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4 仿古冰嬉表演,清朝四大國俗之一|如果能真正地恢復就太好了

遊北海公園偶遇仿清朝冰嬉表演。在通往瓊華島的永安橋下,一群俊男靚女腳踩冰鞋、身穿清朝服飾、手執八旗旗幟,在冰場上或列隊穿梭,或翻騰炫技,引得遊客們紛紛駐足圍觀。

冰上的遊樂、體育活動在古代稱為"冰嬉",清代時更是發展成為大型的國家盛典,在每年的正月都會舉行。而小型的冰嬉活動作為皇室娛樂,春節前後也會經常舉行

看著那在八旗旗幟引領下變換的隊形,彷彿撩起了歷史的帷幔,把我帶到到乾隆年間正月的太液池。

仿古冰嬉表演,清朝四大國俗之一|如果能真正地恢復就太好了

北海公園仿冰嬉表演

冬季運動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

中國將舉辦2022年冬季奧運會,其中的比賽項目大多誕生於歐洲,但冰雪運動並不是西方的專利。中國古代,高緯度地區的先民們生活在寒區,在生產、生活中需要擴展人類的活動空間,滑冰、滑雪的方法應運而生,並不斷地進步迭代。

《新唐書》中記載了突厥曰都播、彌列、哥餓支三個部落滑雪的情況:

"樺皮覆室,多善馬,俗乘木馬馳冰上,以板藉足,屈木支腋,蹴輒百步,勢迅激。"

突厥的記載出現於南北朝時。文字中描述的滑冰、滑雪技術已經非常成熟,可見,在此之前已發展了很長時間。《北史》中也有"騎木而行"的記錄,由此可知很早以前,滑冰、滑雪就已在我國應運而生了。

元代以木板繫於足下滑行,叫做"察納"。馬可·波羅在遊記中記載:

"韃靼人的領袖寬徹,與忽必烈大汗有血緣關係,他們部族保持著祖先的習俗,製作交通工具,沒有車輪,底部平直,而前端翹起呈半弧型,以狗來拉動,可以載人也可以載貨。 "

馬可·波羅的描述讓我們腦中立即浮現出雪橇的形象。狗拉雪橇這種印象中愛斯基摩人的運輸方式,原來不僅出現在北極圈內,元朝人也早就在使用。

仿古冰嬉表演,清朝四大國俗之一|如果能真正地恢復就太好了

歷史悠久的雪上運輸工具

到了明代,冰雪的活動除了用於生產、生活,又有了嬉戲、娛樂的功能。"冰床作戲"成了皇室與民間都喜歡的運動。北宋沈括《夢溪筆談》:"冬月作小坐床,冰上拽之,謂之凌床。"這裡所說的凌床就是冰床。

明代宦官劉若愚《酌中志》中說得更詳細:

"至冬冰凍,可拖床,以木板加交床或藁薦,一人前引繩,可拉二、三人,行冰如飛,積雪殘雲,點綴如畫。"

可知,在明朝的北方地區,冰上游戲不斷地發展,並逐漸成了一種謀生的手段。當時的北京城,每到河湖封凍,就有人在冰面上擺上冰床,借拉人娛樂來賺錢謀生

富人也創造出"冰床圍酌"的遊戲。正德年間,有錢的文人們風行集合十餘個冰床,架著圍爐、酒具,圍在一邊喝酒,一起賞雪、賞月。其情其景,現代人著實難得一見。明末散文家劉侗的《帝京景物略》中說:"

雪後,集十餘床,壚分尊合,月在雪,雪在冰。"正是對此的描寫。

後金興起,其主體的建州女真,發祥於黑龍江的三姓地區,地處今松花江、湯旺河、倭肯河與牡丹江匯流地域。他們沿牡丹江南下,遷棲於今之牡丹江、寧安一帶,後再遷居於長白山下的渾江流域。這都是山林河流密集、冬季冰天雪地、一年之中冰期長達五個月的地區。

特殊的環境,造就了與冰雪的不解之緣,狩獵的生存需要,更是鍛鍊了當地人們滑冰和滑雪這樣的快速行動能力。

清朝冰嬉活動的雛形

滿族作為在東北地區成長起來的民族,在長期的實踐過程中,吸收和改進了恰爾奇克(滑雪板)、烏拉滑子(冰鞋)、法喇(爬犁)和琿楚(冰車)等冰天雪地下的行動工具。既方便了生產生活,也為冰嬉的開展奠定了基礎。

