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80後美容院老闆娘抗疫軌跡日記:我是時代一粒灰,願做抗疫一塊磚

採訪及撰文:山月千雪,本文系採訪而作,以下用第一人稱敘述。

我叫黃曼,80後,武漢市人,在武漢經營幾家養生館。

1月23號收到封城消息的同時,有同行在美業群裡提議,按照各自的經濟情況贈些口罩給自己的客戶群,現在全城口罩難買,可以解決一部分人的困難,留個好印象,就當年終抽獎了,給明年的事業發展墊個基礎。

這位同行的意見很快在群裡掀起了水花,大家紛紛附和,2019年生意不好做,大家或多或少都想著2020能夠再努力拼一把。我想了想,覺得這位同行提出的建議是十分可行的,我們平常也會大量使用一次性口罩、乳膠手套以及一次性衛生床墊等,所以我自己手上也有可對接的資源。

於是便馬上給我的口罩供應商打了電話,對方告知我現在武漢封了高速路,他在仙桃進不來,能不能想辦法到仙桃和武漢交界的地方進行貨物轉運。

我當下心裡覺得有些麻煩,但想了想自己的計劃,還是按照約定的時間驅車趕往仙桃交界的地方。結果一路上都是車,堵的完全動不了。堵了一個多小時,心情越來越急躁,尤其看到手機上不停推送的疫情消息,同時美業群裡也在不停的播報,口罩廠的價格幾乎十分鐘一個變動。

80後美容院老闆娘抗疫軌跡日記:我是時代一粒灰,願做抗疫一塊磚

好在仙桃的夥伴十分給力,他走了小路到我的堵車點,我們在相隔1公里的位置,靠人力搬運把口罩從他的車上搬到我的車上,終於趕在當天晚上,將口罩發給了客戶。

因為口罩數量不是很多,所以我們就在總店附近的碧湖新村店進行免費領取。社區的工作人員收到消息後,也跑過來給我們幫忙,維護現場秩序,並且做了個簡單的登記。

當天晚上下著小雨,氣氛沉默而安靜,每個人的臉上沒有完全沒有迎接農曆新年的期盼和喜悅,大家的眉宇之間都有些焦慮和擔心。

80後美容院老闆娘抗疫軌跡日記:我是時代一粒灰,願做抗疫一塊磚

贈送口罩現場

一萬個口罩2個小時就發完了,我回到家中,卻迎來了家裡人劈頭蓋臉的置問,尤其是長輩,他們得知了我自費派口罩,特別不理解我,酸我沒什麼錢還燒的慌。

好在我老公是十分贊同我的,說只要是好的事情,可以承受的事情,想做就做。只有一點,疫情嚴重,之後就在家待著,還有兩個兒子需要我照顧。

我滿口答應,說過年就在家好好看兒子。但是一覺醒來,我很快的打破了這個約定。

網絡上鋪天蓋地的信息讓每個人都膽戰心驚,而我的微信和電話也在開機的一瞬間就信息和電話不停。有許多人以為我能夠拿到大量的口罩資源,紛紛來聯繫我,希望我可以賣點貨給他們。

可是我沒有貨啊。

美業群裡也是個頂個的焦灼,但大家很快就商量了一個方案,就是有錢出錢,有力出力去找口罩,找物資。

於是我們都在朋友圈發了倡議,事情比我們想象中的進展順利,紛紛開始給我轉賬捐款,不到24個小時,我居然募集到了3萬多塊的資金,但此時的醫用口罩價格,已經高出正常價格的多少倍了。沒有辦法,我們幾個美業老闆再次私掏腰包,填了一筆數後,再次去仙桃交接口罩。

在車子發動的那一刻,我所想到的不再是客戶維繫,我是真的感受到了那種與生命健康抗爭的責任感。如果我有能力,我真的想幫助更多人渡過難關。

自此刻開始,我想我便正式成為了一名抗疫志願者。
此後的時間裡,我不是在找物資的路上,就是在運送物資的路上。疫情越來越嚴重,我們的志願者隊伍也越來越龐大。

80後美容院老闆娘抗疫軌跡日記:我是時代一粒灰,願做抗疫一塊磚

給執勤的軍人送物資

奔波與疲勞我都能夠承受得住,每天不斷更新的疫情數字,才是真正讓我難以承受的。

1月25號凌晨2點多的時候,我從九醫院送完物資回來,老公給我炒了一碗花飯,那天的幸福感很深刻。因為在醫院裡,我看到了許多讓人心酸的畫面,聽到了許多哀痛的哭聲。突然明白沒有什麼,比闔家健康、平安更重要。

