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刘备艰难夺取汉中称王,封“五虎上将”

刘备艰难夺取汉中称王,封“五虎上将”

前面我们讲曹操西征汉中张鲁获胜后,未听取司马懿的意见乘势攻打益州,只是留下夏侯渊、郭淮、等人镇守。刘备在法正、黄权等人的建议下,决定攻打汉中。汉中之战,对蜀汉意义十分重大,这次战争的胜利,不仅让蜀汉的领土得到扩张,也直接推动了刘备称王。


这次战争,起于建安二十二年,即公元217年,至建安二十四年结束。

刘备艰难夺取汉中称王,封“五虎上将”

刘备方面的阵容为:张飞、马超、赵云、黄忠、法正、黄权;


曹操方面参战将领主要有:夏侯渊、曹休、曹真、曹洪、张郃、徐晃、郭淮。


建安二十二年冬,法正向刘备建议:“曹操一举而降张鲁,定汉中,不因此势以图巴、蜀,而留夏侯渊、张郃屯守,身遽北还,此非其智不逮,而力不足也,必将内有忧逼故耳。今策渊、郃才略,不胜国之将帅,举众往讨,必可克之。克之之日,广农积谷,观衅伺隙,上可以倾覆寇敌,尊奖王室;中可以蚕食雍、凉,广拓境土;下可以固守要害,为持久之计。此盖天以与我,时不可失也。


法正的建议可以说合乎时宜,对形势的把握也十分精准,而这一步,与诸葛亮的隆中对也是基本符合的,刘备自然赞同,于是率军进汉中,曹操派曹洪拒敌。为了便于分析,我以刘备为立场,把这场战争分为四个阶段。

刘备艰难夺取汉中称王,封“五虎上将”

第一阶段,战略失利

建安二十三年三月,曹洪准备攻打蜀军吴兰,当时张飞驻军固山,声称要切断曹军后路,曹洪因此而犹豫不决。曹休说:“贼实断道者,当伏兵潜行;今乃先张声势,此其不能,明矣。宜及其未集,促击兰,兰破,飞自走矣。”曹休认为,张飞是虚张声势,如果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击败吴兰,那么张飞自然退走。曹洪按照这一建议,迅速击败并斩杀吴兰,张飞、马超撤退。


刘备驻军阳平关,派陈式等人去切断马鸣阁的道路,也被徐晃打败。张郃驻守广石,刘备也未能攻打下来。眼看战争形势十分严峻,刘备只能急发文书调集益州军队,这里有个细节很有意思,大家自己去品,“诸葛亮以问从事犍为杨洪”,诸葛亮问杨洪如何处理,杨洪说:“汉中,益州咽喉,存亡之机会,若无汉中,则无蜀矣。此家门之祸也,发兵何疑!


第二阶段,战略得利

刘备与夏侯渊对峙一年有余,刘备从阳平向南渡过沔水,顺着山势前行,在定军山安营扎寨。夏侯渊则帅兵争夺定军山,刘备派黄忠居高临下,擂鼓呐喊,发动进攻,夏侯渊军队大败,夏侯渊战死。可怜一代名将夏侯渊,想当初曹操经常告诫他说:“为将当有怯弱时,不可但恃勇也。将当以勇为本,行之以智计;但知任勇,一匹夫敌耳。”意思是作为将领,应有胆怯的时候,不能单凭勇猛。将领应当以勇敢为根本,但在行动时要依靠智慧和计谋;又依靠勇敢,只能敌得过一名普通人罢了。不过死在黄忠手里,也不算太委屈。

刘备艰难夺取汉中称王,封“五虎上将”

张郃率军退回阳平,由于夏侯渊战死,曹军失去统帅,军中人心惶惶,杜袭和郭淮立即稳定军心,广播说张郃是刘备惧怕的名将,如今军情紧迫,只有在张郃将军的指挥下,才能转危为安,临时推举张郃为军中主帅。


