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北京印記:尋找老舍先生在北京城的足跡

北京,從金、遼開始,就確定了自己帝都的地位,也讓這裡數百年來風雲際會,引無數英雄豪傑駐足,也或多或少的留下了印記。於是就想想把這些大師的印記羅列一下,也算是這個城市留下的印記。


北京印記:尋找老舍先生在北京城的足跡

最先開始的就從北京自己原產的作家老舍開始吧:

老舍的出生和童年

1899年2月3日,老舍誕生在新街口南大街的小羊圈衚衕5號,院內北房最東頭的一間,便是老舍的家。如今地名已經更改為小楊家衚衕8號。小楊家衚衕本身是北京如牛毛一般多的衚衕沒什麼區別,衚衕的兩頭都很狹窄,以新街口大街一頭的出口來說,只有三塊方磚窄,而到了衚衕中央又變得寬敞起來,格局就跟羊圈一樣,所以衚衕也因此得名。老舍在小說裡,把這裡形容成了葫蘆。


北京印記:尋找老舍先生在北京城的足跡

位於新街口的小羊圈衚衕距離積水潭和護國寺大街都非常近,這裡也就成為了老舍童年喜歡玩的地方。

護國寺街因為街上的護國寺而得名,護國寺廟會更是當年北京城逢年過節最為熱鬧的地方。如今,街道整治,這裡成為了北京又一處有文化韻味的街道。

積水潭,又稱西海,是北京什剎海的重要組成,在元朝這裡是全國漕運的總站。老舍先生一生喜歡水,風景秀麗的積水潭自然就成為了老舍先生喜歡的地方。我們從《老張的哲學》、《趙子曰》、《駱駝祥子》、《正紅旗下》均有對於積水潭的描寫。


北京印記:尋找老舍先生在北京城的足跡

不斷變化的求學地點

在護國寺街的附近,距離老舍家不遠的地方,有一條叫做正覺衚衕的地方,因為衚衕裡有一座明朝的正覺寺而得名。清末民初有人在這裡辦起了私塾,老舍就在廣濟寺主持宗月大師劉壽綿的資助下,從這座古寺裡開始了自己的求學生涯。


北京印記:尋找老舍先生在北京城的足跡

1909年,10歲的老舍從正覺衚衕的私塾轉學到西直門內大街、高井衚衕對面的公立第二兩等小學讀三年級。隨著城市的變遷,這所小學早已經沒有了蹤跡。

辛亥革命以後,因為公立第二兩等小學改為女校,老舍又不得不轉學到南草場公立第十三小學讀六年級,這個校址後來是西城區職工大學的所在。

一年後的1913年,順利完成小學生涯的老舍考取了位於祖家街的公立第三中學。祖家街因為清初祖大壽住在這裡而得名。祖大壽死後,朝廷又在衚衕口設立了祠堂,用來紀念祖大壽。從雍正年間開始,這裡就變成了學堂。最開始是正黃旗官學,到了1912年改為了公立第三中學。祖家街在1965改名為富國裡街,而公立第三中學也成為了北京市三中。


北京印記:尋找老舍先生在北京城的足跡

因為家裡貧困,老舍在這裡只讀到1913年的夏天,轉學到了不收學費,還提供校服、書籍的北京師範學校。1913年的夏天到1915年的3月,老舍在北京師範學校豐盛衚衕13號校址讀書,1915年3月到1918年6月畢業則是在北京師範學校育幼衚衕校址讀書,前後一共五年苦讀。

開始工作當老師的日子

1918年6月,老舍畢業了。很幸運,剛剛畢業的老舍就被京師學務局任命為“京師公立第十七高等小學兼國民學校的校長。這所小學位於交道口附近的方家衚衕,方家衚衕是一條元朝就有的衚衕,乾隆帝的三子循郡王永璋就住在衚衕的13、15號。因為46號院是當年的中國機床廠廠址,所以這條衚衕又被稱為機床衚衕。老舍在《趙子曰》裡提到的“北新橋往北的張家衚衕”,就是寫的方家衚衕。京師公立第十七高等小學現在叫做方家衚衕小學,如今學校的名字是老舍夫人胡絜青題寫。老舍在這裡的校長生涯一共待了兩年,也從這個時候開始讓老舍更加的喜歡孩子,所以也就有了為孩子們創作的《小坡的生日》、《青蛙騎手》、《寶船》等。


