,这也是两地被围困五年仍能保持强大的战斗力的原因之一。

第四,齐国豢养有大量死士

前文提过,莒城此时已经是齐国战时的陪都,即墨大夫世受王恩拼死力战,而且经过此前的洗礼,该战死的都已经战死、要自尽的也已经自尽、想投靠燕国的也都已经投靠燕国,能逃到莒城和即墨的都是不可能投降的田氏死忠,是可以为田氏齐国拼死一战的死士。

齐国田氏向来都有养死士的传统,田氏先祖田常当年就是靠着手下一批死士发动政变,杀死监止和齐简公,屠灭齐国贵族鲍氏、晏氏和姜氏中的青壮年,田氏才得以在齐国一家独大,成语“窃钩者诛,窃国者侯”也是由此而来。而后世田氏后人也留下了士为知己者死的故事,同样都是田氏死士,褒贬却不一,历史总是这样矛盾。

死士都是可以玩命的,况且现在的状况不得不玩命,再不玩命就要赶到海里去了,现在齐国人同仇敌忾,空前地团结起来。

第五,燕军长期攻战,再而衰三而竭

从济西到临淄,再到莒城、即墨,乐毅几乎未做休整,一口气而且很顺利的就拿下齐国七十余座城池,这是一鼓作气。

直到在莒城、即墨遇到了玩命的主,即墨大夫素有大德将即墨治理得井井有条,即墨居民向来感恩于即墨大夫的贤德,即墨大夫的战死深深刺激了即墨居民,这两地都已抱着一死的决心,抵抗空前的激烈。

燕军此前一路都是顺风战,来到莒墨的时候心态已放松了很多,而且打心眼里开始轻视齐军,早已没有了此前积极备战那种紧张感,遇到莒即两地的拼死抵抗,燕军士兵一下就被打懵,这是再而衰。

重新再组织,几轮强攻下来上升的只有伤亡数,燕军士兵此时心理与临淄前产生了很大的变化,自古一将成名万骨枯,当将军的希望青史留名,而当兵的只想在战争中活下来。此时封赏早就在临淄的时候就已经拿到了,这个时候士兵们最希望的就是早点能回到燕国回到自己家,燕军士兵怕死的小心思也就有了,这是三而竭。

三而竭的燕军在此时,已经很难击败置之死地退无可退的莒城与即墨死士们了。


千古名将英雄梦


在周武王分封姜太公建国时,齐国就一直奉行“尊周攘夷”的政策,这是齐国版的“事大原则”。《孟子.告子》记载“太公之封于齐也,亦为方百里也。”由于太公姜尚是周初的开国功臣,其封地又远离宗周,处于戎夷之间,所以周天子特赐齐候对周围各国有征讨的特权。在《左传》中有记载过一次管仲对楚国使者的对话:“五候九伯,女实征之,以夹辅周室。赐我先君履,东至于海,西至河,南至穆陵(今山东临朐东南),北至于无棣(今河北盐山)”。

可见,原本齐国都是化外之地,这都是姜太公一刀一枪给打下来的。作为外姓的齐国,尽管对宗周表现恭顺,却被周夷王拿来“杀鸡儆猴”,齐哀公活活就被烤死在鼎镬内。当时的齐国比较凄惨,谨小慎微,不敢越雷池一步。齐国旁边的鲁国,是周王的宗室。鲁国被封在齐国边上,足以看出周王分封的长久考量了。鲁国一为监视,二来实力也不俗,三者鲁国自恃辈分高,身份尊贵,使得处于大争之世的齐国对鲁国也不敢太过分。齐国在春秋初成为首霸之后,实力不俗,可是因为“尊王攘夷”的口号,投鼠忌器,而鲁国的位置又恰好位于齐国通往中原的咽喉要道。所以,齐国的国土扩张到东边的大海后,就戛然而止了。

(春秋初期齐国尚未攻灭莱夷)

齐国一直信奉“王道”的政治哲学,齐国有堪为当时学术中心的“稷下学宫”,这与当时希腊的柏拉图的学园基本一样,聚集了很多当时的文化人。他们谈论道德文章,使得齐国的国君崇尚王道思想,没有把握住最佳的扩张土地的时机。当时战国七雄已经把中原大地都瓜分殆尽的时候,齐国还只是在山东半岛扩张势力。

齐桓公时,厉行改革,构建了地方行政机构,实行了国野分治的方法,国都为国,其他地方为野。这种制度被称为“五官五乡五属制”,此时的齐国有东国五乡(1万户、5万口)和西土五属五十县(9千户,2万7千口)。齐国的霸业一代而终,在春秋时期的领土变化不大,这与齐国执行的“尊王攘夷”的国策有关,当时的齐桓公为了获得“仁义”的名声,还主动送出去了不少土地。

