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7 去你的冰岛

去你的冰岛

illustration by Kate Pugsley



在冰岛要分辨中国人是十分简单的,仅凭三样:方便面、航拍仪、加拿大鹅。

只要碰上假期,曼谷、东京、首尔、纽约、巴黎、伦敦,都已纷纷沦陷。无论去到哪里,看到的都是熟悉的黄色脸孔,听到的都是亲切的乡音。这时候,才知道老被外交部挂在嘴边的“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所言不假——走到世界的哪个角落,都像回了中国。


去你的冰岛


为了追求那种遗世独立的感觉,如今的中国游客只能像电影里的罗拉一样,跑,快跑,跑得越远越好,去天涯海角,才能享受世界尽头与冷酷仙境的美妙。

因此冰岛火了。

近两年来,随便翻翻豆瓣、知乎、微博、小红书或穷游网,对冰岛的溢美之词可谓连篇累牍,基本都是这样的:

世界尽头的极致之美

仙境一样的冰岛,美得不像是地球

世所罕见,触碰心灵的纯净

去世之前必须体验的美景

……

诸如此类。

如此夸张的宣传词,有没有触犯新《广告法》的相关条例我不知道。但我知道的是,确有许多无知的中产阶级,已经被这般魔幻的攻略用语所迷惑了。

在他们的幻想中,冰岛是一方远离尘世的净土,就像田馥甄和尚雯婕的音乐录影带里的模样一般,人烟罕至,有绝然之美,方便拍出一组组没有任何莫名其妙背景角色的照片,从而傲视朋友圈。


去你的冰岛


毕竟在2019年想要艳压朋友圈,仅凭两张穿着比基尼,顶着棕榈树,踩着银沙滩,拉着几个褐皮大眼的东南亚小孩合照,那真是难于登天。不穿着纱裙去北冰洋的雪山上转两圈,真是想都别想。

非常不幸——正因怀着同样想法的人多了,所以导致他们的如意算盘,最终只能竹篮打水一场空。

这种预兆在他们登上奔赴冰岛的航班那一刻起便有了:满满一飞机,大半都是中国人。连金发碧眼人高马大的欧洲空姐,都会摆着笑脸说中文:你好。

所有游客的第一站都是雷克雅未克,很简单,只有这里才有机场。虽然以大多中国人的眼光来看,这个机场要被称作机场,十分勉强。统共一栋房,一层楼,出发和到达全部挤在一堆,基本也就是三线城市长途汽车站的水平。


去你的冰岛


美丽松花江我的家(是冰岛)

此类设施在中国会被骂寒酸,但放欧洲就不叫事儿了。这是质朴与纯洁的代表:你看,多么高尚的国家,它的人民一点不在意基础设施,他们在意的是生活的安逸与品德的高洁!

不管旅途开始没,先把自己感动一番再说。

你不能对雷克雅未克有太多苛求。这是座仅有11万人的小城,从小城的一头走到另一头,40分钟足矣。

在这40分钟里,大约能撞见500个中国游客。

中国游客很好辨认,看胳膊就成。辨认中国游客的第一标识:羽绒服胳膊上印着加拿大鹅标志的,多半就是中国人。

每到一个寒冷的地方,中国人就极有默契地共同披上了加拿大鹅。整齐划一得如同像参加了一个旅行团。


去你的冰岛


至于之前全民轰轰烈烈抵制加拿大的活动,早已被抛到了九霄云外。反正上网抵制的,大多都是买不起加拿大鹅的。

男性中国游客身上一般挂着大单反,女性中国游客手里一般拿着自拍杆,到了景点一通猛拍:男性一般拍风景,女性一般拍自己。

还愿意为女伴拍照的男士,多半是仍在恋爱期的小情侣。相处多年的夫妻,一般心照不宣地各干各事,各发各的朋友圈。

但鉴于雷克雅未克的景点实在乏善可陈,所以拍照点就集中到了市中心的大教堂一带。

在平均楼高不超过20米的雷市,大教堂确实惹眼。高大、冷峻、充满北欧风情,也就不难理解为何门口挤满了各种拍照的游客。

但这教堂也就只能在外边拍拍照了。

走进门后,你会发现这教堂表里如一,都洋溢着北欧的极简风情:没有圣坛,没有蜡烛,没有祈祷室,没有耶稣像,甚至连教堂标配的彩绘玻璃都没有。寥寥几把桌椅,简陋得像是从宜家买来的一样。

不仅是教堂。冰岛的国立艺术博物馆也和教堂一样空旷,比薛宝钗的闺房还要空旷,比工作日时我家小区的地下停车场还要空旷。我们以为这可能就是北欧艺术的真谛:空旷。


去你的冰岛


在以各色教堂和博物馆著名的欧洲国家里,冰岛确实独树一帜。

当然来冰岛不是为了欣赏艺术的。诚如攻略所说,来到冰岛,是为了远离尘世的喧嚣,享受自然的纯净。

我坚信,虽然雷克雅未克让人有些失望,可一旦扑入大自然的怀抱,必然能感受到不一般的风情。

出城。道路两旁全是雪山。延绵一百公里不绝的雪山。

雪山。雪山。雪山。

身为一个见多识广的四川人,对雪山是十分亲切和熟悉的。毕竟从成都一路往西,川藏公路上四处都是雪山。有所不同的,青藏高原上的雪山动辄就是四五千米的海拔,巍峨雄伟得多。

来都来了,还能怎么样呢?寻个停车处下来,拍照,发朋友圈,千万别忘了标注地点——冰岛。

很快有了消息提醒。翻开一看,下头是父老乡亲们的问候:啊,你去西藏旅行了吗?

