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滿清皇室為什麼能夠在辛亥革命中全身而退,沒有被滅族還被優待?

自由不自在250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義轟動整個大清帝國。當歷史的車輪展開喧囂滾滾向前,屠殺前朝統治者、皇族,歷代的勝利者沒少幹。起碼清朝入關屠殺老朱家後裔,是毫不手軟,寧可錯殺不可放過。

那麼,作為失敗者,滿清皇族為什麼反而受到了民國政府的優待?

這個問題還得從多方面來分析。

第一,袁世凱一直都很懼怕李鴻章,無論是遠赴朝鮮,還是小站練軍,袁世凱的仕途和人生一直都活在李中堂的陰影之中。袁世凱對待清室的態度雖然並沒有李鴻章那樣“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但關於“逼迫清帝退位”這個問題,即便民國成立後,袁世凱也不敢正面回答。畢竟這個問題政治性太強,對於袁世凱本人也不利。袁世凱雖然骨子裡想“一手遮天”,可袁世凱並不想殺掉溥儀去揹負一個薄情寡義、背叛清廷的罪名。不過袁世凱勸說隆裕太后退位這一件事來說,可挺積極。


第二,作為革命黨,對於是否處死溥儀和皇族這個問題上,都沒有興趣。他們關心的只有推翻帝制,人人平等,創建共和時代。

第三,袁世凱這個人在辛亥革命前後,政治手段一直都留有餘地。立憲派勢力也很強,呼聲也很高,對待立憲派的主張,袁世凱權衡利弊,也不得不考慮他們的感受。

第四,辛亥革命是一次非常不徹底的革命,是否處決、優待清室也一直是辛亥革命後期主要的談判內容之一。

所以說,關於清室是否處決這個問題上,到了這個地步,不管是袁世凱還是南方革命黨,都已經做不了主了。袁世凱藉著談判,一方面脅迫清帝退位,推翻了帝制。另一方面也達成了南方革命黨推翻帝制的要求。袁世凱這樣做,不僅保全了皇室,滿足了保皇派、立憲派的要求,還讓清室保留了最後的一點尊嚴。

不流血的革命,也算很偉大了。


青衫素人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這主要原因滿清皇室還算聰明的主動退位,要感謝隆裕太后。

自古以來,中國的實權派往往負隅頑抗,直到全部被武力打垮。

那麼,隨之而來的多是報復性的屠殺,導致皇族被滅絕。

比如呂后家族,呂后一死就被滅絕。

再比如金國垮臺以後,北方的女真人被蒙古人和當地老百姓絞殺,被殺死大半。

而隆裕太后雖沒有才幹,卻還懂得急流勇退的道理。

當時滿清的主要兵權掌握在袁世凱手中,而袁世凱現在來逼宮。表面上袁世凱是哭哭啼啼,跪地演戲。但隆裕太后明白,如果她堅持不準,袁世凱下面就會來硬的,甚至會暗殺。

同時,當時全國陷入戰爭,一些地方已經出現零星屠殺滿人的情況。

這種情況下,堅持打,沒法打;堅持不退位,不但自己身家性命難保,滿族整個群體恐怕也有滅族的危險。

到了這個地步,除了退位還能怎麼樣。

於是,隆裕太后宣佈退位,但提出了優待皇室,不得屠殺滿族平民的要求。

自然,既然滿清皇族主動放棄權利,不再武力反抗,也就沒有必要下殺手。

況且當時國際社會已經相對文明,屠殺會被譴責,也不符合革命黨的初衷。

最終,滿清皇室大體全身而退,皇太后和皇太妃都是善終。

即便叛國的溥儀,最後也是善終。


薩沙



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1912年清庭與南方革命黨達成協議和平退位,清朝正式滅亡。

一般來說,每次改朝換代都伴隨著對前朝皇族的血腥屠殺,而清朝皇族竟然是安然無恙,這是為什麼呢。

主要有兩個原因,一個是清朝結束意味著中國封建社會的結束,民國代表著新時代的來臨,所以封建社會那一套斬草除根民國也不會用。二是清朝滅亡是清庭和南方革命黨妥協之下的成果,意味著這次是和平退位,民國自然不好意思對清朝皇族下手了。

