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华为和小米的差距在哪里?未来哪个公司能成为中国的霸主?

用户97027628890


我认为是华为,华为在目前来说是国内唯一一款自主研发的手机品牌,从处理器到系统,很多地方都是用的自己的东西,自己的处理器与自己的系统契合度才会更好。当然,鸿蒙系统现在还不能用,还在完善阶段,但我相信用不了多久鸿蒙系统就会出现在大众眼前。

另外说一下小米,小米的手机也是非常的好,但是由于没有核心技术,只能是被其他公司牵着鼻子走,每年还需要购买软件和处理器的使用权,没有自己的核心技术只能是中规中矩,进步的空间相对有限。

以上观点仅代表我个人!


被禁止的music


我来分享下我的观点。

华为和小米差距不是一星半点的,他们本质上的区别一个是科技公司,而且还是顶级的,一个组装厂。

未来已来,不用看未来那么长远了,首先从规模来讲,华为2019营收达到8500亿的收入,小米只有1700多亿,量级不一样,投入的研发费用也不同,华为投入1000多亿支持研发使自己产业升级,小米只有几十亿。

华为涉及的业务对手比小米无疑都更强大,华为对手有爱立信,诺基亚,谷歌等等,跟小米手机业务重叠的对手有苹果,三星,这是小米没法企及的对手。特别是华为的手机系统已经启航。

霸主不是组装厂可以当上的,得有相当的科技实力才行,虽然小米已经进入500强,但是在真正科技大佬面前,也是虚胖的胖子而已,完全不经打,更何况小米本身也没有潜力的科技项目。所以华为才有可能是那个霸主。


大宝engineer


没人可比性,华为做了多少年,小米做了多少年,两家的起步不一样,华为是从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小公司起家的,和联想同时起步,一步步走过来的,九死一生,不容易,小米怎样起家的,小米起点很高,起家时,创始人个个了得,都是行业精英,而且,一炮走红,短短十年时间,走进了中国手机前5名,而且,走別人的路,叫别人无路可走,干掉了山寨机就是例子,而华为呢,创业初期,除了任正飞一个大佬,身边人都是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几手机倒闭,凭着任正飞的个人意志,经过三十多年的打拼,成就了今天。


胡服骑射682


不用比较小米和华为,我们就先比较小米和荣耀

其实从国内国外业务整合来说,小米其实还是领先于荣耀的,但是就国内市场,仅仅指手机业务来看,小米其实还是落后于荣耀很多。

荣耀成立还是非常坎坷的,2011年,雷军一句小米为发烧而生,掀开了国产手机做自主品牌的浪潮,互联网手机纷纷涌来,百花齐放,迎来了国产手机的第一个繁荣时代。而依靠运营商的中华酷联则节节败退。

据说当时华为终端非常悲惨,主要业务就是给运营商做手机贴牌,当时任正非看到终端做的手机模型的时候,话都不想说,直接给摔了。

可以说,谁都不愿意接手手机部门,谁去就像去了毁前程一样,谁去谁倒霉。在此之前,去了三个总裁都没有挽回终端的颓势。当时余承东已经是战略与Marketing体系总裁,这个职务很清闲,待遇也好。可余承东还是主动请缨去了终端。

2012年初,余承东毅然决然砍掉了大量运营贴牌手机和非智能手机的型号,也即意味着,出货量一下子就少了3000万台,营业收入塌方式下滑。这解除了华为与运营商捆绑的风险,为华为手机新生铺好了路!但在当时,这个新战略在转型始期就遭到了重挫。

如果失败,余承东将引咎辞职,而华为手机也将彻底一蹶不振。这是余承东人生的第二次豪赌。

这次豪赌一开始却并不顺利,2012年,他推出2999元价位的智能手机P1,包括后面推出3999元的D1,以冲击中高端。但都遇到了卖不动的惨烈现实。

“他做的那个Ascend品牌,连店员都不知道该怎么念。”

因为砍掉了大量贴牌,华为手机的销量也遭遇了大幅度下滑,再加上高端品牌卖不动,2012年华为手机全球销量只有2900万。余承东时刻面临下课的风险!

