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国家在推动“美丽乡村”,你的家乡有哪些变化啊?

凌萱农业


朋友们好,我是农夫十阿哥,一个在新疆和田塔克拉玛干沙漠种大枣的枣农。国家推动“美丽乡村”,全国各地的乡村都有明显的变化,我们这里的农村也变化不小,我来说说我们的变化。

国家的“村村通”政策,每家每户都是水泥路到门口,改变了以前出门的泥巴路,干净了。下雨没泥泞刮风没灰尘。

国家的“危房改造”政策,让以前的土房子改成平房了,看着也好看,住着也安全了。还有大山里交通不便的,都集中到乡镇安置,也住进安置小区了,一排排的楼房,干净卫生还好看了。

国家的污水处理改造,让农村家家户户都污水通过下手道流走了,改变了以前到处流的现象,再加上生活垃圾集中收治,改变了以前到处放没人管的现象,现在变得卫生干净了。

国家的“青山绿山就是金山银山”

计划,没人到处砍树烧火了,让大山变绿了,随着植被保护,水土流失改善了,山更美水更甜了。

每个村都建设了文化广场,让闲暇之余的村民,可以在广场锻炼身体和学习文化知识了,丰富了业余生活。

随着国家的富强,我们的农村还会越来越好,农村和城镇的差距也会越来越小,“美丽乡村”会让乡村越来越美丽。


农夫十阿哥


国家椎动“美丽乡村”我的村庄干净多了,宠门口通了水泥路,配了垃圾桶倒生活垃圾,有专人收垃圾,挖了排水沟,污水处理好了,没有臭味,还装了路灯,晚上走夜路都看得清楚。还建了个老年人活动中心,有节日都在里面办。感觉村里变化好大,越来越美丽!广西的!



阿胜覃


美丽乡村确实是一个美好的建设,现在的乡村美化程度确实是景色秀丽!我的乡村也是这样变化的!

我的家乡是在宿迁市,在我小的时候,我们的村庄就是三排瓦房,总共有二十几家。总之村庄与村庄之间都有好几百米路程,每家每户都有猪圈,每家每户都有鸡,鸭。基本上家禽都是有的,所以庄子上都很脏,看上去都很萧条。

后来我们的村庄进行改造,开始建造藕塘,把我们集中在一起,做了个社区。社区周围全部改造成藕塘,总面积有万亩这样子,现在不管是社区内部,还是社区外部,环境都是高标准的,道路也是从之前的石子路变成了沥青路,非常宜居。特别是到了夏天,万亩藕塘盛开的荷花真的是壮观,特别的漂亮。这个社区有藕庄之称,四周藕塘环绕,正恰似人间仙境!

美丽乡村建设真的是惠民政策,让乡下拥有景区的美景,让环境得到美化,更适合居住!

(我们镇离刘强东所在的镇不远呦)



Smartisan


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我是匆花丸子,我家就是农村的,以前我们村子的环境是很差的。垃圾到处扔。现在好了,国家在农村环境方面给予了很多支持和帮助。每个村子都会配有垃圾桶。它是绿色的,象征着环保。现在,好多人都养成了扔垃圾的习惯了。还有,每个村子的垃圾,都会定期有人来收集。这样就保证了,人们扔出去的垃圾有处可去。这样,垃圾就得到了很好地处理,村里又修了新路。农村的小学合并后,学生乘坐校车上下学,都能送到家门口。

农村的产业政策在发生着变化。每个村都有自己的特色。我们镇上发展花卉旅游,吸引城里人下乡休闲,旅游业干得不错。农村现在越来越干净整洁,绿化美化也做得更好,特别是经过美丽乡村或新农村建设的村落,更是乡村休闲旅游的目的地。

农村近几年的变化和发展是有目共睹的,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的农村一定会比现在更好!





匆花丸子


你好,我是三农领域的创作者,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关于你的问题,我有以下几个观点。1,其他农村我不知道,但我们的农村确实改变了,环境更加好了,以前我们村的垃圾都是丢到一片空,地上乱丢,现在弄了一个垃圾场了,每天也有人来运走垃圾,没有臭气熏天的情况了。2,现在从县里面回到老家的路上,都有很多标语,而且环境确实改变了不少,也有垃圾分类的标志,总体来说比以前好很多了。3,以前我们村市场上也有点乱,交通也不方便,现在政府已经整治过了,市场也不堵了,看起来也干净整洁了许多。总体来说我们村环境变好了,更加美丽了。




农村创业记


首先说一下小时候对我家乡农村的记忆。

我的家乡在祖国边疆的边疆地区。

那时候的电线杆是用棕树做的。

那时候的篮球杆也是用棕树做的,球场是坚硬的黄土,而且高低不平,几乎没有见过水泥。

下雨的时候,从学校的房顶上总是会漏许多雨下来。

记忆犹深的是,学校操场右边的那颗大腿粗的风干的桉树。

身材中等偏瘦的男老师把一个大喇叭绑到桉树上,说话的声音从那里传出来,总是那么大,我们特别好奇啊!

