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距离顶部还有多远,从创业板去计算

当日深V,全靠钞票

这句话,老股民都深深懂得,而在2015年的夏季冰封中赤膊熬过来的,就更懂!

再往前追溯,如果你还曾经战斗过07年的6000点沪指,绝对是久经沙场!

再往前推,就不了,太远了,新股民们都当作米脂县的大礼堂历史了。

但,到底多远?

我们就看下,神创的交易额。因为交易额是真金白银,而巨大的成交,就是你卖出再买入,不断换手造成的。同时存量的不断翻台面,又让饭店外面的人看了认为里面好热闹,菜品味道肯定美级,于是不断裹挟而入。

看数据

距离顶部还有多远,从创业板去计算

虽然绝对指数离开绝对高点还有40%- 的距离,但成交额,已经超越当时。

今天肯定会超过3000亿元,而当年最高时为2210亿元(写完一看,创业成交3200亿元了)

距离顶部还有多远,从创业板去计算

距离顶部还有多远,从创业板去计算

但这样的比较,也是有失公允的,因为包含在指数中的个数数量不等。

我们再来和总流通市值比较下。

目前创业板近800只个股,总流通市值近5万亿元;(写完再看,超过5万亿了)

2015年5月底,当时创业板股票个数462只个股,总流通市值2.04万亿元;

列表

距离顶部还有多远,从创业板去计算

如果我们假设,未来顶层放水可以继续持续一段时间,比如到3月底。

而饭店里的人气可以继续吸引人流(增量资金)进入,而旁边那家馆子还在装修(夜壶馆)。

那日成交总额达到总流通市值的某个百分点为高点的YY位置。

注意,不会再到达10.83%这个比例的,原因是地球有引力,天空有苍穹。

蚂蚱可以跳高1米,为身高的多少倍,但恐龙就不行。具体数据之后再叙述。

我们再做简单推演。

因为只有市值更高,才能带来更多的热情与交易。

所以总流通市值肯定是伴随着日成交额增高而上升的。

我们先回溯2015年2月6日,作为那轮行情起点的数据情况

当日411只股票,总成交额552亿元,对应总流通市值7539亿元

距离顶部还有多远,从创业板去计算


直线型去推,不考虑任何其他因素,能得出的结果是,

每推高1亿元市值,需要1.3亿元日活成交额

简单形容就是,股指上升为一个人向山上,推雪球。

我们都知道雪球是往下滚动容易,因为越往下滚,就裹挟越多雪。

现在我们逆向思维

一个人,在雪道上,往上滚雪球

自然,上行的雪球,也是越滚越裹挟更多的雪。

但同时,雪球变得越来越大,同时越往上,地球引力作用也越大

因此,在雪道下面的时候,他付出1分力气就可以滚动雪球上行1米

接近顶部的时候,大概就是

付出1.3分力气,才可以滚动雪球上行1米

距离顶部还有多远,从创业板去计算

现在把这个1.3的理想数据,

推导到现实。注意哦,2015年的时候,在雪道底部的雪球重量(总流通市值)只有7539亿元,推到顶了才重2万亿不到。而现在呢?

我们回望创业板,假设2019年6月6日为起点,扣除36只在2019年6月6日之后挂牌的股票,剩余762只个股做数据。


距离顶部还有多远,从创业板去计算

在雪道底部的雪球重量(总流通市值)就高达2.9万亿元,推到现在,总重已经高达近5万亿.所以重量大不同,原来的“1.3的理想数据”,也升高到2.6倍了

距离顶部还有多远,从创业板去计算

那我们就按照这个2.6倍,适当调高,设定2.8为假设的理想推动力数值。

再简单推算,可得出整个创业板,在当下不变条件情况态。

现在看看,未来达到“日额/总额=XX%”这个虚拟顶点,这个百分比为多少?

从此前历史和现在已经达到的交易能量判断,约为7.3%(具体推理过程不说了...)

需要的日成交额为4600亿元。

对应总流通市值为63500亿元,对应科创板总流通市值为64400亿元。

按照总流通市值推导的绝对指数顶部是:

距离顶部还有多远,从创业板去计算


结果就是这样的。

那这个推理的准确性有多少?我想很高的,就像下面这个大师的水平

距离顶部还有多远,从创业板去计算


$创业板指(SZ399006)$ $宁德时代(SZ300750)$ $温氏股份(SZ300498)$


距离顶部还有多远,从创业板去计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