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0 高三班主任:从教30年中,这1类不起眼的学生,却考上清华、北大

能够考上清华、北大的学生都有什么特质呢?聪明、努力、全面这类常见的词汇,似乎成为这些被称为“成功”的学生们的标签,从他们的经历看来,学习似乎是件并不怎么艰苦的过程,大半的学生从小到大的成绩都非常优异,其中能够借鉴的经验也没有多少,但是在从教30多年的高祥看来,有类学生虽然不起眼,但是高考成绩大多都非常优异。

高三班主任:从教30年中,这1类不起眼的学生,却考上清华、北大

高祥回忆自己教学的30年时间里,有个学生给自己的印象十分深刻,最终在高考的时候凭借695分的好成绩,考上了清华大学,一举成为当年学校唯一一个考上清华的学生,而在这之前,他的成绩也只是能够考上一个不错的一本大学而已,这样的“突飞猛进”在高祥看来,其实十分有借鉴学习的意义。

这个学生的名字叫孙明,在刚到班上的时候,在班上总成绩排20几名,成绩不好不坏,平时在班级里也属于话不多的那类,看起来有些不起眼。但是在高中三年的学习时间,孙明的成绩却以每次进步稳定的水平,稳定的上升,直到高三的下班学期稳定在班里的前三名。在高祥看来,这个学生最大的特点,就是“轴”。

高三班主任:从教30年中,这1类不起眼的学生,却考上清华、北大

虽然在课堂上不怎么起眼,但是在课下的时候,孙明却是跑办公室最勤快的学生。在学生都有些畏惧与老师交流的情况下,孙明却每次都拿着自己不懂的题目还有书本,去向老师请教问题,直到下一节课快要打铃上课,才会回到教室中去。每次提问的问题,都不是因为上课没有听讲或者是听讲不认真导致的不懂,而是真正的在自己琢磨后,还是没有得出答案后的题目,这样在老师一点拨后,孙明反而更有醍醐灌顶的感觉。

进入高中后,平时的自习时间也比较长,而这个比较“轴”的学生,却能为了一道题目的答案,而整个课间都不动摇,直至自己琢磨出答案,甚至有时候会为了一道难题,而整晚都睡不着觉,直到第二天再来办公室与老师研究解答后,才能真正的放下。就是这样为了一道题目而废寝忘食的“轴”劲,让孙明的基础知识打得非常扎实,而且即便考试题目难度加倍,也不会出现大浮动的成绩浮动。

高三班主任:从教30年中,这1类不起眼的学生,却考上清华、北大

在高祥看来,能够考上清北的学生,还有一个很大特征就是“打破砂锅问到底”,就是这样的轴劲,才能让他们从不起眼的成绩中,稳步上升直至实现自己的李翔宇目标。

精彩文章回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