(齐桓公九合诸侯)

进入战国后,天下纷乱,礼崩乐坏,齐国再也不必顾忌了。尤其是田氏代齐后,至威、宣、闵王时期,齐国强盛一时,史载齐此时“最强于诸侯”,因此恢复了对外扩张的策略。齐国扩张的矛头所指南为鲁国,西为卫国、魏国和宋国,北为燕国,齐国开始四面扩展领土。经过一番作战,齐国大致拥有了鲁之安阳(今费县)、都(今兖州、泗水一带)、莒(今莒县城)诸地,卫之贯丘(今曹县),魏之襄陵(今邹县)、观(今河南清丰南),以及燕之桑丘(今河北徐水县西南)等地。

齐国的国土面积在战国时,已经称为策士口中的“二千里大国”了。《孟子.梁惠王上》记载“海内之地千里者九,齐集有其一”。不过,在实际上,齐国的面积只相当于同时期秦国的一半。商鞅公元前356年使秦,划秦地为31县,而齐国的国土面积大约只有秦制的一半。不过由于齐国平原地貌,耕地比例高,同时盐业商业发达,城市很多,所以单位面积的人口是秦的四五倍,齐国以十五个县的土地规模拥有了七十三个县的人口。所以,齐国立十五都管理临淄加七十二县。秦统一后,在齐地只设了一个齐郡管理这十五个都。后来发现管不过来,又改设了更多的郡。直到西汉时,又设立四个郡,不久再改为七个郡。

公元前353年和前341年齐国在桂陵、马陵之战中,两败魏军,至闵王十五年齐又灭宋,占宋地五百余里。齐国疆域此时已北至天津以西,西至河南以东,南抵安徽、江苏近鲁地区。《史记·田敬仲完世家》载:“地方二千余里,百二十城,带甲数十万,粟如丘山”。当时的齐国势力强大,致使“泗上诸侯邹鲁之君皆称臣,诸侯恐惧。”

(齐国灭宋后达到鼎盛招致五国伐齐)

《吕氏春秋》中有言“古之王者,择天下之中而立国,择国之中而立宫。”这里的“国”即都城。“择中建都”是在全国范围内确立都城的中心位置,这不仅仅是便于帝王在全国范围内行使权力,更重要的是这种建都方法被潜移默化为一种政治上的空间秩序,是一种最高统治权威的象征。因此,荀子说“王者必居天下之中,礼也”。择中建都成为一种国家治理理念,也成为了一种国家结构模式,地域中心就又代表了权力中心。最典型的例子,即是周王室,从岐周迁移到宗周,又从宗周迁移到成周。

随着齐国疆域的扩大,齐国的君主却没有像周天子那样。齐国的国都临淄一直没有变,为了守卫越来越大的疆土,齐国选择在边境的军事要地设置陪都,用以辅助统治新增的边疆地区,以确保疆域的安全。在战国初期开始,齐国在临淄之外陆续设置了四座陪都,与临淄合称五都。齐国的五都制是一种很特殊的都城制度,只是用于弥补主要都城临淄对边境的鞭长莫及之感,加强国家权力机构对边疆地区的有效控制。这四个边疆大城是,即墨(东南)、莒(西南)、高唐(西北)、平陆(东北),这四个都城周边都有三四个卫星城,属地上各自领有20余万口,齐国在此积存了大量的军械、粮草和常备兵。

这即是乐毅伐齐时的状况,齐国在齐闵王时期,势力达到顶峰。此时的齐国雄心勃勃,如果再给齐国几年时间,好好消化宋国,那么齐国将无敌于天下。齐国的急功近利,使得战国天平被打破了。在苏秦这个“死间”的运作下,终于招致了五国伐齐的大战的爆发。

(战国后期的齐国版图)

齐国此时志得意满,认为单凭自己一己之力也能力克强敌,因此要御敌于国门之外,在济水以西摆开了战场。两军相遇乐毅亲临前敌,率五国联军向齐军发起猛攻。齐愍王大败,率残军逃回齐国都城临淄。乐毅认为齐军精锐已失,国内纷乱,燕弱齐强形势已经逆转,于是遣还远道参战的各诸侯军队,要亲率燕军直捣临淄,一举灭齐。

