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为什么宜昌化工业这么多?

布衣公子32


宜昌为什么化工多,分几个层次。

1,宜昌为内陆城市,大部分中国的内陆城市,都承接了国家号召,沿海城市淘汰重工业加快第三产业发展,那内陆这些地方就会招商引资引进来,第二产业重工业到宜昌水到渠成。

2,为什么化工厂在宜昌这么多,因为宜昌重新中国成立到现在,已经定位是工业重镇了,宜化化肥厂,水泥厂,煤炭等等,已经坐落在宜昌市或则下辖的各个地方,不知道大家知不知道枝城,那是新中国成立发展化工产业的代表城市,没有哪一处没有水泥和灰尘。

3,那领导班子按照历史承延,引进化工产业那就会相对容易,也符合一直以来的发展,长江左边猇亭的兴发长江右边不远处的东阳光制药,这两家才是加重大家对环境感受不好的直接导火索,因为这两家工厂的厂址,直接干到了市区,以前的枝城只是偏居一隅,影响不了大局,所以环境问题严峻不易,一句话就是连空气都是酸的。

4,我听退休的领导谈过这个问题,这个没办法啊,当初引进来也是没办法,解决人口就业和GDP。现在政府想改,但也需要时间。兴发那块地,当初投资几百亿,现在不让做,提前终止合约,那是要赔钱的,政府没有钱,也没有那么多钱来安置,如果是深圳那当然不差这些钱。加上现在发展春风变了,不单提GDP,然后三峡旅游也慢慢凸显出来,只能等几十年的租约到期,或者自然淘汰产业,转型升级,但是这基本不可能,不让排你让企业怎么工作。所以步子大了有点蛋疼,加上国家限制了改进时间,要政府立马改正。所以现在只是时间问题,一步步来。

5,从长远来说,宜昌发展化工是得不偿失,青山绿水,反正特色产业其实好的很。发展化工的城市,最终没有一个有善终,本市的人会走完,外地的不愿意进,这已经是其他地方带来的发展教训,所以枝城落寞了,是时代使然。

6,为什么是化工业,因为这一行急需大量的水啊,做原料做冷却液做排污口没人发现,要是小河小江,一直排污就会是一潭死水污水变臭,长江是大河嘛,排污处理能力强点,很多沿江企业都是直排长江的,所以长江水质变差,影响到了江汉平原影响到了长江三角洲发达地区。国家会管,也是这个原因。


星辰一点


提这个问题是因为你对宜昌根本不了解。就像现在很多的子女不了解自己的父母一样。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改革开放之初,大环境就是以资源换资金,然后依托资源优势发展。宜昌有什么资源?

国家级的资源有水电和交通,这方面必须国家级别开发。水电有葛洲坝三峡,交通作为进川咽喉,后期国家也会加大投资,这是大势所趋。(宜昌作为第二次鸦片战争开放的口岸之一,不是写着玩儿的)。

地区级的资源,宜昌有全国第二富集的磷矿,湖北兴发集团高纯度磷产品占全球市场供应第一,大家用的洗涤化妆等日用品,百分之六十都有兴发集团产品作原料。

还有旅游资源等等。

宜昌的发展离不开化工行业,宜昌的化工行业不是太多而是需要工艺升级。这方面宜昌政府做得挺好,在严苛的经济环境下,宁可让GDP增长从2017年的10%降到2018年的3.8%,也要做化工企业环保升级,这不是每一个执政者能有勇气选择的。

凤凰涅槃,浴火重生。宜昌的化工业一定会越来越强。

我是宜昌人,我爱我的家乡,宜昌一定会更好。


醉里江山


一说到化工各位又深恶痛绝了,甚至要关闭所有化工,因为“子孙后代”。

大家更正一个概念,化工并不是落后污染的代名词,德国鲁尔区就是著名化工区,美国工业百分之六十支撑为化工。同时,化工在中国尤其在内地,是最稳定,最牢靠的行业。宜昌招商引资各种机电项目,成功几个?烂尾一大片。十堰玩汽车城成中国底特律了?除了十堰城区,其它县市全部为贫困县。襄阳玩新能源汽车,到目前为止烂尾。

化工不是洪水猛兽,也不是落后的代名词,这个关键看你怎么用,怎么弄。宜昌传统化工是磷化工,但目前为止这个行业饱和度很高,产能甚至过剩,兴发还算好点的利润率才百分之二,宜化之类更低。我们要做的不是把化工一棒子打死,而是升级改造,逐渐走高端新材料新能源路线。

为什么会有污染,污染物不过是放错地方的资源,上一家排放物就是下一家的原料。打个比方,宜昌地区磷化工发达,副产物为废盐酸和磷石膏。尤其磷石膏占据大量耕地污染水土,可是中国有多少家建材企业是以磷石膏做原料的?园区引进磷石膏加工企业,是不是变废为宝了?宜都引进的氢阳控股集团,搞储氢燃料项目的,是新能源产业,为什么放宜都?磷化工会产生大量废气,而合成氨工艺中产生工业废气中有丰富的氢气化合物,三宁化工的废气现在就开始供给给宜都氢阳控股。

各位,为了子孙后代不是一棍子打死,有人只看见“为了金山银山和绿水青山”中的“绿水青山”,对“金山银山”视而不见。走极端一刀切是要走的路么?