沒睡幾個小時,夥伴們通知找到了一批防護服物資,我們趕緊出發。比起從前我們的私人行動,這一次去拖物資,社區的警官派車給我們開道,為我們的物資運送保障了時間。

80後美容院老闆娘抗疫軌跡日記:我是時代一粒灰,願做抗疫一塊磚

26號晚上10點鐘,我們終於如願將防護服物資送到了八醫院。接物資的醫生神情肅穆,雙眼都露著疲倦,此刻的他們,在生死線上跟病毒作戰,與他們相比,我的付出真是微不足道。

2月3號我們拖著物資趕往黃岡。

新聞上說黃岡是重災區,有廠家通過朋友圈找到我,捐贈了許多84和酒精,在黃岡醫院搬運物資的時候,有媒體過來採訪我。我從來沒有想過自己會被媒體採訪,心裡實在很緊張,他們讓我說幾句,我也只好反覆的說,武漢加油,黃岡加油。

80後美容院老闆娘抗疫軌跡日記:我是時代一粒灰,願做抗疫一塊磚

接受採訪

又過了幾天,山東一位不知名的大哥通過朋友圈瞭解到我們的情況,為我們拖來了一大卡車的84消毒液,還有一部分手套、酒精。

80後美容院老闆娘抗疫軌跡日記:我是時代一粒灰,願做抗疫一塊磚

捐贈物資

在這個時候,聽聞許多城市已經沒有新增了,有的地方甚至已經解除封閉了,這對於我們這些在外面奔波的志願者而言,也算是一個另類的好消息。一切都在往好的方向走,相信武漢也會迅速解除封閉的。

2月17號,是我雙胞胎兒子的生日。我忙到凌晨才想起來,其實這麼多天,我最感到愧疚的是我的孩子們,在大年初一,老公怕我天天在外面跑,就把孩子們送到了父母家。而之後,我便再也沒有見過他們,有的時候他們想我了跟我發視頻,我在外面忙也沒有怎麼見到。

那天晚上我失眠了,這是他們長這麼大我頭一回離開他們這麼久,平時忙碌想不起來還好,一下想起來了心裡特別難受。

2月21號的時候,我們又籌集到了一批物資,打算去送給有需求的孝感醫院。

上一次送物資去孝感的時候,我下錯了高速路口,這天我總算長了記性,沒有走錯路。這一段時間的奔波,我發現我開車技術有了很大的進步,不過也有可能是因為路上車少的原因。走在空曠的道路上,其實心裡真的不是滋味。

到了孝感醫院,接受物資的醫生過來連聲說感謝。他們穿著防護服,說著孝感式普通話向我道謝,我回答他們用武漢式普通話,說不用謝。好像什麼話也沒有說,又好像什麼話都說了,有一個詞,叫心照不宣,我想說的就是此時此刻吧。

進入3月份,武漢氣溫明顯高了許多,戰疫到這個時刻,醫療物資已經相對充足了,可封閉在家的居民們又遇到了買菜困難的問題。與此同時,也有一些武漢周邊的菜農通過朋友的朋友聯繫到我,菜都成熟了,再不賣掉便會爛在地裡。

於是,我又開始張羅著愛心蔬菜的活動。

80後美容院老闆娘抗疫軌跡日記:我是時代一粒灰,願做抗疫一塊磚

我老公說我,就是一個閒不下來的陀螺。我說,我真正的變成了一塊磚,我會堅持下去,直到真的再也沒有什麼事情需要我。

當然,我迫切的希望疫情趕緊結束。

這一段日子,將會是我人生中最難以忘懷的回憶。

千雪後記:

接觸到曼姐的事蹟,是源於我也是曼姐的客戶之一。在2月底的時候,她建了愛心蔬菜配送群,當時武漢全城開始社區封閉管理,買菜難,團購難,菜價貴,質量不好,很多的問題都在網絡上爆出來。

也正是在這個時候,曼姐和武漢周邊的菜農聯繫,無償的在普通民眾和菜農之間服務,許多人都有受惠。特別是老小區裡的一些家裡沒有年輕人的老人們,他們不會團購,不會網購,這個時候的給他們送菜真的是雪中送炭。

對於曼姐的事蹟,我個人是十分欽佩的。曼姐是個很坦蕩的女人,她並不避諱說出自己最原始的目的,她戲稱自己是在做“磚”,哪裡需要哪裡搬,她說從沒有想過自己能堅持這麼久,也從來沒有想過自己居然做的這麼有成就感。

採訪的過程比較短暫,所瞭解的也不夠深入,關於愛心蔬菜的活動,也仍舊在持續。

採訪的最後,我問曼姐,疫情結束之後,最想幹什麼。

她說,想一家人好好吃頓飯,好好睡一覺。

我想,這應該是許多志願者,那些抗疫在一線的可愛的人們的內心期許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