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4 关于慈禧太后——那些你可能从来没有听说过的事

关于慈禧太后——那些你可能从来没有听说过的事

慈禧这个人,在我们眼中往往就是一个守旧顽固的典型。

也有人为她翻案,说她是推动晚清变革的功臣。

但是小编以为呀,用“新”或者“旧”去衡量都不太合适,她是一个权力迷。

她眼中只有权力,对巩固权力有利的,新的她也支持,反之,不利于巩固她的权力的,旧的,她也反对。

例如同文馆的设立,就得到她的支持。

关于慈禧太后——那些你可能从来没有听说过的事

同文馆的设立

清朝在太平天国运动结束后还能维系几十年,慈禧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正因为如此,她一去世,清帝国随即倾覆。

所以不难想象,这个时期的所有改革,都必然与慈禧的权利相联系。

慈禧是1861年咸丰死后,通过琪祥政变,用垂帘听政方法取得权力的。

同治6岁即位,咸丰遗有赞襄五大臣、顾命八大臣。通过政变,八大臣杀的杀,放逐的放逐。

清廷的权力,咸丰帝之前,全操于皇帝之手;皇帝之下,权势最大的是军机处。

通过政变,八大臣杀的杀,放逐的放逐。清廷的权力,威丰帝之前,全操于皇帝之手,皇帝之下,权势最大的是军机处。

威丰死后,肃顺将军机处的权力转移到赞襄五大臣。

政变后,权力并未回到军机处,而是分寄于两个太后和政王奕诉,实权尽操于慈禧手中。

以后,慈禧又制服奕诉,等东太后死(有传说是被慈禧毒死),真正实现了一手遮天。

清朝是讲祖制家法的,但慈禧全不把这些祖制家法放在眼里。

关于慈禧太后——那些你可能从来没有听说过的事

太后垂帘,本已违背祖制家法,兄终弟及立光绪做皇帝,更是对祖制家法的践踏。

但只要对她揽权有利,什么祖制家法都约束不了她。

她支持同文馆,也是出于同样的目的。不管是王公还是大臣甚至是皇帝,谁触动了她的权力,都没有好结果。

有人说同治是被她逼死的。光绪搞戊戌变法,结果如何,世人皆知。

对内统治她有的是办法。但她对外国人的侵略却没有办法。

戊戌变法后,她要废光绪,先宣布光绪有病,但却受到外国干涉,由法国医生给光绪看病,结果是“无病”。

加上刘坤一“君臣之义已定,中外之口难防”,只好作罢。

她听从荣禄建议,立大阿哥,准备取代光绪,但各国公使都不入贺,慈禧恼怒非常,发誓“此仇必报”。

支持义和团运动以及向八国联军宣战的决心,起因也是权位当时江苏粮道罗嘉杰揣测慈禧之意,伪造外人

照会,其中有一条就是勒令慈禧归政光绪。

关于慈禧太后——那些你可能从来没有听说过的事

这一点触动了她的神经,因此下令开战战争失败,慈禧狼狈西逃。

为挽回面子,保住权力,要装新面孔,下诏罪己,下令改革,实行新政。

法律改革,戊戌变时就已提出,光绪也有谕旨,但改不动。

1902年下令改革法律不过是重提戊戌法律改革罢了。

总之,1902年开始的法律改革,只是迎合了慈禧渡过权力危机的需要,并不是因为慈禧真的认识到西方法

律的先进,也就是沈家本说的,知道“法为何物”,知道中国要强就要真的学习西方等等。

沈家本有一篇论说,题目叫作《法学盛衰说》。他在这篇文章中说,法学之兴与政治之实息息相关,把中国

政治与法律的关系说得十分明白,可以说是一语中的。法律改革是这样,法律改革之后也是这样。

袁世凯觉得《临时约法》不利于他做皇帝,可以废。曹锟搞贿选做总统,可以公布《天坛宪草》。

国民党要把持党国政杈,训政可以无限延续。总之,法律成了权力的附属品,

这就是中国的近代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