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4 「旅游」湖北宜昌此山 常有烟云 云雾最浓 能见度只有几米

湖北宜昌此山 常有烟云 云雾最浓 能见度只有几米

柴埠溪的烟云

——柴埠溪游记之一

胡祖义

职务作品、受权发布。

「旅游」湖北宜昌此山 常有烟云 云雾最浓 能见度只有几米


我们到柴埠溪,是在下午,柴埠溪峡谷里笼起满谷烟云,请问,这是幸运,还是倒霉呢?

这时,我想起自己几次登山的经历,其中以登黄山最为遗憾,因为我没有见到蔚为壮观的黄山云海。这么一想,今天来柴埠溪,算是来对了。

我和妻草草地吃了饭,就直奔景区。

刚进景区大门,我们就被一团白色的云雾所包围。顿时,幽深的峡谷被云雾填得满满荡荡,只剩下突兀的山头和陡峭的石壁,这些山头和石壁立刻成了巨幅国画的突出景点。云雾吞没了峭壁的下半截,露出来的上半截一忽儿隐没在云雾里,一忽儿探出头来,是山里俊俏的妹子吧,本是俏丽的姿容,正想显摆一下呢,却又略显得含羞,便一会儿拿轻纱遮住面庞,一会儿又试探着露出俏丽的脸蛋。

妻说:“今天来得不是时候,天气这么差!”

我说:“你不是有恐高症么,现在,云雾填塞了山谷,你的胆子才大起来了呀!”

妻会心一笑。

现在,我们什么都顾不得了,爬山去吧!GO——

「旅游」湖北宜昌此山 常有烟云 云雾最浓 能见度只有几米


一走进景区大门,是连续的下坡路,坡陡,弯急,石阶依傍着险峻的峭壁,我想要不是云雾的帮助,我真不知道,在这样笔陡的石阶上,我们迈不迈得开步!

我们在陡壁的石阶上盘旋,云雾在我们周围缠绕,云雾蒸腾着,奔涌着,刚才还能看见前面的山头,转眼间就给隐藏起来。云雾不仅隐藏了前面的山头,还遮挡住你的视线,云雾最浓时,能见度只有四五米。幸好山路上有护栏,设若没有护栏,那些莽撞的游客是不是经常有坠下悬崖的危险?

我们面对的第一个景点是青云梯。像我们这些读过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的人,会立刻想到李白的著名诗句:“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我们登山,没有李白想得周到,当然没准备像谢灵运那样的木屐。太阳也是没法见到的,浓厚的乌云把天遮得严严实实,然而,青云梯却真实地竖在我们面前。即使云雾填满了峡谷,那青云梯依旧高高地耸立在面前,它那么陡,那么高,我才爬了几步,腿肚子便微微地颤抖起来。

妻说:“老胡,我不敢上了。”

我说:“开弓没有回头箭。既然来了,那就得硬着头皮上!”我叫她在前面爬,陪我们登山的向导小汪走在中间。爬到三分之一处,我回头一看,哎哟我的妈呀,云雾向下退去了一些,那青云梯像是从地下深处伸出来似的,下面已经探不到底啦!往上看,青云梯似乎伸到了天庭里,梯子的上端被一片浓绿的树遮住,你怎么也看不到梯子的尽头。

这时候,不只是妻,就连我,也在打退堂鼓了。可是,我这么喜欢游山玩水的人,如果真的退回去了,才真叫丢人呢!有什么办法呢,硬着头皮往上爬吧。我不怕朋友们笑话,在青云梯上,我真的是手脚并用,只看眼前的台阶,绝不看两边,更不看身后,就这样在战战兢兢中爬到梯子的尽头。

幸而青云梯尽头有块小平地,我们得以在那块平地上稍作歇息,才有力气继续向上攀登。

「旅游」湖北宜昌此山 常有烟云 云雾最浓 能见度只有几米


我站在青云梯顶端的平台上,忽然想起一位伟人的诗句:“无限风光在险峰。”还想起杜甫的诗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现在,我就站在青云梯顶端的平台上,回望山下的景区大门,大门口的建筑白墙青瓦,被青山围拥着,再被轻纱覆盖着,那景致便成了仙山飘渺中的洞府。云雾遮住了天空,遮住了远处的山头,仿佛有意把景区大门给露出来,算是对我们艰苦登山的奖励吧。

远处的山头忽而露出一角,很容易让人想起国画大师的水墨山水,那浓厚的云雾,让你想起老天爷故意施舍的牛乳。你看近景,近处的树呈墨绿色,稍远些的山崖影影绰绰的,像在跟我们捉迷藏。嘿,还真是迷人的景色呢。要不是我们不怕艰险,我们到哪里去欣赏到如此美丽的景色呀!

胡祖义,湖北省公安县人,湖北省作家协会会员、湖北省三峡文化研究会会员,枝江一中高级教师,原中船重工国营第404厂子弟中学校长、曾任枝江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出版教学专著《中学教材教参指南》、《中学生作文津梁》等2部;发表和出版中长篇小说《鸳梦难续》、《战马 女人 岁月》、《马殇》、《梦断云水》、《探月奇遇记》、《玉帛》等6部,出版散文集《消逝的彩虹》1部,另有与漫画家李学军合作出版《探月奇遇记》漫画版。

「旅游」湖北宜昌此山 常有烟云 云雾最浓 能见度只有几米


处女作《究究》曾获湖北省“建国三十周年优秀儿童文学奖”,《探月奇遇记》曾获“红袖添香”科幻大赛最佳科普提名奖及湖北省科学技术协会优秀科普作品奖。现为苏白传媒旗下昆德拉传媒北京编务中心现代印象文化第一事业部高级策划编辑。

选自作者邮箱来稿旅游书稿《昭君故乡的诗意风景》

评点:这地方,也就是类似张家界。

标签:旅游、中国旅游、湖北、宜昌、柴埠溪、自然生态旅游、山川河流、山地。


阅读 631 · 文章内容不代表UC平台观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