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七河地区是如何被沙俄占领的?

傻瓜出没熊注意


我是小心,与你分享。

首先要明确一个事实:七河地区地处中国西北,是不适合人类生存的地方,可能其下面会有一些资源,但是目前没有勘探出来,即这块土地的使用价值极低。

原属于准噶尔汗国

在来说说这块土地的由来:这块土地本来是由准噶尔汗国所有,18世纪中叶,清朝平定准噶尔汗国,于是占有了这里。为了更好的管控这里,设置了伊利将军。

清廷无力保全疆土

19世纪中叶,随着中国两次鸦片战争失败,西方列强开始了对中国领土的瓜分,七河地区就是在这个时候被沙皇俄国抢走的。这里需要区别一下沙皇俄国和西方列强:西方列强是战有土地之后在上面做生意、奴役当地人民,做生意一就要计算成本,如果利润不够高,西方列强往往不会侵夺殖民地;但是对沙皇俄国来讲,不仅要奴役当地的人民,还要占有这块土地,而且是不计代价的。

七河地区本不毗邻沙皇俄国的边界,但是沙皇俄国看到此时清朝已经羸弱不堪,面前的肥肉怎么能不宰一刀呢?于是俄国强力迁徙罪犯到七河地区,实际占领了该地区,最后强迫清朝割让七河地区。沙皇俄国这么做定然是耗费巨大,但是为了领土,沙皇俄国觉得一切都值得。

作者点评

沙皇俄国总是不计代价的索取他国的土地,从中国的历史观来评价这些为政者,自然是不可取的,但是他们有他们自己所认为的政治正义。沙皇俄国的这种政治正义一直持续道了现今俄国身上,俄国也是不计成本的索取领土,即便损失再多金钱也无所谓,可是这样真的好吗?

反观中国历史上,自从秦始皇统一六国以来,中国的领土范围就大致确定了,就是因为中国的政治家认为再边远的地区,使用性能就不太高了。中国五千年来,虽然消灭了不少小国,而且统一了他们的领土,但是汉族对被统一一方的人民展示了接纳的态度,使得被统一一方的人民也能够在中华土地上安居乐业。


心说历史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通过《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抢走的。

七河地区目前属于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分别是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州、江布尔州和吉尔吉斯斯坦东部。

这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这里也是无数民族争夺的领土。

七河地区包括向巴尔喀什湖的七条河流(伊犁河、卡拉塔尔河、哈萨克阿克苏河、列普瑟河、阿亚古斯河及现在已经消失的 Baskan河和Sarkand河)所在流域,包括巴尔喀什湖以南、中亚河中以东,以伊塞克湖及楚河为中心的周边地区。

目前7条河中已经有2条河断流,还剩下5条。

说起来,这块区域也不小,有高达40万平方公里,相当于内蒙古的面积。不过,这里从古至今地广人稀,是牧区。

早在汉代,这里还是西域的一部分。当时月氏被匈奴人击溃,逃到七河地区。随后这里就是各种民族互相争夺,看谁更厉害。

元代时期,这里属于属窝阔台汗国和察合台汗国。

直到15世纪1466年,哈萨克人在七河西部建国。到了16世纪,哈萨克和吉尔吉斯人夺得了整个七河地区。

16世纪,准噶尔占领了七河地区。后满清军攻打准噶尔蒙古,1757年准噶尔汗阿睦尔撒纳逃亡到七河地区。

清军尾追,占领整个七河地区,并且继续攻打哈萨克人。

哈萨克大汗同清军签订协议,承认七河地区为满清的领土。

不过19世纪沙俄控制了中亚,开始抢夺中国新疆领土。

1864年,沙俄出兵强占外西北大片领土。当时满清无力招架,被迫屈膝投降,双方签订《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

沙俄由此割占外西北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和斋桑淖尔(今斋桑泊)南北44万平方公里的领土。

其中,中国主要割让的领土就是七河地区,共有40万2200平方公里(其中的353,000平方公里现在属于哈萨克斯坦,其余部分属于吉尔吉斯斯坦)。

当时在这里游牧的哈萨克部族克烈部,不愿意接受沙俄管理,纷纷南下将入新疆腹地。


萨沙


七河地区(哈萨克语为Zhetysu,俄语译为Semiryechye),指流向巴尔喀什湖的七条河流支,包括巴尔喀什湖以南,中亚河中以东,以伊塞克湖及楚河为中心的周边地区,大致包含了今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州,江布尔州和吉尔吉斯斯坦以及新疆伊犁一带。

