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你們老家過年必吃的一道菜是什麼?

家庭主婦考律師


現在定居在市裡,過得比較隨性,過年了想吃什麼做什麼,有的時候不想做了,外面餐館走一遭,家裡都不用開火。雖然方便了,但是年味兒也輕了,不復當年的喜悅心情。

小時候老家在鄉下,規矩比較多,但是處處充滿著年味,有的時候感覺規矩就是傳承,少了規矩就少了那一抹年味。

每逢過年,三十,初一吃什麼老家那是分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三十晚上團圓飯,桌上必有魚有肉,有雞鴨,寓意著豐富美滿,魚上桌但不能吃,一定得留到第二天,寓意著年年有餘。

初一一早必喝紅棗湯,象徵著紅紅火火,來年好運。

等等等等。

當然,除了這些,其他方面吃喝不限,怎麼喜歡怎麼來。

每個地區的都有不同的習俗,正因為有這些習俗,才鉤織了這不同的年味兒。


吃行隨遇


年,難,加在一起的,大家都亮了好多的好飯,人人都喜歡吃,但都是富人飯,為什麼不亮窮人飯呢?可能還有一些人還在飢謊錢上掙扎著。寫一本書也沒用。我看有一碗土豆絲也可以。


大愛無疆283961496


必吃 :一、青菜、白菜,意寓清白傳家,二、未切的蔥、蒜,意寓聰明,會理財,精打細算,長壽,三、豬頭、豬尾巴,意寓從頭到尾都有肉,四、小時候其它如蓮藕、魚等視各家庭經濟情況,現在普遍吃


醉酒難聞934守護正義


不同於大家的過年的大魚大肉,我家是開店的,進入臘月就是到三十下午爸媽還在忙著給顧客準備年貨,自然犧牲了自己,每年的年夜飯都相當簡單,一個雞湯火鍋外加一條魚就夠了。而隔壁左右一般上午就準備晚飯了,因為風俗要準備十八樣,各種雞鴨魚肉蒸炸煮煎。小時候喜歡過年,越長大就越覺得還是簡單一點好,一來這些菜可能正月裡都吃不完,二來父母年輕不再,家人在一起的便飯就是最好的年夜飯。即便簡單,一條魚必須是有的,他們希望我們年年有餘。馬上過年了,希望天下父母身體健康,萬事如意。


奔走的小瘦子


你們老家過年必吃的一道菜是什麼?這一問還真把我問住了,也想起父母在的日子。那時侯,年三十必須要齊聚在父母身邊過年,家中也要弄齊雞魚肉蝦,滿滿一桌子。一大家人,熱鬧地過個好年。那時候,不管條件多差,扒雞,燒魚,紅燜大蝦,四喜丸子不能少。圖的就是吉慶有餘,喜事連連。


西沽釣翁


題主說自家那裡過年三天都是餃子,難道老家是東北嗎??我常聽東北人說,好吃不過餃子,餃子就酒越喝越有等等順口溜。

我老家在河南南部一個小城,逢年過節必做一桌子豐盛美食,其中家家戶戶必吃的一道菜就是乾燒臘魚,寓意年年有餘!


臘魚醃製方法

臘魚是將魚洗淨醃製曬乾後的稱呼,鯽魚、草魚、鯉魚都可以製作臘魚。醃臘魚的加工大部分都為傳統的醃製工藝,其醃製方法主要包括幹醃法、溼醃法和混合醃製法,醃製時間為幾小時到兩個月。

我老家主要用幹醃法,主要是操作簡單,經濟實惠!具體方法如下。

首先,魚買回來後,刮掉魚鱗,去掉魚鰓和內臟,簡單清洗一下,但保留一定的血水!

然後將魚兩面挨個抹完鹽和辣椒麵後依次排在大盆裡,喜歡吃肉緊一些的,可以把魚上壓點東西醃,一般醃2天后把上面的魚挪放下面,下面的魚放上面再醃2天。

最後把醃製過的魚懸掛起來,放到日光地裡晾曬。一般來說,我們晾曬時間是不能超過十天的,也就是說最多不超過十天,我們就能吃到好吃的臘魚了。


乾燒臘魚的做法

臘魚塊 適量幹辣椒 適量生薑 適量大蒜 適量花椒 適量香蔥段 少許料酒 生抽 白糖

乾燒臘魚的做法步驟

步驟 1

臘魚提前一天用清水泡著。

步驟 2

將泡好的臘魚塊瀝乾備用。 生薑切絲(片也行)、大蒜拍碎、花椒備用。

步驟 3

鍋內入適量底油,油燒到八成熱時下魚塊,小火將魚塊煎至兩面金黃。

步驟 4

煎好的魚塊乘出備用。鍋內剩餘的底油用來爆香薑片、花椒、大蒜、幹辣椒,隨後再次倒入煎好的魚塊。 放入香蔥段翻炒片刻後,加入適量生抽、幾滴老抽(上色用)、少許白糖,炒勻。

步驟 5

倒入小半碗清水,蓋上鍋蓋,中火燜制魚塊2分鐘。 大火收汁,出鍋前加入蔥絲,炒勻出香。


小敏姐餐飲創業雜談


你們老家過年必吃的一道菜是什麼?

