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9 法宜容情——古人为何以孝治天下?莫让“愚孝”误导人

法宜容情——古人为何以孝治天下?莫让“愚孝”误导人

我国自古以来便提倡“孝道”,所谓“百善孝为先”,自汉代以孝治天下以来,孝道便一直在存在于我们中华民族心中。那么古人为何以孝治天下?它是如何发展而来的?以孝治天下真的真理吗?“愚孝”又是怎么一回事,接下来笔者将会从不同的角度给读者一一解析。

一、先秦时代“孝”的发展

“孝”这一字被正式作为伦理观念首先是要由周朝建立,当初周公旦制周礼,建立宗法制。而“孝”则成为宗法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宗法制主要是以血缘关系亲疏来确立政治地位的高低,而这一时候,“孝”的作用便提现出来,宗法制规定一个人在内要对父兄“孝顺”,在外臣子要对君王“孝顺”。

并且宗法制与分封制互为表里,“孝”作为宗法制的伦理精神支柱。对我国古代数千年的政治制度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周幽王“烽火戏诸侯”首都被戎狄攻破之后,周朝势力一蹶不振,周平王东迁洛阳,春秋时代来临。自春秋开始,礼崩乐坏,子弑父,弟戮兄这等事情层出不穷。且此时是一个思想大解放时期,百家争鸣。法家,墨家,并,农,纵横各家百花齐放。

孝这一伦理思想,已经相对没有那么重要了。但是先贤孔子在这以争霸天下为目标的年代首先提出不同见解。他创立儒家,带领弟子周游列国,为各国君王,百姓阐述他理解并为之发展继承的“孝”。孔子对“孝”的观念理解在《论语》与《孝经》之中都有很好的阐述表达。如:

法宜容情——古人为何以孝治天下?莫让“愚孝”误导人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从这几则孔子与弟子对话之中可以看出,孔子对于“孝”的核心思想。孝顺父母,要遵从父母的决定。在父母在世时要发自自内心的以礼相待,死后也要根据礼法下葬,祭祀。还要时常关心父母身体,不能单纯以钱财供养,要真心的供养,服侍。能做到这些,才能称之为“孝”。

二、孝文化的上升期

秦汉时期

虽然儒家在春秋战国时期与墨家并称“显学”,但是最终是

以法家为治国思想的秦国统一了天下。秦国因为尊崇法家,主张用严刑重典治国,所以对教化礼乐并不算太重视。而且在秦一统天下后,发生了“焚书坑儒”等事件,导致儒学终秦一朝只能暗自发展,上不了朝堂。依靠法家治国的大秦在统一十五年后便分崩离析。之后汉高祖刘邦,便崛起了。

汉朝可以说是我国第一个确立以孝治天下的朝代,在刘邦进关中时,首先就是“置父老”,在建立汉朝之后,大汉帝国主要选拔人才的方式就是“举孝廉”。所谓的举孝廉,就是乡绅方正,在各地推举孝顺父母,办事廉洁的人。而且在太学里的太学生必修的科目之中,也有含有《孝经》。

法宜容情——古人为何以孝治天下?莫让“愚孝”误导人

可见有汉一代,一个人是否孝顺,也是评判一个人好坏的重要标准。不仅如此,汉代每一位皇帝,死后的谥号之中,前面都会加上一个孝字。如:汉孝武皇帝,孝宣皇帝。从中也可以看出最高统治阶层对孝道的重视。所以说终汉一代,统治阶层们把“孝”这一字提升到一定的高度,开始了统治者对人们思想行为的牵引与钳制。

而最不能理解的,就是《二十四孝》之中的“埋儿奉母”。在东汉时期,一名叫郭巨的百姓家有一老母和两位兄弟,在父亲死后把财产都分给了两个弟弟,自己独自奉养老母。不久之后她怀孕的妻子生下了一个儿子,而多了一张嘴也使郭巨贫穷的家庭更加难以支撑。郭巨害怕儿子的存在影响了母亲的伙食。

于是打算把可爱的儿子活埋,把用在他身上的粮食来奉养母亲,幸好在挖坑埋儿子的时候一不小心挖到一大箱金子。有钱的郭巨才给了他可怜的儿子一条“生路”。最后一家人幸福快乐地生活在一起。这样的事迹竟然被官方收录并且大肆表扬,在我们新时代的今日是不可想象的。郭巨的“愚孝”令他获得大笔财富的这一毒鸡汤我们也万万不能喝,在孝顺的同时,

