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考本校研究生好还是考外校研究生好?

luhuanxiang


关于考研应该考本校研究生还是靠外校研究生,其实这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因为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定。下面,我们主要从两个方面来分析:

1.考本校的优、劣势

一般来说,对于本校老师来说,不管是哪个学校都会优先照顾自己学校的学生。从初试的专业课复习到复试,本校老师都会耐心地指导你。而对于很多外校,可能在考验初试的时候准备复习资料存在一定的难度,很多人为了弄到初试的资料就要废不少功夫。

不过,对于本校不是很好的话(比如非双一流,或者专业不是一级学科),那么可能将来毕业找工作的时候竞争力不是很大。其实,这也是很多人之所以不愿意考本校的原因。当然要是自己的学校还不错,甚至是重点院校的话,相信也就没有选择的烦恼了。

2.考外校的优、劣势

放弃本校,考外校这是很多人的选择,因为一旦选择外校就会选择比较好的学校,从而来提升自己将来的就业竞争力。比如这个时候可以选择985、211名校,或者非双一流的一级学科。

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考外校就需要具备强大的竞争力,因为每个学校对于本校考研的学生都会有适当地照顾,当然这里指的是复习资料、考前指导等等方面。

另外,越是好的学校,竞争就越激烈。因此,要想考985、211重点院校的研究生,就要做好充分的准备。

那么,到底该如何选择呢?

正如前面我们提到的,这个选择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定,比如自身的实力,准备得是否够充分,报考院校的专业课资料是否够全等等因素。

1. 基础不太好,准备得又不够充分

对于这类考生,建议选择考本校更有优势,因为本校的专业课笔记、各种资料,以及你所能够获取的帮助都会更多。

2. 基础很好,而且准备也较充分

其实,在普通一本的学生也有基础很好的,如果大学四年能够刻苦专研,努力上进,他们的学习能力未必要比985、211的学生差。因此,研究生考取985名校也是有可能的。

3. 好学校优先

既然要考研,就要尽量考一些有竞争力的学校,这不管是对于你将来就业,还是对于你学习专业知识都有很大的帮助。不过,这得根据你的自身实力来决定,因为一味地追求名校很可能会落榜。最好的办法就是综合自身能力和学校质量选择一些能够考上的名校。

总之,在选择考本校还是靠外校的时候,要根据自身情况来定,切忌好高骛远,当然也别太保守。

如果你有其他问题,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125在职研究生


单从今年的考研形势而言,考本校,普通一本比起考名校,无论在分数,还是录取率上,并没有占太多优势。

我以我今年观察到的,身边的现象来进一步说一下这个问题。

今年,我身边有很多学生选择考研名校,这些名校分别包括: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北京电影学院,兰州大学,中山大学,南开大学等。

也有一些学生保险起见,没有选择名校,选择报考了本校,或是不太有名气的院校,或是本专业不占优势的985或211大学:如**理工大学,**师范大学等。

考研初试成绩现在都已经公布。仅以我身边接触到的,我们学院的案例而言,选择了名校的考生高分扎堆现象严重。以下列出了一些考生的报考院校与初试总分。

北京大学,406

北京电影学院,405

中国传媒大学:385-390

中国人民大学:390-396

兰州大学:368

南开大学:361

除了上述名单,还有一个现象也可以佐证我的数据:申请调剂到我院的考生名单,第一志愿985或211学校考分在370-390之间的比比皆是。

反倒是报考非主流院校或非主流专业的考生,分数几乎无一例外都低的出奇,几乎都上不了国家线。

所以,从今年的形势来看,我认为选择考本校还是考名校,两者的难度还真说不准孰大孰小。毕竟,只要过了国家线,考不上名校最起码还有调剂到普通学校(甚至是西部的211,985院校)可以作为备选方案。但普通学校的选择余地就很小了。

正因为今年很多名校“抬分”严重,导致国家分分数线水涨船高,就出现了如下情形:报考了双非院校,过不了国家线的考生不惮于以最坏的恶意揣测目标学校,认为学校是为了空出充分的调剂名额刻意而为之的“压分”。这个问题众说纷纭,孰是孰非,口水战余波至今还在。

基于以上,那我们该如何预测明年形势?如何抉择呢?我觉得没办法给出定论。历史往往是“波浪式”前进:据说去年某著名学府也出现了考生口中的“压分”现象,导致最后为顺利完成招生计划都得靠调剂。今年该大学明显吸取了去年的教训,考生分数一下子就有了大幅度提高。那明年呢?会不会在整体打分标准上又出现下调?以此类推,今年一些院校被考生诟病“压分”现象严重,几乎成为舆情事件,明年这些院校会不会汲取教训,打分标准整体调高?