下面宋安之來大概說說。

一、封建社會的結束

清朝的滅亡意味著封建社會的結束。

中國歷史上,自從南朝宋武帝為了斬草除根殺死東晉的亡國之君以後,從此就開了屠殺前朝皇帝和皇族的先河。

所以之後歷朝歷代每次改朝換代都意味著前朝皇族要遭遇一場大清洗,這其中元朝比較幸運,逃回了漠北,明朝最倒黴被李自成和清庭雙重絞殺了不少。

不得不說清朝的運氣很好,如果按照王朝更替的輪迴來說,清朝滅亡以後其皇族也是凶多吉少的。

可是偏偏清朝就遇上一個新的時代,清朝滅亡以後民國沒有皇帝不說,還是提倡民主自由的國家,意味著封建社會的徹底過去,所以清朝皇族也很幸運的躲過一劫。

二、清庭是和平退位

辛亥革命可以說是一場不徹底的革命。

辛亥革命以後,雖然南方有多省起義響應,但面對朝廷的大軍尤其是北洋六鎮的新軍是沒有多少勝算的。

這時候北洋六鎮的實際當家人袁世凱並沒有想誓死捍衛清朝,有了私心,才改變了這種局勢,袁世凱一邊連哄帶騙的使清庭接受和平退,一邊跟南方國民黨提條件。

就這樣清朝亡了,民國成立了,袁世凱成為了大總統。

因為清庭比較識趣,接受了和平退位,而且還有不少支持者,比如後面搞張勳復辟的張勳就是清庭的死忠份子,所以民國政府對於清朝皇族不只是沒有大規模清洗,反而是待遇不錯。

就這樣因為封建社會的結束,新時代提倡民主自由,加上清庭當時識趣的和平退位,所以清朝皇族才可以全身而退,並且得以優待。


宋安之


多謝網友“自由不自在250”邀請回答。

滿清為啥沒被滅族?

從歷史經驗看,似乎不合理。自第一個封建王朝秦開始,末代皇帝子嬰被殺,到了倒數第二個封建王朝明朝,末代皇帝崇禎也自殺了——與其被反賊虐殺不如自盡。總之,末代皇帝們幾乎沒有好下場,其家人和親戚往往也跟著倒黴,最屈辱的大概要數北宋欽微二宗。

清皇室為什麼免遭此類大禍?

兩個原因。

第一,清王朝的“死亡方式”很特別。歷代統一封建王朝步入沒落時,一般都要武力掙扎一下,清王朝則是“和平死亡”。取而代之的袁世凱過去是清王朝的大臣,這有點類似取代北周的趙匡胤,趙和袁都沒理由對過去的“老闆”下毒手。隆裕太后答應退位的條件之一,是保證她和小皇帝的人身安全以及必要的生活保障。趙和袁為什麼沒有把事情做絕?最重要的並非他們不夠狠,而是“前老闆”已經毫無反抗能力,且完全在“新老闆”手心裡控制之下。在這種情況下,不趕盡殺絕,而是寬待和優待,反倒顯得“新老闆”宅心仁厚,可以為自己攢名聲。

第二,清王室趕上了好時候。即使不是袁世凱取代清王室,而是革命黨直接推翻清王室,很可能也不會對清王室怎麼樣。當時,西方文明已經開始引領和主導世界,革命黨受西方文化影響,思想比較現代化,儘管提倡和踐行革命政治,卻無意對失敗的清王室斬草除根。革命黨認為,現代國家的標準特點是“選舉”,既然清王朝不肯做或者做得差勁,那就用暴力的方式將其“選舉”下去再說。對這樣的失敗者,不必趕盡殺絕,革命黨才能證明自己和過去的“造反派”不一樣。


腦洞大開的歷史


滿清能被優待皇族絕對是孫中山“團結各大民族、儘可能保全中國版”的戰略舉措,一些小編真是瞎扯都不知道看看史書,各大軍迷千萬別再被騙了。

1911年爆發辛亥革命之前,革命黨遍佈全國且不斷舉行起義,由於滿清的對漢族政策極盡打壓只能事,漢族人尤其是精英活動區僅限於長江流域和嶺南地區,這一點看看這張支持辛亥革命的獨立省份地圖就知道了。也就是說孫中山中華民國的那點兵力,是不可能在第一時間內佔領東北、華北、西北、外蒙、西藏等大清版圖的。

