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连小米和华为都能造自己家的手机芯片了,英特尔那么牛,可为什么造不了手机的CPU?

雪鹰365


这东西需要产业链的, intel进军手机cpu的时候已经晚了, 他的电脑cpu做的再好,没做基带,没做软件,没做环境, 谁还理他?

根据Anandtech的报道:

从上面声明中可以看出,英特尔未来的战略重点除了PC端之外,一是云与数据中心,二是IoT,三是内存和编程方案,四是5G通信,五是摩尔定律,很“聪明”地绕过了4G的CPU。

英特尔退出手机芯片市场并不出乎意料。

外部来说,手机市场已经饱和,连苹果都增长乏力了。英特尔在手机上本就处于劣势,而且芯片利润这么低。就算英特尔花巨资打出局面,赢得的也只有些面包屑。但是如果把钱投资到5G和IOT等未来产品上,赢面未必会低,回报更是巨大。


内部来看,intel产品线太多。cherrytrail,moorfield,sofia,兵力太分散,手机战场,平板战场,低端手机战场,各个派系相互争斗,特别是收编的杂牌军sofia争宠,结果被MTK高通为首一点点歼灭战消灭,最后只能放弃手机移动市场保留modem这一只力量。

英特尔捞钱的领域还是服务器和高性能计算市场,几千刀一颗至强E5,有钱赚当然有动力搞大跃进式的开发啊。Atom这种目前几乎看不到钱景的东西,不做也是明智的。

Sofia上市了,Broxton已经没有了下文,Cherry Trail也被终止了,英特尔的移动市场布局现在已经开始乱了阵脚。个人认为,以后应该他们是云计算为主,毕竟去超级计算机租资源后,将处理信息通过网络返回,既提升性能又增加续航,何必每个手机一个处理器呢?


欧界科技


我来回答你的问题。

小米和华为的芯片不是自己造的,是台积电或是三星代工。国内技术还不行。英特尔是美国一家主要以研制CPU处理器的公司,是全球最大的个人计算机零件和CPU制造商,它成立于1968年。英特尔不是造不了手机处理器,而是把重心放在了其他方面。

1、这点小钱我看不上。2012年,英特尔实现利润110亿美元,比高通(61亿美元)、德州仪器(18亿美元)、博通(7.2亿美元)、NVIDIA(5.6亿美元)和Marvel(3.1亿美元)的总和(95亿美元)还要多。

2、战略失误。乔布斯曾邀请英特尔为iPhone造CPU。高层人士认为要做一样产品,务必是把它做成市场第一,从而投入大量资金研发,而面对iPhone的订单,Intel首先考虑的事情是能否盈利,而当时的CEO欧德宁认为这个项目会让它们亏本,即使量产也无法弥补,于是回绝了这个赔本生意。后来iPhone销售是它们预估的100倍还多。

3、布局新领域。依靠在服务器CPU领域的绝对优势,英特尔把目光投向未来的云服务、大数据以及物联网事业上,特别是物联网这个领域,Intel正在积极布局。除此之外,Intel还发布了世界上首款全球通用的5G调制解调器,搭载了一个能够同时支持6GHz以下频段和毫米波频段的基带芯片,在5G大潮来临前已经占得先机。


個亾324


欢迎在点击右上角关注:「太平洋电脑网」,不定时放送福利哦。

我们使用的手机是基于ARM架构,目前大部分的消费级别的产品都是基于ARM架构的(RISC)。但是英特尔擅长的是X86架构,X86架构确实强大,但是实际上太强大了,功耗很高。然而手机这种移动产品,对功耗十分敏感的。

英特尔不是没有尝试过了打造移动平台(也就是手机芯片),但是功耗太多了,花了很多钱,市场上的伙伴并不埋单。

而且,英特尔在移动端打造自己的生态的能力实在不怎么样,ARM在前段时间中国成立了合资公司,据悉中方占股51%,对合资公司享有话语权。ARM在中国成立合资公司的目标是,使其成为国内重要的由中方控股的芯片核心知识产权开发与服务平台。这样的话,中国的很多相关企业都在ARM架构上开发,从而巩固了ARM的地位。

英特尔在X86的架构上称霸,但是想要进攻移动端,却并没有给X86的移动端平台打造对应的生态,合作伙伴自然不想使用啦。所以,曾经进攻过移动平台的英特尔只能选择放弃。

英特尔在基带上还是可以,虽然比不上高通和华为,但是起码有苹果这个大客户对吧?

