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老师将成绩发群引发家长不满,后果竟然如此严重,你们觉得有必要吗?

Sky6964


虽然不知道这位老师是怎么把成绩和照片发到家长群里的,但是这个结果感觉太夸张了。当然,就目前的教育形式,作为老师,属于我们的做法是跟每一个家长私聊,告诉他们具体情况然后耐心沟通,这是时间允许的老师,或者是直接不管不问,任其自由发展,这是明哲保身的老师。

但是对于教育孩子,任何人都不敢保证事事完美,家长在成长,老师也需要成长,家长和老师应该是相互理解才对,而不是把老师当做服务员,家长的上帝视角对于孩子教育并不一定会有好的效果。即使这位老师做法并不十分严谨,但是也不至于要以告到教育局威胁他登门道歉。

默写古诗这个只能算是一次小小的测试,老师把成绩发到群里也许就是想让家长了解一下自己孩子的学习情况,作为家长,我们第一时间应该分析的是我的孩子如果好好准备一下,会不会还是这样呢?但是现在有些家长纠结于心里伤害,感觉有点儿矫情了。毕竟这个默写跟智商并非是一致的,有时候差生努力一下可能比不努力的好学生默写的效果还要好。 作为家长需要了解的是孩子在学习时候遇到的问题或者是他那些方面没有做好,及时帮扶。就像这次事件中的家长,你这样针对老师的话,老师也没法正常上课,你的孩子可能也没有改正错误,这样真的有必要吗?

时代在进步,人的思想也在不断改变,但是我觉得在教育这件事上,有些还得要回头看看,向外看看,为什么现在的小孩这么难教育,学校立的规矩尤其是公立学校,威力小,外界干预过多,才导致校方管理的苍白。


莞尔手工坊


小作家起跑线作为一位小学生家长,觉得老师这样做没有什么值得批评的,至于能引发家长如此大的反应,甚至于要让老师登门道歉,我觉得真有些过火了。

其实作为小学生家长,我们都知道,所谓家长群,就是老师和家长沟通的一个渠道和平台,孩子们并不在这个群,他们也不知道这个群里在说什么。老师发的东西,都是给学生家长看的,并不是给小孩子看的。

作为老师,想的是发一下全班古诗默写的情况,让成绩差的家长,注意督促一下自己的孩子。作为家长,难道你就不关心自己孩子在校的表现吗?

至于说到让老师私发成绩给家长,这真的不现实,据我的了解,老师的教学工作真的很忙,现在每个学校还有许多上面派发的任务,学习检查评比之类的,要求老师把每一份成绩都私发给每一位家长,老师根本没那么多时间。

而且,我觉得,作为一位家长,首先不要溺爱孩子,要让孩子从小就学会面对挫折,面对失败,其次,家长不要把某一次成绩看得太重,一次古诗测试,就至于这样大惊小怪的吗?

其实,玻璃心的不是孩子,而是这几位孩子的家长。家长不过是觉得自己没有面子罢了。

再说一下事件中的这位老师。

不错,这位老师是受了一点委屈,但也不至于又是写辞职信,又是要在群里变相讽刺抱怨家长,说一些过激的话,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老师是教书育人的灵魂工程师,双方因为这一点小事就互怼,对学生的成长有什么好处?


开始我还以为这位老师是刚参加工作的年轻教师,看她的辞职信,才知已有15年教龄,一位成熟的“老”教师,有问题跟家长好好沟通,闹情绪是情商不高的表现。


小作家起跑线


把学生成绩发群里,竟惹怒家长,老师被迫辞职,可悲可叹!

事件:

近日,河南某地一小学老师把学生在校默写古诗的成绩和照片发到了家长群里,引发了部分家长的不满。据该教师的“请假条”(实质上应该是辞职信)中描述,有家长要求登门道歉,否则搞到教体局;甚至还有家长称,因孩子心理受到伤害,有自残的可能。随后,该老师写辞职信,称不能胜任四年级班主任的工作,并已心生魔障,不适合再在校园里和孩子们在一起。

评论:

我想,绝大多数教育人看到这则新闻,都会有一种悲伤、愤怒,悲伤的流泪、愤怒的冲冠!

