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秦武王临死前为何指定秦昭襄王嬴稷为继承人?

冠霄之冲


秦昭襄王嬴稷可谓是战国时期秦国的一代英主,他在位时期非常的长,可谓是奠定了秦朝统一天下的基础。不过要知道,本来他没有希望继承秦王的,只不过因为一个意外,最终使他成为秦王。

这个意外就是他的哥哥秦武王嬴荡的意外死亡,因为秦武王嬴荡是秦惠文王的嫡长子,所以能够继承王位。而嬴稷母亲宣太后的地位并不高,所以嬴稷本身也不怎么受重视,并不是像电视剧里所说的,秦惠文王特别喜欢他,甚至一度想传位给他,只不过碍于嫡庶之别,最终作罢。

嬴稷在很小的时候就被弄到燕国去当人质,因此在历史上,他应该不怎么受他的父亲和哥哥的重视。他的哥哥秦武王嬴荡喜欢绝举鼎,最后在东周举鼎中意外身亡。由于嬴荡非常年轻,刚继承王位没两年还,没有儿子,而他死得又非常突然,没有指定继承人,所以导致他死后秦国一片大乱,为了争夺王位,各兄弟之间进行了长达两年的战争。

嬴荡当时也不可能指定嬴稷位继承人,因为于是在很小的时候就被派到外面去当人质,嬴荡估计和他根本就不熟。嬴荡即使要指定继承人,肯定也指定在国内和他比较熟的兄弟。嬴稷最后是在赵武灵王的帮助下,夺得了王位。而且即使嬴稷的母亲宣太后开始也不是支持嬴稷,而是支持自己的另外一个儿子。

总之在秦武王嬴荡临死之前并没有指定继承人,所以导致他死后秦国一片大乱。而嬴稷是在赵武灵王的帮助下,最终才得以成功的继承王位。

我是冰哥聊史论古今,期待您的关注和点评!


冰哥聊史论古今


最根本的原因是魏冉、樗里疾等一批秦国实权派的支持;


武王意外身亡

秦武王嬴荡,公元前329-公元前307年,秦惠文王的儿子。秦武王身高体壮,孔武好战,尤其喜好比武角力。公元前307年8月,秦武王和大力士孟说在周王畿比赛举“龙文赤鼎”,结果两眼出血,胫骨折断,到了晚上便气绝身亡了,年仅23岁。

秦武王



意外继位

秦武王死后,因为太年轻了,还没有儿子。所以按照当时的制度规定,国君没有儿子,那么君位将由他的弟弟继位。而秦武王的弟弟有很多,所以,后宫中有儿子的嫔妃都想尽办法希望自己的儿子可以继位。


此时对继位有决定权的有三个人:

一:秦惠文王的王后惠文后;

惠文后支持公子壮;

惠文后



二:秦武王的王后

秦武王死的时候只有23岁,他的王后估计也不会太大,而且秦武王的王后没有太大的存在感,也没有什么事迹流传,甚至连生卒姓名都不详,只知道是魏女,可以直接忽略不计。

备注:《史记·秦本纪》关于秦武王的王后的记载是:“武王取魏女为后,无子”。有的地方说秦武王的王后是魏国公主魏颐。但是魏颐是在电视剧与小说《芈月传》中登场的人物,历史原型是秦武王的王后,但是在正史中,暂时没有找到关于她的详细记载。


三:魏冉;

魏冉支持嬴稷。


虽然惠文后支持公子壮,可惜的是惠文后从来没有干预过朝政,对朝政不熟悉,也没有什么影响力。但是魏冉就不同了,魏冉从秦惠文王起,就开始任职用事,对国政有很大的影响力,再加上有秦国重臣樗里疾的支持。最终,魏冉强行立了嬴稷为国君。此时的嬴稷正在燕国做人质,魏冉决定立嬴稷之后,就派人到燕国去接嬴稷,燕王也愿意送这个人情,就把嬴稷送了回来。就这样,嬴稷就继承了王位,这个人就是秦昭襄王。


继位原因

秦惠文王有那么多的儿子,为什么魏冉就立了嬴稷为国君呢?这里面就牵扯到一个人了,那就是秦惠文王的一个嫔妃芈八子,芈八子就是中国历史上非常有名的宣太后。而宣太后就是魏冉的妹妹,魏冉是宣太后同母异父的哥哥。因为有这一层关系,所以魏冉决定支持嬴稷继位。

