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历史文化学院:“老”专业,“云”开课,亦精彩

历史文化学院:“老”专业,“云”开课,亦精彩 | 不停教、不停学㉒

受疫情影响,按照教育部和湖北省统一部署,学校延迟春季开学返校时间。2月12日,华师全体师生按照原定正常开学时间,开始网上教学与指导。从2月20日起特开设“不停教、不停学”专栏,聚焦学校和学院应对在线教学大考的举措。今天我们聚焦历史文化学院。

2020年2月12日,新学期开学第一天。此时的教室本应书声琅琅,但严峻的疫情却让偌大的校园空寂寥落。相较于平静的校园,历史文化学院的空中课堂却热闹非凡,“师生共聚网络,畅游历史长河”。学院60多门本科课程的空中课堂,为上千名学生送去了学术大餐,切实把“不停教、不停学”落在了实处,努力践行教书育人的初心。

筹备篇:“不落下一个学生的学习”

春季学期,历史文化学院计划开设61门(74个课堂)本科课程,既有专业必修课,也有专业选修课和通识课,参与学生一千多人,“不落下一个学生的学习”,成为学院首要目标。

疫情严,时间紧,任务重。为全面做好空中课堂的筹备工作,学院多管齐下:专门成立了教学工作领导小组,以吴琦院长、纪红书记为组长,以教学副院长为主要执行人和协调人,把各系、所、教研室、教学委员会委员、学工部门、学生代表纳入小组,保证教学的组织力、协调力可以渗透到每位教师、每个学生;教学秘书廖林子老师克服手边没有电脑等实际困难,想尽办法联系到每一位任课教师,帮助教师落实空中课堂准备,统计每位教师的教学平台、教学安排等信息,上报本科生院,并及时传达学校对于本科教学的要求与精神,确保所有课程应开尽开,开好教好;学工部门在康薇书记带领下,每位辅导员都恪尽职守,积极了解每位学生的学习准备情况,为他们的网络学习排除各种困难,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及时加入空中课堂。

历史文化学院:“老”专业,“云”开课,亦精彩 | 不停教、不停学㉒

做好开课统计,落实空中课堂

教学篇:“老专业克服了新问题”

经过精心筹备,本院网络教学课程按照原定教学计划如期展开,搭起了历院师生共克时艰、共同奋进的空中桥梁。

老师们大展身手、各显其能。有的用云课堂展开教学,有的用QQ群、微信群进行直播,有的用钉钉、腾讯课堂进行视频教学,有的用B站、今日头条的教学平台当起了主播,一时间直播与互动、自学与研讨、线上与线下热闹非凡,师生都沉浸在这种前所未有的教学环境和氛围之中,参与的热情空前高涨。

历史文化学院:“老”专业,“云”开课,亦精彩 | 不停教、不停学㉒

詹娜老师的音频直播

历史文化学院:“老”专业,“云”开课,亦精彩 | 不停教、不停学㉒

宋亦箫老师的视频直播

在网络教学的开展过程中,历史学这个老专业遇到了一些新问题。历史学专业学习需要大量的文献资料作为辅助,学院要求任课教师尽可能多地在教学平台上传电子文献,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很多老师就精心挑选出自己珍藏的电子文献与学生分享。有些老师刚开始对教学平台不够熟悉,教学过程不够流畅,于是他们加紧熟悉技术,不断优化流程,提高了教学效率。

黄珏老师在《中国历史文选》的授课过程中上传了《二十五史补编》等大量专业文献,从首次运用QQ课堂的生涩到现在的QQ教学达人,他只用了三次课的时间。吕思静老师身在伦敦,但他克服了很多困难,开课前上传了各种教学资源,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做好学情统计,有效保证了网络教学的顺利运行。还有很多老师克服了资料匮乏、平台拥堵、学情不明等各种困难,有力地保证了空中课堂的高效运行。

历史文化学院:“老”专业,“云”开课,亦精彩 | 不停教、不停学㉒

中国历史文选部分教学资源

历史文化学院:“老”专业,“云”开课,亦精彩 | 不停教、不停学㉒

中国现代史推荐课程资源

学生们对空中课堂的参与热情也空前高涨。历史科学概论课程的每次研讨都有一百多位同学参与,讨论文稿每次都有四五万字,任课教师将这些讨论文稿整理成文档,上传群文件,供课堂全体同学学习交流,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其他课程的学生参与度也很高。不少学生说:“以前不觉上课好,现在很珍惜上课的机会,更珍惜与老师和同学交流思想的机会!现在才发现好多平时沉默寡言的同学原来这么有才华!”