教师辞职,并非新鲜事。每个人都有选择职业的自由,再说了,每个行业都有每个行业的难处,有些表面光鲜的行业,背后的各种无奈,“围城之外”的人,哪里清楚呢?

再说了,有人出,有人进,这个行业才能保持一定的活力,就像水流一样,源头有活水不断注入,下游有水流不断输出,才有“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的美景。

辞职,不外乎对发展平台不满或者有更高的发展平台。人往高处走,在一个开放的社会里,有什么值得悲喜的呢?

辞职,也可能是对待遇的不满或者由更高的待遇收入。每个人都有追求更高的物质生活条件的权利,当下,教师的待遇,尽人皆知,不然,也就不会有某地的老师聚集,引起全国广泛关注了。

辞职,还可能是现在的职业与自己的执行兴趣或职业能力不符合。这个职业再怎么好,不喜欢,那也不行啊——强迫不成买卖,捆绑不成夫妻。或者,职业能力不能满足于置业的需求,既让做不好这份事情,早点辞职,对自己对单位都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辞职,也还有可能是家庭等各方面的因素,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境遇,这里,也就不再浪费唇舌了!

但为何一名教师的辞职信,引起了各大媒体的广泛关注,引发了网上的激烈讨论呢?这件事情的核心是教师能否把成绩或者学生的表现发到班级群!

我试图整理自己的情绪,不让自己的感性占据大脑,来谈一谈在微信群、QQ群等地方公布学生成绩的利弊,以及如何公布学生的成绩或者表现更科学的问题:

首先,把成绩或表现发到班级群里,可能涉嫌侵犯学生隐私,引发一些人的心理问题。

《未成年保护法》第十三条规定,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个人隐私。对未成年人的信件、日记、电子邮件,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隐匿、毁弃;除因追查犯罪的需要,由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依法进行检查,或者对无行为能力的未成年人的信件、日记、电子邮件由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代为开拆、查阅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开拆、查阅。

那么,考试成绩属于隐私权吗?据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编的《现代汉语词典》定义,隐私的唯一解释为“不愿告人的或不愿公开的个人的事”。想想看,哪个考分低的人愿意公开自己的分数?既然低分有可能使其处于不利地位,他为什么不可以将分数作为自己的隐私呢?

所以,公布考试成绩,虽然是很多地方的很多班级的通行做法,但事实上,确实在侵犯学生的隐私权。

而还有一些人,天生的心理脆弱(其实,大多是后天的娇惯形成的),随时随地都把自己当做小皇帝小公主一样,即使是在学校等公众场合,都像在家里一样,是众人瞩目的焦点——说白了,就是只能接受各种表扬,不能受一点点批评,哪怕是客观的成绩!在这件事中,不就有家长提出,因为老师公布了默写的成绩,有孩子已经产生了“自残”的想法吗?

关于这个问题,我永远都不会认为是孩子的错!!!从这件事看起来,那些家长,最终要用自己的孩子未来去承担代价——只是可怜了孩子!

其次,把成绩或表现发到班级群里,也有有其合理性。

教师为什么会把成绩公布在群里呢?其愿意不外乎如下几点:

第一,让所有家长掌握自己孩子在班级的学习情况。很多时候,如果家长只能了解自己孩子的成绩或者表现,不清楚班级乃至学校的情况,有时候会夜郎自大,这时候,就会有人提出,我还是有知情权的啊——两难的教师啊,公布侵犯隐私,不公布侵犯知情权——国家是不是应该设置一个标准呢?所以,把所有孩子的成绩或表现公布出来,有利于家长找到自己孩子所处的位置,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有针对性的提出要求。

第二,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将一些优秀的孩子的成绩或表现公布出来,可以给其他孩子树立一个榜样,让这些孩子找到努力的方向。在现实生活中,有些孩子,自以为什么都明白,但事实上,一些知识,没有经过深入的推敲和研究,直至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一旦建立了榜样,他们就会有自己的追求,在以后的学习中,能进行赶超——现在不是有一个词叫做“对标”吗?