魏冉



备注:《史记·秦本纪》关于秦昭襄王的继位是这样记载的:“八月,武王死。族孟说。武王取魏女为后,无子。立异母弟,是为昭襄王”。从这里可以看出,秦武王死的时候,并没有指定说立嬴稷为继承人。电视剧《大秦帝国之纵横》中倒是有秦武王临死前,曾托付左丞相甘茂说:“去接稷公子回来,立为王”。不过这是电视剧中的情节,在史书上并没有这样的记载。

电视剧情节



综上所述:秦昭襄王之所以能够继位,并不是因为秦武王生前指定秦昭襄王嬴稷为继承人,而是因为有魏冉、樗里疾等一批秦国实权派的支持。


微观历史


秦武烈王临死前指定秦昭襄王为继承人?提问者又看了哪部电视剧了?如果秦武烈王制定了继承人也就不会有后来的“季君之乱”了……想必提问者是电视剧看多了,把什么《大秦帝国》《芈月传》都当成真实历史了。



真实历史上,秦昭襄王继承王位与秦武烈王没有半毛钱关系!秦武烈王是秦惠文王的嫡长子,是惠文后的亲生儿子。顺带说一下,惠文后是魏国人,不是芈姝!更不是宣太后同父异母的姐姐!秦昭襄王则是庶出,是宣太后所生,彼时宣太后只是秦惠文王的妾,封号八子。在秦惠文王去世之后,嫡长子秦武烈王理所当然地继承了王位,成为了新任秦王。如果历史正常发展,基本上宣太后和秦昭襄王就可以提前退休了。可是,这位秦武烈王偏偏不走寻常路,到周天子家串门都不忘显摆显摆自己“天生神力”,居然在周王畿拿周天子象征权力的九鼎玩游戏!结果,举鼎时一不小心没站稳,让铜鼎把腿给砸断了。那会儿可没有现代骨外科,这种粉碎性骨折直接要了秦武烈王的小命!史载,秦武烈王“绝髌”而亡,身后连一个儿子也没有留下。而且,事起仓促,秦武烈王也没有明确指定继承人。



一听说秦武烈王死了,秦惠文王庶出的儿子们开始坐不住了,一个个摩拳擦掌,都奔着王位来了。就在这个时候,秦武烈王的生母惠文后推出了秦惠文王的庶长子公子壮(季君)。宣太后一见机会来了,也不甘示弱,准备推儿子上位!但是,最初宣太后想到的并不是在外为质的儿子公子稷(秦昭襄王),而是另一个儿子公子芾。惠文后、宣太后两大势力展开了王位角逐。宣太后因为同母异父的弟弟魏冉手握重兵,同时私下里很可能和自己的小叔子樗里疾也达成了某些默契,让樗里疾在这场王位争夺战中保持了“中立”。最终,宣太后渐渐占据了上风。



就在这个时候,年少气盛的赵武灵王(就是让亲儿子活活饿死的那位)也坐不住了。他派人从燕国接回了为质的公子稷(秦昭襄王),并将其送回了秦国。什么情况?赵武灵王这是干嘛?行善积德?您觉得会吗?在护送秦昭襄王回秦的同时,赵武灵王向秦国发出了外交照会:“赵国支持公子稷当秦王,其他一概不认。不行咱就开打!”面对赵武灵王咄咄逼人的态势,惠文后只得妥协、接受既成事实,而宣太后见同样是自己亲儿子,也没有表示反对。就这样,秦昭襄王阴差阳错地当上了新任秦王。