还有一个穿着破烂衣裳的红衣女孩,在这里我暂且叫她化名吧——樱花(她喜欢樱花)

可是到六年级的时候还没有毕业,樱花嫁到湖南去了……听说樱花现在过得很幸福,既然这样还有什么可说的。

只是我一直无法忘记她那红色的破衣裳和那张可爱的脸。

人生好些事情其实都是完美的结局。

但是现在想起我儿时的家乡,那真是一个落后的祖国边陲的大山沟。

不过那是一个美丽的家乡,至少它是我温暖的港湾。

然而我又希望我们国家不再有我童年时候的那种学校,我的家乡十几年20年前就没有那种学校了。

那时候全村人几乎都没办法出去打工。

因为路不通。

长大一点以后有了土路通向外面,但是那土路一下雨根本就没办法通车。

更何况那时候那么穷,哪里有车?连自行车都没有。

现在我们村就算是最贫穷的那家,都是电灯,电话,电视机,电冰箱。至于车子二轮的,四轮的也不会少,不过总是缺一个女朋友。

那水泥路从远处看去就像是一条巨大的庞龙从山脚缠绕到山顶,连村里最老的一个老人都知道,这水泥路可以去北京,上海,港澳,总之通向全世界。


叶宗男


国家在推动,美丽乡村行,你的家乡有哪些变化,我们现在农村的变化很大,记得小时候我们村里唯一的马路,还是泥巴路,每到下雨时候,我们去上学,雨鞋和裤脚全是泥巴。

现在我们村在国家的推动和支持下,我们村终于也走上了水泥路,村里每条小路都是水泥路了。这些水泥路是我们村一大变化。

还有就是我们村现在有人打扫卫生了,每条路上干干净净的,一点也不比城里差,我们村有了篮球场和娱乐场所。

这一切美好的变化都离不开国家的推动和大力支持,谢谢国家,谢谢每一位建设家乡的人。





生中的点点滴滴


我是锦荃妈妈,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我的家乡位于山西运城的一个小县城,是国家历史文化明城——新绛县水西村,距离县城10里路,先聊聊我们家想这几年的变化。

第一、先从住房开始说起,以前村里都是清一色的瓦房,现如今村里家家户户盖的都是二层小洋楼!

第二、然后说钱袋子,我们村是附近几个村最富裕的,村里的年轻人基本都没有外出打工,村里都是做沙发家具的,也靠这个产业挣了钱,如今产业越做越大。

第三、交通工具,家里都配备了小汽车,取代了以前的摩托车。

第四、村里的生活环境比以前越来越好,道路旁边的绿化,马路旁边干干净净,村里有专门回收垃圾的车。

希望我们村越来越好!


锦荃妈妈


穷山沟变成世外桃源

  • 山东省临沂市费县大田庄乡周家庄村是我的老家,在国家美丽乡村推动下,原来的穷山沟,建设成为了世外桃源,先后被评为省级特色旅游村,省委党校三同教育基地,国家级宜居村庄。

环境优美,配套设施齐全。被评为国家级宜居村庄。

  • 村庄道路建设,停车场、餐饮、会议室,民宿等设施齐全。全村形成了,家家户户小花园,整个村庄大花园的景象。

农家乐、民宿,遍地开花。

全村300余户,有农家乐73家,民宿36家,家家户户懂经验,有收入,年轻人都在自己家里创业。

睡在氧吧,活在果园。

  • 背靠天蒙山,家家户户院内、门口是果园,森林果园覆盖率96%以上,负氧离子含量极高,被誉为天然氧吧。



WANG启源


大家好,很高兴来回答这个问题。

2012年11月8日,党的十八大召开,在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了“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文化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的任务和目标”。努力建设美丽中国的难点和重点在于农村

2013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要推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建设美丽乡村。开展美丽乡村建设,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需要;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永续发展的需要;是强化农业基础、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需要;是优化公共资源配置,实现城乡发展一体化的需要。

现在就跟大家谈谈,这几年我家乡的变化。

高速公路和乡村公路

记得笔者上小学的时候,那时全是泥巴路,一到下雨或下雪天,便满是泥泞,寸步难行。后来,到市里面去念高中,全程大部分都是盘山公路,十分颠簸。200公里的路程汽车需要行驶七个小时以上,还得天气好。现在,家乡只要有农户住的地方,乡村道路全部硬化;国家花巨资建设的高速公路的通车,更是结束了我县到市区,汽车需行驶七个小时的历史。

电网改造升级

以前电杆低、电压低、线路老化、动力电不足、变压器容量不足,遇到刮风下雨等恶劣天气,倒杆、断线、跳闸等现象时有发生;到用电高峰,更是只有点煤油灯了。现在,通过国家农村电网建设,在2020年前,已全面建成农村标准化低压台区,基本形成农村现代化电网体系,停电、断电,一去不复返。

人畜饮水工程

“民以食为天,食以水为先”。小时候,我们家家户户都是打井吃水,既不卫生,遇到干旱吃水就变得困难。有时候要跑几里路去挑水,挑回来的水还得节约着用,生怕浪费一滴水。近年来用水难、用水安全问题已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两年前,家乡已接通了自来水,吃水难已不再是问题。

污水管网改造

有时候,最大的乐趣就是放学后拿着竹筐在小河里捞鱼、搬螃蟹,那时候水是真的清、天是真的蓝。后来,随着人口的增加和工业的进入,门前的小河由清变浊,再到彻底干涸。随着政府和人民已意识到妥善解决农村污水问题、优化农村水生态,是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重要举措。家乡己完成污水管网改造升级,建成污水处理厂一座,农户、企业,所有污水进厂处理。现在,小河慢慢又有了涓涓细流。

生态文明建设

2017年12月底,我市表决通过了《十堰市生态文明建设条例》,该条例涉及计生态文化、生态保护、生态经济、制度保障、公众参与和法律责任等,聚焦我市较为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围绕山、水、林、地、大气五大板块,重点规定水资源保护、耕地保护、矿产资源开发等内容。现在,绿水青山不再是奢望,而是真实地呈现在我们眼前。

“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人们总是对美好的生活充满向往。家乡这几年的变化,尤其像我这样的在外游子,每次回到故乡都感受到明显的变化,希望家乡越来越美丽,中国越来越美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