第三,公布成绩,是对优秀孩子的一种褒奖手段。教育心理学上有一个著名的概念,叫做成就动机,要激发孩子内在的上进心,需要不断刺激他的成就动机,对一些优秀的孩子、进步大的孩子来说,公布成绩,就是一种奖励,有利于刺激他们的成就动机,也就能让他们做得更好。

公布成绩,不合法,不公布,又不能让家长找到孩子所处的位置,不利于孩子的进步,那么,如何公布成绩呢?

所以,最后,我们要思考的问题是,如何来公开孩子的成绩更加科学呢?

第一,不公布孩子的名字或照片,就不存在在侵犯孩子的隐私权的问题,也不存在刺伤了那颗脆弱的心的问题。

这一点没对老师来说,会有一定的困难,但可以提前告知孩子的学号,每一个家长只知道自己孩子的学号,他可以找到自己孩子所处的位置,而不知道其他孩子的成绩。毕竟,对于家长来说,他有知情权,但如果他去了解其他孩子的成绩,就会侵犯到其他孩子的隐私权。

第二,也可以采取公布分数段和平均分的方式。

即将班上的成绩分成几段,某一段有多少人,也可以让家长了解到孩子的基本情况。

最后,提醒家长和老师,成绩只是某一阶段学习情况的一个反馈,并不是学生成长过程中全部,不能因一次考试考的好,就得意忘形,更不能因一次考试考的不好,就认为世界到了末日,多给孩子一些自我反省的时间吧。

最后,希望我的可爱的可敬的同行,一位在教育战线上奋斗了15年的老师,过上有尊严的生活——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三水三心


关于老师发成绩到家长群这件事,有过很多争论,大家各自有各自的道理。

有部分家长希望老师每次都公布成绩,便于自己及时把握孩子在校的学习情况,包括学习成绩以及班级排名;(大部分优等生的家长会希望公布)

有部分家长不希望老师公布成绩,如果孩子考得不好,家长担心会给孩子造成心理上的困扰,自己也会觉得没有面子。(差生的家长确实面子上有时候过不去)

还有的家长建议私下里发成绩,这样既能让家长知道孩子的情况,也可以避免了把成绩公开化。(问题是,每次都单独发成绩老师工作量太大了)


我个人觉得,1-2年级阶段,属于上学的初期,孩子内心还不是很稳定,这个时候主要以保护孩子的内心为主,此时不公开成绩,比较合适。

但是到了3-4年级,孩子已经到了训练承受力的时候了,此时适当的排名,不管是对成绩好的学生还是成绩差的学生,都是必要的。因为以后你都得面对这样的排名竞争,如果一直不排名,就这么大家糊里糊涂地学习下去,难道非得等到小升初或者是初中才去了解自己孩子真实地学习情况吗?


就像很多孩子在小学一年级都能考100分,99分。可是这能表示孩子学习好吗?

关于排名,我个人的看法是:这只是暂时的学习的学习情况的一个比较而已。到了四年级,孩子必须要有面对这个结果的准备了。


相较于公布成绩,可能我们更应该关注的是老师和大人还有孩子对于成绩排名的态度。

如果老师没有因为这个排名对孩子进行一些打击类的行为,家长没有因为成绩而对孩子动怒,那么公布成绩不是什么坏事;如果孩子因为成绩不好觉得不想学习,那么即便是不公布成绩,这部分孩子也不一定愿意学习。大部分情况下,有些孩子是因为不愿意学才成绩很差的。


前几天一个老师发了一个消息:班里面的一个男孩子为了让自己的分数比妹妹高,硬是把妹妹的试卷改成了自己的,而把自己的改成妹妹的,因为爸爸只要看到他的成绩比妹妹高,就会奖励他。这是一种错误的教育观念,真正造成孩子内心反常的不是成绩,而是我们对待成绩的方式和态度。