第三阶段,战略相持

张郃领主帅的第二天,刘备就想送他一份贺礼,打算渡过汉水发动攻击,曹军认为寡不敌众,准备凭借汉水列阵抵抗,但郭淮说,这是向敌人示弱,并不能挫败敌人,不是好计策,不如远离汉水列阵,把敌军吸引过来,等他们渡过一半后,我们再出击,就能大败刘备。刘备见势,深表疑虑,我估计他应该是骑在马上捋着胡子琢磨的,便命令不要渡河,两军对峙。


郭淮先推张郃领全军主帅,再献计拒敌,前后两次临危稳定局势,深得曹操赏识,曹操正式把符节授予张郃,命郭淮为司马。


建安二十四年三月,曹操从长安出斜谷,据守险要,以临汉中。刘备说:“曹公虽来,无能为也,我必有汉川矣。”我不知道为什么,刘备还口称“曹公”。刘备呢,集结军队占据险要阻拦,却始终不与曹军交战。

刘备艰难夺取汉中称王,封“五虎上将”

第四阶段,战略反攻

说是战略反攻,实际上也有点乌龙的成分,这也再次说明,战场上形势瞬息万变。有一次,曹军在北山下运送粮草,黄忠率军企图夺取,但超过了约定时间不见回来,赵云率骑兵数十人前去查看,恰巧曹操大军出动,赵云与曹军猝然相遇,便冲击地阵,且战且退。这一巧合,几乎扭转了战争形势:

魏兵散而复合,追至营下,云入营,更大开门,偃旗息鼓。魏兵疑云有伏,引去;云雷鼓震天,惟以劲怒于后射魏兵。魏兵惊骇,自相蹂践,堕汉水中死者甚多。备明旦自来,至云营,视昨战处,曰:“子龙一身都为胆也!”


曹军散开又合拢,一直追到赵云的军营前,赵云进入军营,打开大门,偃旗息鼓。曹军怀疑营中有埋伏,于是撤退,赵云见机命令擂鼓,鼓声喧天,却只以弓箭手射杀曹军。曹军吓尿了,自相踩踏,落入汉水淹死的人很多。第二天,刘备看了昨天的战场,还给赵云点了个赞。

刘备艰难夺取汉中称王,封“五虎上将”

《资治通鉴》说:“操与备相守积月,魏军士多亡。夏,五月,操悉经出汉中诸军还长安,刘备遂有汉中。


建安二十四年,也就是夺取汉中的当年,刘备自称汉中王,立刘禅为王太子,封魏延为镇远将军兼汉中太守、许靖为太傅、法正为尚书令、关羽为前将军、张飞为右将军、马超为左将军、黄忠为后将军。


大家注意啊,《三国演义》中对此称之为“五虎上将”,实际上是没有的,这是因为陈寿最早作《三国志》的时候,将五人列为一传,但陈寿也并未提出五虎上将的概念,经过民间艺术的推广流传,才逐渐演变为后来的“五虎上将”。而且大家会发现,在汉中之战中,赵云可是被刘备点过赞的,但这次分封,不知道为什么把赵云给遗漏了,易中天品三国时还因此为赵云叫屈。


【今日小抄】

①为将当有怯懦时。

这句话是曹操说给夏侯渊的,后来毛主席也曾用它来提醒​他人。​1971年10月26日,第26届联合国大会第1976次会议以压倒多数通过了“两阿提案”,恢复了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得知消息后,毛主席高兴之余,对周恩来、乔冠华等人说:“有一出京剧就叫《定军山》,是谭鑫培、谭富英的拿手戏。你们看看《魏书》的《夏侯渊传》。当时夏侯渊打了几次胜仗,曹操写信提醒他:‘为将当有怯弱时,不可但恃勇也。将当以勇为本,行之以智计;但知任勇,一匹夫敌耳。’”“‘当有怯弱时’,就是要想到自己的弱点和不足,有打败仗的可能。夏侯渊把曹操的告诫不当一回事,结果全军覆没。你们去联合国,困难很多,要‘以勇为本’,更要注意‘为将当有怯弱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