沙皇俄国通过《北京条约》,《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伊犁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相继取得了七河地区的领土,1864年10月7日沙皇俄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了割占中国七河地区领土《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沙俄由此侵占中国西北部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和斋桑淖尔南北约44万平方公里的领土。1881年2月清朝与沙皇俄国在圣彼得堡签定了有关归还新疆伊犁地区的条约《中俄伊犁条约》,根据该条约及其子约,中国虽收回了伊犁九城及特克斯河流域附近的领土,但俄方仍割让了塔城东北和伊犁、喀什噶尔以西约7万多平方公里的领土,由上述不平等条约大清丢失了大约70万平方公里的外西北地区土地。






情比天高259


具体的说,七河地区是签署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后彻底被沙俄占领的。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先让我们了解一下七河地区,所谓的“七河”就是如下地图标示的七条河流:

七河地区就是流向巴尔喀什湖的七条河的流域,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的地区。

再说到七河地区的历史,我们有两个比较了解的历史事件:

  • 唐朝时在此地区筑有碎叶城,据说是诗仙李白的出生地。
  • 18世纪中叶,“十全老人”乾隆皇帝平定准噶尔,将此地区纳入清朝版图。

接下来再说七河地区被沙俄占领的过程:

由于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在两次鸦片战争期间,沙俄通过武装入侵、筑垒移民等手段,逼迫清政府签订了

《中俄伊犁塔尔巴哈台通商章程》、《瑷珲条约》、《中俄天津条约》和《中俄北京条约》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强占了我国的大片领土。

之后,沙俄继续采取的"以实际占领支持外交要求"的策略,出兵占领所谓"国界草案"中沙俄标明的地方。

1864年10月7日,清政府被逼签署了《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割让了除伊犁以外的七河地区,从此以后,七河地区就归沙俄土耳其斯坦总督区七河州管辖了。

欢迎关注,我是没事闲拉呱,我将与您持续分享有现实观点、有人生态度的历史分析!


没事闲拉呱


1864年10月,俄国军队用武力迫满清政府签署《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又称《塔城议定书》的 条约。条约规定清政府要将其新疆地区巴尔喀什湖以东的大约四十四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割让给俄国,今全境已归哈萨克。条约签署后,现代中国北部边疆已大致成形,除中国和外蒙古的边界外。



小灰LX


七河地区指的是流向巴尔喀什湖的七条河流所在的地区,分别包括现在的哈萨克斯坦的阿拉木图州,江布尔州,吉尔斯坦的东部,再加上中国新疆的伊犁,这些土地在当年都属于是满清所有的,也是中国所有的。



这块地面积事实上不小,有40万平方公里,比中国很多省都要大。不过这个地方人口非常的少,因为是牧区,所以属于人迹罕至的地方。在汉朝的时候,这里属于是西域的一部分,强大的匈奴曾经占领过这些地方,只不过因为历史的变迁,这块地方被很多国家和民族曾经占领过。



到了15到16世纪的时候,哈萨克斯坦人和吉尔吉斯坦人曾经争夺过这些地方,后来准格尔部强大之后,也占领了七河地区,当然满清灭掉准格尔部之后也尾随而至,最终占领了整个七河地区。所以这块地方从那个时候就开始属于满清,一直到满清末年。



到了满清末年鸦片战争之后,满清的国门被打开,而满清落后的武器和装备不是帝国主义列强的对手。而野心勃勃的沙俄,趁着满清衰弱的时候,强逼满清签订不平等条约,最终占领了七河地区。当时满清将七河地区绝大部分都割让给了沙俄,仅仅剩下伊犁等少数地方还保留着。



我是平安读历史,期待您的关注与点评!