西平县这位老师遇到的问题是,家长反映孩子内心受到了极大的伤害,准备有自残行为。家长要求老师登门给孩子道歉,否则告到教育局。

我不知道发布一个成绩在家长群,会弄得孩子要自残是如何发生的,里面可能有一些不知道的细节,这里不便猜测。

但是家长要求老师登门给孩子道歉这种要求,实在不是一个好的想法。这只会把孩子培养成一个以自我为中心的人罢了!这只会让孩子养成一种心态:只要我一不爽,全天下的人都会向我低头!孩子会不断的用这样的行为来“勒索大人”,以后只会变得更加的脆弱,更加的没有精气神。

很多时候,莫把老师当圣人,绝大多数老师真的没有办法照顾到每个孩子的内心感受。能够把参差不齐的一个班都照顾得好的,那是顶级教师,全中国都没有几个的。

在目前的教育环境下,确实经常会出现学生闹情绪的情况。当然,有时候是老师的教育方式造成的。但更多的,其实是孩子自己本身的问题。现在很多家长都是在哄着孩子上学,害怕孩子不开心,这导致很多孩子心理极度不健康。

老师关注我,我就好好学。老师不关注我,我就不愿意学。

这样的学生真的太多了,他们经常会有一些想法:老师对某某同学好,老师不喜欢我!


孩子的很多情绪问题都是因为在家里面得到了太多关注造成的,教育问题,目前不管是怎么改都不能满足所有人的要求。一个可怕的现实是:越来越多的老师会因为压力放弃掉一些教育上面的努力,最终整个社会将会受到惩罚。

日本正在反思“快乐教育”之痛,我们的后代会怎么样呢?


翼翔老师的儿童教育


完全没有必要!不是一般的玻璃心!找块豆腐撞死算了!


这些家长不仅仅矫情,而且廉耻心是扭曲的!

丢脸都是自己造成的!这些家长纯属掩耳盗铃!自家孩子考了一个惨不忍睹的成绩被公开了感觉受到了屈辱,感觉自尊心受到了打击,这本身并没有坏处,大可以知耻而后勇将这个变成动力,如果无所谓其实更可怕,有多少孩子学习成绩就是在这样的促进当中提升的,这几个蠢家长就像把屁股露在外面脑袋埋进沙里的鸵鸟一样无知!

孩子考了个不太理想的成绩虽然不光荣,但未必可耻,相对而言这些家长后面的所作所为更让人无语!如果你认为老师的做法不妥,委婉建议老师今后不公布自家孩子成绩就行了,竟然还能做出以去教育局告状为由进行要挟逼迫对方登门道歉的事,真是不要脸!一个家长如果抱着这样的思想,你家孩子就自求多福吧!这样的家长教育出来的孩子成绩能好才怪!

最后也祝愿这位老师今后发展顺利吧,何必呢?这样做真没有必要!


心安理得君


看了答主们的回答,都蛮客观和专业,但我认为,家长、老师如果没改变对“考试”“成绩”本质的认识,类似的问题还要重复发生!

一、“考试”的目的是什么?

孩子考试成绩排名等会和家长老师产生情绪关联,我就举“机动车驾驶员考试”为例子。

相信没有驾校或教练将考试成绩编成排名在群里发或列榜公布吧?

因为大家都知道,考过了,就等着拿驾照!没过,就和教练讨论通过考试,发现学员存在的问题讨论怎么查漏补缺!

对!考试之目的就是“查漏补缺”!

速强认为,除了“高考”的一槌定音外,其它的作业、考试都是“查漏补缺”。

二、为什么现在家长、老师都将考试甚至作业的根本目的都撇开放一边了呢?和老师的业绩考核、和家长的面子等因素挂钩联系了呢?

这才是值得讨论和深思的问题。

这问题想通想明白了,问主的问题就应不是问题了。

三、个人观点:

1 我孩子7年前也参加高考,填志愿时,就知道排名和成绩的重要性。本人不反对高考制度,甚至认为高考应是难得这么公平的制度。

2 我理解家长老师在高考这指挥棒下,对成绩排名的敏感,但将其贯穿于孩子从幼儿园到高考的每一个节点,就忘记考试“查漏补缺”这核心目的了,也造成了众多的矛盾,对孩子的成长伤害也很大!

