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5 大敗局13:一代將星 無故出走 科龍之謎 至今未解

各位書友大家好,今天我們繼續大敗局,大敗局下冊跟上冊不一樣,上冊基本上都是自己把自己玩死的,下冊則更多都是政企關係出現了嚴重問題。比如科龍電器。

1984年是的某一天,廣東順德一個只有小學文化的人,竟然憑藉雙手攢出來一臺雙開門的冰箱,這個人就是潘寧,當時他還是一個鄉鎮的基層幹部。他之所以要造冰箱,與鎮政府的支持分不開,後來成立了鄉鎮企業,這家電冰箱廠的品牌就是大名鼎鼎的容聲!潘寧就是廠長。

鄉鎮企業那個年月就是土鱉的代名詞,根本上不了廳堂,去北京西單商場賣根本就進不了大門,想在央視做廣告,也得不到上級的批示。而容聲電冰箱問世不久,全國掀起了電冰箱大戰,潘寧的珠江電冰箱廠是最不起眼的一家。但憑藉著過硬的產品質量,和國人搶購電冰箱的熱情,珠江電冰箱廠幾年後卻也不遜色於國企。光固定資產就8000萬,進口設備佔一半,他們的原則就是誰的生產線好就進口誰的,一時間形成北海爾,南容聲的雙雄爭霸格局,潘寧能有今天的局面,跟順德政府的支持是分不開的。當時全國家電3成在廣東,順德佔了半壁江山,主要就是電冰箱,空調,熱水器,電風扇,微波爐的製造中心。而容聲,美的,萬家樂,格蘭仕成為了中國家電的四朵金花。這些都是順德政府的有意為之。就是要打造中國的家電之都。

1992年南巡講話之際,鄧小平參觀了珠江電冰箱廠,一度不敢相信這是鄉鎮企業?隨即感嘆發展才是硬道理的名言。而隨後容聲冰箱也是十分爭氣,一舉多得銷量第一的寶座,而且一坐就是8年。但容聲在這期間也面臨著一個相當敏感的問題,潘寧要退休了,這個廠子到底是誰的,今後該聽誰的?理論上是潘寧創辦的,但產權屬於鎮政府,潘寧不是企業家,只是一個人事任命。所以1994年潘寧另闢蹊徑,他將企業變身為科龍集團,創立科龍品牌進軍空調,他的謀劃是科龍是企業的,藉此擺脫對於政府的控制。但問題是鎮政府也不傻。96年科龍電器香港上市,成為國內第一家香港上市的鄉鎮企業,融資 12億,這也激發了潘寧的雄心,他隨後四處攻城略地。又是建設生產基地,又建物流中心,還投10個億在日本神戶建立了科龍技術中心,當時潘寧想的就是要建造一臺百分百自主知識產權的冰箱,他已經不想再攢冰箱了。

97年科龍營收34億利潤相當高,達到6.6億,科龍一度成為中國最佳管理公司。利潤,科研,明星企業家,他已經成為中國製造冉冉升起的希望之星。但此時潘寧接到一個命令,讓他的科龍去收購華寶空調。

這家華寶空調也曾經是順德的明星企業,銷量一度全國第一,但不知道是哪個領導腦子跑水,這麼好的企業非得要嫁給一個港商,而且還是18億的資產,賣給一個5億資產的港商。港商拿1000萬就控制了公司。這讓管理層無法接受,於是紛紛抵制,經營一度混亂。銷量下滑,結果1年後港商說他搞不定,所以不幹了。說他們投入了14.2億,願意承擔1億損失,其他的13.2億要華寶和順德如數歸還。這讓順德感到非常的窩火,要知道這麼一折騰,華寶的市場地位被格力給搶走了。可謂元氣大傷,在順德某些領導眼裡,需要給華寶的事找個接盤俠才能避免自己當上背鍋俠。於是科龍就是這個倒黴蛋。