再说,移动端的是不止是CPU,而是一个SoC,一套完整的计算平台。


太平洋电脑网


其实,我们首先回答是不是。

明显,这个问题的答案是否。

Intel有过两次做手机芯片的经历。

第一次,XScale系列,基于ARM v5TE修改,类似现在苹果a系列。在pda以及早期的智能手机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不过,后来Intel觉得这个不赚钱,卖给了marvell。



第二次,iPhone发布后的智能手机时代。因为之前做过arm架构又卖掉了,这次Intel就不做arm架构了,直接x86架构。z24xx系列,但除了联想用过以外,其他的产商都没用过。z系列主要问题是发热和兼容性。发热除了本身基于x86架构的复杂指令集外,还因为工艺。指令集无法改变,只剩下工艺可以改,但Intel不愿意给z系列上最新的工艺制程,导致问题一直无法解决。市场迟迟无法打开,Intel也放弃了手机,和nv一样转战平板市场。

如果Intel愿意继续用arm架构设计手机CPU,其实力肯定强于小米--在基带,CPU和GPU方面的研发实力是小米不具备的。。


科技老树


首先纠正一下,小米、华为不是能“制造”手机soc芯片,而是“设计”。目前能制造SOC芯片的厂家,技术领先的,一只手都能数的过来:台积电、英特尔、格芯、三星。华为、高通、联发科等企业,自身没有芯片制造厂,做的是芯片设计业务,设计好芯片之后,交由台积电生产制造。

现在回到题主问题,英特尔为什么搞不定手机soc芯片?

答案是,不是英特尔的技术问题,而是失算+打造不出生态。

2006年,英特尔被老对手AMD逆袭,推出的P4处理器市场表现糟糕,市场份额被AMD抢去不少,盈利下滑,逼得英特尔启动大规模重组:上任新的CEO欧德宁、大规模裁员、出售XScale手机处理器业务。

也就是说,2006年之前,英特尔是做手机处理器的,如果坚持下来,不能说没有高通什么事,至少比现在刷存在感都没资格要好的多。

接着,英特尔又拒绝乔布斯的合作要求:为iPhone制造处理器。

后来的事,大家都看的很清楚了,尽管英特尔一直没有放弃手机处理器市场,多次进进出出,先后搞了Atom、凌动系列手机处理器,甚至拉了微软、华硕等多年的老铁来站队,加上巨额补贴,然而还是等于零:手机芯片市场但知有高通、联发科、华为、苹果,不知有英特尔。

英特尔为手机处理器业务亏损了超过100亿美元,究其原因,主要有:

  1. 技术路线错误。手机处理器对功耗特别敏感,因此使用精简指令集(RISC)的ARM处理器架构,相比英特尔一直坚持的复杂指令集的X86架构更有优势,更受市场欢迎,目前市场上的手机处理器架构都是ARM架构;

  2. 没有建立自己的生态系统。ARM通过架构授权、内核授权、使用授权,一统手机处理器市场江湖,高通靠买基带送处理器模式,也建立起自己的帝国,联发科通过为山寨机提供可以“拎包入住”的交钥匙方案,也打下一片江山,华为凭借咬牙苦熬+自产自销,踢腾出自己的天地。上述这些,英特尔没有,也不会,像流寇呼啸而来,又呼啸而去,什么都没有占住;

  3. 基带芯片一直搞不定。基带芯片像手机市场的钥匙,华为就是通过巴龙基带迅速打开局面,高通也是通过强大的基带优势奠定市场霸主地位,而英特尔缺乏通信行业专利和经验积累,靠收购却没有迅速构建出自己的优势,比如2012年花3.75亿美元从通信领域活跃的研发公司InterDigital收购1700余项专利,涵盖涵盖3G(WCDMA、HSDPA、HSUPA)和4G/LTE以及802.11 WiFi范围,意图拷贝高通买基带送处理器模式,然而6年过去,还是没什么效果。好不容易抱上苹果的大腿,结果又曝出iPhone XS采用英特尔基带后信号不好的问题。


    总之一句话,没有抓住行业发展机遇,即使钱多、技术强大如英特尔,也一样吃土不误。


段马乐咨询


这个问题问的挺有意思,因特尔在电脑 CPU 方面可以说是几乎无人可以匹敌的,但是竟然真有人脑洞打开,问为啥因特尔早不了手机的 CPU。。。

其实说起来也不难回答,这就像是在问小米、华为做手机那么牛逼了,但是为什么一样造不出来电脑的 CPU 一个道理。

1、首先,因特尔不是造不出手机的 CPU,而是因特尔造出了手机 CPU 有什么用?任何公司任何人做任何事情,特别是对于一个庞大的公司来说,做任何事情都是以营利为目的的。

不赚钱还做个毛?所以因特尔做出来的手机 CPU ,有人用吗?答案毋庸置疑啊,没人用啊。简而言之,还是这个公司擅长领域的问题,因特尔擅长与电脑 CPU,手机 CPU 不是他擅长的事情。

2、其实因特尔也不是没做手机 CPU,任何一个公司看到机会都愿意去尝试的,一是时间问题,人家做的火热了,你才出来尝试,黄花菜都凉了,哪里还有你的市场份额?

而且,目前手机 CPU 基本都是基于 ARM 架构的,不管是苹果还是安卓,从硬件到软件都是 ARM 的生态链,你倒是想做了,但是人家 ARM 不给你授权,或者说收你很贵的授权费,你做了入不敷出,亏本的买卖,你愿意做么?答案显而易见啊。

3、最重要的是,并不是牛逼了就得什么都做的,你看看人家小米华为那么牛逼了,为什么也造不了电脑的 CPU 呢?因为没有钱转啊,没钱赚那还做个毛哦!

