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2 梅艳芳年轻时"真敢说",现在小鲜肉都被包装,他却做到了"做自己"

很多年轻人对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香港歌坛并没有多少了解,但是,想必大家也一定听说过梅艳芳其人。这个名字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香港一代人年轻时候的记忆,也承载了太多太多香港歌坛的历史,就连哥哥张国荣当年都是被梅艳芳一路照顾着出道。

梅艳芳年轻时

只闻其歌,未见其"可爱",一言不合就在黄色边缘试探,这可还行?

不过大家只知道梅艳芳是上世纪的香港歌后,却很少有人了解梅艳芳本人其实也是非常可爱的。比如梅艳芳会在主持人问自己为什么不出演电视剧的时候,直接摆出一副可怜巴巴的模样来向着镜头哭诉:"因为没人请我!"再比如梅艳芳会在别人的婚礼上直接开黄腔,面对记者的提问也是一句:春宵一刻值千金!

梅艳芳年轻时

听歌的人长大了才明白梅艳芳的"内涵",全怪当初光顾着听歌了

幼时不懂梅艳芳,听懂已是中年人。这句话按照现在的理解来看,恐怕不仅仅是在说梅艳芳的歌声里蕴含着太多感情,更多的可能还是指姐姐当年说过很多类似于春宵一刻值千金的笑话,只不过当时年少没能弄懂,现在理解了其中的含义,却也只能空留感叹了。不过这倒也不能怪大家,那个时候大家只顾着听偶像唱歌,似乎更加容易忽略一些偶像可爱俏皮的小细节,这也是很正常的。

梅艳芳年轻时

采访都是"随心所欲",发自内心互动,不做流水线的漂亮机器!

其实,从梅艳芳身上我们至少也能看出她本人非常的real,在大姐头的采访中,我们很少会听到特别官方的回答,一字一句都是发自内心的。能够让人感觉到自己喜欢的偶像是一位有血有肉的人,而不是被公司和经纪人共同包装出来的漂亮机器。

梅艳芳年轻时

但是事到如今让人感觉非常可惜的是,现在的很多艺人都会自带偶像包袱,当记者抛出什么常规问题的时候,他们也只会照本宣科的回答,给人的感觉多多少少会带着一丝"虚假"。身为公众人物,小心说话固然是好,但是如果没有把握好这个小心的度,太过保守反而不会对自己产生什么好处。

梅艳芳年轻时

前有耿直姐姐梅艳芳,后有实在弟弟郭子凡,做自己不后悔

前段时间一直被大家拿来调侃的郭子凡就是个活生生的例子,郭子凡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被问到在学校里会不会被人认出来,给自己产生什么困扰的时候,郭子凡直接回答:你知道我们学校里都有谁吗?谁会注意我啊?

梅艳芳年轻时

如此耿直的回答让人忍不住想笑,但是又觉得这个孩子实在是太实在了,虽然艺术院校里明星同学有很多,不过像郭子凡这样清醒的偶像艺人还真是不多见,很快,郭子凡凭借自己的耿直采访收获了一大批粉丝,名气直逼很多一线小生。我们也必须承认,在这么多小鲜肉里,可能像郭子凡这样"做自己"的人确实很少了。

梅艳芳年轻时

艺人需要的是实力和人格,不是"官方回答"

从梅艳芳,郭子凡的身上我们也能总结出规律:大家喜欢一个艺人的时候,不仅仅是在喜欢他的颜值,更多的是在意一人的性格和作品。始于颜值,忠于性格的粉丝才能算是真正的"真爱粉",所以偶像做自己其实也算是吸引观众的一个很好的小妙招。各位小伙伴,不知道大家觉得偶像明星应该怎样说话呢?欢迎在评论下留下你的想法,跟大家一起讨论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