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公孫述的寶藏藏在瞿塘峽夔門黃金洞嗎?

  夔門,又稱瞿塘關,位於崔塘峽入口,是長江三峽的西大門,山岩上鐫刻著“婆門天下雄”五個大字。陳毅曽為它作了一首詩,來形容它的氣勢磅礴:“三峽束長江,欲令江流改。誰知破篷門,東流成大海。”

  在夔門的懸崖峭壁上,有一個神秘的洞口,人們稱它為“黃金洞”。黃金洞之所以得名,傳說是因為洞內埋藏著很多金銀財寶。

公孫述的寶藏藏在瞿塘峽夔門黃金洞嗎?

  洞口離懸崖頂有70多米,離谷底有200多米,可望卻難以到達。

  黃金洞的下面,有一串“Z”形的石孔,孔深約0.3米,長寛約0.2米,從地面一直延伸到洞側。有傳言說這是藏寶者留下的遺蹟,也有傳言說是盜寶者開掘的天梯。真相如何卻只能等待人們的探索。

  黃金洞內真的有金銀珠寶嗎?如果有,又是誰藏的財寶呢?

  他們為什麼會將財寶藏在這裡呢?時光如流水,帶走了歷史的真相,卻帶來了人們的疑問。

  白帝城、公孫述和黃金洞黃金洞寶藏傳說是公孫述所藏。公孫述是誰呢?可能有的人對他並不瞭解,可是,說到白帝城卻廣為人知,公孫述就是白帝城的建造者。

公孫述的寶藏藏在瞿塘峽夔門黃金洞嗎?

  白帝城坐落在長江邊上,背靠高山,長江環繞,氣勢十分雄偉,是三峽旅遊線上盛名卓著的旅遊景點。白帝廟裡各個朝代的詩文、碑刻不少,展出的文物和工藝品也有千餘件,黃金洞就坐落在這座富有文化氣息的白帝城旁,因而傳說黃金洞裡的財寶和白帝城的命名人一 孫述有著很大的關聯。

  公孫述,字子陽,扶風茂陵(今陝西興平縣)人。公孫仁、公孫述父子原本是漢臣,漢哀帝即位後,公孫仁任河南都尉,而公孫述則就任天水郡清水縣縣令。公孫仁見兒子公孫述年紀還小,經驗不足,便叫門下的一個老人跟著他一同上任。沒想到過了一個月左右,老人獨自回來了,說公孫述不願意聽他的說教,做事都按自己的想法來,可是卻也將清水縣治理得井井有條。天水郡郡長愛惜公孫述的才華,就破格提拔他兼管其他五個縣。這五個縣在公孫述的治理下,政通人和,夜不閉戶,路不拾遺,百姓安居樂業,對公孫述交口稱讚,公孫述由此名聲大噪。

公孫述的寶藏藏在瞿塘峽夔門黃金洞嗎?

  王莽篡漢,建立新王朝,一批官職卑微的漢朝官吏紛紛變更門庭,公孫述也在此時搖身一變,成為擁護新王朝的官吏。王莽將蜀郡改名為導江,公孫述升任郡守,縣治設在臨邛。此時公孫述的才能仍很出名,據《華陽國志》記載,即使他日後離開了臨邛縣,蜀地的老百姓也還追思他的政績,仍將臨邛城稱為公孫述城。

