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1 历史的记忆39(沙沟和板桥。。。)

马元章把马教主的遗孀西府太太白氏从北京昌平接到张家川后,又查访到马教主两个侄女的下落。这两个侄女是马成龙的女儿,一个流落在宁夏西吉;另一个避居张家川恭门(也有人说这个侄女是马教主七弟的女儿)。经白氏的同意和撮合,马元章娶西吉的马成龙之女为妻,兄弟马元超娶恭门的马成龙之女为妻。这样一来,哲派创始人马明心的两个四世孙成了哲派第五代“穆勒什德”的侄女婿。亲上加亲,更加巩固了马元章的宗教地位。

马元章与该侄女成婚后,为避免哲派影响的扩大引起清廷注意,同时也为了缓和与马进西的矛盾,离开已经颇具规模的“宣化岗道堂”随夫人到了西吉沙沟,在西吉、海原、固原一带传教。宣化岗则由马元超负责主持教务。

历史的记忆39(沙沟和板桥。。。)

马元章字画落款

1920年,西海固大地震时,马元章罹难。马元超将其兄长遗体运回张家川,葬在宣化岗,修建了八卦圆顶拱北。由于马元章生前没有留下由谁接任传教人的“口唤”,其子马震武和叔父马元超遂起分歧。马元超说侄子马震武“骄奢浪荡,不堪继任”,拒绝交付宣化岗教权。由此,宣化岗教权实际归马元超控制。但马元超并不以“穆勒什德”自居。强调自己只是代理其兄主持教务,类似于热依斯。马元超去世后,教权又归其子马殿武传承。但是马元章在西海固道堂的教权则由其子马震武继任。这个时候马元章创立的“宣化岗”北山派分化为马殿武为代表的“北山”派和马震武代表的“沙沟”派。

历史的记忆39(沙沟和板桥。。。)

宣化岗风景

哲派第五代“穆勒什德”的孙子马进西在李德仓安排下,传经于张家川南川道堂。马进西因为教权继承问题和马元章积怨很深,甚至动手伤人。1914年,河南农民军白朗路过张家川,因被官军追击丢弃了一批骡马财物,散落在哲派群众手中。马进西之子马腾霞及其亲信采取强硬手法,威逼教众交出财物。有人告官说马进西父子勾结白朗。马进西遂被拘捕。马元章知道后花费上万大洋搭救,使马进西脱险。马进西郁闷难解,1916年旅居开封。后定居宁夏金积堡附近板桥,又建立新的道堂开始传教。1940年马进西去世后,其子、孙接任张家川南川和宁夏板桥的教权。因此,“南川道堂”分化为“南川”和“板桥”两派。

历史的记忆39(沙沟和板桥。。。)

马元章拱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