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0 OECD發佈新一輪《主要科學技術指標》

OECD發佈新一輪《主要科學技術指標》

來源:中國科協創新戰略研究院《創新研究報告》

第41期(總第242期)2018-7-31

編者按:2018年3月,OECD發佈了最新的《主要科學技術指標》(Ma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dicators,MSTI),對OECD國家和其他主要經濟體的研發投資狀況進行了最新評估。MSTI每年發佈一次,用於分析和統計OECD的30多個成員國以及其他重要經濟體(巴西、中國、俄羅斯和南非)研發以及科技活動的產出、影響指標。本文就其主要內容進行摘編。

一、美國研發支出一直高居首位,中國有望在2020年達到OECD國家平均研發強度水平

《主要科學與技術指標》最近發佈的OECD國家及其他主要經濟體的研發開支數據顯示,OECD國家2016年度的研發強度(國內研發支出總額佔國內生產總值比例)已連續第四年穩定保持在2.4%(圖1)。其中,美國的研發支出一直居首,在OECD國家的研發總支出中約佔40%,2016年美國的研發強度繼續穩定在2.7%。歐盟國家的整體研發強度略有下滑,從2015年的1.96%降至2016年的1.94%。雖然英國和德國的研發強度略有上升,但斯洛伐克和拉脫維亞等大多數歐盟國家的研發強度呈下降趨勢。

2016年,OECD國家的實際研發支出增長了1.2%,與總體GDP的增長相符,研發強度穩定保持在2.4%(圖2)。其中,以色列和韓國分別以4.25%和4.24%的佔比繼續保持了最高的研發強度。2016年,日本的研發強度繼續保持下滑的趨勢,降到了3.1%。加拿大的研發強度自2009年以來就一直呈現下降趨勢。在可獲得2016年數據的30個OECD國家中,有13個國家的研發總支出的實際價值有所下跌,20個國家的研發強度下降。其中最值得注意的是,日本的研發總支出下降了3.3%。

中國的研發強度呈穩定增長趨勢,2015年達到2.12%,僅比OECD國家的平均水平低0.23%。2013年和2015年,中國的研發強度和原始研發支出超過了歐盟;2016年,中國的研發支出比歐盟全部國家的支出還多15%。最新專利數據顯示,中國發明者申請的專利數量在2015年增加了28%,而美國的PCT專利申請者數量則連續兩年下滑。

OECD發佈新一輪《主要科學技術指標》

圖1 2000—2016年度世界主要國家及經濟體研發強度比較

來源:OECD主要科學與技術指標數據庫,2018年2月,http://oe.cd/msti.

OECD發佈新一輪《主要科學技術指標》

圖2 2016年OECD國家和選定的非OECD成員經濟體研發強度比較

注:阿根廷、澳大利亞、新西蘭、波蘭、瑞士、土耳其和南非是2015年數據。新加坡是2014年數據。

來源:OECD主要科學與技術指標數據庫,2018年2月,http://oe.cd/msti.

二、2016年企業研發支出增長放緩,高等教育研發支出持續增長

近年來,企業一直是OECD國家研發強度的驅動力。2016年, OECD國家69%的研發量由企業承擔,但企業的實際研發支出只增長了0.9%,與之相對,2015年和2014年企業的實際研發支出增長率則分別為2.2%和4.1%(圖3)。

2016年,OECD國家的研發中有18%是由高等教育機構實施,11%由政府機構實施。其中,2016年高等教育部門的實際研發支出增長了3.4%,相比2015年1.3%的增長率又有上升,自1981年有記錄以來,這一增長比率一直處於上揚趨勢。2015年政府的研發支出(不包括支付給其他部門用於研發的費用)增長了1.4%,2016年與2015年持平。

OECD發佈新一輪《主要科學技術指標》

圖3 2007—2016年OECD國家不同類型的研發支出統計

注:2007年指數=100(定值美元購買力平價)。

來源:OECD基於主要科學與技術指標數據庫的估計,2018年2月,www.oecd.org/sti/msti.htm.

三、2016年研發預算實際下降,2017年初步預算呈現多樣性

2016年OECD國家的政府預算數據(即政府撥付用於研發的款項而不是實際用於研發的開支)顯示出4%的強勁增長,將通貨膨脹考慮在內的話,實際價值的增長達2.5%(2015年下跌0.2%)。美國是這一增長的主要驅動力,其2016年的政府研發預算增長了7%。2017年的政府預算數據則呈現出多樣性,16個可獲得數據的國家中大多數都為增長,其中包括德國和日本。但是,美國與其他6個可獲得數據的國家顯示出2017年的政府研發預算有所下降。

所有OECD國家的國防和航空相關的研發預算都在實際價值上有所下降,從2006年的32%下降到2016年的24%。國防是研發預算裁減首當其衝的領域,裁減最為顯著的是法國(-80%)和瑞典(-77%)。只有韓國和波蘭在國防研發預算上有所增加。

四、研發稅收激勵的重要性逐年增加

近年來,稅收激勵越來越得到重視,而前文所述數據並沒有包括對企業研發的稅收激勵成本。當前,研發稅收激勵在許多國家中一直在增加,但並不總是足以與預算削減相抵消。

2017年,35個OECD國家中有30個國家對企業研發支出給出了優惠稅收政策,而在2000年時,只有16個OECD國家有此舉措。2006—2015年,可獲得數據的37個國家中有25個國家對企業研發支出的政府資助在GDP中佔比有所增長,其中俄羅斯、比利時和法國在2015年所提供的政府資助佔GDP比重最大。

2006—2015年,在可獲得數據的33個國家中有22個國家的稅收激勵在政府的研發資助中的相對重要性有所增加。加拿大、匈牙利和葡萄牙都是從大比例的稅收資助開始,慢慢通過增加直接投資將政府資助組合進行重新平衡。墨西哥在2009年廢除了先前的稅收減除計劃,但在2017年又重新引入了這一手段。

OECD發佈新一輪《主要科學技術指標》

圖4 2015年政府對企業研發的直接投資和研發稅收激勵(在GDP中的百分比)比較

來源:OECD 研發稅收激勵指標,2018年2月,http://oe.cd/rdtax.

http://www.oecd.org/sti/DataBrief_MSTI_2018.pdf.

編譯:宋穎

《創新研究報告》編輯:曹學偉 張麗琴

感謝您的支持與關注,歡迎賜稿交流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