说实话,上述几种可能性都存在。从这个层面讲:考试成功需要天时地利人和,决心、勤奋、选择的战略战术、运气,这些因素都缺一不可。


孙卫华


我先说一说学校这块吧,以前高考招生区分一本二本,但是现在一本二本,甚至三本都要合并了,为什么?因为区分一二本并没有什么用,三本例外。为什么说区分一二本没有什么用呢?因为中国只有两类高校,一类是985.211高校,一类是非985.211高校。

我本科读的也是一个省一本院校,在我们省里是一本招生的,但是在省外确是二本招生的。我们当时省内的人都以为学校在全国都是一本招生的,结果听了这个很吃惊,因为我们班省外的都是二本招来的。这里并不是说他们二本招来的不好,东部区域教学水平高,二本招生水平也很好,但是,这个学校到底是一本还是二本?所以 像这样的省一本院校,基本在本省有作用,出了省,别人都没有听说过。

再来说说楼主选择本校还是外校吧。其实这里到底要考本校,还是外校,取决于楼主自身能够考上哪个水平的研究生。下面我看有人张贴了中国部分学校的研究生录取成绩,说是成绩都一样,这明显的就是门外汉,不懂的。考研英语和政治题是一样,但是,专业课不一样,阅卷的严禁程度不一样,学校的录取线和学院最后的录取线不一样,好学校肯定难考,这是一定的。网上报出来了很多学校压成绩,虽然学校不承认,但是这种现象肯定是存在的,只是学校不能承认的。上海的那个师范大学,压成绩是出名的,我们当时一个同学,两门专业课的成绩和英语竟然考的是一样的,都是六十几分........这个考过研究生的同学都能理解。东部竞争激励的学校,一般都会压成绩的,主要是压专业课的。还有,学校张贴的都是面试的最低分数线,看哪个没有用的,最后还是要看学院怎么录取。中国除了34所985自主划线外,其他的都是按照国家线。但是剩下的学校,有一些211还是竞争很激烈的,它虽然按照国家线复试,但是它最后录取的时候,肯定不是那个分数线,要刷掉好一批人,只是一般人不知道那个分数线。

报考那个学校,一方面取决于楼主的实力,一方面取决于楼主将来就业的方向。上面说过了,省一本只在省内有作用,出了省,作用就不大,就是个本科,和二本没啥区别。这里不要曲解,和学院之类的还是有区别。所以看楼主要是在省内就业,上本校的肯定没问题。如果要去省外,甚至北京、上海等地区,那么要找个好工作,现在的学校明显无法支持的。

一般考研究生,都是选择比较好的学校去考,一般都是要考个985,211来改变一下自己的身份,也给自己贴个标签,至少找工作的时候,不至于第一关都过不了。如果好学校考不上,还可以往自己本校调剂。因为考自己学校的,一般情况下是比自己学校差的,老师们更愿意要本校的学生。

楼主先估算一下自己的实力,英语怎么样,专业知识怎么样?主要是英语吧,法学的专业课可以拼命的背一背,英语短时间无法提高太多。这几年研究生竞争又激烈了,说明它还是有价值的。如果实力强劲,考六级so easy,那就果断好学校了。


北望历史


如果能考个名校,自然是外校好,但是如果没过线调剂的话,普通学校还不如回本校。读研时需要的是更好的师资和平台,但是如果考不了名校,回到本校的话老师还是会相对比较照顾自己的学生。

1.对于考研来说,肯定是好学校优先

考研的目的,通常就是为了换个好学校,好城市或者换个好专业。

而且现在招聘时985和211院校毕业的学生还是相对比较吃香,所以考研时肯定是尽量考个名校,为自己镀镀金。

好学校带来的好处很多,比如好的平台,好的师资和好的资源。

2.考研要量力而行,二三本的学生尽量不要冒险考985

考研有风险,毕竟是半年到几年的准备时间,一旦考不上,也相对错过了就业的黄金时间。

而且,985学校的研究生中,双非学校的本科生比较少。在考研中,英语和政治两个科目中,名校本科生还是很有优势。我本科985,考研英语一80分,政治78分,比班上很多同学高。我所在的二本学校,很多学生的英语都在55到60分之间,比名校英语底子好的学生一下子就拉出20多分的差距。