  不過,公孫述等叛漢的官吏官癮還沒有享夠,王莽因為政治措施不得人心,新王朝在全國上下的討伐聲中迅速分崩離析,新王朝的官吏也成了過街老鼠,人人喊打。

  公元23年,劉玄自稱更始帝,宣稱恢復漢朝,聽到這一消息,各郡、縣的百姓紛紛掲竿而起,誅殺王莽朝官吏,響應劉玄。

  導江(蜀郡)位於我國西南,在劉玄剛稱帝時還沒有動亂。但在劉玄宣佈恢復漢朝後,蜀郡的英雄豪傑不再平靜,而紛紛起兵響應劉玄的號召。看到此情形,劉玄便拜南陽人宗成為“虎牙將軍”,派他領兵入蜀郡,準備接手蜀郡事務。公孫述是一個聰明人,他聽到消息後,立即派人迎接宗成入駐成都,以博取劉玄的好感。可是他沒想到的是,劉玄本是綠林起家,作為他的將軍和士兵,宗成同樣也改不了綠林習氣。宗成的部隊到達成都後,擄掠燒殺,無惡不作,而且宗成也根本不把公孫述放在眼裡,對公孫述頤指氣使。公孫述出力不討好,又害怕宗成會對自己不利,就決定先下手為強,除掉宗成。於是他派人謊稱漢朝有使者從東方來,授予他輔漢將軍、蜀郡太守、益州牧大印。就這樣,公孫述搖身一變,又成為了漢臣。

  有了名義上的官位之後,公孫述就派兵把宗成那些綠林強盜都剿滅了,併吞並了他們的部隊。情況發展到這一步,公孫述乾脆和劉玄的漢王朝翻臉,自己做了蜀王,定成都為都城。因為公孫述此時的政策,意在保境安民,所以一時間他很受會地百姓的擁戴。

  公元25年元月,劉秀稱帝。公孫述想效仿劉秀,也自稱帝王,可是又擔心自己不是漢室正統,不能令天下人信服,因此他時常問部下:“當皇帝的人都是有定數的,那麼我能憑藉什麼當皇帝呢? ”

  公孫述的部將也都很善於察言觀色,他們聽了公孫述的問話後,馬上就知道公孫述的心意,於是紛紛勸說:“主公,本就是有能力的人主天下,何況天命無常,只要百姓擁戴,當皇帝不是難事。"公孫述聽了部下的話很高興,當天晚上就做了一個夢,他夢見有人在他耳邊唸叨:“公孫十二為期。”他醒來後對夫人講了夢中的事,並且對夢中人的話百思不得其解,他不明白,那人的意思是說他的王朝可以延續12代,還是隻能延續12年?如果只能延續12年,雖然他可以稱帝,可是做帝王的時候太短了,那麼這個險值不值得冒呢?而公孫夫人的看法卻不同,想到自己的丈夫可以做帝王,她的膽氣壯了起來,她鼓勵丈夫說:“古人說過:朝聞道,夕死可矣。何況最差的情況,你至少還可以做十二年皇帝呢!”

  促使公孫述自立稱帝,傳說中還有一件事。傳說當年公孫述兵臨赤甲時,看到一口古井向外噴著白氣,就像一條巨龍在翻騰,夜裡又有光在他手掌映出“公孫帝”三個字。因為公孫述崇尚白色,便以為這些都是吉兆,是預言自己將成為真龍天子,再加上夢境的寓意,公孫述於是認為自己稱帝的時機已經成熟了。

  公元25年四月,公孫述建起了一座城池,自稱白帝,定都成都,國號“成家”,年號“龍興”,那座城池就是白帝城。稱帝以後,公孫述分別封他的兩個兒子為王,並且大興土木,建造宗廟、宮殿。他在出入宮殿時,一定要陳列騎士儀仗,以昭顯他的帝王氣派。另外,他在南鄭修建行宮,在漢中積蓄糧食,養著數十萬兵甲,還在成都修造了一座十層的赤樓,赤樓的欄杆都用絲帛來裝飾,非常侈靡。而要支持這些侈靡享受,公孫述只能在巴蜀大肆搜刮民脂民膏。

  建武十年,劉秀在基本掃盡其他軍閥,掌控中原後,便在洛陽為大將吳漢、岑彭、來歙壯行,命他們率領大軍水陸並進,殺向成都。經過十幾年的盤剝壓榨,公孫述已大失民心,劉秀的軍隊勢如破竹,很快就兵臨成都城下。

  建武十二年,公孫述在宮中占卜,卦上說“虜死城下”,公孫述看了後很興奮,又有了最後一絲希望,他決定親自領兵出城,結果兵敗,他自己也被刺傷了,當晚就死在了成都城中。第二日,延岑開城投降,“成家”政權滅亡。