那个时候,以华为被沃达丰、法国电信等世界级运营商剔除为契机,华为终端内部的元老,弄了一个“倒余运动”。望着会议室里,几个对自己恨的咬牙切齿的面孔,余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干扰)不可避免。除非(华为终端)完全独立出去。”

而这场“让余承东下课”的官司,闹到了任正非那里。最后,还是这位华为的创始人一锤定音,“不支持余承东的工作就是不支持我。”

这次“倒余运动”的最终结果就是余承东对华为终端进行了大规模的人事调整,还调整了手机产品线总裁、家庭产品线总裁和首席营销官。

为了堵住其他人的言论,余承东先发制人,在媒体面前喊出了“华为手机三年之内成为世界领先手机终端产商”,”销售目标会一年翻三倍”等一系列让人吃惊的口号。这即是对任正非支持自己的回应,也是为了获得媒体舆论巩固自己地位的兵行险招!这也是余大嘴的由来。

当时,余承东看见小米在互联网上做得非常好,他在思考是直接用华为这个品牌冲击线上,还是单独成立一个品牌去抢占线上市场。后来,余承东决定华为力主高端市场,荣耀探索互联网。但是,那个时候余承东成绩都没有做出来,无疑又是一波反对。

幸好,当时余承东主导的华为P6、P7销量非常不错,堵住了不少人的嘴,由此余承东最终才成立荣耀,而关于荣耀是否彻底独立运营,当时内部争议也很大,也是余承东力排众议让刘江峰执掌荣耀。

荣耀真正开始崭露头角是荣耀6的发布在,这款手机的颜值在当时可以说是十分惊艳,而这款手机的成果,也让荣耀得到了彻底的独立,随后2014年,荣耀畅享版首轮预约数量更是达到1650万台,打破了记录,荣耀开始和红米走到了统一起跑线。

而到了15年,乐视小米大战,荣耀坐收渔翁之利,16年,小米因为内部与外部的问题,销量大幅下滑,荣耀也成功上位,坐上了互联网第一的宝座。

可以说,荣耀的成功有刘江峰的奠基,与赵明的无缝接棒以及余承东大力研发的举措,也有外部的推力。

余承东认为技术研发才是实现销量稳定增长的最重要因素,所以无论是当年强上K3V2,还是后来将大量的研发投入砸在手机上。

不得不说,余承东是真的热爱手机啊,可以说是一位非常优秀的产品经理,雷军、陈永明这些人理余承东应该是最懂手机的了。

余承东对技术有一种莫名的狂热。在产品研发周期内,接听他的电话几成惯例。多数时间,此类通话都在晚上10点之后,余会定期向下属反馈自己的意见,多数时候是批评和抱怨。通常对话是这样的:“产品怎么还是这个样子?”,“怎么可能总是在变?”,“为什么不能变?”。

例如P7 SIM卡槽和SD卡合一的想法,就源于余承东的想法。

在搞P7的时候。下属做Demo汇报时,余承东发现,海思芯片底层做了一个低延时环回通路,使得整个过程不超过50毫秒,如此可以令卡拉OK功能复活。还可以做到实时耳返。市场嗅觉灵敏的余承东要求这一功能必须在P7上实现首发。当时P7发布会迫在眉睫,音频团队只好加班加点,最终效果出来在市场上可谓大受好评。

当初杨元庆杨总说华为 Mate X 只是一些噱头,没有真正的用处的时候,余承东立马跑到了联想展台砸场子。看余总这犀利的表情,手里拿着华为 Mate X 。真真是大佬的感觉。

和马化腾推销华为 Mate X。

甚至向网友展示了自己的华为 Mate X ,看余承东笑的和孩子一样,和网友推荐自己的 Mate X ,余承东不愧是华为最强推销员呀,不过成功老总看娱乐八卦是怎么回事?