换一个软件的维度,阿里巴巴那就牛为什么做不出微信,腾讯这么牛为什么做不出淘宝?天下熙熙皆为利来,都是一个道理,没钱赚亏本的买卖,没敢干呗!你觉得呢?

点赞太容易,评论显真情!欢迎大家关注留言讨论,等你评论,等你「一鸣惊人」!


stormzhang


英特尔做过芯片,手机芯片哦,他是给苹果做的芯片,而且手机还上市卖了,可是后来苹果的工程师发现英特尔的芯片太耗电,而且图像处理效果也不是很好。

当时苹果内部出现了两种意见,一种是用英特尔的芯片,包括电脑和手机,但是有一个很厉害的工程师不同意,他说要么研发自己的芯片,要么他走,乔布斯舍不得自己那个很牛逼的工程师,于是就自己公司研发芯片,所以现在苹果电脑手机平板都是自己的芯片。

英特尔没有把握好那次机会,后来就专心做电脑芯片,偶尔也提供手机芯片,但是高通等企业搞上来了,用户不买英特尔的单。



敞夕宁


大家对CPU存在误区。CPU不只是CPU,只造出一个CPU是没有任何用处的。我们不能在一个CPU上运行程序、玩游戏、听音乐,我们找到围绕这个CPU造出的硬件,然后安装一个支持这个CPU的操作系统,然后找到支持这个操作系统的应用才可以。这上边的一系列事情,合起来就叫做——生态。


仅论造出一个CPU的能力而言,英特尔当然是有的,而且英特尔造出过手机CPU,这个市场上也出现过基于英特尔CPU的手机。但是后来渐渐消失了。原因就在于英特尔无法抗衡高通和苹果的手机生态体系。


英特尔的手机处理器基于自己的X86架构,尽管性能强大,但是功耗相对较高,所以手机厂商需要额外考虑它的待机时间等功耗问题。而且不同的处理器架构,APP开发商还要考虑兼容性问题,很多小型开发团队根本无力开发支持不同架构的平台,他们只能优先考虑高通和苹果的硬件平台。


所以,尽管英特尔造出了手机CPU,但是没有足够的手机厂商和APP开发商支持,最后也只能无疾而终。


做CPU,真的是不容易啊。


科技行者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要先理清一个事实:现在华为和小米都在自研手机芯片,英特尔并非研制不出手机芯片,就实力而言它是完全能进入手机芯片行业的。

英特尔能研制并且制造手机芯片,但它不想放弃自己的优势

英特尔曾经做过手机芯片的,只是其芯片实际表现并不好,其中原因我给你慢慢道来。

1.不想放弃自己的优势

现在的手机芯片基本都基于ARM的芯片架构,它的最大特点就是发热小,但性能相对英特尔主导的X86架构而言性能较差。

当然所谓的发热小发热大,性能强性能弱都只是相对的,因为大家都在进步,所以这些所谓的优点缺点不能完全作为其优势劣势。

两类芯片实际上来说是属于两个完全不同的阵营,如果英特尔做手机芯片使用ARM的架构意味着它放弃了自己的传统优势,承认自己的架构在移动端上没有优势,这是英特尔不希望看到了,所以英特尔想尽办法也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做到。

英特尔确实做到了,但效果并不好,这是因为它太过独特。英特尔手机芯片不能直接运行安卓系统,英特尔通过技术手段让其能“间接”运行,我们可以理解为安卓不能识别英特尔的硬件,而英特尔弄了“翻译”让其能够识别,这样显然严重的影响了它的执行效率。

2.手机厂商不愿意用

由于英特尔的手机芯片完全区别于其它的手机芯片,所以手机厂商们考虑到使用它有一定的风险都不想使用,虽然少部分手机厂商(比如联想)虽然使用了,但更多的只是试水,这就意味着英特尔的一切努力都白费了。

当然如果芯片本身好的话时间长了自然会有更多厂家使用,然而最终证实它本身并不怎么样,最终导致了英特尔在手机芯片上的失败。

英特尔在手机芯片上并非一无是处

英特尔并非在手机芯片一点作为都没有,虽然没有把处理器卖出去,但其基带芯片目前还是有用户的。

由于苹果不想完全依赖高通基带芯片,所以经过考察后英特尔成为了它最好的选择,这也是为什么最近几年iphone会同时采用高通和英特尔基带芯片的原因。

总结

看到小米加入了自研芯片的行列,很多人认为只要投入资金、招到人才就能够做到,事实上并没有那么简单,做手机芯片还需要一定的技术积累以及时间的积累,而对于英特尔而已想通过自己强大的技术实力,不愿放弃自己的优势强行从传统PC行业转型了手机行业本身就有较大的难度,它主导的X86架构处理器本身在移动端没有太大的优势,这是其失败的主要原因。


书虫数码评


很多年以前就有 后来卖掉了 以前买的moto e2 还能超频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