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1 人民日報:從事一一〇接警二十年,朱蕾——我在電話這頭 為你守護平安

人民日報:從事一一〇接警二十年,朱蕾——我在電話這頭 為你守護平安

人民日報版面

本報記者 田豆豆

“您好!這裡是110服務熱線,請講!”不能多一個字,也不能少一個字,從1997年進入“110報警”這個行當,接警員朱蕾重複這句話已經不少於100萬次。她也成為唯一一個見證武漢市“110”從無到有、從電話接警到電腦接警歷史變遷的接警員。

在武漢市公安局的110警務平臺,記者看到,一排排的“格子間”裡,坐著許多統一著裝的年輕接警員,40歲出頭的朱蕾是他們的“知心大姐”,也是以她命名的“朱蕾接警班”的班長。“班長反覆告誡,我們接警要做到快、準、狠,她本人就是我們的榜樣。”接警員楊菁佩服地說。

快、準、狠的背後,是超乎常人的耐心和細心。“報警人一般情緒比較緊張、急躁,我們就要耐心地詢問,儘量多地掌握信息和細節,以免派錯警,耽誤處置時間。”朱蕾說。4月14日18點50分,朱蕾接到292路公交車上一位好心乘客報警,說車上有位疑似老年痴呆的老人,自稱是雷達學院學員,但說不清要到哪裡去、家人如何聯繫。朱蕾迅速詢問老人的年齡、衣著特徵等細節,並一一記錄。

“每天都會有市民報走失警,也會有人報發現迷失人員的警。我們需要在兩者之間進行比對,為迷失人員找到親人。”朱蕾反覆刷新著電腦裡的報警記錄,從大量信息中搜尋著相同特徵的人。大約11分鐘後,她看見了另一條報警記錄。細心的朱蕾抓住“雷達學院”這一關鍵詞,很快比對成功,通過警務協調,老人所坐的公交車一到站,就被家人接回去了。

曾經是“路痴”的朱蕾,經過20年的打磨,已經把自己變成武漢的“活地圖”。“我們接警首先要搞清楚警情所處位置,以及那裡屬於哪個分局、哪個派出所、哪個警務站。有的地方馬路兩邊分屬不同的派出所,所以我們接警員要對地圖和管轄爛熟於胸。”朱蕾說。為了做到這一點,朱蕾每年都要買一張新版地圖,反覆熟悉。現在電子地圖應用廣泛,朱蕾業餘時間也經常打開手機研究。

超乎常人的耐心和細心還讓朱蕾發現了一個殺人兇手,這在110接警員的職業生涯中是不多見的。

前年的一天夜晚,朱蕾接到一個奇怪的電話,電話那端的報警人只是詢問:昨天在某處,有兩個人受傷,不知現在他們情況怎樣?但當她想問對方更多信息時,對方立刻掛斷了電話,整個過程不到1分鐘。朱蕾悄悄問民警,昨天該處是否發生什麼案件。通過了解,敏銳的朱蕾判斷,這位報警人不是案件參與者就是重要的目擊者。

按理說,這是一通沒頭沒腦的“諮詢類”電話,朱蕾完全可以不報告給後臺。但朱蕾沒有等閒視之,對方掛斷後,她立即回撥過去,接電話的是公用電話的老闆,朱蕾馬上向他詢問了剛才打電話人的各項特徵。在110接警員與辦案民警的密切配合下,民警很快找到了這位報警人,後經查實,此人正是犯罪嫌疑人。

20年來,110接警平臺新人來了又走。輔警待遇較低、夜班辛苦、接觸“負能量”多、心理壓力大等,是一些年輕人難以堅守的理由,但朱蕾卻堅持了下來。“有人報警時不說清所處位置,卻一個勁催促我們快派民警,我們反覆詢問地址,有時卻會挨一頓罵……我們理解,報警人一般都是遇到了困難才會打110,心情急躁在所難免,但也希望大家能多多配合,這樣我們才能更好地提供幫助。”朱蕾說。

當上班長後,接警已經不是朱蕾的“硬任務”,但她依然常常接聽電話。“20年來,我都在‘110’度過,這已經是我生活的一部分。”朱蕾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