3 在平时的作业考试中,将眼光专注于为孩子“查漏补缺”,关注孩子学习作业考试的过程,效果一定比盯着那几分那第几名不放好很多。


速强画说儿童教育


我是老师。我不全部站在哪一边。

1.可以理解。理解家长的心情。要老师道歉甚至提告是家长十分生气的外在表现及诉求。为何呢?孩子的以及家长的自尊心受伤了。谁愿意在大庭广众之下丢脸?

2.至于吗?家长的要求有点小题大做。丁大的事情,就要求老师道歉,家长太把自己当回事了吧!难道家长不可以换一个方式,比如打电话或私信老师,表达一下自己的意见吗。

3.老师没有故意。老师的动机是好的。曝光的做法主观上不是要伤害孩子与家长,是为了孩子的成长与家长的配合。

4.老师要反思。出了事情,老师就要辞职,至于吗?老师不是没有错,你反思了吗?错在哪?一缺法律法规意识,没有依法执教。二缺情商,不会爱护孩子。难道不是吗?孩子一时表现差了,不会默写了,你就曝光,这样好吗?老师是否想过:你的举动违规而且大大伤害了孩子!三是矫情。一点挫折就闹别扭,请假甚至辞职。这是学校,不是自己家里。在家里你可以发泄情绪,在学校你必须理智!





隔壁王叔英语备考


对于将成绩公布于班级群这样的做法是会有反响的。多年前,应一些家长要求,把期考成绩发布群里,结果议论之多,在班级群里可说是空前绝后,赞美与不满之声不绝于耳。可见影响很大,也是让我悔断肠子的一次。

“吃一堑长一智”,这次让我受到极大的教训——每做一件事必“三思而后行”,哪怕是众人的意见。


寡言云淡风轻


今日,登上某热点的一条新闻,关于某小学的班主任,在上月底的某天,将平日古诗词默写成绩单发到家长群里,引发了许多家长的不满,指责老师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并要求这位老师登门道歉,不然要去教育局告这位老师。


先不说只是默写古诗词的成绩单,每逢期中期末的考试成绩一般都是由整个年级来排名的。然而该事件中的成绩单只是平日默写古诗词。且这种成绩单相当简单,不复杂,孩子们的成绩虽然有所差别,这也代表着孩子们真实的水平。对于部分家长不满的做法,个人表示过于偏激。

也就是说默写这种成绩单公开你要去找老师问责,那么将来年级排名和全省排名的时候要去找学校的教务处主任和省教育局的主任来处理这件事吗?再说说群发消息这件事,本身社交平台就是一把双刃剑,既然想多了解孩子的日常学习情况,群发了想要了解的情况,却又认为不该这么发。这会导致接下来许多家长和老师之间的关系不和谐,师生关系不融洽等现象。


山药蛋视频


其实家长们大可不必如此大动干戈的,换位思考一下,作为老师,把成绩发到群里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让家长们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和班级排名,以此来提醒家长们对孩子学习的重视,督促和帮助孩子学习赶上去,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激发孩子学习的动力,刺激一下孩子的主观积极性有什么不好呢?从另一方面说,老师这样做不是都是为了孩子们吗,他不是想让孩子们都能考出好成绩吗?对老师本身有什么好处呢?家长们,想想吧,如果换一个对您的孩子成绩不闻不问的老师您不是更担心吗?我认为这是一个负责任的老师,现在好多家长太把孩子所谓的“自尊心”当回事了,如果您的孩子现在成绩没人管没人理,造成学习一塌糊涂,将来走上社会那才是真正的没有自尊了,所以家长们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做好老师和孩子中间的调和剂,借用老师发成绩的行为来督促和正确引导我们的孩子树立学习的信心,告诉孩子第一名谁都有可能获得就看你学不学,而不是兴师动众的找领导要“自尊”,这样下去,还有哪个老师敢负责任的教学?想想吧,家长们,您的配合才是老师认真教学的动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