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1 別用化肥了!農業部部長髮話了:有機肥替代化肥是方向

化肥工業在近30年獲得了飛速發展,至今已經佔據了80%的肥料市場份額,可謂速度驚人。

化肥為養活快速膨脹的人口功不可沒,但是,高強度的掠奪性種植引發耕地質量不斷下降,而化肥對於改善耕地質量並無有效的方法,不合理的施肥甚至會加劇耕地退化。

數字顯示,目前中國的中低產田佔比達到65%,從根本上而言,沒有健康的土壤,就不可能有可持續的糧食安全。

別用化肥了!農業部部長髮話了:有機肥替代化肥是方向

因而,在化肥之外尋找替代產品便成為必然。

中國農業大學教授李季表示,目前,中國26%耕地土壤的有機質小於1%,有機碳小於1%的耕地佔44.8%。

有機質代表的是土壤肥力,與糧食產量正相關。由於有機肥投入過少、有機質下降,由此引發另一個新問題,就是化肥的報酬效應遞減。

數據顯示,1975年,一公斤化肥可產出25穀粒,到2008年,這個數字降低到8~9公斤。油料和棉花也是如此,一公斤化肥的產出量降幅達到50%左右。

換言之,短短30年,化肥對糧食生產的報酬效應較之前降低了一半之多。

縱觀全球發達農業國家,大幅提高有機肥的使用比重是普遍現象,絕大多數都超過了一半這個分水嶺。

資料顯示,歐美國家肥料結構中,有機肥的地位舉足輕重,在美國,有機肥料佔比46%;英國佔57%;德國佔60%;法國佔37%;澳大利亞佔55%;加拿大佔60%;韓國佔48%;日本更是達到非常高的76%。

各級黨委、各部門黨組(黨委)要把汙染防治放在各項工作的重要位置,要堅持源頭防治,調整農業投入結構,減少化肥農藥使用量,增加有機肥使用量。

他強調環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麗,藍天也是幸福。生態環境是關係黨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問題,也是關係民生的重大社會問題。

必須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加快形成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空間格局、產業結構、生產方式、生活方式,給自然生態留下休養生息的時間和空間。

別用化肥了!農業部部長髮話了:有機肥替代化肥是方向

我們今天吃的食物大部分來自於農作物,農作物它是取土壤的一部分生命元素,然後把空氣中的生命元素,一起通過太陽光的作用,來合成農作物,這個過程叫光合作用。

那麼過去,我們生產農作物為人類提供食品,當人類和動物吃完的排洩物都要歸還給土壤,農作物的秸稈也要歸還給土壤,一方面是把土壤的肥力提高了,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把從農作物帶走的生命元素重新歸還給土壤,但是最近這幾十年,發生了一件非常嚴重問題。

我們生產農作物,帶走了土壤的生命元素,然後我們不把農作物的秸稈還給土壤,包括人和動物吃完後的排洩物也不還給土壤,三五十年下來,我們只從土壤取生命元素,而不還回去,這必然要導致土壤當中的生命元素不斷的流失,幾十年下來以後,這種流失是非常的嚴重。土壤和種植問題導致食物生命元素嚴重缺乏。

我國化肥施用與糧食增長的關係是人們普遍關心的問題,近年人們注意到我國化肥消費量增加的速度大大快於糧食增產的速度!現如今,我們只知化肥越用越多,產量越來越低!卻不知到底問題出在哪裡!

原因何在?

因為我們都忽略了土壤有機質。有機質是建立土壤和作物養分供給重要橋樑,自20世紀60年代開始,我國化肥行業逐步發展起來,而有機肥作為我國農民長期施用的肥料因其自身的劣勢而逐步被化肥產品所取代!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2013-2017年中國有機肥料行業產銷需求與投資預測分析報告》最新統計數據顯示,中國有機肥施用量佔肥料總投入量的比例,從1949年的99.9%到1990年的37.4%,2000年降至30.6%,2003年降至25%。目前,該比重已經降至8%-10%左右。

然而,有機肥用量的逐年減少加劇了土壤有機質和氮磷鉀養分吸收率的虧缺及吸收,導致我們現在化肥用量不斷增加產量卻不見增長!這也是需要重視有機肥施用的重要原因。

過去為了保供給,化肥用量確實過多。這不僅帶來成本的增加,也給生態環境帶來了一些影響。現在的化肥減量,包括開展有機肥替代化肥!現在我國要推行農業綠色發展,改善農業環境和農產品品質,有機肥替代(部分)化肥就是一項重大措施。

農業農村部長韓長賦:有機肥替代化肥是方向

別用化肥了!農業部部長髮話了:有機肥替代化肥是方向

農業部長韓長賦

針對以上這些情況,我們迫切需要在今後的肥料管理和使用中做好下面幾點:

1,土壤有機質的虧缺已是一個近乎全國性的嚴重的問題,重視有機質補充的研究和有機肥肥的施用勢在必行。

2.有機肥施用量的減少對土壤結構、土壤微生物區系、土壤微生態環境的影響還需要進一步研究。

3.農民施肥的重心應從單一化肥施用轉型到有機無機結合,有機肥為主化肥為輔!

4.氮肥的過量施用在一些地區已引起重視。從監測結果來看,在不少地區磷肥的過量施用和磷素的積累可能帶來的影響也須引起足夠的重視。可通過增施有機肥提高其利用率減少其投入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