這個時候在孫中山領導層看來,如何儘可能擴大中華民國的版圖才是當務之急,畢竟只要不是傻子都想讓中國的版圖涵蓋大清朝的疆域,因此孫中山提出給予滿清皇族優待,並且申明中華民國是一個團結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甚至還要拉攏尼泊爾這個小國加入共和。其目的都是一樣的,就是為消除少數民族尤其是滿族人對新政權的恐懼,避免中國的分裂。

千萬不要以為滿族人在辛亥革命之後不堪一擊,說實話,就憑孫中山南京國民政府那點兵力,在內部各大派系的你爭我奪之後。能用來和帝國主義勢力、北方皇權作鬥爭的力量少得可憐,只要清政府出賣國家利益去借用帝國主義的力量,就能將南京國民政府消滅一百次,想想當初的太平天國吧。所以對皇族妥協也是沒辦法的事情。


利刃號


憑什麼滅人族呀?

革命不是天然有理,殺人更不是你殺你就有理。

人類社會,改變規則的道路無非兩條,一條是改革,一條是革命。

清政府當時已在改革了。是革命黨太激進,並且給人造謠改革沒有誠意。試問,所謂的誠意由誰來判定?革命黨自己的誠意,需不需要別人來判定?而且,誠意頂多是動機與態度。你革命的成本、代價、可行性、必然性,跟人民打過報告不?人民授權沒?

革命應儘量避免,漸進、穩妥、理性的改革,才是成本最低的選擇。如果革命實屬必要,否則自由、人身、財產都面臨著最嚴峻的威脅,那麼英國那種不流血的光榮革命——既不伏屍遍野,更不剝奪個人財產,既不觸及人的靈魂,更不消滅人的肉體——才符合人道。人道即是正道!總之,革命是“有思想的和善良的人們的最後不得已的辦法”。

別說國內革命了,就是國外戰爭,目的也不能是殺頭,而是通過戰爭,迫使對方答應自己的要求而已。

滅族,殺頭,是中國歷史週期率裡的二桿子行為,它不是文明,不是進步。而辛亥革命告訴我們,中國的改朝換代,還有另一種可能,不流血,不殺人。

1911年,武昌起義意外成功,革命黨於1911年12月2日佔領了南京,有了與清廷南北對峙的可能。面對14個省的獨立和南京的失守,戰還是和呢?戰,朝廷也還有一定的本錢,畢竟政府軍的主力還在,斷不至一戰即潰,甚至還有贏的可能,但可能需要很長的時間;和,則需要拿出脫胎換骨的勇氣,做出最大限度的讓步,重新贏得民心。清廷最後選擇了和,希望通過與南方和談來解決紛爭。

為了贏得民心,攝政王載灃退位,清廷授權內閣總理大臣袁世凱為全權大臣,與南方進行和談。12月8日,袁世凱與即將南下議和的北方談判代表唐紹儀等人進行了談話,強調和談一定要以保留君主制度為前提。

和談的難度在於,南方革命黨人要民主共和,北方的總基調則是君主立憲。儘管北方代表嚴復強調,現在民主共和的條件還不具備,中國之所以貧弱腐敗,也不全是滿洲人的問題,與漢族人自身也有很大關係,可南方革命黨人根本聽不進去,堅稱必須民主共和,滿洲人可以優待,皇室可享尊榮,但君主必須遜位。北方首席談判代表唐紹儀早年留學美國,本就嚮往美式民主,在南方談判代表伍廷芳的忽悠逼迫之下,竟然違背了袁世凱定下的談判紅線,稀裡糊塗地同意了南方的民主共和要求,將議和變成了善後。

12月25日,在南北和談的關鍵時期,長期滯留國外的孫中山抵達上海。

1912年1月1日,孫中山在南京就任臨時政府大總統。其後數日,灤州新軍、伊犁新軍、山東同盟會會員相繼起義,成立軍政府。16日,袁世凱被炸,好在有驚無險。袁世凱獨木難支,向隆裕太后分析了當前的困境,請隆裕太后早做決斷。他建議隆裕太后接受南方的優待皇室條件,尊嚴體面地退位。