因此,秦昭襄王根本不是秦武烈王指定的继承人!他最应该感谢地应该是赵武灵王,连他妈都没打算让他上位!如果不是赵武灵王横插一杠子,秦昭襄王别说是回国当秦王,恐怕只能继续留在燕国当人质了……在秦昭襄王成为秦王之后,惠文后、公子壮以及秦惠文王的其他几个庶出儿子并不死心,于是联合发动叛乱,想要武力夺权。结果,被宣太后联合自己的弟弟魏冉一举拿下,史称“季君之乱”。惠文后、公子壮被杀,宣太后趁机发难,将秦武王的王后也驱逐回了魏国娘家。自此,宣太后一家独大,成为了无冕秦王。之后,宣太后与其弟弟穰侯魏冉几乎架空了秦昭襄王,宣太后替秦昭襄王做了近四十年的主!直到范雎入秦之后,秦昭襄王才在其协助下驱逐四贵,架空宣太后,最终成为实权秦王!但是,这已经是秦武烈王去世四十年之后的事情了……


农民工歪说历史


秦武王当了三年的秦王,在位时间为公元前310年-公元前307年,死时年龄23岁。秦武王之所以指定嬴稷为继承人,原因有三:其一、秦武王没有儿子;其二、秦武王的弟弟们只有嬴稷是文武双全,其他的跟他一样是好战份子;其三、嬴稷的母亲芈王妃是一位政治强人,政治权谋能力不在秦惠文王之下。秦武王自知命不久矣,故特下诏书指定嬴稷为秦王,这是他为秦国做的最后一件事情。

秦武王从小好兵,曾跟白起一起追随司马错平定巴蜀二国,在军中秦武王嬴荡是一位难得的勇士。当了国君后,嬴荡认为秦军兵锋无敌,对于连横斗六国之事不感兴趣,认为秦军可以一鼓而下攻灭周王室,进而完成秦国成为天下共主的伟业。于是嬴荡安排左丞相甘茂率兵五万攻打韩国铁山宜阳,不久又增兵五万伐韩,占领韩国宜阳后,秦武王就率文武百官直入周王城洛阳。到了王城后,秦武王才发现灭周无实利,徒惹天下非议,他才明白为何父亲不灭周,三晋也不灭周。

来了王城,也不能空手而归,秦武王安排勇士举雍州鼎,以示秦军威猛。大力士任鄙、乌获、孟说三人都没有举起雍州鼎,大伤秦国颜面!秦武王本人也是大力士中的大力士,他亲自举鼎,他到是举起来了,不过皮带崩断了,鼎掉下来砸断了他的小腿。秦武王深知命不久矣,弟弟嬴壮跟他一样好战,必会举兵灭周,引天下列国攻秦;弟弟嬴稷有爷爷秦孝公的沉稳,他又文武双全,父亲秦惠文王常夸奖这个弟弟睿智深沉。最终秦武王留下遗命,传位弟弟嬴稷。

秦国国内分为两派,一派是魏国后宫势力,以秦惠文后、秦武王后为首,两人都是魏国宗女,她们想拥立公子壮为国君。另一派是楚国后宫势力,以芈八子、魏冉为首,他们拥立公子芾为国君。此时赵武灵王赵雍将在燕国为人质的公子嬴稷送回秦国当国君,公子嬴稷、公子芾都是芈八子的儿子。迫于赵武灵王的压力,最终嬴稷当了国君, 芈八子实际主政。

公子壮自称季君,在惠文后的支持下发动叛乱,芈八子在弟弟魏冉的支持下平定了季君之乱,诛杀惠文后一党,谴武王后归魏。为了防止赵武灵王胁迫秦国,秦国大小政务都是芈八子宣太后在处理,四十年后嬴稷才得以亲政。


大秦铁鹰剑士


秦武王嬴荡这个人真的是很搞笑的,身为一国之君,居然举鼎被砸死了。可以说在历史上再也找不出第二个这样的国君了。秦武王为什么把王位传给了自己的弟弟嬴稷,也就是秦昭襄王呢?,秦昭襄王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君主之一了,也是秦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在位56年,死的时候75岁,可以说这个年纪在当时绝对是高寿中的高寿了。

那么为什么秦武王嬴荡会把王位传给自己的弟弟呢?秦武王一死,可以说当时在秦国国内是非常混乱的,当时可以继承王位的人是在是太多了,秦武王的父亲就是秦惠王,儿子实在是太多了,比如说秦武王嬴荡,秦昭襄王嬴稷,还有泾阳君嬴芾,还有公子壮等等。

