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得了糖尿病肾病应该怎样治疗?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糖尿病肾病( diabetic nephropathy,DN )是糖尿病最主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是指糖尿病导致的慢性肾脏病,是慢性肾脏病和终未期肾脏病(肾衰竭)的重要原因。

糖尿病肾病临床上常表现为大量蛋白尿、高血压、水肿等症状,肾功能检查常表现为尿白蛋白及肾小球滤过率(GFR)下降,常合并其他微血管并发症,如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

得了糖尿病肾病应该怎样治疗?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以及糖尿病发病率的逐年升高,糖尿病已成为终未期肾病(ESRD )的主要原因,亟需引起大家的重视。糖尿病肾病的治疗较为复杂,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包括饮食治疗、运动、戒酒、戒烟、控制体重等多方面,均有利于减缓糖尿病肾病进展,保护肾功能。在这里我们重点讲一下饮食治疗:限制蛋白质摄入,低蛋白饮食(LPD)能延缓DN进展,改善蛋白、糖及脂肪代谢,减轻肾功能不全症状及并发症。临床实验证实,DN患者尿白蛋白排泄和饮食蛋白质的摄入量呈正相关。有肾功能损害的糖尿病患者,饮食中蛋白质摄入量一般为1.0~1.2g/(kg.d),对早期DN(微量白蛋白尿期)的患者,肾病变尚处于可逆阶段,可适当限制蛋白饮食,有学者认为0.6~0.8g/(kg.d),其中50%以上来源于优质蛋白,这样既有利于DN的防治,也不致于引起蛋白质缺乏。

2、严格的控制血糖

血糖控制的目标为空腹血糖在4.4~6.1mmol/L,餐后血糖<8mmol/L,糖化血红蛋白HbAlc<7%。持续的高血糖在糖尿病肾病早期发病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当DN发展至Ⅲ期时严格控制血糖仍可延缓微量白蛋白尿向显著蛋白尿发展;DN如有明显蛋白尿时,则即使血糖得到良好控制,蛋白尿仍然有增无减,肾脏病变继续发展。


得了糖尿病肾病应该怎样治疗?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3、控制血压

高血压在DN中不仅常见,同时是导致DN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还是DN并发心血管系统疾病的重要原因。高血压在糖尿病的早期表现为夜间血压过度降低,随后昼夜血压改变消失,之后日间虽血压正常但运动后明显上升,出现明显高血压。随着全身血管病变的发展,主动脉顺应性减退,可表现为单纯严重收缩压过高。

糖尿病高血脂患者的治疗目标值为低密度脂蛋白<2.6mmo/L,总胆固醇<4.5mmol/L,三酰甘油<1.5mmol/L;而对有心血管疾病的糖尿病患者治疗的目标值为低密度脂蛋白<1.82mmol/L。药物选择:以血清胆固醇增高为主者宜选用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类药,如他汀类降脂药;以血清三酰甘油增高为主者宜选用纤维酸衍生物类药,如贝特类降脂药。抗血脂药使血脂降低是否对糖尿病的进展有影响目前还不清楚。迄今为止,没有大的试验分析显示是否降脂治疗能防止糖尿病肾病的发展或防止肾功能下降。

得了糖尿病肾病应该怎样治疗?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DN所致终末期肾病可以接受肾替代治疗,包括血液透析、腹膜透析和肾移植,一般认为透析治疗糖尿病肾病预后较非糖尿病所造成的肾衰竭为差。

另外,糖尿病肾病患者进展到尿毒症期,可考虑进行肾移植或肾胰腺联合移植,肾胰腺联合移植效果更佳。DN达第V期,肾功能已明显受损,Scr达400~450umo/L,Cer达25~30m/min,在透析前即可进行移植。也可在尿毒症后经充分透析,过渡到器官移植。既往肾移植常局限于年轻的2型糖尿病患者(年龄<45岁),但如果选择适当的患者,通过冠脉造影或多普勒超声筛选,或对有病变者先行冠脉搭桥术,即使年龄>45岁,肾移植的预后同样良好。单纯肾移植并不能防止DN的再发生,也不能使其他糖尿病合并症得到改善,影响移植转归的因素主要是对DN的并发症包括血糖水平、胃轻瘫、伤口的愈合、营养不良及高血压等不能满意的控制,而缺血性心脏病是影响存活的主要危险因素。即使肾移植成功,一般移植手术后2-4年出现DN的病理改变,但这种病变一般比较轻微,发展缓慢,多数在移植后10~15年后才出现临床改变。即使有轻度蛋白尿也不会影响移植肾功能,平均术后20年才出现移植肾功能不全,移植肾丢失率<5%。肾胰腺联合移植的患者及移植物3年存活率与单纯肾移植相当,而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和血肌酐水平均恢复正常,其他糖尿病合并症症状得到改善,生存质量优于单纯肾移植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