由于齐国的军事力量大多集中在五都之内,而且齐国农业发达(最后田单从一座城就能组织起火牛阵可以看出齐国的农业发达程度),使得齐国在战国中期后就实行了“兵农分离”的制度。这使齐国境内的70多座城市缺少足够的武备力量,虽然屡有抵抗,但是在乐毅的攻击下都逐渐被攻克了。可是在对莒城、即墨发起的多次攻击,却最终无果后,乐毅采用了长期围困的方法。乐毅认为破其城而不能服其心,民心不服,就是全部占领了齐国,也无法巩固,于是他对已攻占的地区实行减赋税,废苛政,尊重当地风俗习惯,保护齐国的固有文化,优待地方名流等收服人心的政策,想从根本上瓦解齐国。

然而,夜长梦多。燕昭王去世后,新上台的燕惠王在谗臣的蛊惑下,对乐毅伐齐而不竞全功的做法感到不信任,乐毅因此百口莫辩,以功高震主而被迫远走他乡。此后,新上任的燕军统帅一改对齐地的招抚政策,而导致民众多怨,齐国的田单看准了时机,因此能够触底反弹,一举击破燕国,成功复国。

(组织五国伐齐的乐毅)

所以,乐毅攻打齐国最后两城,三年而不下,并非是乐毅不能打,而是这两座城是齐国五都中的两个,相当于齐国的2/5的实力。而燕国占领的3/5的齐国,却因为燕军的倒行逆施而没有真正转化为燕国的实力。所以,乐毅能够以非凡的军事和政治才能在齐国维持住对峙的局面,并对齐国最后翻盘的势力保持压制;而一旦乐毅去帅,燕军的战线就再也难以维持了。试想一下,以即墨城被围三年,尚能组织“火牛阵”破敌,可见城中粮草颇丰。只要人心不散,燕军就难以攻克。

只是这一场复国之战,耗尽了齐人的血气。在复国后,齐国就与秦国交好,坐视山东五国逐渐被秦国吞并。公元前221年,五国伐齐一个甲子后,最后一任齐王在临淄城向秦军将领奉献了齐国的国玺。


而知而行的历史


最近一段时间看《史记》和《东周列国志》,对于这一段历史了解得还算深刻吧。

说说个人看法。

乐毅擅长于打仗,而且常常是出其不意攻其不备,这是他能够拿下齐国70多城的原因。打莒和即墨城市的时候却久攻不下,原因何在?

一是当时的燕国已经精疲力尽,没有强大的补给,加上补给线路途遥远,供应不上,就暂缓攻打。

二是即墨的太守真是个忠君的好官,他发动全城百姓,联合抗击乐毅的兵力,使乐毅久攻不下。

三是乐毅的局限性。常年奔波在外打仗,乐毅身心疲惫,加之这两个城市难攻打,乐毅就萌生了缓一缓的念头,也可以说“大意失荆州”。计划赶不上变化,事情时刻都在变动之中,几年的时间会有多少变动呀!君主易位,国家强弱更替,大将变换,这些都是乐毅后来没有守住战国的原因。当然,奸细的作用只是一个导火索,一个工具而已,没有这个奸细,仍旧会有另一个奸细,大趋势已成这样。


易经与道德经关系解读


因为乐毅认为只得到城池而不能得人心,这样即便攻下了最后两个城池,灭了齐国,也不能彻底征服齐国,因此乐毅想围困齐国最后两个城池,围而不打,让他们自己投降,这样才能彻底统一。



后来,新燕王中了齐国将领田单的反间计,疑心乐毅,派个脓包将军去代替乐毅,乐毅心知肚明,新燕王要对自己动手了,担心被杀,便逃到了赵国。而后田单看把乐毅调走了,便大摆火牛阵,连下70余城,夺回了齐国丢失的城池。
结果证明乐毅想法是对的,他不是攻不下来,是想不战而屈人之兵,但做法却没有和燕王沟通好,造成了燕国功败垂成的局面。


双双53233


主要原因是齐国得到了楚国的援助!楚国害怕燕国吞并齐国后取代齐国的位置,然后像齐国强大时期那样会威胁到楚国。所以呢,楚国极力阻止燕国灭齐,楚国在当时虽然已经落后于秦国,但是仍然是大国,影响力非常大。比如楚国直接威胁韩魏两国并迫使两国撤兵(楚国是唯一没有加入五国联盟的国家,他担心五国盟军直接南下攻楚)。