图源李瀛寰

而到了15年底的时候,虽然小米正处于巅峰时期,收割了很多互联网的红利,荣耀敏锐发现线上市场在不断萎缩,就开始转战线下,华为荣耀渠道策略由之前单一的线上渠道扩展到社会渠道,并通过O2O模式进行售前咨询、售后服务的一体化服务体系,并且和苏宁门店展开了合作,双方共同实现荣耀进驻苏宁1000家门店,开启100家荣耀旗舰店的合作目标。此外,苏宁还将帮助荣耀大力拓展线下渠道,全面进入三、四线市场,实现进驻1500家苏宁易购服务站的目标。

到了2019年,荣耀线下专卖店和授权店超过2000家。

总结起来,荣耀成功的原因有:1、好的领导支持(余承东)2、背靠华为技术优势明显3、产品发展战略明晰,不会轻易更改(小米这点做得不是很好)4、产品线划分明显,刀法精湛,各自收割目标用户人群,从而开拓更大市场(小米这点也没有做好)5、荣耀擅长学习他人的长处并且合理消化供自己使用。

小米这些年战力90以上的高管除了黎万强就是雷军(S),洪锋也不错(S-),卢伟冰还凑合(A+),可惜招数太Low了一些,赵明+张晓云+何刚+余承东+王成录(S-)。这几个都是S战力。

这里讨论一下雷军雷总和余承东,雷总做天使投资人那绝对是国内顶尖水平,但是论发展战略以及做手机这块和余承东明显还是有些差距,余承东最大的特点是技术导向以及聚焦发展战略不动摇,举一个例子,华为手机目前的影像系统是余承东15、16年的时候,就敏锐地发现,未来照相会成为手机的一个大卖点成,从而大力研发华为影像系统,在华为影像系统发展方向上,余承东甚至都能提供专业的意见。。。。

后面还有任正非这个SSS+战力做后盾,怎么打!


大岩不灿


个人觉得未来成为霸主的极有可能是华为,当然小米也不错,这里就挑两点简单说明一下,至于谁会是霸主,就凭各位来斟酌了

第一,华为,华为一直在研发自己的芯片,摆脱高通的束缚,之前美国一直打压华为,没见打压其他国产品牌,光这一点就说明华为起码在手机的某个领域,已经动了国际其他手机厂商的蛋糕,实力不容小觑。起码手机领域成为霸主,还是很有可能。

第二,小米,我们抛开代加工,单说小米,小米一直是在同等软件硬件的条件下,极力做高品质低价格的厂商,并且一直做的不错,但貌似小米旗下现在已经大力进军家具和AI产业,包括生活用品和物联网,这一个庞大的体系,加上一直以低价格高品质著称的小米,现在就已经是很多人生活的一部分,这一步棋下的绝对够大,够早,起码比华为早,

总结,霸主,单说品牌影响力,华为绝对第一,但是要说一体系物联网小米绝对是第一,小米有品就可以看出来。




小磊有料


“极客谈科技”,全新视角、全新思路,伴你遨游神奇的科技世界。


华为和小米之间最大的差异在于发展模式的不同,不同的选择势必导致不同的结果。

  • 小米手机主打性价比,这种模式爆发性很强,但是后劲不足将会制约其发展;

  • 华为手机主打研发创新,虽然前期较为艰难,但是会给后期发展提供足够的支撑。

当前华为与小米手机之间的销量问题,很好的体现了两者之间的差距。那么,我们一起来看看究竟谁会成为未来中国的霸主吧!


华为与小米发展模式的简析

小米手机发展之初大家想必较为熟悉,依靠中低端机型切入手机市场,凭借着网络营销模式,通过较低的手机价格快速的抢占市场。当时中低端市场较为混乱,山寨机较多。苹果、三星等公司并未对其引起重视,主打中高端品牌。这样,使得小米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甚至将山寨机彻底的清除了中国手机市场。小米公司则呈现出爆发式的增长,短期内实现上市。


华为手机的发展离不开华为背后强大的研发实力。每年华为均会将收入的10%拿来投入研发,这将给华为手机的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华为麒麟990处理器是全球首款继承了5G通讯能力的芯片,并且AI性能跑分领先全球;华为手机拍照能力长期霸占DXO拍照测评榜首,甚至整个DXO拍照评分榜也是华为手机占据大多数。华为手机的销量现已超越了苹果,正在向三星发起冲击。

