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中国哪些城市现在还有保存完好的城墙?

银振冰


一、西安古城墙

西安古城墙又称西安明城墙,建于明洪武七年到十一年(1374-1378),至今已有600多年历史,是中世纪后期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城垣建筑之一,是中国现存最完整的一座古代城垣建筑。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中心区,墙高12米,顶宽12—14米,底宽15—18米,轮廓呈封闭的长方形,周长13.74千米。西安城墙主城门有四座:长乐门(东门),永宁门(南门),安定门(西门),安远门(北门),这四座城门也是古城墙的原有城门。早在明朝建立前,朱元璋攻克徽州时,朱升告诉他应该“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朱元璋正是采纳了这些建议才取得了最后的胜利。全国统一后,他便命令各府县普遍筑城,西安古城垣就是在这个建城的热潮中,由都督濮英主持,在唐皇城旧城基础上扩建起来的。城墙每隔120米修敌台一座,突出在城墙之外,顶与城墙面平,专为射杀爬城的敌人设置的。城墙上共有敌台98座,上面都建有驻兵的敌楼,敌台之间距离的一半,恰好在弓箭的有效射程之内,便于从侧面射杀攻城的敌人。

1961年3月4日,西安城墙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历史感很强大,而且雄伟的古城墙气势无比恢宏,在西安古城墙上骑自行车真的很爽,风景很好,可以去走走看看。

二、南京古城墙现存的南京城墙也是修筑于明朝,俗称明城墙,建于1366年到1386年,经过三年的准备,经历4个阶段共21年时间才建成。朱元璋为了建造南京城墙曾下令5省、20州、118县烧制城砖。这些城砖长40—50厘米;宽20厘米左右,厚度不少于10厘米,总数约为3亿5千万块。为了保证质量,每块砖上都要打上烧制的州、府、县及工匠和监造官员的姓名,如不合格一律退回重做,再不合格就将治罪,可见严格之极。南京明城墙不遵循古代都城取方形或者矩形的旧制,设计思想独特、建造工艺精湛、规模恢弘雄壮,在钟灵毓秀的南京山水之间,蜿蜒盘桓达35.3公里,外廓城周长更是超过60公里,由内向外形成了皇城、宫城、京城、外城等四重环套的格局。六百多年来,南京古城墙任风雨剥蚀,仍然安然无恙地保留下来。南京明城墙不仅是我国的第一大城墙,还是世界第一大城墙,并入选世界纪录协会世界第一大城墙。南京明城墙"因天时就地利",依山傍水而建,是古代都城建设的杰出代表,是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为中国古代军事防御设施、城垣建造技术集大成之作,无论历史价值、观赏价值、考古价值以及建筑设计、规模、功能等诸方面,国内外城墙都无法与之比拟,可谓是继中国秦长城之后的又一历史奇观。

1988年南京明城墙被确认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2年11月,作为"中国明清城墙"项目列入中国申遗预备名单。去南京旅游如果不欣赏一下古城,特别是不看一下重新修整开放的中华门,将是非常遗憾的。

三、荆州古城墙

荆州古城墙位于湖北省荆州市荆州区,是一座体现明清时期传统建筑风格的大型防御设施。荆州古城墙是保存最为完好的南方城墙,也是府城中保存最为完好的古城垣。现存的古城墙为明清两代所修造,城墙体用特制青砖加石灰糯米浆砌筑,特制大青砖每块重约4公斤,有的烧制有文字。古城墙东西长3.75公里,南北宽1.2公里,面积4.5平方公里,城墙周长10.28公里,高9米,现有八座城门(六座老城门、二座新门),2座门楼。 分为三层,外面是水城,中间是砖城,里面是土城。水城(护城河)全长10500米,宽30米,水深4米,西通太湖,东连长湖,与古运河相连,高超的建筑技艺和不朽的艺术价值,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规划思想和建筑风格。2000年8月,考古工作者在荆州城小北门西侧,发现了一段长近20米的明代成化年间夯筑的石灰糯米浆城墙,此段城墙虽历经500多年,至今仍坚如磐石,世所罕见。

