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到底要不要買房子,你有什麼好的建議?

二十3170


買房子這件事真的是沒有虧的。

2004年快結婚了準備買房,當時我家有一個小套(60多平方),當時看中了一套80多的總價40多萬,那個時候買房沒什麼限制首付三成商業貸款即可,後來因為一些原因沒買成。

2014年因為小孩要上中學想買個學區房,開始急於找房看房,2015年終於成功辦好200多萬,首付五成商業公積金組合貸每月還款6000。

早買那套房換房不吃力,還可以首付2套房,總之呢買房宜早不宜遲,還有呢就是要看個人經濟條件。


馨馨寶貝61


本人從事房地產8年,服務的客戶,從來沒見過客戶後悔買房的,唯一後悔的是買的房子買小了,我的觀點就是如果有想買房的打算那就趁早

預計今年5-6月是個低點,適合入手,自去年12月開始,銀行審批貸款格外嚴格,開發商回款困難,再加上今年的疫情嚴重,開發商銷售困難,難以回款,同時還需要支付員工工資,還銀行的融資利息,好多房企已經沒錢週轉了,唯一的辦法就是賣房子,現在部分房企已經開始降價,以價換量。快速回款,維持運營,能維持企業運營後就會考慮企業利潤,所以說降價時間不會很長,預計8-9月開始反彈

買房子需要關注的點很多,應著重關注以下幾點:

1.開發商,儘量選擇大開發商,尤其是今年,小企業很可能就熬不住會破產被收購,大企業的風險要小一些

2.位置,李嘉誠先生曾經說過,買房注重要的是什麼?位置,位置,位置,這足以可以看出位置的重要性,好的位置,上風上水

3.商業配套是否齊全,能否在最短的時間內解決小區的衣食住行

4.學校是眾多買房者關注的問題,好的學校能給孩子帶來好的教育,孩子是我們的未來

5.物業服務,好的服務能使人愉悅,今年疫情是檢查物業服務的最高標準

6.戶型,現在戶型一般都是全明戶型,南北通透,戶型不滿意一定不能入手

7.最重要的是價格,就是性價比,付出的金錢能否與產品形成正比

以上就是我的觀點,希望能幫助你


濟南劉玉林


2020年的小陽春期間,將會是2010年到2020年十年間最不適合買房的時間。

也會是未來1年內最不適合買房的時間。

就不說廢話了,只說乾貨。

八個原因:

一、房價2020年無法上漲更加得以確定。大家可以看看我們2019年的房價走勢,全國除了那幾個三四五線城市,一二線裡面就只有深圳一個在年底取消了豪宅稅之後才開始上漲,說明2019年的樓市是整年低迷的,那麼2020年在經濟持續低迷的情況下,樓市也將繼續保持低迷。

二、GDP增速低於6是大概率事件了,武漢事件的影響之下,2020年的整體經濟形勢將會更加嚴峻,之前很多人都在說GDP能不能保6,那麼現在基本上可以確定,GDP增速保6是不太可能的事情了。既然GDP無法保6,那麼房地產的增速還會繼續下跌,房價的上漲概率會進一步減少。

三、2020年樓市小陽春計劃的破滅,在元旦的時候,很多準備賣房的業主就把自己房子掛牌價提高,就為了這次樓市小陽春好能把房子賣出去,結果遇到了武漢這次事情,現在大家門都不敢出去,更別說買房了。沒人買房,那麼樓市小陽春就自然等於歇菜了。

四、炒房客的資金壓力進一步加大。這次2020年樓市小陽春泡湯了,對於普通的剛需來說,只是買房的時間往後推了一點,並沒有什麼損失,而對於那些加槓桿買房的炒房客來說,房子晚賣一個月就意味著要多還一個月的房貸,這讓本來在2019年沒賺到什麼炒房客雪上加霜。在這種資金壓力之下,炒房客在2020年後三個季度必須加快賣房的速度,好回籠資金,才能讓自己不至於立馬爆倉。炒房客急著賣房,那麼房子的議價空間就會加大。

五、人們的買房心態在改變。經歷著這次武漢事件,讓很多沒有經過03年事件的人知道,幫助很多人重溫了一下什麼叫固定資產在災難面前,什麼都不是。這會讓很多本來猶豫不決買不買的人變成不買房。這樣買房的人減少,而賣房的人增多,供大於求,房價下跌的概率會更大。

六、收入的降低。這次春節的消費肯定是泡湯了,2018年春節7天時間消費的金額達到了9000多億,今年沒意外的話本該達到1萬億,但是看到現在的情況,肯定沒戲了。少了這1萬億,讓很多本來準備春節賺一筆的人,不但沒有賺到錢,還虧了一筆。大家想想,錢都虧了,還哪有錢去買房。

七、新房的庫存壓力更大,想想這次至少停賣了1個月以上,對於房企來說,就晚週轉了一個月,損失就不是個小數目,而且還積壓了那麼多新房,那樣的話,等恢復正常以後,房企肯定會用各種手段去搶買房的人,到時候議價空間更大。