两种模式究竟孰优孰略,我们看下中国手机市场两者之间的销量就能够一目了然了。


华为和小米国内手机销量数据对比

下图为我国第二季度的手机销量数据对比:

  • 华为手机出货高达3630万台,市场份额为37%,也就是说每三人就有一人使用的是华为的手机,华为与去年同期对比销量增幅为27%。

  • 小米手机出货为1170万台,不及华为的三分之一,市场份额仅为11.9%,同期对比下滑了19.3%,可以说是销售惨淡。

值得一提的是,第二季度国内手机除华为实现正增长外,其余品牌均出现了不同幅度的下滑,华为正在慢慢蚕食国内的手机市场份额。


华为与小米究竟谁能够笑到最后

若小米不对现有的模式做出改变或者是做出改变没有奏效的前提下,个人更加看好华为。

国内市场性价比手机的份额已经趋近于饱和状态,不仅仅小米一家再做,甚至是华为、OPPO、vivo等手机厂商均在分食这块蛋糕。并且国内经济的不断提升,原有性价比阵营的用户也在不断的往高品质、高服务的旗舰机型转化,小米国内的潜在用户群在逐渐减低。

小米显然是认识到了这个问题,将红米系列剥离主打性价比,不过高端旗舰手机的发展之路并不顺畅。期待小米MIX Aphla这款手机能够给其带来好运吧!


华为与小米之间,您觉得谁会成为未来的中国霸主呢?

欢迎大家留言讨论,喜欢的点点关注。



极客谈科技


提问者水平不行呀,应该是小米和华为的差距在哪里才对![捂脸][捂脸][捂脸]

就像你和你爸爸长的像,但是你不能说你爸爸长的像你,只能说你长的像你爸爸[捂脸][捂脸][捂脸]

现在华为是先出发先到高位的企业,小米是追赶者。

差距太大了,中国上市公司目的都是圈钱移民跑路三步走。

之前雷军说不上市时候还可能追赶华为,沉下心来研发各种CPU和芯片,很👍。

可惜上市后为了利润,什么都不管不顾了,甚至在去年米9销量太低后心态爆炸,连脸面都不要了,以前还只是背后水文黑,跑分嘲笑一下,现在则是发布会直接粗口,生死看淡不服就干!高管这种心态下面人怎么可能好好研发追赶呢?都是一味迎合上面纷纷化身营销高手,直接开喷吵热度!

单是这种高管的心态差距估计十年二十年都赶不上!

且不说其他技术方面的差距!前些天看到一个任正非在文汇报和军报上发明的文章,就知道求真务实这个词和小米高管只知科普营销的巨大差距!当然这个图片真假我也没办法证实[捂脸]



散人——薛定锷


无论从品牌知名度还是产品销售量来看,华为都遥遥领先于小米。虽然两家公司现在都属世界500强,但小米刚冲入榜单不久,前面的路还很远。华为和小米不属于一个体级,从经营时间上来比较,小米成立时间短,而华为已经经营快三十年了。作为一家科技公司,华为通过长时间时间的沉淀积累了大量的技术经验。

从经营模式上来看,小米手机主打性价比,这种模式爆发性很强,但是后劲不足将会制约其发展;华为手机主打研发创新,虽然前期较为艰难,但是会给后期发展提供足够的支撑。例如华为自主研发了麒麟处理器,在性能上反响非常不错,也让华为在技术层面取得了一定的话语权。

小米的业务体系核心是智能家居和手机业务,小米产品一直强调性能,在手机板块先是用强大的配置和便宜的价格占取了一部分市场,然后搞起智能家居家电,形成一个产业链。这整块业务仅仅相当于华为的一个业务体系,即消费业务。华为的手机业务只占其产品的一小部分,主要核心还是技术专利,在这方面,小米差华为许多。

从销售量方面来看,根据截至2019年第二季度的手机销售数据来看,华为手机销售量达3630万台,占市场份额为37%,即每三人中就有一人使用的华为手机,与2018年同期对比销量增幅为27%。