我们一定要“理智”,千万不能“愚孝”。

魏晋时期

正所谓魏承汉制,魏国是由大汉孝献皇帝禅让过来的,在政治制度上大体是继承了两汉四百余年的传统。但是在选人官制上出现了极大的变革,由于曹魏当时想要篡夺汉室江山,就必须先得到世家大族的支持。这时“九品中正制”就应运而生。

法宜容情——古人为何以孝治天下?莫让“愚孝”误导人

而所谓九品中正制,是每个州郡推举一名德高望重的中正,在州郡之中评定人才的道德,才能来决定品阶。而这一选人制度实际上就是与世家大族的妥协。因为在战乱纷纷的乱世,能幸存下来的德高望重者,大多都是背后拥有一个庞大的世族,一般没有背景的寒门人士,打多都在乱世之中丧生。

所以实际上就是曹魏统治者将选人的权利交给了世族,以此来换取世族对政权的支持。而在当时,由于东汉末年军阀林立,政权建立又会随之倾覆。所以在当时忠君思想其实相对来说没有那么重要,而考核人才的道德,除了忠君,便是孝顺为第一位了。所以在当时中正考核时,道德标准经常以孝顺为第一位。

当晋代魏时,“孝”这一思想又被提高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这是因为,司马代魏是通过兵变篡夺曹魏权力的方式夺取。司马懿一家三代入仕魏朝,但是自从发动“高平陵之变”,魏国朝堂变成政由司马氏出,皇帝视为傀儡用之。司马懿之子司马昭更加猖狂,指使部下杀死皇帝曹髦,

最后由其子司马炎代魏称帝。

可以说司马一家世受魏禄,司马懿更数次成为托孤大臣,最后其孙篡位称帝。可以说是不忠的经典例子。当晋朝一统天下之后,想起自己家族的成功过程,司马炎是不敢用忠君这一思想来招揽人才。所以在晋朝,孝顺完全超越了忠君成为中正道德要求第一位。

凡是有人以孝闻名,无论才能,忠奸,皆由中正上报朝廷录为官员。更有时候朝廷会主动传召,征辟为官。如著名“卧冰求鲤”的主角王祥,虽然“孝顺至极”,但是其能力十分一般,功业寥寥,最多只能做一州之长。

法宜容情——古人为何以孝治天下?莫让“愚孝”误导人

但是晋武帝为了标榜孝道,将其拜为太保,给人们放出一种信息,只要足够孝顺,哪怕没有能力也能身居高位。晋国皇帝都是通过不忠来得到的,所以只能极力推崇“以孝治天下”,这一时期“孝”又被推崇至一种新的高度。

三、孝文化的巅峰

宋朝是儒学发展的一个巅峰,在理论上出现了“程朱理学”一系。而程朱理学的核心理论便是“存天理,灭人欲”。程朱理学认为天理是世间唯一的真理,而天理在人间的体现就是”“三纲五常”。何为三纲五常,即是: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就是仁,义,礼,智,信。而超出这方面的欲望都是人本不应该有的违背礼仪的欲望,这些都是与天理对立。

这一思想的提出,十分符合统治者的利益。在很长一段时间都被作为官方正统思想。而在这一时期,孝很大一部分已经不单纯的是“孝顺”父母,而引申为臣子对君王的“孝”。类

似“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的例子比比皆是。

而且在宋朝是十分兴盛一种“刮股疗亲”的愚孝方式,在“程朱理学”的影响下,人们认为,刮股疗亲是一种“存天理,灭人欲”的现实体现。每当父母亲人长辈生病时,总是不缺“孝子”割下身上的肉来用作药引,以此来希冀早日康复,体现自己的孝心满满。

而政府对于此类行为不但不劝阻禁止,反而设置奖赏,割下的肉越大块体现孝心越多,奖励越多。这种“愚孝”行为不但是民间自发,政府还在推波助澜。导致一段时间内“割股疗亲”之风大盛,上至达官贵人下至平民百姓都以此为荣。可见宋朝“愚孝”之风越演越烈,在政府支持之下甚至达到了顶峰。

法宜容情——古人为何以孝治天下?莫让“愚孝”误导人

人们都要遵守三纲五常,将人之本性压抑到极致。这类“愚孝”糟粕实在是不能取之,我们在学习古代孝道文化是时,一定要学会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让孝道文化在新时代有新的理解与发展。

综上所述,“孝”文化至周朝开始,一直到宋朝不断发展,期间形成“愚孝”,并且发展到巅峰,而如今21史世纪,在新时代的我们,在学校古代“孝”文化的同时,还要学会有选择的吸收古代“孝”文化,不能让“愚孝”误导我们。对父母“尽孝”应当,但是“愚孝”不可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