3.对于调剂来说,本校通常都是最好的选择

通常来说,如果第一志愿无法录取且已经超过了国家线公布的分数,那么就有机会调剂到其他学校,这个时候本校往往是最好的选择。

一方面是因为调剂本校成功的几率更大。

二是本校老师通常比较照顾自己学校的学生,在日常教导和论文,参加会议等都会比较照顾自己的学生。


考研东住佛小仙女


你应该想想你考研是为了什么?

你自己也说了,为了能够更好的就业。

倘若你的学校是211,985和双一流,那留校肯定可以,几乎不用费什么力气就能留下来。

我跟你情况类似,我刚上我们学校的时候也是一个普通二本,后来二三本合并,学校全部专业升为一本。

可是各项指标综合实力就真的升到一本了吗?我觉得那是一种自欺欺人的说法,我们是为自己的前程在拼搏,所以我们应该看得清楚一点。

这种情况肯定是要考外校的研究生好,并且最低也要考个211,否则将毫无意义。

因为你目的是为了更好找工作,有那么高的豪言壮志却要去做那么low的行为?


家里蹲大学毕业生


有研究生试点的学校证明你的本科院校还不错。众所周知,研究生录取的时候尤其是复试时,对于本校学生是有优待的。甚至有的是有保研名额的,就是不用初试直接进复试,这样你就免去了跟大量外校人竞争,成功的几率大大提高。如果只是为了有个研究生上,那建议你考本校把握会更大。

除去上面那种情况,那你要先确定你是否要考本专业的研究生,毕竟很多研究生考研也会选择跨考。如果不跨考,那看下你这个专业的研究生阶段实力怎么样,是否值得一考,还有你自身院校咋样。有的人考本专业时,就会希望要不然专业,要不然院校,考一个比自己本科好的。如果跨考,那你可以选你们学校的排名靠前的好专业,虽然跨考,但好歹是本校生,也占些优势。

根据题主的情况,法学考研的人还是挺多的。但你要想清楚考研之后,就业的话其实985,211名校会更有竞争力一些。然后考公务员和事业单位等也是比较看重学校。普通学校的研究生出来后不见得好找工作。所以你还是要综合考虑你母校的实力。

另外,你对法学不是很感兴趣的话,那更要考虑清楚是不是要再花费几年时间去上研究生。这条路走得越远,那就是注定你要终身从事这个行业。越到后期,兴趣会越重要,没有兴趣很难坚持。


中公考研网校,让考研变得简单!每日更新,欢迎关注哦,期待和你交流关于考研的一切~

中公考研网校


根据你的情况,肯定是考个外校的211或者985的研究生比较好。

虽然很多企业比较看重应聘者的第一本科学历,但是研究生毕业于名校还是有含金量的。

法学的话,我不太了解。

我身边学法学的人,基本上选择考公务员了,貌似研究生出来去考公务员会比本科考公务员的竞争会小一点。如果你选择这条路,建议你考外校研究生,毕竟公务员考试也是看学历的;

还有的是选择进企业当法务了,但是貌似是本科一毕业就进恒大了。本科是一所211。现在的工作也还不错。

其他的要不就是转行了,或者我未知的。

你可以根据你自己的情况考量。但是我觉得如果有能力,还是考外校研究生比较好。


师兄说教育


我孩子今年英语学科教育385分,刚刚压线进入复试名单,报考的本性专硕研究生,希望大吗?求指点,谢谢


显辉97185531


考本校研究生还是考外校的研究生,从问这个问题的目的分析,我觉得小编是想问考本校和考外校哪个更好考?成功率高,更把握。如果是这样的问题的话,很简单,只问成功率,不问其他,只要考上就好,那么答案很简单——考本校。

考本校的优势:

1 在本校读了四年,对各位老师比较熟悉,知道他们的偏好,出题路数,最起码有他们上课时的笔记。如果有心怡的老师,可以提早与之进行联络,为以后考取做好铺垫,如果老师也看中了你,那是中彩的感觉。