怒火一下冲到了我的天灵盖:开什么玩笑!花两三万的机票飞到世界尽头与冷酷仙境,竟然被人误以为去了西藏自驾。一气之下重发了一条,不忘带上说明:终于来到了美丽的冰岛!看,到处都是雪山!

我这是死鸭子嘴硬。但不妨许多中国游客一出了国门,看什么都稀奇:一棵草能看出人家爱护环境绿意盎然,一株花能看出人家和谐共生春满大地。

至于人人称道的冰岛苔原,照我看,也没有比新疆的天山牧场美到哪里去。


去你的冰岛


一路拍照都要耐心为国内的朋友解释:我不是在西藏,也不是在新疆,我在(花了两三万机票飞来的)冰岛。

但凡稍出过点远门的中国人,都不该为冰岛这点风光大惊小怪。

当然,冰岛也不是只有自然风光嘛。

人也是有人文景点的。比如那个著名的飞机残骸。

说起来这个飞机残骸也挺不通人情。好死不死,正好坠毁在一块鸟不拉屎的荒原中间,来回要走上7公里。

7公里,对国内每天动辄走两三万步的中老年健身群体而言,根本不在话下。但放在冬天的冰岛,顶着零下五度的气温和八九级的大风,那就是要人命。

为了迎接挑战,我们做了万全的准备:羽绒服捂得严严实实,内衣里头贴上了十几片暖宝宝,保温杯里头泡着虫草,只等被风吹得头晕眼花的时候,喝两口回回神。

沿路朋友不断解释:到飞机残骸没有公路,也没有班车,因为冰岛人环保意识很强,不愿破环大自然,想要欣赏美景,就必须徒步前往,这才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当我们来到景区门口的停车场时,苔原上赫然停着一辆公交,上头写着:往返2600冰岛克朗。

据工作人员解释,最近游客多了,所以通了巴士。

至于这多出来的游客从哪里来的,看看我们一行六人也就明白了。

来回7公里,人均约合150人民币的公交费。奇妙的是,我们竟然丝毫没有产生被宰的感觉,仿佛觉得一切都是理所当然——啊,为了体验这种世外桃源的仙境感,区区150块钱算什么?

当然这事儿放国内就不一样了。哪条公交线敢开出150的价,怕是第二天就要上社会新闻头条头版。

看着眼前茫茫一片荒野,我们问司机:这附近有厕所吗?

司机笑着说:没有。随便找个地方不就解决了嘛。别被人看到了就好。

紧接着,我们看到了一条比我家客厅略长一点的飞机残骸。

飞机的机舱、机翼、机顶上,都密密麻麻地爬满了旅客——虽然在入口处的告示牌上写得清清楚楚:为保护残骸,严禁攀爬。

在这里,我不得不表扬一下中国游客的素质。虽然我们在国内不太在意五讲四美,但一到了欧美,大多都成了模范的标兵,道德的楷模,心中油然升起了一股遵守规则,为国争光的责任。在残骸上爬上爬下的,大多是手脚灵便的欧美游客。


去你的冰岛


中国游客的手脚自然不灵便了,比如我们:穿着加拿大鹅,拿着十多斤重的单反,肩上还挂着一个沉甸甸的保温壶。

素质还体现在拍照上头。每轮到一位游客拍照,其他人都会心领神会地安静退下。直到对方拍够让位了,才顶替而上。

谁都明白彼此的意图:拼劲老命,也要在这里拍出一种荒无人烟、万籁俱寂的感觉。因为知乎、豆瓣、小红书、穷游网上的攻略图,都是这个样子的。

只有中国人才懂中国人。谁都不想因为自己的失礼,害得对方拍不出满意的照片,耽误了发朋友圈的雅兴。

与人方便,自己方便。

毕竟大伙儿大老远跑这里来,不憋出四五个九宫格的朋友圈,怎好意思和父老乡亲交待呢?

