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5 下崗職工更要關注自己的檔案信息

2000年前後的國有企業改制,有大批職工下崗。因當時有些地方的改制不夠規範,也缺乏監管,致使大批下崗職工不僅沒有享受到當時應有的待遇,還使下崗職工的檔案管理出現混亂。有負責任的企業把下崗職工檔案完善後統一存放到檔案管理機構,但也有許多不負責任的企業要麼就將檔案直接給了職工本人,要麼就將檔案存放到企業無人過問的地方,時間長了竟無處查找,給下崗職工到退休年齡時辦理退休帶來好多麻煩。

在現實中,常有下崗職工,按身份證已到退休年齡了才到社保部門辦理退休,有的不是檔案記載的出生年月還不到退休年齡,就是檔案記載的出生年月早已過了退休年齡,甚至還有的下崗職工在自己不知情的情況下被解除了勞動關係,連自己掏錢補費都成了問題,直接影響了下崗職工退休金的發放。

檔案管理本是一項嚴肅的工作,有單位的職工是不用操心自己檔案的,因為每年都會考核、登記,發現有記載不一的,會有專門管人事的人員通知本人,會及時完善的,而下崗職工檔案卻是無人專門管理的。關鍵是檔案記載你的工作經歷、你的身份、你的出生年月,是十分重要的,尤其是企業職工檔案是職工辦理退休的依據,沒有檔案是辦不了退休手續的,所以下崗職工一定要提前關注自己的檔案,不要等到了退休年齡才找檔案或者看檔案。

下崗職工要提前查看檔案記載的出生年月信息與自己身份證信息是否一致,如不一致,應按照“最早記載”要求,儘早完善記載出生年月的有關資料,;再一個就是看看繳費信息是否達到了最低繳費年限,如按規定可以補繳養老保險費的話,要儘早辦理補費,因為補的越晚,滯納金會繳的越多,這樣會給家庭生活帶來不必要的額外負擔;如果你的檔案找不到了,更應該早點蒐集原始資料提供給人社部門認定,那也是需要時間的。

下崗職工儘早關心自己的檔案,就是在關心自己退休後的生活質量,一定把這件事放到心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