1996年11月20日,荆州城墙作为明、清时期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条石青砖、重檐城楼,虽已爬满青苔衰草,而荆楚风骨犹存,巍然屹立于荆江河畔。

四、辽宁兴城古城墙辽宁兴城古城墙是中国明清城防建筑,在辽宁省兴城市区。兴城明称宁远卫,清改宁远州,是辽东长城防御体系中一座重要卫城。始建于明宣德三年(1428年),后经明天启及清初陆续培筑加固而成,明末名将袁崇焕曾在此城抗击努尔哈赤和皇太极。辽宁兴城古城墙为正方形,周长3274米,是明代军事防御型城市的标本。城墙基础用条石,外墙用青砖砌成,内墙用不规则块石垒砌,中间用夯土所筑。城墙顶端外沿筑有垛口,守城官兵可以以此护身、了望、射箭;内沿筑有女儿墙,高度低于垛口,起着加固城墙的作用。用于人员行走的砖面称为“海墁”,“海墁”系青砖铺就,中凸外低,便于排水和减轻城墙夯土的承重压力。兴城古城墙设4门。东曰春和,西曰永宁,南曰延辉,北曰威远。门座通长12.17米,宽13米。4门均建城楼,重檐歇山顶,面阔三间,进深一间。城门外有半圆形瓮城,外径32米,内、外均以条砖筑成,城门内左侧设马道,长21米,宽 3.1米。

兴城城墙保存较好。1984年以来国家拨款对古城城墙进行全面维修,并建立了文物保管所。


孔雀石55


中国古代的城池大部分都有城墙,按照等级的不同,城墙的规模也不同。但在上世纪初期的时候,随着社会发展、战争等因素,很多城墙或被拆或被毁,如今留下的城墙也不多了,更显得民族珍贵。

中国的城墙体系分为众多层次,从都城、王城、府城、州城到卫所,行政级别缩小,城变小,城墙的规模也变化很多。众多有代表性的城墙分布在不同的城市,比如南京、西安是都城的代表,兴城、襄阳、荆州、临海是府城州城的代表,卫城中很出名的比如张家口西北侧的万全右卫城。

在中国这些城墙中,我最推荐的是西安城墙和南京城墙,他们几乎保留了完整的城墙建制,文物状态很不错,原真性也很好,是了解中国城墙文化重要的文物点。如今,散落在中国各地的、不同种类的城墙已经预备一起申请世界文化遗产,希望早日荣登。


张小中


说到古城墙,众人最先能想到的应该是厚重的西安城墙。

到了西安火车站,一出站,眼前就是西安的老城墙,直穿过城墙到对面的马路,有一个到金滹沱的双层公交,603路。

城墙边的603路双层公交

这一路公交车,在到达城墙南门之时,会准时播报:尊敬的各位乘客,在您面前的是西安城墙,始建明洪武七年,周长13.7千米……古朴的老城墙,给人一种梦回长安的感觉。

西安城墙上的敌楼和海漫

西安城墙上箭楼

每年夏季多雨之时,就会有关于龙吐水的报道,对,那就是南京的老城墙。龙盘虎踞的南京城墙。

南京城墙的龙吐水盛观

以上两处,都是都都城级别的城墙,也因为城市的知名度而广为人知。

在国内还有一个小县,保存着完好的城墙,这个地方就是平遥古城。

早在1988年,平遥城墙就被列入国家第三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7年,更是连同平遥古城,被纳入世界遗产名录。

一个小小的县级城墙,为什么能获此殊荣?