1912年2月12日,在經過了一段時間的討論考量之後,隆裕太后發佈了退位詔書,宣告了大清王朝的終結。

滿清皇室之所以能全身而退,是當時各方政治勢力相互妥協的結果。政府沒有瘋狂地反撲革命,你革命更沒理由殘無人道地滅族。它是中華民族在歷史的緊要關頭,做出的一個正確選擇,沒有象百年前的法國大革命一樣,造成血流成河的人間慘劇,是為中國版的光榮革命。

最後說一下優待。人家好說好商量地退位了。不優待一下你好意思呀。別的不說,你就是把大清比喻成一家上市公司,人家土地一千多萬平方公里,打工仔四個億,端的是江山如此多嬌,資產如此豐饒,公司現在也談不上倒閉破產,只不過老董事會集體退位,由你們革命派組成新的董事會接盤重組而已,你說你們好意思不給老董事長髮放退休金與養老金呀。還說呢,國家契約簽得好好的,最後被一個名叫馮玉祥的二半吊給單方面撕毀了,直接影響了民國政府的政治信譽,甚至,一個更二半吊的孫殿英,乾脆去盜人家東陵了,別說政治信譽了,起碼的底線都沒了,流氓強盜不過如此。至於接盤以後的經營能力,嘖嘖,新董事會很多方面不如老董事會呢,戰爭不斷,紛爭不斷,新舊員工連個正常打工的環境都沒有。看看燕京大學社會學系1927年在北京郊區搞的社會調查,多少百姓,還在想念老董事呢,在皇帝好還是民國好的選項上,多少人選的皇上好!

只不過,這些底層民眾的聲音,被我們喧囂的革命話語系統完全遮蔽了而已。

總之,滅人族沒理由,優待人家則是理由很充分,只不過接盤的董事會,沒搞好公司,也不講信譽,既導致了溥儀個人的悲劇,也導致了國家政府的悲劇。試想,溥儀不被趕出宮,清東陵不被你們挖,他能被日本人誘拐走麼?


端木賜香


辛亥革命得成功與否一直爭論不休。

通過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國幾千年的封建君主制度。加速了清王朝的滅亡。在思想上是一場思想啟蒙,讓民主共和深入人心。然而最後勝利的果實卻被袁世凱盜取。


袁世凱雖然最後盜取了勝利果實,其後還妄自稱帝,留下千古罵名!

在當時清王朝八旗兵,根本沒有戰鬥能力。清政府在辛亥革命中要鎮壓南方的革命力量必須依靠北洋新軍。說到北洋新軍就不得不說袁世凱了,因為他才是北洋新軍的實際控制人,北洋新軍在當時堪稱中國最先進的軍隊,在配備上武器是最先進的西方裝備,在編制和作戰演練上都是效仿德國等大國。

袁世凱就拿手裡的北洋新軍為資本,一邊答應清王朝鎮壓革命軍,但是再鎮壓革命軍時候,袁世凱一邊鎮壓一邊和革命軍議和,這種議和實際上在當時的形式並不是袁世凱懼怕革命軍,相反的是革命軍並沒有十足的把握能一口吃了袁,革命軍首先提出了“招安”但是袁呢,不接招,我要的官不是你招安我能給我的,我不滿足,隨即革命軍提出“議和”。

袁就是依靠在鎮壓革命軍上,你清政府必須依靠我,那麼袁本人就有和清政府談條件的資本。對於革命軍來說,當時的革命力量並不是很大,沒有十足的把握面對新北洋軍。沒有了強大的軍事力量,革命軍在議和時候也沒有過多的話語權。

袁在這場革命中,左右逢源,兩邊撈好。我們來看看最後議和內容和最後的結果是清帝退位,結果呢,袁世凱當了總統,

實際上在當時的情況清帝已經退位了,滿清皇室沒有被清算還得到了優待其實是一種政治交換。

這種交換是清王朝和革命軍對袁世凱的妥協。清帝退位是清王朝的妥協,不清算清帝還給於優待是革命軍的妥協,這兩種妥協其實都是對袁世凱的妥協。

對於清王朝來說迫在眉睫的是鎮壓革命軍,在無人可用,無利軍可用情況下只有依靠袁世凱。但是袁世凱他不真心打呀,我讓你滿清看到害怕,如若我袁世凱退軍不打,待革命軍攻入紫禁城,可能滿清就會有滅族之災禍。那麼作為袁世凱就作為一個和事佬只要你退位,優待你,革命軍退。