为了在各色美拍和攻略中抢先占据高地,这时,中国游客就亮出了第二样身份标签:航拍仪。


去你的冰岛


没有带着一两架航拍仪上冰岛的,不足以谈旅行。

在著名的钻石沙滩、黄金瀑布、瓦塔纳冰川前,哪怕面前树着“禁止航拍”的牌子,哪怕顶着十一二级的大风,也要战战兢兢地取出航拍仪,在天上晃悠两圈。

走到冰岛任何一处景点。看地面,一片姹紫嫣红的加拿大鹅;看天空,一片密密麻麻的小型遥控机,还以为自己都到了什么战争片拍摄现场。

能不能拍下惊艳朋友圈的照片不好说,但机器是一定不能少的,这就是所谓的,输人不输阵。

中国游客的摄影器材最为齐全。除了航拍仪,还有三脚架。航拍仪是白日的王者,三脚架则是夜晚的精灵。

三脚架是用来抓极光的。

惭愧得很。冰岛是号称唯一一个全国均可看见极光的国家。事实是,在北半球几大极光胜地中,它是唯一一个不在北极圈内的。

打了个擦边球而已。

大多时候,

冰岛的极光都像夜空里的一阵薄雾,似白非白,似灰非灰,既不是绿的,也不是红的,很像一块漆黑的幕布上,被抹上了一层烧尽了的香炉灰。


去你的冰岛


这香炉灰般的极光还极是嫌贫爱富,甭说肉眼瞅不出它的真面目了,普通的手机卡片机拍不出那丝暧昧的绿,只能拍出一片漆黑。不上个高级镜头,云台三脚架齐刷刷配全,前前后后砸上好几万,是万万拍不出那点极光的。

跟天上人间的姑娘们似的,不砸下点真金白金,休想一睹真容。

纵然如此,每一个中国游客都不想放弃。稍一入夜,山坡上、原野里、马路旁全都挤满了中国人,立着镜头,呵着寒气。除了喜茶和大年初一凌晨的头炷香,我还从没见过这么多人排队。

更别说,为了几张艳压朋友圈的极光照,还得精通各种复杂的滤镜明暗色彩后期技术。每一个想要拍出攻略照片似极光的游客,就好比一个拼命为吴亦凡洗白的粉丝一样:明知都是假相,仍沉溺在幻觉的世界中无可自拔。

世界上最美的极光不在冰岛,不在芬兰,不在阿拉斯加,它在各种旅行攻略和你的朋友圈里头。

难为中国游客,为了寻觅那一点只存在于广告和谣传中的美丽与仙气,要拎着几十公斤的大包小包,千里迢迢跑来这里受冻。

那沉甸甸的行李箱里,除了相机、羽绒服和三脚架以外,还有全体中国人喜闻乐见的方便面。

在冰岛,方便面几乎可算作一剂救命神药。

因为在冰岛,寻找食物不是一件容易事。

初来雷克雅未克,你会嫌弃它的小。但顺着冰岛绕了一圈回来后,你会感叹它简直是个国际大都会。

出了雷克雅未克,目力所及之处,几乎全是一片荒原。

在冰岛常常遇见这种情况:精疲力竭逛完某处景点,饥肠辘辘地想找个地方用餐。Google一看,最近的餐厅在30公里外,最近的超市在50公里外。

除了赤裸裸写脸上,这里连空气都弥漫着“生人勿近”的气息。

何况,在冬季的冰岛,开车本身就是一件体力活。天上下着大雪,四面八方卷着七八级大风,车道极窄,一个立定跳远便能从一头蹦到另一头。在这种地方开车,当真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像是骑着一匹随时都会发疯的野马,丝毫不敢马虎。

整趟冰岛旅行下来,我整个人瘦了5斤。

且丝毫没有体会到旅行的快乐与意义。

在我看来,冰岛就是一个交通不便、服务体验差、气候恶劣的破地儿。自然景色美么?摸着良心说,还不错,毕竟都像足西藏与新疆了——能不美么?

问题在于:我为什么不去西藏新疆游览一下,要烧钱大老远跑这来呢?别跟我谈极光,网上你们能看到的极光照,十之八九都加了几十层滤镜与光圈,照片修得比微博网红还厉害。

冰岛是一家炒作过头的网红店,噱头是有的,底子虚得厉害。众人也不过是为了拍照炫耀去的,真心诚意怀着吃饭念头的,寥寥无几。

但没办法,中国人就是这么好骗。一个人说好,十个人听了也心动。去过以后还不敢抱怨,生怕别人说自己是猪吃不了细粮,品味不够。

毕竟如今大家什么都在比。比学校,比收入,比老公的职位,比孩子的特长证书……一到假期又怎能不比呢?正如前文所说,日韩新马泰早被淘汰到五环以外了,不去趟冰岛,怎么彰显自己中产阶级的高尚生活品质?

我劝各位也不要来冰岛了——一到假期,这里可能盘踞了上百万中国人,还有上百万中国人正在赶来的路上。我看中国游客下一个征服的目的地多半是南极了,再过个二三十年,放假不去趟月球火星外太空,只怕我们都没脸发朋友圈。

当然,有人是听不惯我这通鬼话的,更有人要指着鼻子把我批判一番,列举出冰岛的357条好处来。对此,我要借用一位长者的生活箴言来应对,那就是:

关你屁事。关我屁事。祝您幸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