是不是可以将化工企业园区化?建立统一园区规范化管理,比如宜都就联合无锡市政集团,管理园区内七通一平,危废处理。目前三板湖污水处理厂建好,污水集中处理。园区管理后,根据产业情况,进行上下游的招商引资,让废弃物得到充分利用,进行循环工业是否可行?

第二是对水泥,化肥等传统磷化工升级改造,按照供给侧改革要求,那些利润低,竞争激烈的完全可以逐渐淘汰,或者保留实力最强的几家。搞新型化工,比如有机硅,这玩意全国拿到手续费不超过十个,利润率超过百分之四十,一吨可以卖二十多万,并且废弃物处理好仅有水蒸气。这类龙头,利润率好,污染少的化工是不是可以着重发展?

不是我打击宜昌,高精尖企业大规模来宜昌的可能性根本不大,比如三江航空下面的锐科光电,七个国家千人计划专家,激光设备生产特牛叉。关键别人三四百员工创造十几亿产值,两亿税收。对比宜昌一个化工厂几千人才几千万税收,简直不要太夸张。人家最低工人都要本科,一个月给别人来七八千工资没问题,可是来宜昌行不?各种配套有没有?各种零件有没有?各种工艺有没有?没得!看似来宜昌电价便宜,人工便宜,土地便宜,可是光运输成本就大的没得法。以武汉烽火科技为核心,方园五公里范围内,大族,新特,楚天,俄华几十家激光企业,什么工艺没得?什么零件没得?别人就算搬迁也优先汉川,孝感,鄂州。宜昌还是找准自己定位,不然来第二次三峡全通真的遭不住,除非是像广汽传祺这种别人求他且市场面向全国的大头过来才行。

宜昌优势是化工,传统也是化工,在发展别的产业只要符合那没问题,可不能因噎废食一棍子打死。化工做好了,那是相当牛叉的存在,要知道中国化工对比日本,德国还是落后一头,存在相当大的市场需要和发展空间,宜昌利用传统优势,将化工发展成为食品级,电子级的循环化工,在中国是有相当大的竞争能力的。


风之谷177260756


宜昌化工业大多是磷化工,为什么这么多呢?磷化工是高能耗产业,主要是三大方面,水、电、矿,这三大正是宜昌磷化工的优势所在。水,宜昌在长江边,也是清江与长江的交汇地,水资源丰富。电,葛州坝,三峡大坝所在地,电力充沛。矿,宜昌己探明的磷矿资源是亚州第二大磷矿基地。化工企业必须背靠资源,减少矿石物流成本,追求效益最大化,宜昌地处长江中游,水路运输方便,铁路四通八达,区位优势明显。化工产品销往全国各地,是销售半径最近的。因此,宜昌是化工企业首选之地。


一叶小舟cyu


一个地方该怎样发展,能怎么样发展是由历史沉淀而形成的。世界各国都希望发展第三、第四产业,但得看你这个地方有没有基础!这个基础就是你的资源是什么?有什么物质资源,有什么技术资源,有什么市场资源等等。宜昌的化工产业在全省来看是有优势的,是宜昌的骄傲!曾几何时宜昌的电子产业、宜昌的轻工产业、宜昌的汽车产业等等经过沧海沉浮怎么样了?宜昌的化工产业是历经沧桑搏杀生存并发展成优势行业的,是一大批优秀的技术人员、经营管理人员长期坚守这个行业的结果!没有这些你能发展什么?养牛?杀牛?吹牛?能养活宜昌400万人吗?至于环保治理是需要一个过程的,七、八十年代小学生的课本上冒黑烟的工厂才叫现代化,西方发达国家也是先污染后治理的过程。宜昌的化学工业也在不断的提档升级中,有不少工业装备已经达到了国际一流水准,制造业是国之基础,只有制造业强大了,国家才有底气,加油,宜昌化工!


用户9804422494479



任有新2


先天性条件导致的,亚洲第二大磷矿矿脉就在夷陵区和兴山境内,所以得天独厚的条件决定了宜昌的出路,这也是化工多的一个因素


苦行仕


排污比较方便


扁山之巅


来钱快


用户1851204043277436


宜昌的化工企业确实是比较多,省化,宜化,兴发,三宁,东圣是比较大的企业,还有比如华强,楚星等一大批中型企业,小型化工企业就更多了,多方面原因导致化工企业在宜昌聚集,一是计划经济时期省里在宜的工业布局,二是宜昌有良好丰富的化工资源,三是宜昌的化工产业已经有很完备产业链,这些是主要原因,利于化工企业,经过多年发展成现在这个规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