對於革命軍來說,革命軍深知想要讓清帝退位就必須過袁世凱這一關,假如袁世凱死保清帝,革命軍也確實沒折,這時候袁世凱的和事佬面孔又出來了,清帝退位可以,你必須選我當大總統,還要善待優待滿清皇室。

在當時的情況不管是滿清還是革命軍都必須妥協的接受他的威脅,不接受,革命軍就達不到推到封建統治的目的。不接受,滿清害怕有被革命軍滅族之禍。如果兩邊都不妥協袁,可能就是袁世凱對於反革命不聞不問,任由其進軍紫禁城,最後他袁世凱進京鎮壓革命軍自己來一場自導自演的清帝禪讓,自己當皇帝。這種結果不管對於清帝還是革命軍都是滅頂之災。

最6的就是袁世凱


隨口華歷史


辛亥年中,清帝和平退位,遜帝與皇室受優待,年費400萬元,這在歷朝歷代都沒有發生過。認真說,和此前那種動輒滅族、你死我活的方式相比,這也算是一個值得探索的嘗試吧!

清室之所以能有此待遇,總的來說有以下幾個原因。

首先,在歷朝統治者中,清朝統治者算是推行仁政,身體力行的。總體來說,清朝皇帝素質都不錯,沒有出過昏君、更沒有歷史上常見的暴君,庸君都不曾有過。



以此而論,在古代農業社會,不出昏君、暴君,不瞎折騰,就是老百姓的運氣了。

當然,有人說,清朝沒你說的那麼好!揚州十日嘉定三屠這些難道沒有嗎?

這個當然是有的,但歷朝歷代開國,過度殺戮的現象普遍存在,清朝也僅僅是沒有例外而已。

其次,說到清朝的仁政,主要體現在稅賦問題上。其實對老百姓來說,皇帝姓趙姓朱姓愛,其實都無所謂,對他們影響最大的無非是稅賦。

簡單說,在社會穩定的情況下,稅賦的輕重基本就是仁政與否的主要衡量標準。清朝自康熙年後即永不加賦,老百姓的名義稅賦保持在5%左右(實際稅賦可能接近10%)。

以此而論,對比古今前後,稱清朝是仁政沒有毛病。



而且,尤其難得的是,清朝出了康熙、雍正、乾隆幾個比較能幹的仁君,能保持國運和穩定一個半世紀,這個也算是老祖宗們給遜帝溥儀帶來的福分吧!

換句話說,排除革命黨那種偽造歷史煽動仇恨的宣傳,其實老百姓對清朝統治者真沒有什麼惡感,這是最大的民意所在。

另外,清帝能夠和平退位,也取決於辛亥年各方的力量對比。

儘管當時革命黨一再叫囂要北伐推翻清廷,實際則一盤亂沙,自己的局面都穩定不住。

在北洋軍的打擊下,革命黨其實是可以被消滅的(1913年二次革命即為明證),如果被消滅而實行君主立憲,其實遠遠好過於共和體制,但很可惜,袁世凱決策失誤。



袁世凱的決策失誤很大程度也是因為個人遭遇所致,其心胸不夠開闊,意志也不夠堅定,沒能在關鍵時刻一定乾坤。

最終,袁世凱利用革命黨、北洋軍的平衡迫使清帝退位並優待之,表面上看還算穩妥,但在關鍵時刻,對之國制的選擇太過輕率,由此才導致了中國幾十年的分裂和混亂。

袁世凱最失敗的一著,莫過於辛亥之役了。

當然,對清帝來說,退位未必不是好選擇,尤其對比沙皇來說,就謝天謝地吧。


坑爹史冊


最主要的原因,滿清皇室的退位是革命黨與清朝皇室互相妥協的結果。



當時清政府的袁世凱北洋軍還有很強的勢力,而且革命黨人的組成也比較複雜,有很多的反對派和不堅定的投機者,如果靠軍事征服需要付出很大的代價,而且曠日持久,勢必會生靈塗炭。這樣雙方就開戰了談判,清帝在袁世凱的威逼下同意退位,皇室得到有待,可以說,是有條件的退位。