而小米手机销售量为1170万台,不及华为的三分之一,市场份额仅为11.9%,同期对比下滑了19.3%,销售情况不甚乐观。目前国内市场性价比手机的份额已经趋近于饱和状态,华为、OPPO、VIVO等手机厂商均在分食这块蛋糕。随着国内经济的不断提升,原有性价比阵营的用户也在不断的往高品质、高服务的旗舰机型转化,小米国内的潜在用户群在逐渐减低。

因此综合以上各种因素,个人认为如果单就手机业务和智能家居这两块内容相比较的话,小米和华为的发展情况可以算是不相上下。但从公司全方位的角度来对比,华为的优势远远高于小米。

要谈到未来的科技霸主地位,我认为华为有概率能够取得突破,华为在很多基础领域都有着自己庞大的布局和优势,例如5G通讯领域和半导体领域。其现有的布局如果能完全实现的话,在中国科技领域,华为将是无可争议的第一位,未来很值得期待。


50计划


小米是个典型的线上前店后厂的终端产品百货公司,这些终端产品有自产自销的,也有在百货公司租摊位贴牌销售的,更多是后者,但主要是针头线脑,因为这样的东西,用户众多,加之成本低,利润高,所以小米只要门面广大奢华,拥趸者必然不少;百货公司模式最大的好处就是货物进进出出,不会被美国盯上,所以只要不制假贩假,美国人会乐见其成。

再说华为,华为原本像是能提供基建部件的网络设备公司,基础研发能力很强大,加之国内早期通信市场与现在的海外通信市场一样大多是运营商市场,能够一条龙服务的华为就发展很快,尤其是它的学习能力太强,很快就成了市场霸主,这样就引起了一直高高在上的美国人的注意与警觉,导致了后来的各种打压;尤其在它进入终端市场后,让美国人及其代理更加恐惧,于是美国人在它控制的范围打,而中国的美国代理人打是打不过的,但架不住嘴多且黑,所以华为只能小心行事,不然外面打,国内黒,压力更大,当然华为的任老板是曾经学毛标兵,谙熟毛泽东的思辨哲学,他的手下也个个是精兵强将,所以在打与黒之下更显威猛。

综上,小米的百货公司可以一直开,但难成伟大,华为只要不自乱阵脚,就可以在相当长时间内保持它是个伟大的公司


秋风渡乱云


小米和华为的差距在哪里?如果仅从市值看,华为相当于至少7个小米。

目前,小米市值3189亿港元,华为估值超过2万亿元。甚至有人估值1.2万亿美元。


  • 苹果1.38万亿美元、微软1.27万亿美元、Alphabet 1万亿美元、亚马逊9310亿美元、Facebook6324亿美元、三星电子市值3017亿美元、阿里巴巴市值5892亿美元、腾讯市值5148亿美元)

华为估值肯定超过2万亿元人民币,但具体达到多少,目前没有定论。站在目前华为的业务及营收情况,超过三星电子,甚至超过阿里巴巴和腾讯,我认为完全可能。


一、2019年财富世界500强:

  • 华为:排名61位(18年排72位)、营收1090.3亿美元、利润89.54亿美元;

  • 小米:468位、营收264.43亿美元、利润20.5亿美元。

二、2019年智能手机全球出货量:

  • 华为2.406亿部;

  • 小米1.256亿部。

三、全球持有专利:

  • 华为持有14,315(排名29)。

  • 虽然小米副总裁常程晒出小米2019年小米申请专利33000件。但根据美国商业专利数据库(IFI Claims)发布最新专利报告数据显示,小米就没有进入前100名企业。


  • 大家都知道,华为主要在电信设备领域,其通信设备世界领先;在手机领域:世界第二;在芯片领域:华为有海思芯片;5G科技:全世界5G标准制定者之一;鸿蒙操作系统等等,这此不仅代表华为,也代表中国。

  • 小米除了小米手机,也涉及应用及服务、工业设计、人工智能、通信技术、大数据、安全与隐私、操作系统定制、云技术、硬件及驱动等技术领域。

华为和小米的差距在哪里?未来哪个公司能成为中国的霸主?

你说呢? 肯定是华为。


我是【阿哥说科技】,欢迎关注,我们共同聊聊科技话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