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滴滴程维、柳青道歉:滴滴不再以规模和增长作为公司发展的衡量尺度,滴滴能做到吗?

偶遇酒纯粮酒


实事求是地讲,程维和柳青的表态,勇气可嘉,但要真的做到,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这是由滴滴的企业基因和商业模式决定的。



众所周知,滴滴的程维出自阿里巴巴,相比腾讯,阿里巴巴以强运营著称,而不擅长产品和服务的打造。而程维的搭档柳青,是投行出身,擅长资源整合。这样的企业基因注定了滴滴在产品和服务上难有大的作为。


滴滴转型困难的第二道门槛是它固有的商业模式。滴滴已经经过多轮融资,目前的盈利压力可以说是压力山大。但滴滴流量的变现方式却极为有限,除了盘剥司机和乘客并没有其他好的办法。要盘剥司机势必要增加司机的数量,要增加司机的数量,势必要放低司机加入的门槛。司机被抽成势必有一部分要转嫁到乘客头上,司机的低水平势必造成安全和用户体验的下降。因此说滴滴要转型难度不是一般的大。

滴滴要从以增长和利润为中心转向以安全和服务为中心,首先要成功上市,使投资人成功解套,减小资本压力;其次是融到一笔转型升级的钱;再次是大刀阔斧地进行企业战略和企业文化调整,重用产品经理型人才;最后是保持一定的战略定力和战略智慧,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成功转型。

总之,滴滴转型绝非易事,但愿程维和柳青能够心想事成。


隔壁老周


不一定。因为像滴滴这种互联网公司主要是资本推动,要看资本愿不愿意。

互联网公司估值最重要衡量指标就是用户,就是规模和增长,规模和增长来自于竞争对手平台的转换,以及新用户注册。互联网公司最终还是要上市甚至希望尽快上市,而用户又是资本市场最看重的。

互联网公司的竞争归根结底也是用户的竞争,假如滴滴能够一直一家独大,那短时间内不以规模和增长为公司发展衡量尺度那可以,因为你老用户不会流失,新用户也迟早会用你的平台。但是假如加入几个强有力的竞争对手,滴滴也不可能眼睁睁的看着用户流失。

网约车对用户的衡量指标依然还是用户数和订单数,本质上就是规模和增长。像用户质量这种很重要的指标不太好衡量,比如说这个司机和乘车人的素质等等。

滴滴未来安全肯定会更重视,但要说安全将作为最重要的核心指标,而不是用户数和订单数,我看还要拭目以待。

我是上木木说,聚焦互联网品牌策划运营、自媒体运营,创立知行合一品牌运营观,欢迎和我沟通。


上木木说


出租车司机都是花几十万买个出租车做生意来养一家糊口的,保险费又高,车子八年报废,从业资格证,公司定时学习。进入门槛太高,不敢违法犯罪。网约车进入门槛太低,是个车就能从手机下个aPP就能接客。什么牛鬼蛇神九流三教都能接客做生意营运。平台从来就不知道和考核的。不出问题才奇怪呢!要是网约车和出租车一样车改成营运车,有乘客保险,有从业资格证,挂靠公司经营。这样可以取消了一大批私家车,很多私家车司机是出来打酱油的。包括很多司机是出来猎艳的…


xgp595388


滴滴安全问题确实漏洞百出,但是现在的受害者都是以乘客为中心,实际上司机的安全问题也很严重,乘客打滴滴可以用虚拟手机号注册,注册以后都不需要乘客实名就可以叫车,而且滴滴司机遇害的人数也不少。只不过去开滴滴的很多都是弱势群体,出了事情以后也没有找媒体做文章,另外一方面,如果只是司机被打,大多数也就忍气吞声了,因为弱势群体考虑的东西不一样,如果闹大以后滴滴把他账号封了,他的饭碗可能就丢了。


全景天窗看流星


努力实现吧。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的,至少不能让他亏本。现在的当务之急是法律法规的建立健全已经监管部门的监管规范的统一。还有就是政府与企业要一起商讨解决方案,企业对无网约车营运资格的停止派单。还有就是政府与企业要重新定义顺风车,起出的概念是不以盈利为目的、分担出行成本的一种出行方式。今后需怎么调整就要看实际行动了。


唔84378266


1301

大连邢强水产有限公司

滴滴应该出一个信号源求救模式!也就是说乘客感觉不妙时发出对周围滴滴司机的求救,可以设置求救人数,当然这钱由乘客按滴滴价格出。只要乘客发出求救会对周围滴滴司机发出报警信号 并报出车牌号移动源,同时启动语音通话(乘客这方听不到,让求援司机按机行动)。如果启动报警平安到达,其他求援滴滴司机按滴滴价格由乘客出。如果真发生危险 危险中的所有损失由滴滴本公司承担,再就是滴滴公司应该做成廉价的交通工具,真正的为老百姓谋福利,我有时候算过,打滴滴比打出租车都贵,还有时再付款的时候,你和司机对比一下,打比方七元的车费,到司机手里按七元计算,可你按结算的时候直接就蹦到九元多,这中间的差价应该是滴滴公司贪了,个人觉得,希望更多的网约车出现,那样我们老百姓也不用花更多钱坐车,网约车车主也能多赚点,不要让滴滴一家独大,垄断永远是错误的根本!!!!


海鲜我了解


这话说的,不再以成长速度和规模来衡量?现在滴滴什么规模?已经达到了增长和速度的极限,这时候说不以这些为衡量标准,把一个本来已经没有意义的指标来放弃。这话说的有意义吗?想顺理成章的既可以摆脱舆论的压力,又可以为企业转型做铺垫,制造新的炒作空间,进行上市?这算盘也太完美了吧?把大家当孩子刷啊?真是嗜血本质,道个歉都为自己下一步布局,这样的道歉有诚意吗?


梅特米亚


不可否认滴滴打车确实为我们的出行带来了众多的便利,但是相关的安全措施没有及时很上,导致乘客的生命财产安全受到威胁。近期两起命案更是将其推到舆论的风口浪尖上,希望提供相应完备安全措施,才能再次上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