其次,孙膑的遗策退敌。早在公元前359年时候,齐国也曾遭遇了一场灭顶之灾,当时的魏国纠集了韩赵楚四国伐齐。当时的齐国军师孙膑就提出了坚壁清野的战略,把所有齐国工业中心转移到即墨跟莒城,准备放弃国都临淄。后来齐国得到秦国的帮助,让秦国出兵河西迫使魏国撤兵。但是呢,虽然孙膑的坚壁策略没用上,但是他却时刻担心齐国再次遭到毁灭性打击,孙膑执掌齐国兵权达17年之久,他在这十几年时间里就把齐国的工业中心转移到这两座城里,到乐毅伐齐的时候,齐国的盐铁等工业产品全部出自这两座城市,90%的兵器也出自这里,这两座城池几乎就是齐国的鲁尔,虽然地方不大,却为齐国GDP贡献了3分之2。比如,齐国在被燕军围城的时候,还能动用2000多艘商船不断从楚国采购粮食运入齐国,以保证齐军的后勤供应。

所以呢,也可以这么理解,虽然齐国当时被攻克得只剩下两城,但是这两座城市却才是齐国真正的心脏,燕国攻克的那70城不过是齐国的郊区而已。齐军仍有十几万人,对付五国联军不太够,单独对付一个燕国还是够够的。


优己


前线换将,燕惠王中了反间计。

据《史记》卷八十“乐毅列传”,乐毅总领赵楚韓魏燕五国军队去进攻齐国,在济西打败了齐国。各国撤兵回国后,惟独燕军在乐毅的率领下追击不舍,一直到达临淄。齐湣王逃跑了,固守在莒邑。乐毅不再追击,率军圍困齐城前后达五年之久,攻下齐国七十多个城邑,只有莒邑和即墨没有降服。正好燕昭王死了,他的儿子燕惠王继王。燕惠王做王子时就对乐毅不满,齐国的田单听到这个消息后,就在燕国施反间计。他散布谣言说,之所以齐国还有两城没有被燕国攻佔,是“因为乐毅与燕惠王有嫌隙,他想让战争延续下去,以便留在齐国,然后在齐国称王。齐国所担心的是齐国再派别的将军來,那么齐国剩下的两城就保不住了”。燕惠王中了齐人的反间计,召回乐毅,并改派骑劫代替乐毅统兵。乐毅害怕被杀,就逃到赵国去了。后来齐将田单打败了骑劫,收复了失地又从莒邑迎回齐王。以上就是乐毅攻下齐国七十多个城而没有攻破最后两城的前因后果。


老熊173806239


乐毅率军攻打齐国,连下七十多城,当时的齐国仅剩铝(这个字不准确。因为记不起来了,只好以这个字代替)和即墨没有攻下来。铝是哪里,坦白说,本人并不知道。估计是现在的淄博市。当时又叫临淄。吕是周武王分封给姜子牙的封国都城,所以姜子牙还有一个名字叫吕望。另一个没有被乐毅攻下来的地方就是现在的田横岛。当时叫即墨。即墨是一座四面环水的城池。兵力再多都是白搭。因为城外地形非常窄,布置不了多少兵力。一波一波的就会形成添油战术,这是兵家大忌。即墨要说攻不下来是地理原因造成的,依照当时的条件,乐毅拿不下即墨也是情有可原。至于乐毅拿不下临淄,这就不得不说齐国的安平君田单这个人了。对于田单的资历,我就不多说了。因为研究他的大师们大有人在。我就不现这个眼了。接下来我就说燕军攻临淄。城外的燕军攻城,由于齐国军民已经没有退路了,所以,在这里用一句话来概括吧。置之死地而后生。毫无退路的齐国人在绝望时爆发出来的战斗意志非常强大。不论男女老少,一起上阵。燕军攻不下来也不奇怪。这也使的乐毅不得不改变战术。围而不攻。想让齐国人自己内讧。至于说什么收服人心的话,只是一种面子话。听听就算了。毕竟燕军在齐国的所作所为大家都看在眼里。乐毅的计划赶不上变化。因为齐国细作的原因,燕王变卦了。派骑且临阵换将。代替乐毅。乐毅知道回去没好果子吃,于是,他也不回燕国,而是直接去了赵国。

骑且一上来,立即恢复了攻城,田单则在后面煽风点火。一会儿说齐国人最怕这个,一会儿又说齐国人又怕那个。燕军也跟着起哄。田单说齐国人怕人割鼻子,燕军就专割齐人的鼻子。田单说怕掘人坟墓,燕军就万分配合。如此三番,齐国人的怒气终于爆棚了。因为燕军所祸害的还是占领区的齐国人。接下来,火牛阵还只是齐军的牛刀小试。战斗力爆棚的齐国人在田单的带领下,一鼓作气,攻入燕国。把当年燕军在齐国的暴行加倍在燕国上演了一遍。燕国的辉煌就如同昙花一现。至此以后,燕国一直一蹶不振。要不是后来有个燕丹导演了荆轲刺秦的剧目的话。我们后人知不知道燕国的存在还是个未知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