其实一开始嬴稷并不在继承王位的人选之中,秦武王死的时候也并没有指定嬴稷就是继承人,当时嬴稷还在赵国当人质呢。而他的母亲就是芈八子宣太后,一开始也没有支持他,而是支持他的弟弟嬴芾,嬴稷是芈八子的长子,嬴芾是次子。但是嬴稷不在国内,所以宣太后一开始是支持嬴芾继承王位的,当时还有惠文后是支持公子壮,而且还得到了秦惠王的兄弟樗里疾的支持。可以说这个时候嬴稷完全没有得到王位的实力。

但是奈何这个时候赵国出手了,当时嬴稷在赵国做人质,我们都知道在春秋战国时期,别国他质子送回国内当国君的例子实在是太多了。这些质子从小生活在他国肯定也是受了这些国家的影响的,所以这些国家也是想这些质子回到国内当上王之后能够为自己的国家带来好处,当时就是在赵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君主赵武灵王的护送下,把嬴稷送到了秦国。可以说没有赵国的话,秦昭襄王根本是没有机会当上秦国国君的,当时赵武灵王是指定要嬴稷来继承王位的。当时秦国国内比较乱,而且这个时候秦国也并不想和赵国为敌,所以迫于赵武灵王的压力,而且嬴稷也是宣太后的长子,也得到了很多人的支持,所以就这样嬴稷继位了。

可以说大秦最后能够一统天下就是在秦昭襄王时代奠定了基础。秦昭襄王时代有白起,伐楚,弱魏,赵,为秦国夺取了大量的土地,长平一战更是直接扫平了秦国东出的道路。如果邯郸之战能够取得胜利的话,那么可能在秦昭襄王时代秦国就能一统天下了。但是奈何邯郸之战失败,秦国元气大伤。秦昭襄王也是最终没有实现一统天下的愿望。只能交给嬴政来完成了。


中国历史研究所


秦武王原名嬴荡,秦惠文王之子,他一出生便是继承人,地位高贵其母是楚国的公主,因此早早就被立为世子,秦惠文王死后他继承了王位即秦武王,他最讨厌的人便是嬴稷,原因是:嬴稷是母亲妹妹的儿子,很可能夺得自己的王位,小时候便经常欺负嬴稷。因此秦武王是不可能指定嬴稷成为新一代王的,就算嬴荡没有子嗣还有很多与自己交好的兄弟,怎么都轮不到嬴稷。

那为什么嬴稷最终成为了继承人呢?

首先从嬴荡没有机会选定继承人说起

嬴荡在继位三年后,打通了秦国首都直通洛阳的通道,洛阳是周天子的地盘,当时的周天子早已没有了一点实权,大国纷纷自立,只有名义上是周国的附属国,从嬴荡进洛阳就能看出,周国没有了一点大国的威严。


大禹曾筑九鼎,来定天下的九州,商周时期大家都认为谁手里掌握九鼎便是天下之主,嬴荡看到了九鼎便问周天子这是什么东西,周天子回答是九鼎,不识字的秦武王知道这是宝贝,国力强大的秦国,让秦武王膨胀,认为什么样的好东西必须都在秦国。


嬴荡立马找人来想要将九鼎搬回秦国,可周天子告知他这是天下之主的象征,他理应留在洛阳,嬴荡的无知暴露无遗,因此非常生气,不过自己还是不敢杀了周天子的,虽然他有这个实力,可由于自己过激的举动,让秦国受到六国的围攻是得不偿失的。


“机智”的嬴荡说:如果我能举起这些鼎来,我是不是可以搬回秦国呢?周天子认为这鼎有千斤重,以一人之力根本举不起来,便回答说:只要您能举起来,这些鼎你都可以搬回你的家乡。


不料眼看就要举起来,秦武王受不了鼎的重力一下子把自己憋死,此时的秦武王不过23岁,因此可以看出他是根本没有机会立嬴稷为王的,当时的嬴稷还在燕国为质,秦武王是没有时间做指定谁是之后的王位继承人的。

既然秦武王没有指定继承人,嬴稷是如何登上皇位的呢?