北京印記:尋找老舍先生在北京城的足跡

兩年後的1920年,因為工作做得還算不錯吧,老舍被提升為京師郊外北區的勸學員,工作地址也從城裡的方家衚衕搬到了德勝門外關廂華嚴寺內的郊外勸學員事務所。隨後又搬到了位於西城的翊教寺衚衕,就是後來官園附近的育教衚衕。這一段時光我猜想一定是老舍作為舒服的時光,工作不忙、又有錢賺。

1922年,從西山臥佛寺養病回來的老舍,一邊在西直門大街107號劉壽綿辦的貧兒學校幫忙,一邊住在馬路對面的西直門大街58號的京師學務局所屬的兒童圖書館內。

1923年,從南開回到北京的老舍,任北京教育會的文書,辦公地點在北長街雷神廟的北配房。同時還兼著兩份差事,一份是在北京市公立第一中學二年級教課,北京一中的前身是創建於1644年的八旗官學;另外一份則是在燈市口公理會基督教堂附設的北京地方服務團當幹事,這個地方就是現在北京的二十五中學。


北京印記:尋找老舍先生在北京城的足跡


北京印記:尋找老舍先生在北京城的足跡

老舍的生活

缸瓦市基督堂位於西四南大街,1863年由倫敦會的艾約瑟和雒魏林創建。1922年的夏天,老舍在這裡加入基督教,並擔任教堂內“西北城地方服務團附設銘賢高等小學及國民學校”的教導主任,並住在了教堂裡面。並結識了好友許地山,這也為之後前往英國打下了伏筆。


北京印記:尋找老舍先生在北京城的足跡

老舍在出國期間,他的母親就居住在前桃園25號,這條衚衕位於新街口到西直門之間,與馬相衚衕、樺皮廠等相連,如今因為拆遷已經沒有了蹤跡。

1930年4月老舍,從英國經上海返回北京,住在好友白滌洲位於煙筒衚衕的家裡,正是在這裡,老舍認識了胡絜青,開啟了自己的幸福的愛情生活。煙筒衚衕位於豐盛地區,東起機織衛衚衕,西部北折通西養馬營衚衕,因為金融街修建而拆除。


北京印記:尋找老舍先生在北京城的足跡

丹柿小院和老舍的最後時光

1950年,老舍先生從美國回國後,於是便在如今燈市口西街的豐盛衚衕19號買下了一個安靜的小院子,方便自己寫作。老舍搬進了的時候在院子裡種了兩顆柿子樹,每到秋季,紅彤彤的柿子掛滿枝頭,又叫做“丹柿小院”。老舍在這裡住了16年,一直到生命的終止。如今這裡被開闢成老舍故居紀念館,成為喜歡和熱愛老舍的大小朋友們參觀學習的地方。


北京印記:尋找老舍先生在北京城的足跡

1950年5月17日,北京市文藝工作者聯合會成立,老舍擔任主席,並一直連任到去世。最開始的辦公地點在霞公府街的15號,後來在1956年搬到了西長安街7號。另外北京人藝、全國文聯、全國作協都曾經是老舍辦公的地方。

1964年5月到1966年,老舍先後在密雲城關的檀營大隊、海淀區四季青公社門頭村大隊和順義縣的木林公社陳各莊大隊體驗生活,收集素材。

1966年8月22日,這是一個讓所有喜歡老舍的人,最為難以忘記和最為悲傷的日子。這一天,獨自從家出來的老舍在北京城西北角的太平湖,度過了自己最後的一天,並且留下了人生最後的足跡。如今太平湖跟許多老北京的痕跡一樣,消失在地圖上了,但是許多的故事還都記著,老舍的作品、老舍作品裡的人物始終被許多人銘記。


北京印記:尋找老舍先生在北京城的足跡

老舍的夫人胡絜青在2002年5月21日下午4點27分在東城區的和平里醫院逝世,享年96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