第二,辛亥革命成功後,民主迅速深入人心,不管是北洋勢力還是民國,都不可能再利用滿清皇帝興風作浪,誅殺皇帝已經沒有必要了,誰也不會冒著被國民指責的風險去殺一個沒有用處的皇帝。



歡迎大家積極評論,發表自己的看法,如果喜歡歷史,歡迎關注我的頭條號“津城沐雨”。


津城沐雨




我們知道,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統治,然而作為清王朝的最高權力代表——皇室愛新覺羅氏在這場革命中卻保全了自己,生命與財產沒有被革掉,反而通過南北議和獲得了所謂的“優待”,這可謂是古今中外幾乎從沒有發生過的奇葩現象。



政治的妥協:民國給予清帝退位的“優待條件”

辛亥革命,我們應該很熟悉了,終結了將近三百年國祚的清王朝,導致近代中國社會產生了“翻天覆地”的發展。當時,革命黨人因為實在時機尚不成熟的情況下,倉促地發動了武昌起義,雖然武昌起義取得了勝利,可是卻不表示革命黨人已經擁有推翻清政府的實力。清政府委派袁世凱負責鎮壓起義事宜以後,革命黨幾乎被壓得喘不過氣來,如果不是袁世凱在藉機“教育”清政府的話,武昌起義只會是武昌起義,而不會是辛亥革命的開端了。只是讓袁世凱沒想到的是,革命黨人竟然會用革命果實“總統之席”來引誘他加入革命隊伍去推翻清朝。

此時,袁世凱所掌控的北洋新軍成為了清王朝統治的最後支撐,以孫中山為首的革命勢力卻沒有足夠推翻清朝的力量,袁世凱處於中間位置,他想誰傾斜,那麼勝利的便是誰。袁世凱選擇逼迫清帝退位,而不是直接打過去,既是為了得個好名聲,也是為了最大程度地保存自己的實力,可是想讓清帝和平退位,總要許些好處,於是便產生了所謂的優待條件。試想,如果清帝不同意退位的話,那隻能打了,必將造成無數的流血犧牲,又怎麼可能有這麼和平的政權過渡?




清朝皇室的退場:識時務者既保住了命又保住了錢

優待條件規定,保留清帝的尊號,民國每年還要支付清帝400萬的“工資”,民國也要保全清朝皇室的生命財產安全,是實實在在的特權階級。在清末的時候,局勢已經是很明朗了的,雖然像攝政王載灃這種竭力維護清朝統治的仍然大有人在,可是已經是在垂死掙扎了。如果清政府非要在袁世凱投向革命陣營以後繼續頑強抗爭的話,也還能支撐幾年,但結果是不會改變的,清政府也正是看清了這一點,最終才同意退位,然後以“退位”為條件爭取更多的利益。

載灃很清楚清朝的結局,時代的潮流更是不可逆的,因此他選擇退出舞臺。在張勳搞復辟的時候,載灃都沒有參與。溥儀跟著日本人跑到東北以後,溥儀和日方都希望載灃一起去東北,載灃倒是去了一趟,可是也很快回北京了,為什麼?因為他知道清朝已經亡了,已經沒戲了,更重要的是,日本並不是真的要幫愛新覺羅氏復國,這點是人盡皆知的,溥儀也知道,只是心存僥倖。載灃的政治視野很好,看的很透徹,反觀他的兒子溥儀就顯得像是個政治白痴。載灃這樣的人能得善終,活到1951年不是個奇蹟嗎?

在清朝皇室中,不是不想學蒙元跑回老家繼續當老闆,可是時代已經不同了,他們沒有實力啊。從太平天國運動開始,清朝的軍權已經在不知不覺中逐漸流向了漢人將領,沒辦法,滿族裡優秀的將領實在太少了。載灃當攝政王以後後背都是冷汗,因為兵權在袁世凱手裡,於是趕緊讓袁世凱回老家釣魚去,誰知道袁世凱“釣魚”的本事很好,魚線很長,操縱魚竿的手法更是讓人驚歎,穩穩地在老家“釣著”軍權。

在大勢面前,過慣了養花鬥鳥的日子的清朝皇室,選擇當個“識時務者”,老老實實拿著好處,然後讓出權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