秦武王死后,秦国上下大乱,此时急需一位王子来继承王位,秦武王本人是没有孩子的,毕竟举鼎死时才23岁,嬴稷登上皇位的原因与武王无子有莫大的关系,秦惠文王的儿子有很多,堪大用的也有不少。


远在燕国的嬴稷能够登上皇位绝对是彻彻底底的运气,赵武灵王看中了嬴稷比较好控制,因此将其扶上王位,此时是有人欢喜有人忧,秦武王的母亲发了疯一样的质问嬴稷的母亲芈八子是如何让赵国支持嬴稷的。


芈八子笑而不语,因为在此时与一个发疯的泼妇解释是没有用的,谁坐拥了秦国天下,只有自己心中清楚,嬴稷做了四十多年皇帝,大权一直牢牢把握在芈太后的手里,芈八子也成为了中国古代第一位太后。

因此才会说嬴稷能够成功登上皇位,完全是靠运气,根本没有一点自己的实力成分,嬴荡死的也是非常的不值,或许这就是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代表吧!对此大家是怎么看的呢?


历史红尘


战国开端的秦国一直就是一个弱国,河西三百里土地硬生生的被魏国给夺走,得亏秦孝公任用商鞅进行变法,才收复河西之地,弱小了近百年的秦国也才有了立足之地。

但是后继的惠文王和武王,都没有因为长寿而成功东出,这二代秦国君主都把一统天下的大梦留给了后世去做,但是秦武王是个例外,他死的时候并没有把君位给自己子嗣,而是让给了他弟弟,也就是后来的秦昭王,那传弟不传子的秦武王到底是出于什么目的呢?


巩固秦王霸业,不废商君之法。

从秦孝公开始的秦国就面临着被东方诸侯瓜分的危险,后来虽然说是秦国进行变法只为图强,可是真的心思是正史敢记载的吗?其实那个时候的秦国变法最主要的是避免亡国之危,其次是图强吞并。不然秦孝公也不会因为打了胜战而割让函谷关了,二十年后的变法大成把一切都收回来了,可就是没有收回秦孝公传君位的心,因为他是真正经历秦国乱世的人,知道君位更迭不稳是多么可怕。于是自从孝文王以后,都是为了秦国的稳定而袭承君位,并不是中原诸侯固定的嫡长子继承制。因而秦武王把君位传给他弟弟而不是子嗣也是很正常了。

天命玄鸟,殷商之后。

秦赵同源,这是每一个熟悉中国古代史所共知的。秦国和赵国的公室一直都是同一个祖先,在周穆王的时候为天子驾车驱马,还参与平定了徐堰王之乱。如果你这样以为他是周室的忠臣那就大错特错了。秦赵更远的祖先是殷商大臣恶来和飞廉,他们的后室也一直没有忘记祖先复兴大邑商的梦想,而后面秦国一统天下可是说是殷复周仇的一种特殊形式。再加上殷商地位继承本来就有兄弟相传的传统。因此秦武王传位给秦昭王本来就是殷商传统的一种表现,不失为过。



武王无后,其弟贤于守业。

秦惠文王死的比较早,就留下了年轻的赢荡继位。话说好像秦国自孝公以后的君主寿命都不是很长。秦武王一继位便许下了:得游巩洛,生死无恨的愿望。后来打通三川,亲自见到了洛阳的九鼎并举动了雍鼎,但是也因为力绝而死。成为了千古遗憾。

秦武王的匆忙而死并没有机会留下子孙后代,而以赢疾为首的旧公子们又和秦武王协商立远在燕国为质的赢稷为帝,这便断绝了其他秦国公子的野心,因为当时的赢稷从小就有贤德的名声,一直被惠文王所喜爱,可是由于太子早已设置便不好再改动,再加上秦人好武尚勇,这一点上,柔弱的赢稷实在不像秦人,便失去了机会,但是后面在外的流浪改变了曾经的自己,使得秦武王把大业交给了他。



总的来说,秦武王绝对是一个锐意进取开拓的君主,如果他不那么早死,秦国统一的步伐兴许会更快也说不定?