  巴蜀自古被稱為天府之國,那裡地饒物豐,公孫述在巴蜀盤踞十幾年,大部分時間都在做“一國之君”,可想而知,他的財產數量肯定不少。

  自從公孫述戰死以後,巴蜀民間一直有著傳言,說公孫述兵敗前,為了保存實力,曾秘密將他十幾年積蓄的金銀財寶藏在夔門的一個洞穴裡,以備來日東山再起,這個洞穴就是今天傳說的“黃金洞”。

  失望而歸的專業探險隊20世紀60年代,四川大學教授童恩正先生根據相關傳說寫了《神秘的黃金洞》這篇長篇小說;80年代,三峽風情研究專家趙貴林先生的劇本《喋血夔門》,風靡一時。兩作品拍成的電影、電視,使得黃金洞名播四海。“奇洞藏珍物,金銀釣虎膽。”內藏大量金銀財寶的光芒照耀著的黃金洞,誘惑著一批批的探險者前仆後繼。

  1958年,奉節縣永樂鎮的一位農民就曾到過黃金洞。當時他看見洞裡有鷹隼出沒,便揹著個糞簍,從山頂吊根草繩滑入洞內,想找尋肥料。

  可是他沒想到,在洞裡不但沒找到多少肥料,反而發現不少棺木。感到失望、晦氣的農民氣憤地將處於洞口處的兩具懸棺推下了懸崖,走時還帶走了一把青銅劍。農民懸草繩就能探索黃金洞的情況,讓不少尋寶者看到了希望。所以,之後不少人打算採取農民的做法,滑入黃金洞,一探究竟。

  1994年,中英聯合探險隊到奉節天坑地縫探險時,就曾對黃金洞產生過濃厚的興趣;1995年,中法聯合探險隊到奉節時,同樣也十分嚮往黃金洞。但是由於條件限制,他們都沒有能夠成功進洞。

  1998年8月25 H,在四川奉節探險的中國、英國和愛爾蘭的聯合探險隊,克服曾使無數慕名前來的尋寶者知難而退的70餘米懸崖,200餘米深谷的地形困難,登上夔門絕壁,準備揭開黃金洞的神秘面紗。

  探險隊先對天坑地縫做了再次考察,然後決定由中國地質岩溶協會會長朱學隱教授和國際洞穴協會秘書長安迪?伊文思帶隊,探索黃金洞。

  隊員們雖然激動於能親自探尋黃金洞,揭開千古謎題,但在具體行動時仍十分謹慎。8月24 H,探險隊全員趕到現場,熟悉環境,為探險做著前期準備。

  8月25日上午9時20分,信號彈升空,地質專家安迪?伊文思,英國探險家肯尼?泰勒,SRT(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單繩滑行拳援技術)專職技師、愛爾蘭探險家瓦特,地質學碩士、中國地質專家張任,依靠SRT技術,從懸崖頂依次滑到黃金洞前,然後以盪鞦韆的方式貼近山壁,抓住岩石,穩固自己。

  他們先探察了黃金洞周圍的3個小洞,然後爬進黃金洞。向裡走了約半個小時,他們便在洞中發現了一堆相互枕藉的屍骨,還發現了一些棺木碎片和四根完好的木棒。又走了半個小時左右,他們在洞壁上發現了塗畫物,好像是象形文字,圖像、線條仍清晰可見。另外,他們還發現了雜亂無章的古代兵器、家用器皿,等等。可是,很快所有人都失望了,因為大家又向裡走了差不多半個小時,即走了大約20米後,就走到了洞盡頭,而除了之前發現的東西,並沒有找到任何能夠證明公孫述藏寶傳說的物品,大家只好將發現的所有東西拍照以待以後研究,便掃興地退了出來。

  黃金洞內的物品是哪個年代的?什麼人留下的?洞壁上的“巴蜀圖語”說的是什麼?是否就是巴文?圖畫與巴文是否記載著巴人滅國之相的秘密呢?因為進入的人員都是探險者,對考古沒有足夠研究,所以這些又成了謎團。

  純粹巴人滅絕之地專家經過仔細分析,認為黃金洞可能是最後一支巴人的滅絕之地。

公孫述的寶藏藏在瞿塘峽夔門黃金洞嗎?

