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7 一對活寶

◎劉新昌

女兒七歲多,兒子兩歲多,兩人在一起成天掐來鬥去,嬉鬧哭笑,一對活寶。

1

鄰居家的王奶奶因糖尿病住院了,我帶姐弟倆去醫院看望,從醫院出來時,女兒鬱鬱寡歡地對我說:“爸爸,下次見到王奶奶,我要對她兇一點。”

我驚訝不已,問:“為什麼?”

女兒憂心忡忡地說:“剛才醫生說了,王奶奶不能吃甜的,可每次我跟王奶奶說話,她總說我的嘴好甜,甜到心裡去了。你說,我不對她兇一點,她的病好得了嗎?”

暈,什麼邏輯!

正準備開口解釋什麼是糖尿病時,兒子在旁邊嚷嚷,“姐姐對我甜點,我不怕甜。”

女兒白眼皮一翻,一隻手伸過去,在弟弟臉蛋上輕輕地掐了一把,問:“甜不?”

兒子哭著臉,喊:“不甜,疼!”

2

下午,老師在微信群裡發表揚信,表揚生字聽寫測驗滿分的同學,女兒榜上有名,我和妻子的心情大好,晚餐準備做油燜大蝦犒勞女兒。兒子見我買了活蹦亂跳的大羅氏蝦回來,高興得手舞足蹈,立馬拿著調羹和飯碗,乖乖地坐在餐桌旁,默默地等待開餐。

俗話說:枕邊教妻,桌邊教子。照例,開餐前,我問女兒:“今天生字聽寫特簡單吧?”

“哪裡,有一個字好難,我想了好久才寫出來。”女兒臉上有點小驕傲。

“蒙對的吧?”

“瞎說,明明是我想出來的。”女兒有點不悅。

“不是瞎說,是蝦。”我還沒開口,兒子一把搶過話題,用調羹指著那盤羅氏蝦,漲紅了臉,急不可耐地喊。

一下子沒忍住,我、妻子、女兒,三人笑得人仰馬翻。

得了,吃飯吧!有隻小饞貓已經等不及了。

3

兒子對火車和滑滑梯特感興趣,凡是看見長線條的東西一律稱火車,看見有弧度和坡度的東西皆叫滑滑梯。

週末,開車去郊外玩,出城時,特堵,車輛排成長長的隊伍,兒子趴在車窗邊嚷嚷:“火車、火車。”

女兒有點暈車,不想聽弟弟聒噪,生氣地說:“火車你個頭啊,堵車了。”

兒子毫不理會,嚷嚷,“火車頭、火車頭……”

女兒頓時氣得發笑。

從城市的立交橋盤旋而下時,兒子興奮地喊:“車車下滑滑梯了。”

女兒一點不屑,說:“這是立交橋。沒文化,真可怕。”

出城後,進入山區,車載導航提示音——GPS正常,兒子聽後,半懂不懂,鸚鵡學舌又學不像,問姐姐:“姐姐,PPS正常。”

女兒一聽,狂笑,我問她傻樂啥,女兒說:“PPS正常,屁屁有屎,正常。”

這孩子,頭腦裡淨想些啥呀。

4

兒子剛學說話時,喜歡重複。

比如,我指著桌子問,“這是什麼?”

兒子重複,“這是什麼?”

“桌子啦!”我說。

“桌子啦。”兒子跟著學。

“這是什麼?”我指著椅子問。

“這是什麼?”兒子又重複。

“椅子呢。”我耐心回答。

“椅子呢。”兒子跟個復讀機一樣。

時間悄悄過去兩三個月,身邊的事物兒子基本上能叫上來了,好多事還有自己的小九九。

一天,帶姐弟二人去商場玩,兒子想吃棒棒糖,我給了女兒兩塊錢,女兒買了兩個棒棒糖,將手舉得高高的,逗弟弟,“想吃糖,喊我呀。”

“喊我。”兒子不慌不忙。

“喊我。”女兒指著自己的鼻子,有點急。

“喊我。”兒子嬉皮笑臉。

女兒火了,一巴掌拍在他的小臉蛋上。

還來不及哭,兒子脫口而出,“我的好姐姐。”

這憨貨,敢情記打不記吃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