主要是平遥城墙保存相当完好。

俗话说:“汉墓唐塔朱打圈”,中国的城墙建设,在明代经历了一个重要的发展阶段——包砖运动,将之前的土城墙,用砖块包起来,这就增加了城墙的防御能力,也使得很多城墙能够历经七百余年的历史,屹立于华夏大地。

平遥城墙同样是建于明洪武年间。外观呈方形,外观古朴,城墙高12米左右,平均宽3.5米,周长6.4公里。墙身素土夯筑,分层铺设稻草为拉筋,外壁城砖白灰包砌,顶部青砖铺就,内向设泻水渠道。环城墙辟城门六个,东西各二门,南北各一门。

至今仍可见的分层铺设稻草为拉筋

平遥城墙上的敌楼

城墙上的六座城门均设门楼,四角有角楼,每隔50米设马面,上建敌楼。共有敌楼72座,垛口3000多个。据说取孔子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人之意。

平遥古城外观呈龟形——南北各一个瓮城,东西四个门各两个瓮城。再加上城内街道布局似龟甲纹路,因此有“龟城”之称。

“龟城”

为什么平遥古城的城墙能如此完好的保存呢?

据山西一同学言,破四旧之时,平遥地方也很希望把城墙拆掉,无奈县城太穷,全县找不到一辆推土机,结果这座古城就被保留下来。感谢没找到的推土机。让我们得以一睹明清县治城墙的样子。


历史宝藏


中国古代城市的规划设计十分具有东方文化的魅力,一般讲究风水,方方正正的居多。此外最显眼的莫过于每一座城市的城墙,城墙几乎成了中国古代城市的名片,为不同的城市提供了军事防御、文化传承等多种价值。但如今保存有完好城墙的中国城市不多了,今天我们就来盘点一下那些有较好的城墙遗存的城市。

1、陕西西安

现有的城墙为明代修筑,以唐城墙为基础。全城墙高12米,顶宽12-14米,底宽15-18米,轮廓呈封闭的长方形,周长13.74千米,青砖砌成,是西安的象征。

西安城墙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城垣。包括护城河、吊桥、闸楼、箭楼、正楼、角楼、敌楼、女儿墙、垛口等一系列军事设施。构成了一套严密完整的冷兵器时代城市防御体系修建的背景是明太祖朱元璋将次子朱樉册封为秦王,因藩封、府治同在一城,所以城池规模宏大坚固,用以镇抚西北少数民族,怀柔远人。

2、湖北荆州

荆州古城,又名江陵城,是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是楚国故都。这里有保存较完好的荆州古城墙,城内东西直径3.75公里,南北直径1.2公里,面积4.5平方公里,城墙周长10.5公里,高8.83米,共六座城门,每座城门上均建有城楼。

3、江苏南京

与西安城墙一样,南京城墙也修建于明代。建于1366年到1386年,历时21年建成,是世界第一大城垣,由内向外形成了皇城、宫城、京城、外城等四重环套的格局。不遵循古代都城取方形或者矩形的旧制,设计思想独特、建造工艺精湛、规模恢弘雄壮。

南京明城墙的城砖很有特色,都留有烧制者和负责人的名字,方便质量监督和问责。这些城砖长40~50厘米;宽20厘米左右,厚度不少于10厘米。其总数约为3亿5千万块。

4、河南开封

开封城墙是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重建,高8米,宽5米,周长14.4公里,青砖结构,与东京内城规模大体相近。城下叠了多座唐、宋、金、元的城址。

5、云南大理

推荐大理城墙在于位于少数民族地区,西南边疆的云南省。这里的城墙也是明代修筑的,建于明代洪武15年(1382年)。城墙高两丈五尺,厚两丈,东西南北各有一城门,上有城楼,分别称作通海、苍山、承恩、安远,城的四角还有角楼,也各有名称,唤作颖川、西平、孔明、长卿。城墙的外墙为砖,上列举谍,下环城沟。城内市井俨然,布局呈棋盘状,从南到北有五条街,从东到西有八条巷。

古城厚重的城墙记录了大理悠久的历史与璀璨的文化,时光流转,岁月静好。漫步在古城中仍然可以感悟到这里独特的移民文化与明人遗风。

除了以上介绍的五座城市保留有较为完好的古城墙,还有安徽寿县、山西平遥、河北大名、福建崇武等地。因为篇幅有限,且这些处在县上所以就没有介绍,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去查找相关资料。