歷史上,在後金擴張的戰爭中,"烏拉滑子"被多次使用。《清語擇抄》中:某年冬天,努爾哈赤被巴爾虎特部圍困在墨爾根城,城幾不保。急救的命令傳往七百里外的費古烈部。巴爾虎特部自恃周圍沒有努爾哈赤的援軍,未加防範,但救援的軍隊卻如神兵天降。

"時有費古烈者,所部具皆著烏拉滑子,善冰行,以炮駕爬犁,沿腦溫江之冰層馳往救,一日行七百里。時城垂陷,滿兵至,巴爾虎特尚弗知,及炮發,群疑兵自天降,圍始解。"

這個速度是古人難以想象的。《水滸傳》中神行太保戴宗,"把兩個甲馬拴在兩隻腿上,作起神行法來,一日能行五百里,把四個甲馬拴在腿上,便一日能行八百里。"戴宗是利用道術做法才能如此,費古烈部人人都變成了戴宗,這是我國史上第一次將滑冰技術成規模地運用於戰爭。

冰雪運動有這樣多的好處,後金的首領們怎麼能不重視。

仿古冰嬉表演,清朝四大國俗之一|如果能真正地恢復就太好了

狗拉爬犁

據《滿洲老檔秘錄.冰戲》記載,天命八年的正月初二,後金在太子河冰面舉行了一次春節娛樂慶典。努爾哈赤及其嬪妃、貝勒及其福晉、八旗、蒙古貝勒及其福晉,文武高員及其夫人濟濟一堂。活動內容包括:

第一、男性運動會,由各貝勒帶著親侍人員相互間對抗。比賽的項目是冰上蹴鞠,用皮革縫製,內部充以棉、毛的球狀物,可扔可踢,在冰上搶奪。

第二、女性運動會,冰上賽跑比賽。比賽分三組進行,漢官妻子、蒙古小臺吉、各貝勒之福晉及滿族臺吉夫人,參與者根據成績各有獎勵。各種服裝、身份的女性在冰上競速,熙熙攘壤,大家都玩得很開心。

第三項、冰面筵席,酒宴相慶。

這次大型的宮廷活動,成了清朝冰嬉活動的發端。

清朝冰嬉的發展及鼎盛

滿族入關,清朝建立,百廢待興。

一些滿人的習俗也被帶入關內,延續下來。冰上蹴鞠就是如此。康熙年間高士奇《金鰲退食筆記》記載:

"又於冰上作擲毛之戲。每隊數十人,各有統領,分伍而立,以革作球,擲於空中,俟其將墮,群起而爭之,以得者為勝。或此隊之人將得,則彼隊之人躐之令遠。歡騰馳逐,以便捷勇敢為能,,本朝用以習武。所著之履,皆有鐵齒,行冰上不滑也。"

根據以上的描述,這個運動像是冰上舉行的橄欖球賽,還保留著滿人關外祖先的風格。

到了乾隆時期,天下太平,國力強盛,人們對文化生活的需求大為增長。乾隆帝十分喜愛、重視冰嬉,認為"冰嬉為國制所重",正式規定為每年舉行的冰嬉盛典。冰嬉運動在清朝國力最強盛時也達到了高峰。

仿古冰嬉表演,清朝四大國俗之一|如果能真正地恢復就太好了

乾隆年間冰嬉活動定為國俗

清代皇家冰嬉大典從最初的競速滑冰、冰上蹴鞠,迅速發展,項目不斷增多。規模也越來越大,乾隆時冰上項目包括:

一、 搶等

搶等類似現在的速度滑冰,先到達終點者為勝。"冰上滑擦者,所著之履皆有鐵齒,流行冰上,如星馳電掣,爭先奪標取勝"。

搶等的終點線設在皇上所乘的冰床前,最後的衝刺決勝就在皇帝眼前,乾隆帝很喜歡這項運動。

二、 搶球

這是由紅、黃兩隊團體對抗的球類項目,不許腳踢,用手搶奪投擲。

"樹旗門,整編伍,士皆緹衣齒履,鵠立以俟。駕前分棚擲鞠,健步爭先韋注手承。"