历史文化学院:“老”专业,“云”开课,亦精彩 | 不停教、不停学㉒

历史科学概论讨论文稿

历史文化学院:“老”专业,“云”开课,亦精彩 | 不停教、不停学㉒

遏制与共存:冷战史讲座研讨

为保障教学质量,学院要求任课教师明确对学生的考核要求,做好学情监测与教学效果评估,及时听取学生对于教学的意见和建议,不断优化教学流程与方法。

历史文化学院:“老”专业,“云”开课,亦精彩 | 不停教、不停学㉒
历史文化学院:“老”专业,“云”开课,亦精彩 | 不停教、不停学㉒

中华文明史课程学情监测

研究生工作

研究生导师在假期中积极指导毕业研究生修改论文。王立新教授在钉钉创建毕业生学生课堂,密切关心学生学习及论文写作进展。

历史文化学院:“老”专业,“云”开课,亦精彩 | 不停教、不停学㉒

王立新教授指导硕士研究生卢全梅撰写毕业论文

学院工会主席、中国近代史研究所教授许小青假期返回蕲春老家,虽然网络不便,但仍积极指导毕业博士生张欢撰写博士论文:

历史文化学院:“老”专业,“云”开课,亦精彩 | 不停教、不停学㉒历史文化学院:“老”专业,“云”开课,亦精彩 | 不停教、不停学㉒

学院成立了研究生应急教学领导小组,筹建网络课堂。受疫情影响,学院克服种种困难,在规定时间前搭建好平台,完成研究生的选课和排课。在课程安排上,学院充分发挥高层次人才的影响力,充分保证课程质量。在收到历史文化学院付海晏教授的开课邀请后,香港科技大学教授康文林(Cameron Campbell),第一时间开始制定课程内容,多次与付海晏教授、专业课学生进行沟通调整,为学院大数据历史专业研究生制定了为期5个月的课堂计划。

历史文化学院:“老”专业,“云”开课,亦精彩 | 不停教、不停学㉒

康文林教授上课

与以往中国史专题课堂不同,康文林教授的课程主要研究中国历史和比较历史的定量研究,课堂形式为研讨会,由学生在阅读中外文献的基础上,以“大数据研究”为中心,共同讨论当前学界中国历史研究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方向。另外,康文林教授为了开拓学生的思维,邀请国内外相关领域的著名学者为学生进行网络讲座,如美国加州大学王丰教授、北京大学博雅青年学者董浩老师、芝加哥大学助理教授宋曦……

历史文化学院:“老”专业,“云”开课,亦精彩 | 不停教、不停学㉒历史文化学院:“老”专业,“云”开课,亦精彩 | 不停教、不停学㉒

保障篇:“搞好教学是天大的事”

以生为本,方显教育初心。搞好教学,就是天大的事。

高度重视,压实责任。学院对教学工作高度重视,要求集全院之力保障教学。纪红书记、吴琦院长对教学平台建设、课程准备、教师状态、学生状态等实时掌握,对教学筹备、教学组织和教学保障做了明确分工,职责细化,落实到人,切实保障了教学的平稳运行。

历史文化学院:“老”专业,“云”开课,亦精彩 | 不停教、不停学㉒

视频会议布置教学工作

营造氛围,明确目标。为保障网络教学的顺利运行,以康薇书记为首的学工部门对学生做了大量的疏导工作,引导他们正确看待疫情,明确学习规划与目标。在“凝聚‘历’量,打赢战‘疫’”系列主题教育活动中,她们立足学科特点开展“历院书香”线上读书分享沙龙等活动,为学生营造了很好的学习氛围。

历史文化学院:“老”专业,“云”开课,亦精彩 | 不停教、不停学㉒

1803班师范生李嘉昕同学书法抗疫

全面沟通,及时反馈。对于老师们普遍反映的云平台运行不畅问题,学院及时与学校相关部门沟通反映,协调使用时间,提高使用效率;与本科生院举行专题会议,商讨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要求老师们随时征求学生对于教学的意见和建议,不断优化教学过程,提升教学质量。

校党委书记赵凌云深入2018级基地班,听取了同学们对于教学的意见和建议,学院也及时做了反馈与改进。对于个别学生因返乡后条件限制不能参加网课采取了“点对点”帮扶,为其提供电子学习资源,并帮助其联系任课教师做进一步辅导。

历史文化学院:“老”专业,“云”开课,亦精彩 | 不停教、不停学㉒

2018级基地班特殊“班会”

疫情当前,学院师生不会让疫情阻碍学习的脚步,更不会让病毒阻断育人的初心。全院师生会全力建好空中课堂这道金桥,让这段战“疫”之下的学习时光成为大家值得珍藏的成长记忆。

▷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抗疫与教学并重,防控与育人同行 | 不停教、不停学㉑

▷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空中课堂”全覆盖 暖心关爱“求真知” 丨不停教、不停学⑳

▷教育信息技术学院:“互联网+教育”开拓远程育人新模式 | 不停教、不停学⑲

▷校团委:“云”社团汇青春力量 第二课堂展战“疫”风采丨不停教、不停学⑱

▷心理学院:用“心”部署,织好本科线上教学“网”丨不停教、不停学⑰

▷信息管理学院:流量携大爱 影音传真知丨停课不停学⑯

审校:郝日虹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欢迎大家积极来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