八、現在外面那麼危險,這個時間還去買房,你不為自己身體健康著想,也要為你家裡人著想,還是等外面風平浪靜以後再去看病。

因為以上八個原因,所以不建議大家在這個春節去買房。

隨著現在的形勢變化,估計會有很多房產專家讓大家去抄底,但我要跟大家說,我們現在的情況和03年的情況不一樣了。

以前我們是增量社會,什麼都阻擋不了我們前進的道路。

現在我們是存量社會,能穩住之前的增速就是最大的勝利。

現在這個情況,儘量全款買房,別加槓桿,多給自己家留點存款,別留負債,你永遠不知道意外會在什麼時候來臨。

希望大家在2020年裡,身體健康。


勵志江國棟


 很榮幸回答這個問題,2020年了。回頭看看這一年的房地產市場,雖然年初經歷了“小陽春”,但由於只出現在部分地區,而且持續時間又比較短,所以影響十分有限。此外,從今年4月開始,全國房地產市場就進入到了樓市調控升級加碼的過程當中,所以總體來看,這一年的樓市可以用“平穩調整”四個字來概括。

  具體來看,前11個月,全國各地發佈調控570次左右,密集程度刷新了歷年調控紀錄,受此影響,很多熱點城市的房價迎來了下跌。根據中國社科院發佈的《中國住房市場發展月度分析報告》顯示,最近一年,核心城市房價止漲趨穩,廣州、青島、濟南、長沙、武漢、鄭州、西安、福州、石家莊等城市的房價都開始跌回到了一年前的水平。比如,青島同比下跌11.67%,濟南同比下跌8.89%,長沙同比下跌6.62%。

  可到了年末,房地產市場並不平靜,關於明年調控放鬆的聲音和房價上漲的聲音不斷出現。11月底,在上海舉辦的某論壇上,中國人民銀行調查統計司原司長盛松成表示,很多人都說房價要跌,但房地產投資下行造成的供需缺口可能導致半年到一年後房價上漲。時隔不久,12月6日,在濟南某房地產論壇上,經濟學者馬光遠也表示,02020年調控放鬆的概率較大,部分熱點城市的房價可能會在上半年反彈。

  在調控密集出臺和房價下跌的當前,樓市看漲言論的不斷出現,著實讓一部分觀望中的購房者變得糾結和迷茫起來。其實,筆者認為,專家學者的言論參考即可,不可全信,因為對於政策性市場來說,決定樓市走向的關鍵還是要看政策。臨近年底,要判斷2020年的樓市走向,國家經濟工作會議無疑是重要的窗口。根據新華社報道,在剛剛結束的國家經濟工作會議上,國家對2020年的房地產進行了明確定調:

  要加大城市困難群眾住房保障工作,加強城市更新和存量住房改造提升,做好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大力發展租賃住房。要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全面落實因城施策,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的長效管理調控機制,促進房地產市場的平穩健康發展。在筆者看來,國家對2020年房地產市場“一錘定音”,打破了最近一段時間以來關於調控放鬆的幻想,給觀望中的購房者吃下了定心丸。雖然字數不多,但字裡行間都透露出了4個明確的信號,2020年要不要買房已經清楚了。

  第一,再提房住不炒,投機炒房依然會受到嚴格管控。

  最近一段時間以來,筆者經常看到不少文章或者聽到不少聲音,都表示這個會議上沒有提房住不炒,那個報告裡沒有寫房住不炒,弄得不少購房者緊張兮兮的。其實,在筆者看來,國家都已經明確定調了,無論提或者不提,房住不炒都在那裡,沒必要過度解讀。與2018年一樣,這一次,國家又提及了房住不炒的定位,這說明國家遏制投機炒房的決心不變,同時意味著2020年全國房地產調控的整體基調依然從緊。總而言之,投機炒房的空間和概率越來越小了。

  第二,樓市穩字當頭,雙向調控將逐步成為常態化。

  在房住不炒的前提下,國家明確2020年要全面落實因城施策,這意味著雙向調控將逐步成為常態化:既會防止房價大漲,同時也會防止房價大跌。說得通俗一點,如果一個城市的房價上漲壓力較大,調控繼續升級的可能性就較大,比如今年大連出臺了“限漲令”,要求房價只准跌不準漲,但跌幅不能超過申報價的5%。反之,如果房價下行壓力較大,那麼短期調控措施退出的可能性就較大。比如,馬鞍山出臺了“限跌令”,要求降價不得超10%。總而言之,無論是收緊還是鬆動,目的都是穩字當頭。

  第三,房地產告別大拆大建,4萬億“舊改”將代替“棚改”。

  根據財政部數據顯示,2018年我國各地棚戶區改造共計626萬套,而02019年全年計劃僅為285萬套,用腰斬來形容不足為過。伴隨棚改政策的逐步退出和淡化,現階段國家已經明確將“舊改”提上日程,即對大量的老舊小區進行修補和翻新,完善小區的各類配套設施。那麼,舊改的發展空間有多大呢?