曹雪芹的祖父曹寅作過兩首《冰上打球詩》,應該說的就是這項運動:其一、"青靴窄窄虎牙纏,豹脊雙分兩隊園,整潔一齊偷著眼,彩團飛下白雲間。"其二、"萬頃龍池一鏡平,旗門回出寂無聲,爭先坐獲如風掠,殿後飛迎似燕輕。"

這裡有冰鞋,有旗門,已經有現代球類對抗的雛形。

三、 轉龍射球

轉龍射球是將射箭融入冰嬉,是具有軍事體育性質的競技。八旗各出一隊,共八隊。《養吉齋叢錄》中對轉龍射球進行了詳細的記錄,

"走隊時,按八旗之色,以一人執小旗前導,二人執弓矢隨後,凡執旗者一二百人,執弓者倍之,盤旋曲折行冰上。遠望之,蜿蜒如龍。將近御座處,設旌門,上懸一球,曰天球,下懸一球,曰地球。轉龍之隊疾趨至,一射天球,一射地球。中者賞。復折而出,由原路盤曲而歸其隊。其最後執旗者一幼童,若以為龍尾也。"

這有點類此現代的冬季兩項,很鍛鍊實戰的能力。

仿古冰嬉表演,清朝四大國俗之一|如果能真正地恢復就太好了

轉龍射球的八旗兵

四、 擺山子

擺山子可以比作加強版的分列式。近百名將士在一人的指揮下,整齊劃一地在隊列變幻中完成燕子戲水、鳳凰展翅、白虎擺尾等高難度動作,平時需刻苦訓練,才能在大典的貴賓面前完美的展現。

五、 花樣滑冰

還記得《甄嬛傳》中安陵容的冰嬉舞麼?這是一個展示美與技藝的舞臺。乾隆時期,產生了許多身懷絕技的花滑表演者,如:擅長"倒溜"的海英、號稱"板凳腿"的尚星階等。

當時叫的出名的滑冰動作就有燕子點水、洞賓背劍、青龍回頭、大蠍子、金雞獨立、哪吒探海、鷂子翻身、仙猴獻桃、童子拜觀音、雙飛舞跑等。此外,還有手持器械的冰上雜技的表演,如翻槓子、爬竿、飛叉、耍刀、使棒、弄幅等。

六、 打滑撻

"禁中冬月,打滑撻。先汲水澆成冰山,高三四丈,瑩滑無比。使勇健者著帶毛豬皮履,其滑更甚,從頂上一直挺立而下。以到地不僕者為勝。"

現在的高山速降是滑雪,打滑撻是速降滑冰,其風險可想而知,需要極高的勇氣和高超的技藝。

冰嬉大典的作用

康熙朝後,國內日漸太平,生產發展,人口增加。乾隆朝每年舉行大型的冰嬉活動,是以強大國力為支撐的,乾隆將冰嬉大典定為國俗。與滿語、騎射、摔跤一起並稱清朝四大國俗。清朝皇帝重視冰嬉,有著多方面的考慮:

仿古冰嬉表演,清朝四大國俗之一|如果能真正地恢復就太好了

滑冰與射箭相結合

一、國家安全的需要

和平日久,軍隊的戰鬥力就會下降,但軍事上要求常備不懈,一旦發生戰事,派的出能打仗的八旗軍隊。通過舉辦冰嬉大典的訓練,八旗子弟在組織架構、身體能力、戰術水平多方面都得到提高

多個項目各具特色,或增強將士身體素質;或訓練配合、協調能力;又或鍛鍊靈活性、耐力,還能提高射箭等軍事技能。

二、展現國力、維護和平

冰嬉大典項目眾多,令人目不暇接。八旗子弟為在皇帝面前展示出最佳狀態,需要準備數月,磨鍊、提高了素質。

能夠受到邀請觀禮大典,是非常榮耀的事情。受邀的臣子與外藩使節,心存感激,氣勢磅礴的場面也讓心懷不軌者受到震懾。《清實錄》中有許多外藩使臣一同觀禮的記載,皇家冰嬉大典給他們留下深刻的印象。西藏地方政府首領噶倫在乾隆五十七年觀看冰嬉大典,在藏文《多仁班智達傳》中記載:

"頭戴漂亮頂子和花翎的一百來人的隊伍滑到皇帝跟前叩頭,排好隊伍。在前面看到的地方擺著一座花綾纏繞的橋形大架,猶似門樓,中央懸著一串人頭大小的彩綾花朵。隊伍的人都穿著鞋底像安上火鐮鐵齒耙一樣的靴子,腰佩刀矛箭和箭囊等。他們時而似天空閃電,時而如水中游魚,在冰面上疾馳,同時張弓拉弦,依次向那串懸著的彩綾花朵射去。除兩三人外,其他人都射中花靶。箭中花靶時,花靶就自行發出種種鞭炮響聲。"

噶倫在書中讚美了皇家冰嬉大典,表達了對皇帝的崇敬。表演者滑射技藝令外藩使節們驚訝,將士們的射箭水平,雄壯軍姿,展示了國力,宣揚了國威

三、 娛樂與文化活動

冰嬉運動深受皇帝的喜愛,對後宮的女子們也極具吸引力。同時,這也是皇帝向天下展示孝道的場所。乾隆、嘉慶等都會侍奉皇太后前來散心。

冰嬉運動的興盛帶來大批冰嬉題材詩詞、繪畫的產生。無論是文人墨客,還是帝王將相都留下了許多傳諸於世的作品。

一系列以冰嬉為題材的畫作,成為我們一窺那個時代的寶貴資料。金昆、程志道、福隆安等人合作的《冰嬉圖》,將乾隆冰嬉大典的規模、花樣、技巧最直觀的反映了出來,描繪得惟妙惟肖,也使我們能夠完整地復原轉龍射球等當時的場景。


仿古冰嬉表演,清朝四大國俗之一|如果能真正地恢復就太好了

冰嬉圖局部

冰嬉大典相關的詩賦更多,如:"床碾出閱冰嬉,走隊囊弓五色旗。黃幄居中奉慈輦,嚴幬貂座日舒遲。"

嘉慶帝的《御製觀冰嬉詩》:"萬頃液池玉鑑憑,八旗勁旅竟超騰。雷轟三疊齊呈技,電掣千夫各奏能。飛矢射時全命中,綵球拋處又分堋。嘉平行賞羽林遍,習武昆明例事仍"。

皇家的冰嬉活動,也帶動了民間冰嬉大發展。滑冰成了大眾喜愛的運動,《北京竹枝詞》中,有一首描寫初學滑冰摔倒的詩:"冰合琉璃明似鏡,萬人圍看跑冰來。往來冰上走如風,鞋底鋼條製造工,跌倒人前成一笑,頭南腳北手西東。"反映了人們滑冰的熱情。

冰嬉的衰落

嘉慶時期,國力開始走下坡路,冰嬉大典仍按期舉行。但到了道光時期,已經難以為繼,鴉片戰爭以後更是盛況不再。規模縮小、時間縮短、賞賜減半,正所謂國家興則體育興,國家衰則體育衰

大清朝沒能跟上世界變化的步伐,內憂外患不斷,皇家冰嬉大典也失去了背後經濟基礎的支撐,變為強弩之末。

光緒帝時,試圖仿照乾隆皇帝侍奉太后觀看冰嬉的前例,辦一次重振旗鼓的冰嬉大典。宗人府、八旗費盡氣力,整個大典也只持續了約兩個時辰。深陷泥沼的國家,已經沒有足夠的人力、財力和物力舉辦皇家冰嬉大典。自此之後,冰嬉遠離了人們的視線。

仿古冰嬉表演,清朝四大國俗之一|如果能真正地恢復就太好了

繼承傳統

冰嬉運動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清代在先人的基礎上將其發揚光大,是文化、體育上的一朵絢麗的奇葩。冰嬉承載的文化,應該加以繼承,現如今北方各地的仿古冰嬉只模仿了其中的一小部分。冰嬉不應僅僅侷限於旅遊、觀光,更可以作為全民健身及素質教育加以推廣。

北京奧運正在向我們走來,冰嬉可以變成學校的體育項目,也可以是家庭娛樂的選項,它可以培養人們對冰雪運動的興趣,更可以作為文化的載體發揚光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