一段城墙,一部活的中国地方史。希望更多人能善待城墙,热爱城墙背后的民族文化,不要让梁思成先生当年的呼吁再度上演。

1、全国各地迄今保存得最完好的十三大古城墙

2、北京的城墙与城门,(瑞典)喜仁龙,后浪

3、中国古都和文化,史念海,中华书局


历史研习社


中国保留有城墙的城市有不少,其中名气最大的就是西安了,除此之外,这几个城市的城墙也很值得去看一看。

1. 山西平遥

平遥古城是知名的旅游景区,也是全国保留最完好的古城之一,整座古城全部是世界文化遗产。平遥古城保留着完整的城墙,现存的城墙是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重新修建的,周长6163米,城墙内面积2.25平方公里。

平遥古城城墙

2. 江苏南京

南京明城墙也是当地著名的旅游景点。明朝初期定都南京,当时的南京城墙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垣体系,南京城墙在全国也是规模最大最坚固的。南京城墙始建于1366年(元至正廿六年),历时27年才算完工,耗费人工无数。现完整保存25.1公里,南京城墙并不像西安城墙那样方方正正的,因为南京城内地势高低不平,城墙依照山势和湖泊修建,现在对游客也是分段开放的,比较有代表性的有玄武门到台城一段和中华门一段。

南京城墙级玄武湖

3. 河南开封

开封是一座古都,北宋时为全国的都城,也是当时全世界最大的城市。开封城墙历史悠久,现存的城墙是清朝修建的,全长14.4公里,比西安城墙还要长一点。

开封城墙

4. 云南大理

大理古城是知名的旅游景区,大理也保留着完好的古城墙。大理古城南门的那一段古城墙是免费对游客开放的,从城墙上看大理古城更加壮观。


river2014大河


在中国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中,许多古城墙都遭到不同程度的破毁,目前最有代表性的如陕西西安,湖北襄阳、荆州,河南开封、江苏南京,山西平遥、云南大理,河南商丘、辽宁兴城、安徽寿县等这些城市的古城墙至今仍保存得比较完好,包括北京故宫、沈阳故宫、中国北方的万里长城等都非常值得人们去游览。

西安城墙,是古都西安的标志性景观,现存城墙为明代建筑,全长13.7千米,始建于明太祖洪武三年(1370年)也是我国迄今保存最完整的古城墙。你可以选择自行车骑行整个东南西北古城墙,体力不行的也可乘坐电瓶车游览。个人觉得西安城墙真的非常壮观有气势,登上城墙,可以感受古都历史的桑沧与辉煌……门票60元

襄阳古城墙虽然没有西安的宏伟,但也见证着历史的变迁,有非常浓厚的文化韵味。夜景很美,灯下斑驳的城墙和墙根下静静流淌的护城河水,生生不息的告诉后人们那历历往事。襄阳古城被历代兵家所看重,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古城建筑防御体系之一,因其城墙坚固、城高池深、易守难攻、固若金汤,素有“铁打的襄阳”之美称。金庸先生笔下的襄阳城,承载了多少传奇故事,登上城墙感受一下郭靖夫妇保卫襄阳的场景……门票5元

山西平遥古城被称为“保存最为完好的四大古城”之一,是一座具有27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充满着生活气息,文化底蕴也是非常深厚!远眺平遥古城,形如龟状,城门六座,城墙总周长6163米,墙高约12米。平遥古城历尽沧桑、几经变迁,是国内现存最完整的一座明清时期中国古代县城的原型。古城免费开放,登城楼联票120元大理古城是明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明军攻占大理后修筑的,南城门是古城四门之首,为古城最古老雄伟的建筑,是大理古城的象征和标志。古城墙四面各长约1500米、高6米、厚达12米。城门上"大理"二字是郭沫若亲笔所提,意为"大治大理,富国兴邦"之意。古城背靠苍山,面临洱海。登上城墙,看苍山的白雪绵延,洱海碧波荡漾;漫步大理城内,走在青石板铺置的路面上,可尽情感受这里的“风花雪月”。门票免费


沁远悠行


我来回答一下:

就像题主所说的那样,西安是必须要提到的,西安旧时又称长安和镐京,作为四大古都之一,地位不容置疑,据说在西安随便挖下地基就能挖出点前人东西,遍地都是考古发现,曾经为十三朝古都!当然目前西安也保留有中国现存规模较大、保存较完整的古代城垣,全长13.7千米,明朝修建,值得一去!