過年必吃的一道菜?一道菜可不夠,年夜飯隨隨便便都能數上十幾二十道菜。

1.飯桌上一定要有粉蒸排骨、小米飯、扣肉等蒸菜,因為它寓意著“蒸蒸日上”。

2.第二道——豬大腸,“腸吃腸有”

3.第三道——青菜豆腐,“清清白白”

4.第四道——脆皮魚或者紅燒魚,“年年有魚”

等等等等…

我家還有一特色,午夜12點之前我便被派到走廊了,不為別的,去烤排骨、烤雞腿、烤蔬菜了…。看過12點的煙花、放過鞭炮就開吃!

天天吃餃子,那哪能成!


傅小廚and徐大荷


其實每個地方都有每個地方的特色,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口味,有些必吃的菜其實是因為以前的人生活在缺衣少食的窮苦年代,只能過年過節才能吃得上,所以那個味道就一直印刻在他記憶深處,每當過年的時候就想做來吃,即便現在的生活水平已經提高太多,有些食物變得平常,即使不過節也能想吃就吃,比如說就是餃子。

我作為一個60後同樣成長在貧苦歲月,過年最想吃最期待的無非就是那些個肉菜,比如說炸肉丸子,過油肉等等。我是一個山西人,山西是麵食之鄉,過年對山西人來說麵食也是必不可少的,但又因為山西也分晉北晉中和晉南,口味風格有所差異,下面我來簡單介紹下我老家過年幾種經常準備的菜或者食物。

一、大燴菜

大多數山西人都非常愛吃一道菜叫大燴菜,顧名思義就是許多種類的菜放在一起烹製而成。大燴菜基本上準備的食材有炸土豆,包菜,木耳,海帶絲,粉條,炸豆腐,小炒肉,蔥薑蒜。我們這邊一般過年前兩三天都會把土豆切塊,豆腐切片或者切條,肉切成薄片或者搓成丸子進行油炸,然後放冰箱冷藏,再以前條件不好會放在鍋裡蓋上蓋子在戶外冷凍,因為冬天外面溫度很低。為了防止有些野貓翻牆進來偷吃還要在鍋蓋上壓塊磚頭,哈哈。好了,言歸正常,做法其實也很簡單,熗鍋熱油,把蔥薑蒜切末爆香,然後先放入手撕好的包菜炒至軟爛,再依次放入炸土豆,炸豆腐,小炒肉,海帶絲粉條和木耳,加入生抽和老抽,放少許鹽和胡椒粉提味,注意別放太多,因為小炒肉裡面已經有加入調味料,防止過鹹。稍微翻炒一會兒加點清水或者高湯,然後稍微加一些水澱粉勾芡,大火轉成小火煨一小會兒關火盛盤即可。

二、過油肉

我不知道山西其他地區,反正在太原和晉中地區過油肉這道菜一般都是下館子和過年必備的一道菜。用的食材有裡脊肉,蒜薹,木耳,冬筍,蔥薑蒜。先把裡脊肉切成薄片,然後放入大碗中,打入一顆生雞蛋,放入少許澱粉料酒和鹽抓勻醃製一會兒。然後把筍切大小適中的薄片,和泡發的木耳一起焯水。再把蒜薹切成小段,蔥斜切成片狀,蒜切片。倒入比較多的油,把醃製好的肉片在油溫四五成熱的時候下鍋,變色後撈出控油。再用少許油熗鍋熱油,把蔥和蒜爆香,然後依次放入蒜薹木耳和冬筍翻炒,再倒入肉片,倒入生抽老抽,鹽,醋,花椒水,少許豆瓣醬翻炒均勻,出鍋即可。

三、炸油糕棗糕

作為山西人吃麵同樣是必不可少的,只是過年大家可能吃麵條比平時少一些,更多愛吃一些帶餡料手工製作隨時可以吃的麵食,比如說炸油糕棗糕,富含油脂正適合冬季吃。具體做法就是先整一些紅豆和去核的大棗,然後把紅豆倒入盆中加入白糖搗爛。黃米麵加水用手抓成絮狀,然後把絮狀鋪在蒸鍋裡蒸個十分鐘,稍稍冷卻後,揪成小麵糰把紅豆餡包入裡面,揉成圓球狀,然後按壓成薄厚適中的圓餅狀。再取適量面擀成大面片,把去核的棗子摁進麵糰裡,然後把面片緊緊捲起來,再用刀切成大小薄厚均勻的小麵餅。燒一鍋熱油把做好的油糕和糟糕放進去炸,炸成金黃後撈出控油,口感外面酥脆,裡面軟懦香甜。

以上就是我們這邊過年幾個代表性的美食,還有很多,可以關注我給大家慢慢分享,感謝你的閱讀,祝大家新的一年身體健康財源廣進。


晉中老祁


我的老家是淮安裡下河地區,水網密佈,平原,稻米之鄉。過年必備的東西自然和生活的環境有關。魚是必不可少的,鯿魚是春節祭祖食品,還把草魚等製成鮮美的魚丸,可以吃到正月十五。還有一種豌豆澱粉加工製成的透明的粉皮,加入老母雞湯,是我們小時候天天必吃的,可以代替主食。其他的還有豆腐,獅子頭,肉餅,素雜燴和鹹貨等等。







閱讀與美味


我是一個來自廣東粵北山區的人,在我們老家過年家家戶戶雞、魚是必不可少的主菜,大年三十的晚上我們的魚是不吃魚頭跟魚尾的,這就映襯了年年有餘,大年初一我們是隻能吃素,不能吃葷,在我們老家過年還會做“焦葉子”和“油麻圓”,這些都是非常美味的餈粑,也是我們老家每年都會做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