潘寧也知道這是一個燙手貨,但政府色誘他,說只要替領導背了鍋。就批給他一個深圳上市的指標。於是潘寧妥協了。98年10月,科龍和華寶合併。但誰都知道這是走個過場,華寶被最後拋棄只是時間的問題。但有些事大家不知道,甚至事後也完全不知道。就在合併後2個月,潘寧在毫無徵兆的情況下辭職了,而且是裸辭,辭職後就選擇了移民加拿大,此後再也不過問科龍的任何事情。那麼這是蓄謀已久的嗎?有人說不是,整個98年他都在全國各地考察,甚至要收購一家成都的軍工廠當成新的生產車間。這種突然辭職,馬上移民而且從此再也不問世事,很可能是感受到了威脅。而且還是不小的威脅。但很可惜,直到現在這都是個未解之謎。

潘寧之後,科龍開始了一場革命。接替潘寧的王國瑞組織了一場大規模轉型,涉及2000人的調整,壓縮人員35%,讓整個科龍開始進入保守的發展,降低投入的同時也降低了利潤。你很難說這場變革對或者不對,因為找不到參照物。只能從結果上來看,科龍革命之後,資產狀況下降是不爭的事實。2000年6月,王國瑞也出人意料的辭職,然後容桂鎮長許鐵峰接任,一個當官的來管企業,繼續革命,折騰來折騰去很快科龍電器就開始虧損了。第二年更是鉅虧6.78億。一家管理起家的明星企業,卻因為經營管理不善而虧損,墮落速度還如此之快,確實讓人唏噓不已。

科龍的虧損主要原因就是壞賬太多,形成了 財務黑洞。成本上升過快,曾經海信總裁周厚健還誇獎過科龍的毛利率高達30%,而同期海信只有7.73%之所以這麼高的毛利率是因為潘寧所堅持的高品牌高價格戰略。而且也還有龐大的製造業規模效應。但隨著潘寧出走,科龍動盪這一切全都不復存在。

正當科龍混亂不堪的時候,一個夢想家闖入了視野,這就是一個曾經的科學家顧雛軍。

顧雛軍這個人也是從村裡走出來的,他這個人很自負,上研究生的時候就看不起導師了,說我搞的東西,他能懂一半就不錯了。30歲就發明了個技術據說可以讓電冰箱和空調節能20-40%,而且還不用氟利昂。這讓當時的潘寧很感興趣,有過一定接觸。但最後很多人說他這東西不過關,合作不了了之,顧雛軍也找不到買家,理論界總是不承認他,說他是假理論。於是賣技術不成,只能自己幹個空調廠,生產小康牌空調。一開始不錯,每臺能賺1000塊錢,3年下來也賺了1個億,但很快94年惠州市技術監督局認定為不合格產品,把它的廠子生生給查封了。

隨後顧雛軍北上,建立一家無氟製冷劑工廠,名字就是隨後大名鼎鼎的格林柯爾,後來顧雛軍時來運轉,被國家環保總局批准為環保實用技術推薦產品,2000年格林柯爾香港上市,融資5.46億元,本來是一個挺好的發展歷程,但顧雛軍非要在這個上面再吹一把牛逼,他硬要說自己1989年就接受英國合作伙伴邀請,在英國創辦格林柯爾,然後又在華爾街做投資銀行,然後格林柯爾是最貴的產品,佔有25%的歐洲市場,10%的北美市場,50%的亞洲市場,反正就是胡吹一通。一開始還真沒什麼人理他。

但背景吹牛這個大家還能忍,他的業績也有點玄乎,說上市第一年就實現利潤2.69億,營收3年裡增長了3300倍,震驚了整個香港。隨後21世紀經濟報道跟他撕逼,說他的所謂業績是大量的虛假合同。2001年10月31日,全國各大媒體在毫無徵兆的情況下,突然得到一條消息,名不見經傳的格林柯爾成為了科龍的第一大股東,顧雛軍以5.6億收購科龍電器20%的股權,當時大家覺得顧雛軍搶走了一塊大金磚,但顧雛軍卻是寶寶心裡苦,他們顯然被騙了,當時簽約的時候有人告訴他科龍只虧損1個億,後來2個月後告訴他虧損可能6個億,然後用4個月做了一個審計,發現科龍虧了15個億,這簡直有種日了狗的感覺。銀行此時的態度也是180度大轉彎,對於科龍只收貸不放貸。

那麼,這樣一個科龍是否還有救,顧雛軍真的是被坑了嗎?關於科龍的故事咱們明天接著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