当然除了西安,还有哪些地方有古城墙呢?

1、南京古城墙

南京也是四大古都之一,旧时也称金陵、建康、应天、江宁、石头城等等我们诗歌和历史记载中常见的名字。作为六朝古都,也是四大古都中唯一没有被非汉族政权当都城的地方,满满的都是汉文化(太平天国的拜上帝政权另当别论)。

南京古城墙是笔者杨角风曾经去过的景点之一,据导游说它是世界最长、规模最大、保存原真性最好的古代城垣,外廓据说有60公里长哦。由于是朱元璋时期修建的城墙,而朱痛恨贪官,整个城墙的每块砖都有刻字,知道是谁提供的,哪种工艺等等,便于以后追查,所以使用的砖都是最好的砖,南京城墙也最结实。

有一个典故说的是建城门楼的时候土不够了,有人建议去找沈万三借聚宝盆,商定的是五更还,结果朱元璋后来想耍赖不还,连夜把全城的鸡杀了,而且打更的只打到四更,从此南京只剩下鸭子可以吃了……

2、北京古城墙

北京又是一个多朝古都,也是目前我国的首都,政治文化中心,太多的历史在这里。

不过北京的古城墙由于近代原因被拆除了不少,不然绝对称得上国内第一。北京的古城墙原有4道,第一当属城中心的皇宫,再往外有紫禁城,其外又环以更大的城墙,称之为皇城,再往外面走还有周长24里的内城,有内城就有外城,要不怎么北京城是一环套一环呢?虽然古城墙环环相扣,但是其实已经不适应现在的战争防护需要了,不然八国联军也进不了北京城!

很多人也对北京老城墙的拆除耿耿于怀,这些典故也频繁的出现的相声和评书中,比如西直门、东直门、宣武门、安定门、永定门,名字是留下了,只是这个现实意义上的门再也找不到了……

3、洛阳古城墙

洛阳也是四大古都之一啊,只是晋朝以后,它的地位直线下落,再没有像样的城墙修建,跟其他三个古都实在没有办法比较。跟它的历史地位的变化也有很大的关系。

时间到了1939年,民国政府为了修路原因,将洛阳城城墙全部铲掉,只剩下一点点遗迹。到了抗日战争期间日本鬼子侵占洛阳后,把剩下的那点城墙又给毁了个七零八落,如今的洛阳,已经难觅曾经的城墙踪迹了。

不过如果感兴趣的话是可以找到遗址的,或许考察一下,能了解晋朝以前的历史……

4、其他古城墙

除了四大古都,还有一些保存完好的古城墙,比如荆州古城墙、开封古城墙、赣州古城墙、苏州古城墙、平遥古城、丽江古城,我读书的时候在合肥,合肥也保留有一段古城墙。

其实从某种意义上讲,长城也算古城墙,它可是曾经中原王朝的北大门,只是现在的古城墙早已失去了原来的战略保护意义,成为了一个个屹立着迎接人们参观的历史物件。

如果去参观古城墙,去一个便可,其余的城墙基本千篇一律,建议去西安或者南京吧,这两个比较雄伟壮观,更有时代的沧桑感,其他的就近选择吧!

我叫杨角风,更多精彩请关注!