2 由第一点引出,如果你上了复试,本校老师在面试环节对你也是喜爱有加。曾有两个本校学生初试考了第8 9名,而我们专业的名额是8人,复试比是1.6,通知了13人进复试,那么这两名本校学生就很悬,可能被调剂。然而这两个学生面试时表现得太好了,比排在前面的所有考生都好,为了能把他们录取进来,我们这些老师集体请愿,最后赢得研究生院的同意,把别的专业没有招满的名额调配给我们,确保了这两名学生被最后录取。原因很简单,学生上过我们的课,他们知道我们想要什么答案,他们也看过老师开出的书籍,所以自然感动老师。试问,如果不是本校的学生,我们这么多老师会去争取名额吗?不会的。

3 本校考生一般在所有考生中是最好的学苗。通常:人往高处走,就是说考生都想考比自己所在学校高的学校,这是人之常情,所以考生若是985 211高校,那么通常其他报考的考生多为低于这些学校的普通本科或其他民办三本院校,这样权衡对比中,本校的学生就是所有考研学生中最棒的学生。举个例子说明一下:你是211学校的学生,报考你们学校的考生通常都是普本高校的,应该不可能有985高校的考生。这样比较下来,本校的考生就是最好的学苗。同时,本校的老师知道自己培养了4年的学生是什么样子,可能考的分数不太高,但老师们了解自己学生的水平和能力,就像了解自己的孩子一样,因为那也是他们的作品。

综上所述:考研怎样命中率高?怎样更容易?那么答案是考本校。

考本校的不利方面:

1.已经在这所学校学习生活了4年了,接下来还要继续3年的研究生生活,人生最宝贵的时光都在这里度过了,也很有可能因为熟悉和习惯了这里,未来的工作也会在这里了。所以希望你本科所在的学校坐落在一个大城市或者省会城市,最起码也是一个通地铁、高铁的城市。

2.可能老师给予不了你太多东西了,毕竟已经给予你4年了,但对你一定是很负责的。一位同事,同一届学生,他分别在大一 大二 大三给他们上课。大一时他选出三分之一的学生重点培养,大二时他在选出的三分之一学生中再选出三分之一作为可造之人,而最后一年再优中选优,一般就剩下一 两个人,那就是他想要的研究生。如果这个学生没有被保研,老师会鼓励这个学生考研,当然这个学生就是他最想要的研究生。你说当考生成为他的弟子了,老师对他能不负责吗?能不倾尽全力吗?


手机用户5421613604


我是阿狗,教育类专家。考本校与外校主要取决于你的学校,专业,老师,你自己这四个条件。我就一一分析下。

1.学校

考研嘛,本质上是想对平台,视野的一次改变,追求学术是其次。

如果你是在一个地方学院,地方大学,建议往出去考考。至于是考211,985,清华北大,这个因情况而定。



至于你本身就是不错的985,基本也就是选择清北了。考外校分险比较大,仔细掂量。明粉说他认识十个要考清北的,就俩考上了,都是专硕。

2.专业情况

考研确实要考虑专业排名。也许学校排名不是很好,但专业靠前哈。那也可以考虑。

比如南开的优势学科是历史,经济,化学,数学,是四大优势学科。留在本校读研也不算吃亏,毕竟去清北难度很大。



这种情况要照顾到。

3,老师情况

学术圈是一个比较封闭的圈子,就是说人的因素在很多时候占的权重比较大。

朋友开玩笑说,在学校公权不下研究所,所里就是一言堂。

如果你在学校能跟上比较牛的老师,然后他也赏识你。



之后你被送出去读个博士或博士后。是很性价比高的事。明粉说他不少师兄的路径就是这样。

4.你自己的情况

实力,努力,运气。

你想要什么,就得付出对应的努力。

你想达到什么,就得看看自己目前的实力。

明粉一般行事比较谨慎,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心态。总是念叨,我不能输,虽然不见得赢。

所以他整体在他同学们中比较菜,好处就是他运气好,没菜到家。



如果你有实力,有胆量,且努力,考哪都可以。

有一到两项不足,可以适当降低目标。

如果全不足,学明粉谨慎未尝不可。

总结

事情就这么简单,卡着这几个要素搞就行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