  筆者認為,目前我國住房總量足夠了,有專家說已經夠二三十億人居住了,有的說僅空置房就夠16億人居住了,所以“舊改”代替“棚改”是大勢所趨,不僅可以改善居住環境,也可以提升房子的升值空間等。除此之外,數據顯示,目前全國各地需要改造的老舊小區大約17萬,投資額達4萬億,涉及上億人口。對此,中原地產分析師張大偉表示,這或將是房地產市場的新風口,未來會有更多企業進入。總而言之,“舊改”代替“棚改”意味著大拆大建的階段將漸行漸遠。

  第四,長效機制加快推進,樓市迴歸理性是大勢所趨。

  回顧2018年,關於房地產長效機制的表述為:要構建房地產市場健康發展長效機制,而這一次的表述為全面落實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的長效管理調控機制。筆者看來,最大的變化就是從“構建”到“全面落實”的轉變,這意味著明年房地產長效機制將會加快推進,具體來看,住房租賃市場將迎來進一步發展,而且此前央行報告中也明確將引導資金支持租賃市場的發展。此外,在盤活存量房的大背景下,除了“舊改”,房地產稅或許也會迎來新的突破,從而把空閒的房子推向市場,變成有效供給,滿足更多的住房需求。總而言之,樓市迴歸理性是大勢所趨。

  2020年剛需可以有信心了

  通過上文分析,我們可以得出一個明確的結論:對於樓市調控,國家已經動了“真格”。此前,孫宏斌就曾表示,本輪樓市調控是一個長期的行為,所以大家應該認清形勢,不要抱有幻想。數據顯示,2019、2020、2021年房企有息負債規模分別為6.1萬億、5.9萬億和3.4萬億,這意味著未來兩年,開發商仍將面臨償債高峰期。因此,面臨基調仍然從緊的房地產調控態勢,房企可能會繼續迎來洗牌。此外,囤房客的日子也不好過,房價不漲不跌,除了持有成本增加,想要變現並非易事。因此,中小房企和囤房客可能要“寢食難安”了。

  但樓市趨於平穩,對於普通購房者來說,顯然是一個好消息,有足夠的經濟能力可以考慮買房,反之則可以考慮先租後買,因為既不用擔心房價過快上漲給自己帶來壓力,也不用擔心房價過快下跌給自己帶來損失。此外,因城施策成為常態化,2020年各地或將在公積金、人才購房補貼、住房租賃等方面逐步形成利好剛需或改善者的氛圍。總而言之,樓市穩字當頭,讓普通購房者可以更加安心和理性的選擇自己的住房方式


優質旅遊房地產創作者


您好,很高興能夠回答您這個問題!

您提的這個問題作為現在要不要買房?我不知道您是出於哪個省份諮詢,因為我是在廣東深圳這邊的,從這次疫情來看,不管是作為剛需客或者是投資客對於目前這種環境來說都會有所暫緩腳步,對購房的慾望會有所下降,最起碼在三個月之內房價上漲的可能性很小,而且會有階段性的適當下跌!

那我們也可以從不同的省份或者是城市來分析,全國的沿海城市和北上廣深四大城市在疫情的影響之下,估計房價也是短時間內會有所下跌,但從城市的人口紅利以及城市的一個吸引力,相信還是很多人會湧入這些城市,房價慢慢的上漲那是必然的,也許通過這件事情會出現分化,三線以下城市的房價下跌的可能性非常大,或許說99%會下跌,但也都是緩慢向下,大家都應該知道,每個城市的房地產是當地政府的經濟支柱,下浮到一定程度,也許會有政策上的一些支持,畢竟吃穿住行是老百姓的硬性要求!

所以最後我個人總結,作為剛需需求來說,通過這次事情,也許是入手的好機會,作為投資客戶來說,可以再等個兩三個月看看市場的行情!謝謝!





恆菘眯聞


有需求,有能力就買。

什麼叫有需求呢?包括你家有小孩要上學,沒房子就沒學區這種情況。包括你想改善住房條件,租的房子一般人都捨不得買好的傢俱等等。

什麼叫有能力,就是能湊出首付,能負擔月供而不至於隨時有還不上的風險。

那什麼時間買呢?當網上一片喊跌的時候就跌不了,因為沒房子的人才希望房價下跌,喊的人多,證明需要買房的人還是很多的。

那什麼時候會漲呢?當zf出臺各種政策刺激房地產的時候,各種鬆綁,降息降準等操作出現的時候。


花生排骨蛋炒飯


從傳統觀念開講房子是一個家庭起點也是終點,從現在來講是安全感是責任,從未來來講是一種固定資產是一種投資。你覺得有沒有必要買呢?



無解析


條件允許的情況下肯定買房好,不買房怎麼落戶呢?將來孩子怎麼上學呢?只有買了房落戶才能享受到城市的配套,才是一個市民啊。雖然我也覺得當前房價有點偏高,可是沒有辦法啊[流淚]



輝煌七夜


如果是剛性需求,那肯定是要買的,如果是投資這幾年已經過了房產投資的最好時間,最近幾年三線城市的均價基本都是過萬了,空間已經很少了。



老胡的宜春故事


買房子來說,不可能買到最低,也不願意買到最高,適當而為,房子肯定不會虧的,只是賺的多少,越早買越划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