杨角风发作


看了半天没有提到位于河北省邯郸市的广平府古城。现简要介绍:

广平府城,周长九里十三步,明清为广平府、永年县的治所,该城坐落于方圆数万亩的洼淀之中,护城河内外的水域面积近数十公里,易守难攻。城重修于明嘉靖二十一年,新中国成立后城墙除南北瓮城被拆除外均保存完好。二十一世纪初为开发旅游又对城墙进行了修葺,复建了城楼、角楼,修补了砖石脱落的地方,并进行加固,现为国家5A级景区。

该地始见于春秋,城池规模可上溯到汉代,隋末窦建德在此建都并筑万春宫,地下挖有绵延近三十公里的藏兵洞。宋称洺州,元代叫广平路,明洪武元年设广平府,辖九县,清雍正年间增添磁州,自明代至清末,一直为邯郸北部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城外水域面积辽阔,四季芦苇丛生,鱼鳖丰饶,被誉为北国小江南。城内古建筑几乎消失殆尽,但街巷格局依然按照明代以来的格局排列,有四大街,八小街,七十二道小拐弯的说法。为缓解内涝,城内有三山不显四海不干的说法,即城内主干道相对于小街巷要高,下雨时雨水会随着设计好的道路流入城内四个角的池塘里。

战国时期名士毛遂殁后葬在城西南一公里处,至今仍有奉祀。汉末沮授,籍贯广平。北朝曲梁令李诡祖,死后被尊为增福财神,至今在城内供奉。唐代贾公彦、司空曙,从这里走向长安。宋代留住赵家半壁河山的哲宗孟皇后,这里是生长的家乡。元代王磐,吴元圭,都是一代名臣。广平府还是清末武术家杨露禅、武禹襄的故里,二人均为永年人,杨氏太极拳现在几乎遍布世界各个角落。

今天的古城重修了广平府署,府文庙也即将要复建,不久的将来永年县署还有城隍庙也会再现。

古城的生活格调很慢,似乎还在昨天。




柔城居士


西安是必须要提到的,西安旧时又称长安和镐京,作为四大古都之一,地位不容置疑,据说在西安随便挖下地基就能挖出点前人东西,遍地都是考古发现,曾经为十三朝古都!当然目前西安也保留有中国现存规模较大、保存较完整的古代城垣,全长13.7千米,明朝修建,值得一去!

当然除了西安,还有哪些地方有古城墙呢?

1、南京古城墙

南京也是四大古都之一,旧时也称金陵、建康、应天、江宁、石头城等等我们诗歌和历史记载中常见的名字。作为六朝古都,也是四大古都中唯一没有被非汉族政权当都城的地方,满满的都是汉文化(太平天国的拜上帝政权另当别论)。

南京古城墙是笔者杨角风曾经去过的景点之一,据导游说它是世界最长、规模最大、保存原真性最好的古代城垣,外廓据说有60公里长哦。由于是朱元璋时期修建的城墙,而朱痛恨贪官,整个城墙的每块砖都有刻字,知道是谁提供的,哪种工艺等等,便于以后追查,所以使用的砖都是最好的砖,南京城墙也最结实。

有一个典故说的是建城门楼的时候土不够了,有人建议去找沈万三借聚宝盆,商定的是五更还,结果朱元璋后来想耍赖不还,连夜把全城的鸡杀了,而且打更的只打到四更,从此南京只剩下鸭子可以吃了……

2、北京古城墙

北京又是一个多朝古都,也是目前我国的首都,政治文化中心,太多的历史在这里。

不过北京的古城墙由于近代原因被拆除了不少,不然绝对称得上国内第一。北京的古城墙原有4道,第一当属城中心的皇宫,再往外有紫禁城,其外又环以更大的城墙,称之为皇城,再往外面走还有周长24里的内城,有内城就有外城,要不怎么北京城是一环套一环呢?虽然古城墙环环相扣,但是其实已经不适应现在的战争防护需要了,不然八国联军也进不了北京城!