  巴人是東夷部落首領太皋氏的後代,秦朝時,他們一直生活在川東鄂西地區。巴人因為作戰勇猛頑強,自古便有“神兵”的稱謂,不僅如此,他們還能歌善舞,生性也極為樂觀。

  但是戰國時,因受秦國逼迫,巴人相對獨立自閉的“民族國家史”

  結束了,部族也被迫分散遷徙,其中大部分巴人進入五溪流域,成為後世的五溪蠻;少部分巴人或遁人大巴山、秦嶺南麓密林深處;或遠徙東南到達福建一帶,有的甚至遠徙到達中南半島越南、泰國、老撾、緬甸和印度;或遠徙重洋,到達南美洲,成為洪都拉斯的印第安人的祖先。

  其中,還有極少一部分巴人遷回了巴人發跡的清江峽谷,做了歸根的落葉。

公孫述的寶藏藏在瞿塘峽夔門黃金洞嗎?

  巴人幾千年來的幾次大遷徙,除了因為秦國導致的被迫移民,還有大規模逐鹽而居的原因。就在巴人以武鹽立國的過程中,他們也將三峽文化中的大溪文化、巫載文化、早期巴文化等與各地土著文化相融合,形成質樸勁勇、詭誘神秘的巴文明。在秦朝滅亡後,又融入了楚文化,最後逐漸融入到統一的漢王朝中,使巴風楚韻成為地方文化的一種,根植於巴人後裔土家人的性靈中。

  但在戰國時期,純粹的巴人卻失蹤於歷史中,只留下點點遺蹟。

  巴人失蹤是我國曆史上的一大懸案,考古工作者遍査史料,想追尋他們的蹤影,卻始終找不到任何有用的信息。如今,在巴人失蹤數千年以後,帶著神秘面紗的菱門黃金洞,為考古工作者們解開巴人失蹤之謎帶來了一絲希望。

  考古專家根據黃金洞巖壁上的象形文字及相關資料推測,公元前221年,秦國大將司馬錯滅掉了蜀國後,揮師劍門關,直取位於長江中游的巴國。滅楚秦兵追殺巴人到湖北巴東縣,雖然秦兵想全滅古代巴人,可是巴人還是逃進了黃金洞。為了防止洞中有詐,秦兵想出將洞口封死的辦法,來困死古代巴人。巴人無法,只能向洞深處走去。他們走了 7天7夜,終於在彈盡糧絕之前看到一線曙光,就在他們歡呼著衝向洞口,要衝出山洞時,卻驚呆了:原來洞口下面是萬丈深淵,上面是無處可攀援的懸崖峭壁,上不著天,下不著地,巴人發現自己走入了死路、絕路。

  為了讓後人瞭解他們的不幸,便用赭石寫下了事情經過,然後全族在洞中殉難,讓這神秘的黃金洞成為他們的墓地。

  這支有著純粹巴文化的最後巴人既然是帶著他們全族人逃進了黃金洞,應該帶著全族的家當才對,可是考古工作者們卻只在黃金洞裡發現了兵器、家用器皿及骨骸等物,並沒有任何金銀財寶。那麼古代巴人有沒有在洞內埋藏金銀珠寶?如果有的話,為什麼人們幾次探訪,都沒有找到財寶的遺蹟?此前進入黃金洞的農民真的只發現了一把巴式青銅劍嗎?他會不會將巴人的財寶藏了起來?如果我們再放膽想象,這個黃金洞會不會是公孫述故佈疑陣,以它來轉移劉秀的注意力,而保存下自己真正的藏寶之地?或者,這裡還有其他出口,巴人也是真的進入此洞,可是為了防止全族繼續遭受秦兵迫害,而故意留下這些線索?如果是巴人故意留下線索,那麼,他們走出去的另一個洞口又在哪兒呢?種種疑問與神秘面紗後面的真相,只能留待人們繼續探尋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