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正寧/文
史前文明
禮州,歷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時代就有人類在這裡繁衍生息。上世紀七十年代,考古工作者在河谷臺地上發現了舉世聞名的禮州新石器遺址。 它是我國長江上游已發掘的三大新石器遺址之一,考古學命名為“禮州文化類型”。
禮州新石器遺址在禮州鎮陳遠村原禮州中學校園內。是一處文化遺蹟豐富,具有鮮明地方特色的史前文化遺存,距今約四千多年。
禮州遺址發現原始陶窯一座,燒火坑九個,墓葬二十一座,石器加工場一處。出土石器九十七件。陶器三百三十件,陶片三千餘片。出土的陶器有罐、缽、壺、杯、瓶、碗、碟、盞、豆、尊、桶形器等。紋飾豐富多彩,紋飾中最具特色的是,採用骨針在器物的肩部、腹部錐刺成水波、漁網等圖案,反映出禮州先民豐富的想象力和藝術創造力。值得一提的是石器中除斧、刀、錛、鑿、錐、紡輪、網墜、礪石外,還發現了磨盤和石臼等糧食加工器,表明先民已具有了原始農業。
每一件出土文物,都讓我們確切地觸摸到禮州的史前文明及悠久歷史。
建制沿革
禮州,設置郡縣始於西漢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置蘇示縣。與邛都、遂久、靈關道、臺登、大笮、姑復、定笮、會無、笮秦、三絳等十四縣同步,屬越嶲郡。(註釋①)
東漢至蜀漢改蘇示縣為蘇祁縣。
東漢光武帝建武十二年(公元36年),光武帝劉秀遣吳漢伐蜀。公孫述敗亡,地方建制仍沿用西漢舊制,仍置越嶲郡,改蘇示縣為蘇祁縣。
東漢末至三國,越嶲郡界出現了“叟”的民族,史稱“斯叟”、“越嶲叟”、“蘇祁叟”。叟人“剛猛捷悍”、“難得制馭”。
隨著叟人的發展壯大,越嶲郡界叛亂不斷,自立稱王。數十年間,一度脫離中央政府,蘇祁縣制徒有虛名。
蜀漢後主建興三年(公元225年),越嶲叟帥(即酋長)高定元起兵反叛蜀國,殺害了越嶲郡太守焦璜。蘇祁叟帥冬逢、弟隗渠參與其間,氣焰囂張,從而引發了諸葛亮南征,平息叛亂的戰爭。
諸葛亮委任張嶷為越嶲郡太守。此時的越嶲郡範圍有了一些變化,但蘇祁縣仍歸越嶲郡管轄。儘管冬逢、隗渠不服,設計謀害張嶷,但被張嶷識破,利用反間,誅殺了冬逢和隗渠。(註釋②)餘皆“諸種皆安”,政權得以鞏固,蘇祁縣制恢復正常運轉。
西晉禮州置蘇利縣。
西晉元康二年(公元292年),越嶲郡治遷會無(今會理),轄會無、邛都、臺登、定笮、卑水、護龍、蘇利七縣。爾後經歷了成漢、乃至東晉永和三年(公元347年),桓溫伐蜀滅成漢,仍置越嶲郡。
南齊劉宋(公元479至502年),改越嶲郡為越嶲獠郡。蘇利縣名從史籍文獻中消失。
北國禮州置亮善郡領蘇祁縣。
北周周武帝保定五年(公元565年),在今安寧河沿線設西寧州,不久即廢。三年後天和三年(公元568年),大將軍鄭恪率軍征剿越嶲地再置西寧州,領越嶲、宣化、邛部、亮善(今禮州)、白沙諸郡。越嶲郡領越嶲、邛都二縣,宣化郡領可泉縣,亮善郡領蘇祁縣,白沙郡領檯登縣(今冕寧)。其間越嶲地還曾設嚴州。
隋唐禮州復設蘇祁縣。
隋初沿北周舊制,為加強中央集權,廢亮善郡。隋開皇六年(公元586年),改嚴州為西寧州,開皇十八年(公元596年)改為嶲州。(註釋③)。大業初復置越嶲郡。此時的越嶲郡較兩漢時的越嶲郡不可同日而語,郡治設在邛部(今越西縣),範圍也要小得多,僅轄邛都(今西昌)、蘇祁(今禮州)、可泉(今德昌)、邛部、臺登(今冕寧)等六縣。
唐武德元年(公元618年),改隋越嶲郡為嶲州,州治設在邛都。嶲州所轄四縣中,蘇祁縣在列。唐貞觀四年(公元621年),嶲州升為郡督府,所轄範圍擴大,所轄十縣中,蘇祁縣也在列。
唐玄宗天寶十五年(公元756年),安史之亂爆發。此後西藏的土蕃,雲南的南詔趁機多次出兵侵犯嶲州,禮州為戰爭前沿,多次被“迭據其地”。唐文宗大和五年(公元831年),蘇祁縣被烏、白二蠻佔領,鹹通五年(公元864年)。建籠麼城(註釋④)。
元至明清的禮州。
元代至元元年(公元1264年),元世祖忽必烈稱帝建立元朝。至元十二年(公元1275年)在建昌(今西昌)設置羅斯宣慰司,轄建昌路、德昌路、會川路等五路二十三州。其中禮州屬建昌路所轄。禮州之名由此始。
明洪武二十七年(公元1394年),西昌置建昌衛軍民指揮使司,屬四川行都司。衛以下設千戶所。禮州為守禦禮州後千戶所,守禦禮州中千戶所(註釋⑤)。
清雍正六年(公元1728年),推行改土歸流,改建昌衛為寧遠府。寧遠府領州一,廳二,縣四和十一土司。與此同時裁禮州二千戶所為西昌縣禮州分縣。縣丞分駐。民國因之。
公元1935年5月,中國工農紅軍長征過禮州,未建政權,故不評述。
公元1950年3月,西昌解放,建立禮州鎮人民政府。1958年改禮州鎮為禮州人民公社。1980年恢復禮州鎮建制。
註釋:
①《後漢書·郡國志》:“越嶲郡,十四城,戶十三萬一百二十,口六十二萬三千四百一十八。邛都,南山出銅。遂久、靈關道、臺登,出鐵。青嶺,有禹同山,俗謂有金馬碧雞。卑水、三縫。會無,出銅。定笮。闌、蘇示、大笮、姑復。”
②《三國志》卷四三《張嶷傳》:“蘇祁邑君冬逢、逢弟隗渠等,已降復反。嶷誅逢。逢妻,旄牛王女,嶷以計原之。而渠逃入西徼。渠剛猛捷悍,為諸種深所畏憚,遣所親二人詐降嶷,實取消息。嶷覺之,許以重賞,使為反間,二人遂合謀殺渠。渠死,諸種皆安。”
《華陽國志》卷三《蜀志》:“蘇祁縣,漢末,夷王(冬逢)及弟隗渠數背叛,以服諸種,張嶷先殺王,弟隗渠又叛,循入西徼,遣親信二人使嶷,嶷知奸計,以重賂使使殺渠。渠死,夷徼肅清。”
③《元和郡縣圖志》卷三二《嶲州》:“蘇祁縣,本漢舊縣也,屬越嶲郡。後陷夷獠,周武帝重開越嶲,復立蘇祁縣,屬嚴州,開皇改屬嶲州,皇朝(唐朝)因之。”
④《蜀中廣記》卷三四《建昌衛》:“禮州:……漢之蘇示縣也,……唐末葉蕃、烏、白蠻迭據其地,號籠麼城,元置禮州。”
⑤《明史·四川土司傳》。
閱讀更多 大涼山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