平安读历史


1864年《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被割让走的。

七河地区指的是流经巴尔喀什湖的七条河流的地区,分别包括了目前巴萨科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中国新疆的一部分地区在内。

现在的七条河有两条断流,只剩下五条河流了,这部分地区面积超过了40万平方公里,而且七河地区最早在汉朝的时候就被纳入到了中原的统治范围内,但是由于后来中原的衰落,从而使得游牧民族得以占领这片土地,最后在清朝的时候,满清击溃了在七河地区的准噶尔汗国,又再次将他纳入到了统治范围内。

但是没过多久,大概一百年左右的时间,沙皇俄国迅速崛起,一路向东开疆拓土,并成功地占领了中亚地区。

虽然在康熙朝的时候,清朝就与沙皇俄国交过手,双方互有胜负,因此沙皇俄国也不敢过分挑衅清朝,但是在短短的百余年间,清朝从鼎盛状态迅速衰落,之后再两次的鸦片战争中被欧洲列强打得一塌糊涂,皇帝出逃,给了满清当头一棒,至此沙皇俄国也悍然出兵强行占领了西北边界。

很显然,满清政府现在无力出兵,所以只能委曲求全了,而且本着快速结束这件事,然后集中精力发展洋务运动,所以这次不平等条约签的异常迅速。

这次条约清政府连打都没打就投降,割让了七河地区。


这个历史很正


看完我说写的大家都完全明白这段历史!

19世纪前期,俄国逐步控制了哈萨克诸部,随后利用与清朝西北边界毗连的有利条件以及清朝国势的日益衰微,开始蚕食清朝西北边疆和进行扩张活动。1840年,趁鸦片战争爆发之机,俄国派遣军队占领了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的清朝领土。1846年,又越过爱古斯界河,深入清朝边境700余里,至哈喇塔拉河上游北部的科帕尔河,次年在当地筑成科帕尔堡垒。此后,俄国进一步武装占领伊犁、塔尔巴哈台边境地区。至1860年,俄军已基本占领伊犁塔尔巴哈台常设卡伦以外边境地区。

在军事扩张之外,俄国还一直企图获得在塔尔巴哈台、伊犁和喀什噶尔三地的贸易权利,以改变此前与清朝的陆路贸易局限在恰克图一地的情况,但其要求遭到清朝的拒绝。1851年,即位不久的咸丰帝在俄国的外交压力下,被迫同意了俄国的通商要求。8月,清朝的伊犁将军奕山、塔尔巴哈台参赞大臣布彦泰与俄国代表科瓦列夫斯基(P.《Kovalesky《,)等签订了清俄《伊犁、塔尔巴哈台通商章程》,俄国取得了在伊犁、塔尔巴哈台两地的贸易免税权、设置领事权、建立贸易圈等权利。该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俄国进一步对新疆的渗透。

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俄国迫使清朝签订了《北京条约》,不仅割占了黑龙江以北和乌苏里江以东100多万平方公里的清朝领土,而且还强行规定清俄西部边界的走向。条约第二条规定,“西疆尚在未定之交界,此后应顺山岭、大河之流,即现在中国常驻卡伦等处,及1728年,即雍正六年所立沙宾达巴哈之界碑末处起,往西直至斋桑尔湖,自此往西南,顺天山之特穆尔图淖尔南至浩罕边界。”这一规定严重侵害了清朝的利益,为以后俄国强行割占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大片清朝领土提供了借口。

条约的第三条规定清俄西疆的划界、立碑等具体事项,由双方派遣代表在塔尔巴哈台城会商办理。会谈前,俄国军队越过特穆尔图尔、斋桑淖尔,武装占领了伊犁、塔尔巴哈台地区常设卡伦外的许多战略要地,并公然阻拦伊犁、塔尔巴哈台两地的清朝巡边部队,威胁动武。1862年,双方代表在塔尔巴哈台召开会议。俄方全权代表为鄂木斯克军区司令部巴布科夫(I.F. Babkov)上校,清朝的谈判代表是乌里雅苏台将军明谊、塔尔巴哈台参赞大臣明绪。会谈历时两个多月,双方会晤10多次。

巴布科夫坚持以俄方绘制的界图为准,将常设卡伦以外地区全部划归俄国,这种无理要求遭到了清朝谈判代表的坚决反对,谈判陷入僵局。俄方决定再次向清朝施加军事压力,于是单方面中止会谈,启程回国。1863年,俄国派遣军队侵入科布多、塔尔巴哈台、斋桑淖尔、伊犁地区。在俄国的武力威胁下,清朝不得不表示同意俄国的要求。1863年9月,俄国代表巴布科夫、札哈罗夫(I.I.Zaharov)再次来到塔尔巴哈台,与明谊展开会谈。由于明谊尚未接到清政府的命令,没有答应俄方提出的谈判要求,巴布科夫再次中断谈判回国。