无根树花正孤


秦王荡并没有指定继承人,那是电视剧的说法。

秦王荡是惠文王驷的嫡长子,也是唯一的嫡子,在去周都作大死举鼎被压死后,诸多秦王驷的庶子开始了王位争夺战,公子稷上位是斗争胜利的结果,并不是正常继位。

秦驷的王后只有武王荡一个儿子,秦荡是死后就没有儿子了,可能是不甘心大权旁落,惠文后推出了公子壮,跟芈八子的儿子公子芾较量上了,总体上将王位之争就是惠文后和芈八子的战争。

芈八子是秦驷的妾,是楚王室成员,应该是比较边缘的支系不清楚其父亲是谁,芈八子当时有三个儿子,长子稷还在燕国当人质,所以芈八子推出次子芾作为候选人,可以说没秦稷什么事。

惠文后的优势是她是王后,但秦壮不是她的儿子即不是嫡子。

公子芾也不是嫡子,按说没有优势,奈何芈八子的同母异父的弟弟魏冉在军中很有势力。

双方各有优势,谁也没有绝对把握的时候,一个外人站出来了,他就是赵武灵王雍,他说我支持芈八子的长子,其他一概不认,芈八子一看都是自己儿子也没差,于是转而支持长子稷。

本来妻妾相争不相上下,但一股强大的外援加入,天平就倾斜了,最后公子稷胜出,是为秦昭襄王。

不甘失败的公子壮后来发动了叛乱,但被镇压了,史称「季君之乱」。



长岛男爵


秦武王并没有在死前指定秦昭王为继位人

事实上,秦昭王之所以能够在秦武王死后得以即位,最重要的原因是——赵武灵王派人到燕国护送秦昭王回国拥立即位。

没有赵武灵王派人去燕国迎接秦昭王,秦昭王根本就离不开燕国,更别说继承王位。

从目前的资料来看,秦武王死后,秦惠王的几个儿子都在争位,秦昭王得到赵国和燕国的支持而胜出。

《史记》对秦武王死后继位情况的记录

《秦本纪》:

”昭襄王为质於燕,燕人送归,得立。“

《赵世家》:

”赵王使代相赵固迎公子稷於燕,送归,立为秦王,是为昭王。“

《穰侯列传》:

”武王卒,诸弟争立,唯魏厓力为能立昭王。“

从上面的记录来看,诸弟争立,是秦武王死后的真实情况,但外有赵燕两国支持、内有魏冉支持的秦昭王最后胜出。

秦武王是突发性死亡,加上又没有子嗣,不大可能指定即位人选。

秦昭王即位第二年诛杀庶长壮和其他公子,其实和二世胡亥即位后诛杀和自己夺位的兄弟是一样的场景。

秦昭王和胡亥一样都是偶然性得到王位,自然有其他兄弟不服,同样二人都对兄弟打开杀戒。


每天原创,给你有价值的观点!随手关注,你的支持才是动力!

历史哨声


秦武王临终前并没有指定过嬴稷作为自己的继承人,嬴稷最终成为继承人实际上是各方势力妥协的结果。


秦武王嬴荡是一个被电视剧误读的人。嬴荡不但名字比较彪悍,而且为人喜欢崇尚强权武力,性格好强张扬,却稍微缺乏了些政治家的沉稳和内敛。嬴荡虽然死的时候才23岁,只在位3年多,但是他却是秦国当之无愧的帝业奠定者之一。

秦国自商鞅变法之后,的确开始逐步变得强大。作为惠文王嬴驷的嫡子嬴荡秉承了秦国积极迸发的国运。嬴荡在位期间集中精力平定了蜀乱,稳定了后方粮仓。“拔宜阳,置三川”一直被认为是打开秦国东进屏障,挺进中原、成就帝业的关键所在。


嬴荡之所以要和孟说比赛举“龙文赤鼎”,除了他那争强好胜的性格之外,实际上就是向天下诸侯“秀肌肉”,告诉大家他的野心,也就是秦国要定鼎中原的野心。

嬴荡任用之人,几乎都是清一色的“大力士”,比如任鄙、乌获、孟说这些人。他看不惯张仪那种“不讲信用,反复无定,出卖国家,以谋图国君的恩宠”,所以驱逐了张仪。他更愿意用拳头去打下一寸寸的土地,去赢得和实力匹配的威望。

但是其实此刻的秦国国力还没有能够达到“定鼎中原”的实力。仍然需要继续坚持商鞅的改革,需要继续沉淀发酵,而且后方的问题实际上也没有彻底解决,比如义渠就是秦国的一个国中国,时刻对准备出远门的秦国产生着掣肘。而且由于张仪被驱逐,都纷纷背叛了连横政策,恢复合纵,这对于秦国来说,外部环境其实也开始变得逐步恶劣起来。