很多人也对北京老城墙的拆除耿耿于怀,这些典故也频繁的出现的相声和评书中,比如西直门、东直门、宣武门、安定门、永定门,名字是留下了,只是这个现实意义上的门再也找不到了……

3、洛阳古城墙

洛阳也是四大古都之一啊,只是晋朝以后,它的地位直线下落,再没有像样的城墙修建,跟其他三个古都实在没有办法比较。跟它的历史地位的变化也有很大的关系。

时间到了1939年,民国政府为了修路原因,将洛阳城城墙全部铲掉,只剩下一点点遗迹。到了抗日战争期间日本鬼子侵占洛阳后,把剩下的那点城墙又给毁了个七零八落,如今的洛阳,已经难觅曾经的城墙踪迹了。

不过如果感兴趣的话是可以找到遗址的,或许考察一下,能了解晋朝以前的历史……

4、其他古城墙

除了四大古都,还有一些保存完好的古城墙,比如荆州古城墙、开封古城墙、赣州古城墙、苏州古城墙、平遥古城、丽江古城,我读书的时候在合肥,合肥也保留有一段古城墙。

其实从某种意义上讲,长城也算古城墙,它可是曾经中原王朝的北大门,只是现在的古城墙早已失去了原来的战略保护意义,成为了一个个屹立着迎接人们参观的历史物件。

如果去参观古城墙,去一个便可,其余的城墙基本千篇一律,建议去西安或者南京吧,这两个比较雄伟壮观,更有时代的沧桑感,其他的就近选择吧!


远元欧巴


安徽寿县古称寿州,城墙建于宋代,比平遥古城年长100多岁,一千多年虽屡经战火,但至今保存完好。若论寿县城墙的完好度,可用“三个之最”来概括:一是全世界保存最完好的古代城防体系;二是全中国内保存最为完好的宋代古城;三是国内保存最完善的七大古城墙之一。


寿县古城平面呈棋盘式布局,城墙周长7141米,高8.3米,底宽18-22米,顶宽4-10米。墙体内为夯土,外墙下由2米高条石砌基工上以大青砖加固,从外看上去,城墙整体向内倾斜,形式巨盆之状,下宽上窄,固若金汤。城外濠沟环绕,宽约60米,东迎东津渡,北连北淝水,西接寿西湖,南通安丰塘,四水通达,气象万千。



寿县古城共有四门,东为宾阳门,南曰通淝门,西称定湖门,北名靖淮门。四座城门均有护门瓮城,四门构造不一,各有特点,西门的外门朝北,北门的外门朝西,东门内外两门平行,而左右交错,虽有有“歪门斜道”一说,但在古代若遇外敌攻城,可图“关门打狗”之利。无论军事防御还是防汛抗洪,寿县城墙的双重功能,都是古城墙建筑中的杰作。


寿县古城墙现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除了军事防御,寿县古城的防洪功能堪称天下一绝。城内东北、西北两角各有泄水涵闸,一为“金汤巩固”,一为“崇墉障流”。当城内积水过高时,可由此涵向外排水,畅通无阻,而当城外洪水暴涨之季,城内两个涵闸自行关闭,外水不得倒灌。1991年,淮河流域发生百年未遇特大洪灾,水困寿州,城水人可坐在城墙上洗脚,而城内十余万居民的生命财产安然无恙。


自楚考烈王二十二年(公元前241年)迁都于此,寿县曾10次为郡、五次为都,积淀着丰富的楚汉文化,这里不仅是淮南王刘安炼丹故地,也是淝水之战古战场,许多历史佳话广为流传。特别是与城墙密切关联的“舐犊情深”、“刘仁赡死节守城”、“当面锣对面鼓”、“人心不足蛇吞象”等传说,千百年来脍炙人口。


宋代大文学家苏轼曾过寿县,留下两首诗,
一为《寿阳岸下》:
街东街西翠幄成,池南池北绿栈生。
幽人独来带残酒,偶听黄鹂第一声。
一为《出颖口初见淮山是日至寿州》:
我行日夜向江海,枫叶芦花秋兴长。
长淮忽迷天远近,青山久与船低昂。
寿州已见白石塔,短棹未转黄茅冈。
波平风软望不到,故人久立烟苍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