随后,俄军再次侵入清朝卡伦,并派兵强占伊犁西北的夏博罗胡吉尔卡伦及卡伦内的一些地方,伊犁岌岌可危。当时,天山南北战乱不断,明谊不得不根据清政府指示,重新与俄国谈判。1864年9月,巴布科夫与札哈罗夫第三次来到塔尔巴哈台,10月,强迫明谊等人签订清俄《勘《勘分西北界约记》共10条,主要内容为:重新规定了自沙宾达巴哈至帕米尔的清俄两国边界线,把原属清朝所有的北起阿穆哈山脉,分西北界约记》南达葱岭,西自爱古斯河、巴尔喀什湖、塔拉斯河,东迫塔尔巴哈台伊犁的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44万多平方公里的土地及生活在这些土地上的6万多乌梁海、哈萨克、布鲁特部落居民划归俄国。

条约第六条还规定,自该约换约之日起过240天,两国派遣立界大臣前往阿鲁沁达兰、喀布塔盖两卡伦间会齐,按照议定界址,分途建立界牌。但是,由于新疆战乱频发,清朝已相继失去对天山南路、伊犁、塔尔巴哈台等地的实际控制,双方无法派员前往,立界牌工作无法如期举行。1869年,清朝同俄国对乌里雅苏台、科布多两地的边界进行了勘界立牌,俄国通过《乌里雅苏台界约》和《科布多界约》又割占了唐努乌梁海西北部阿穆哈河一带牧地及原属清朝的斋桑湖以北地区。

1870年,俄国又单方面对清朝尚未收复的塔尔巴哈台布伦托海的清俄边界进行了勘界立牌,强迫清朝签署了《塔尔巴哈台界约》,割占了斋桑湖以东以南的土地。自此,在俄国的压力下,北起沙宾达巴哈,南至哈巴尔苏山口的清俄边界均已勘定,俄国通过勘界又攫取了清朝西北大片领土。俄国的侵略扩张脚步并没有因此止住。19世纪60年代,阿古柏对新疆的入侵,给俄国提供了进一步向新疆扩张的机会。1867年俄国结束对中亚三汗国的武力征服后,在原浩罕汗国重镇塔什干设立土耳其斯坦总督,以此为基地,俄国进一步提出占领清朝新疆之塔尔巴哈台、伊犁、乌鲁木齐和喀什噶尔等地,肥沃的伊犁更使俄国垂涎三尺。

1868年,俄国军队进驻伊犁附近的博罗呼济尔、特克斯、春济等地,开始对伊犁的苏丹割据政权施加军事压力,要求苏丹同意俄国商人自由进出伊犁地区,交还从卡伦外逃入伊犁的哈萨克牧民,以及从伊犁收购和运输煤炭、木材、粮食等,但遭到苏丹政权的拒绝。1870年,由于担心正在北进的阿古柏军队进攻伊犁,俄国又派兵强占了沟通天山南北的咽喉要地穆素尔山口,修筑了通向伊犁的道路,并在边界线上集结军队,准备进攻伊犁。1871年,俄国兵分两路,一路从博罗胡吉尔出发进攻马札尔,一路由春济出发进攻克特缅,大举进攻伊犁。

经过近两个月的军事打击,俄国最终迫使伊犁苏丹投降,俄军占领伊。以后10年间,伊犁划归俄国七河省管辖,由俄国军官进行管理。今天的文章到这里就结束啦,各位看官大大,都看到这了,麻烦给小编点个大大的赞呗!!您的关注和点赞,是对小编最大的鼓励和支持!!嗯~,360度各种姿势来求赞求关注!! \\(^o^)/动动您发财滴小手,举手之劳└(^o^)┘感谢各位看官们!! 祝各位看官们生意发发发,学业事业成成成,身体康康康!!! 感谢大家的支持!!小编在这里感谢各位看官们了! \\(^o^)/ 如果大家有不同看法欢迎各位看官们在文章的下方留言评论


点滴见证


大清无能,国势衰退。

在18、19世纪,沙俄政府的外交国策目标只有一条,那就是——土地,土地,还是土地。

对于土地的贪婪,沙俄帝国和英法德那些老牌帝国主义大不相同,旧欧洲能有一块殖民地也就知足了,殖民做不到,租借也行呀,重要的是有生意做有钱赚,侵略别人的时候,也在那里计算成本。

沙俄不一样,他们为了土地不计成本,不计时间,不计功夫,反正一定是要么得到土地,要么得不到土地。

本来,中国的西部疆界就在“巴尔喀什湖”,沙俄的边界离“巴尔喀什湖”还有一段距离呢。

即是说,两国就不应该有边界纠纷,又不搭界,是不是?

