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古代建盞真有曜變之外的彩光釉面麼?

建盞之家傳媒


建盞釉色通常稱之為鐵繫結晶釉。


釉的起源是從石器時代先人通過燒製高溫陶發現草木灰釉開始,至晚唐才逐漸被石灰釉取代,直到宋代瓷器幾乎全部使用石灰釉。曾有陶藝家對建窯的胎釉進行檢測,其中對一種兔毫釉的測定結果具有代表意義,測定的胎釉結構成分表明,釉是古代石灰釉類型,酸性較多,黏性強,所以容易厚掛,色調深沉。從鐵的成分比例觀察,兔毫釉大體上是由暗褐色的玻璃構成的,此類釉被稱為分相-析晶釉。



什麼是析晶析晶就是晶體的析出,平時說成結晶也可以。而晶體就是指原子、離子或分子按照一定的週期性、形成特定規則幾何結構排列的固體。晶體的宏觀表現是斷面比較規則,呈現一定的形狀。既然晶體是有固定結構的。


那麼同一種原子/離子/分子以不同結構排列,就是不同的晶體。不同晶體結構會帶來不同的物化性質。建盞燒製過程中,就可能形成不同成分、不同結構的晶體。從而帶來無窮無盡的組合,也就導致建盞釉色極具多樣性。舉個例子:單是油滴釉就有好幾種。



不過如果形成建盞釉色的方式只有析晶的話,就沒必要說成是分相-析晶釉了。建盞燒製時,會析出晶體狀態的鐵和鐵氧化物,也會生成非晶體的鐵和鐵氧化物。當原子/離子/分子的排列沒有特定結構,是無序混亂的,就不屬於晶體。


典型的非晶體就是玻璃。建盞黑色的底釉是玻璃,這個大家基本上都知道。不過各種顏色的兔毫、油滴等斑紋,也有可能是玻璃,這點是時常被忽略的。既然生成的不僅僅是晶體,就需要加入分相的概念。


極有趣的是,分相和析晶還會出現在同一只盞中,帶來更多的釉色組合,讓建盞非常耐看。然而,建盞的燒製時溫度與氣氛與析晶過程是非常明顯的,常常會出現燒製條件差之毫釐,釉面紋理外觀卻失之千里的結果。再加上建盞的胎體在高溫下容易變形或產生氣泡、粘底等情況。如遇到好盞,且珍惜,一隻好盞,實屬不易。



什麼是分相建盞呈現無數種釉色的關鍵,就在於鐵以及鐵的氧化物與底釉的分離。建盞使用的胎釉原料中的鐵,可能以三價鐵、二價鐵,甚至純鐵的方式與底釉玻璃區分開。但是區分的方式不一定是析晶,還有可能是分相,即以非晶體的狀態分離出來。



「相」是什麼?相指的是某種特定的物質狀態,如氣態、固態、液態,都是一種相。水在0°以下結冰,在0~100°液態,在100°以上成為水蒸氣,就是典型的三相轉化的例子。不同相混在一起,如果最終能變得充分、均勻,就會成為一種均相,如食鹽、白糖溶解於水,最後形成均相的溶液;如果互相不能溶解,邊界清晰,如油滴在水裡,怎麼攪拌都分得很清楚,就屬於分相。這類概念同樣適用於固體。到建盞上來說,也是如此。



看更多美學知識和東方傳統手藝,歡迎關注【東家·守藝人】,內容來源東家匠人陶民之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