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13 感化院》教出了世界上最听话的孩子,你还敢要吗,看着痛心!

电影来源于我们的生活,有超前的预言,有逗笑的喜剧,有优美的抒情,当然也有来自真实事件的改编,最近很火的《我不是药神》,就改编自真实事件,看看《今日说法》,在看看电影,这也是能火的原因之一吧。

今天花生要说的电影《感化院》,就是改编于真实事件,拍摄地就是真实事件的发生地,50年代的德国弗赖斯塔特感化院。

感化院相当于我们国家的少管所,也就是问题少年还不能送进监狱,送去改造的地方。

感化院》教出了世界上最听话的孩子,你还敢要吗,看着痛心!

主人公是一个14岁的少年沃尔夫冈,谁都青春不叛逆,他和正常青春期的孩子一样,天天和大人唱着反调,没事骑车摩托车都出兜风、乱逛,孩子能成什么样子,全在大人,他有一个十分溺爱自己的母亲,虽然离婚再嫁,但对儿子的溺爱一点没减,好吃的好穿的不用说,在孩子受了委屈之后,第一时间出来维护,看来护犊子是全世界的,可这么大的孩子了,安慰起来直接就亲吻嘴巴,也是宠的太过分了。

由此可以想象,沃尔夫冈有着严重的俄狄浦斯情结,也就是俗话说的恋母情结。造成的结果就是讨厌自己的继父,小摩擦自然少不了,但孩子不可能战胜大人,继父也管不住这个半大小子,真能把他送进感化院,眼不见心不烦。

感化院》教出了世界上最听话的孩子,你还敢要吗,看着痛心!

沃尔夫冈当时是怎么想的,肯定是终于可以摆脱大人了,我要开始自由自在的生活了,但现实是残酷的,感化院的生活是他无法想象的。

现在正值暑假期间,孩子们都放假了,家里的矛盾天天在发生,孩子睡懒觉,玩电脑,玩手机,看电视,不写作业,不好好吃饭,补课班不按时去,去了不好好听,回来了不按时写课后作业,要么不出去玩,出去了叫不回来,是不是光想把他送到一个纪律严明的地方好好管教管教,你有过这样的想法吗?

感化院》教出了世界上最听话的孩子,你还敢要吗,看着痛心!

沃尔夫冈的母亲当时可能也是这样想的,把他送走的时候,说到圣诞节的时候,去把他接回来,皆大欢喜的事情,到了感化院之后到底是个什么情况呢,我们接着往下说,首先是上交所有私人物品,统一编号,统一管理,里面只有编号,没有名字。吃的就别提了,正宗的减肥餐,一点油水也没有,要想吃饱还点看本事。

里面跟动物世界是一样的,弱肉强食,动手根本不需要理由,不知他们怎么学会了我国古代的“连坐法”,一人犯错,全队受罚,这样的话不但要服从管教的管束,还有可能受到集体的群殴。这就是典型的暴力为尊的小体系,在这里你只有听话,哪怕是假装听话,这样才能过上安生日子。

感化院》教出了世界上最听话的孩子,你还敢要吗,看着痛心!

我们的主人公肯定不服气,为了证明自己的与众不同,他公然挑衅权威,跑到花园里偷西红柿,结果可想而知,他被舍监发现,直接被按进水缸了,差点没淹死,随后就是一顿暴揍,被打的不能动弹。他这时有可能在想,还是家里好啊,那怕是继父的家里,我在怎么捣蛋,也不能这么打我吧。他现在的唯一愿望就是回家。

想回家哪有那么容易,他尝试了许多的办法,都没有成功,可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终于找到一个机会,把舍监打伤,逃回了家中。所以说人在什么时候都不能轻言放弃,只要坚持就有希望。

感化院》教出了世界上最听话的孩子,你还敢要吗,看着痛心!

电影要是演到这里就结束就好了,孩子珍惜现在的生活,变得懂事了,一家人和和美美的生活下去。

回到家中见到母亲,短暂的温存之后,在继父的要求下,他将被再次送到感化院,这次母亲和继父一起送他过去,他想只要和母亲说明这里的真实情况,母亲一定不会让自己待在这里的, 然而,最可悲的是,当沃尔夫冈走下车的时候,继父随即把车门反锁,无论沃尔夫冈如何撕心裂肺地痛哭,如何拼了命地向母亲展示他的伤口,他们都无动于衷,继父就这样载着沃尔夫冈的母亲扬长而去……

感化院》教出了世界上最听话的孩子,你还敢要吗,看着痛心!

沃尔夫冈一下子蒙了,明明知道是火坑,还是被自己最亲近的人给推进去,他该怎么办,上次是打了舍监,逃回家的,现在又被送回了,他们会怎么对我呢,他们对沃尔夫冈的折磨升级了,他们让他自己挖坑,然后惨遭活埋,在几乎断气之前又被院长挖了出来,沃尔夫冈被吓得魂飞魄散,从那一刻起,他的人生宛如行尸走肉。后来面对院里其他小伙伴的集体出逃,沃尔夫冈选择冷眼旁观,既不跟从也不反抗,就这么默默地看着。

感化院》教出了世界上最听话的孩子,你还敢要吗,看着痛心!

影片的最后,沃尔夫冈成了感化院舍监的助手,一个只会盲目听从,没有自我的人。就是这样,受害者生生地成了施暴者!

所以我们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是就单单的要一个听话的孩子吗? 沃尔夫冈最后变成为了自己最痛恨的人,没有了自我,那我们到底希望自己的孩子成长成什么样子呢,我们该怎么和他们沟通,帮助他们成长呢?欢迎大家评论区里讨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