然而,沙俄政府趁着两次鸦片战争期间,清政府无力西顾之际,派出了武装移民,建村筑垒,搞成了沙俄移民事实上存在于“巴尔喀什湖”东边和南边的既定事实,形成了移民占领了中国大片领土的既成事实。

要知道,这些移民日子很苦的,也是被迫,要么是刑事罪犯被发配,要么是被流放的政治犯或者失败的官僚,逃亡者众多,然而,沙俄政府就一直派,一直流放,尽管成本巨大。

说实话,巴尔喀什湖那地方,以前并不宜人定居,游牧地区嘛!然而,沙俄人还是强迫他的人民去定居了。

他们为什么要这么做,因为当时沙俄有一个由“东西伯利亚总督”穆拉维约夫提出的侵略政策——“以实际占领支持外交要求”。

先派出移民占住了,等待机会提出外交要求!

所谓的七河地区顾名思义就是有七条河的地区呗!这七条河即是流向“巴尔喀什湖”的七条河流。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已经奄奄一息了,沙俄政府终于等来了机会——悍然提出了勘探边界的要求,开始实施“以实际占领支持外交要求”侵略方针的最后一步——提出外交要求!

清政府能有什么办法呢?

弱国无外交。

沙俄帝国几十年前就开始布局了,打也打不过,只有放弃了呗!只有“尊重”人家沙俄的事实占领呗!签署了《中俄堪分西北界约记》。

反正慈禧也有一条外交国策——宁赠友邦,不予家奴。

倒是两好搁一好,慈禧是罪人。

现在七河地区也脱离了苏联。


葭明通半瓶历史


早在夏商周时期,七台河地域是中国北方先民肃慎人的领地。其时,生息在黑龙江地区的肃慎人和索离人等,已向中原朝贡。肃慎人几易其名,到唐代改称靺鞨。

太后圣历元年(698年),粟末靺鞨人建立唐地方政权渤海国,靺鞨最盛时辖5京15府62州,七台河地域属铁骊府辖,府址德里镇(今依兰县境内)。

渤海国被契丹灭亡后,大同元年(947年)契丹改国号为辽。辽沿松花江两岸至乌苏里江口设五国部,七台河地域属五国部头城越里吉(今依兰县)辖。

金收国元年(1115年),金灭辽。金地方最高行政区划为路(相当于省),七台河地域属胡里改路(路址在今依兰镇一带)辖。

蒙古汗国灭金后,元至元八年(1271年),忽必烈定国号为元。元创行省制,省下设路、府、州、县。元设胡里改万户府(今依兰县),七台河地域归其所辖。

明永乐七年(1409年),明在黑龙江、松花江流域设置相当于省级军政机构奴儿干都司,下设卫、所,七台河地域属呕罕河(今倭肯河)卫(卫址今依兰、桦南县交界处)辖。

崇祯十七年(1644年)后,清于依兰哈喇(今依兰县译汉语为三姓)先后设置协领、副都统、府、道衙门,七台河地域属三姓管辖。

民国七年(1918年)9月15日,勃利县公署正式成立,下辖地包括今七台河一带,上属依兰道辖。

民国十八年(1929年),废除道制,勃利县直隶吉林省辖。

民国二十年(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东北。

伪康德元年(1934年)12月,勃利县划归三江省辖。

伪康德十年(1943年)10月,设东满总省,勃利县划归东满总省辖。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东北地区划为9省,勃利县属合江省辖。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将松江、合江、牡丹江3省先后合并为松江省,黑龙江、嫩江两省合并为黑龙江省。

1954年8月,黑龙江、松江两省又合并为黑龙江省,勃利县属黑龙江省合江地区辖。

1958年,国家开始对七台河煤田(原称勃利煤田)大规模开采,勃利县自筹资金修建的全国第一条民办铁路告竣通车,这两件大事,给长期属勃利县辖的七台河这个偏远山区带来了勃勃生机。由于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口剧增。

1965年3月1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勃利县七台河镇,建立七台河特区(县级),直属合江地区辖。

1970年4月1日,七台河特区改特区为县级市,隶属关系不变。

1983年11月,七台河市晋升为省辖市,同时将勃利县划归七台河市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