而恰巧在这个时候,嬴荡举鼎把自己砸死了。嬴荡实际上死得比较突然,而且没有儿子,所以直接就引发了继任者危机。实际上嬴稷最终能够继任为君,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魏冉、芈戎等秦国国内的楚国势力支持芈八子。

原本武王死后,秦国国内的态势是,嬴荡虽然没有儿子,但是兄弟很多,实力最强的是两派。一派是惠文后支持的嬴壮,但相对而言惠文后不是一个政治女强人,她只是嬴荡的嫡母而已;另一派是芈八子,她有3个儿子,大儿子嬴稷在燕国当人质,那个时候当人质虽然很凶险,但也是很重要的政治资本;芈八子最疼爱的是二儿子嬴芾(华阳君),芈八子原本是想让嬴芾来跟嬴壮争夺王位的;还有个小儿子嬴悝(泾阳君)。母以子贵,所以芈八子虽然只是一个八子,但她儿子多,的确有资格站出来争一争。更关键的是她还得到了魏冉、芈戎等秦国国内的楚国势力的支持,所以芈八子的儿子胜出的几率更大。

其次,樗里疾(嬴驷的兄弟)等秦国庶支宗室势力支持芈八子。

这里的原因主要在于宗室和王室妻族的天然矛盾。而且更关键的是,樗里疾本身也是庶出,樗里疾想要获得实权,就不能让嫡后坐大。所以他所以樗里疾就一反甘茂支持嬴壮的做法,转头来支持芈八子。后来甘茂在嬴稷继位之初就吓得逃到了齐国,而樗里疾最终成了嬴稷的智囊,成为了秦国的丞相。


再次,嬴稷继位更是赵国的一次政治投机导致各方势力妥协的结果。

因为嬴稷从小就在燕国当人质,从小在燕国长大,母族又是楚国的庶系背景。所以嬴稷实际上在秦国的王室里没有什么根基。而赵国的国君是大名鼎鼎的赵武灵王,赵武灵王趁着这个机会,让赵固由代郡把嬴稷从燕国接到赵国,再送到秦国去争夺王位。这样一来,嬴稷若胜出,必然感激赵国,而且由于嬴稷在燕国长大,所以政策必然有利于山东(崤山)诸国。但是赵武灵王不会知道,几十年后,正是这个嬴稷发动了秦赵“长平之战”。

秦国国内原本即便是支持芈八子的,原本也是打算立嬴芾的,现在嬴稷突然被送回了秦国,而嬴稷回国,其实也是非常明确地告诉众人,他的背后站着赵国和燕国。但是所幸的是嬴稷是芈八子的儿子,芈八子若立嬴稷,则胜算更大。所以在诸方势力的妥协之下,嬴稷继位为秦国的国君,是为秦昭襄王。

但实际上最终掌权胜出的恰恰并非嬴稷,他实际上在长达几十年的时间里,只是一个傀儡。

真正胜出的是芈八子和魏冉,嬴稷继位之后,魏冉就就任大将军,并接手了咸阳的防务,控制了整个咸阳,在昭襄王三年,利用平息“季君之乱”的机会,也就是平息嬴壮发动的叛乱,清洗了所有反对芈八子和自己的大臣、诸侯和诸公子(嬴驷的其他儿子),芈八子因此彻底掌握了秦国的实权。

芈八子以宣太后的名义主政长达几十年。在她主政期间,秦国可谓“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不但不断鲸吞蚕食周边,而且还诱杀了义渠王,扫清了秦国的肘腋之患义渠。


直到嬴稷后来在范雎的帮助下,驱逐了“宣太后、穰候魏冉、华阳君、泾阳君”这四贵之后,才自己掌握了实权,成为了实权之君。后来嬴稷的做法和嬴荡其实基本相似,就是一心不顾国力,发动大规模战争,实现了"秦对六国的斗争决定性胜利"。找到与实力匹配的威望,灭掉了东周,和当时的另一个大国齐国,合称“西帝、东帝”。但他晚年的事情就不谈也罢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