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封神小说中,通天教主执掌的教派为何称为截教,其中有何深意呢?

骑蜗牛走高速



张永科38


《封神演义》讲的是商周之间的战争,当然在商周之战的同时,亦是封神之战。而所谓的封神之战,主要就是阐教和截教之争。

阐教教主是元始天尊,截教教主是通天教主,虽然阐教和截教都属于仙,但因为其中有仙道不全者,故而有了封神榜封其为神。

元始天尊的阐教,阐的意思是阐发、阐明之意,阐教的意思就是阐明大道之教。为什么作者会以阐教为元始天尊教派之名呢!

因为《封神演义》成书于明朝,在明世宗嘉靖皇帝时期,嘉靖皇帝后期特别崇尚道教,他曾赐给龙虎山上清宫道士邵元节一个刻有“阐教辅国”的玉印,这件事在当时有很大影响。

所以在作者创作《封神演义》时,就取阐教这一词了。那《封神演义》中,通天教主的教派为什么称为截教,其中有何深意呢?

截教虽然被阐教人看作是不分披毛带角之人、湿生卵化之辈,被认为是不够正宗。但不可否认,通天教主门下弟子众多,在三教中势力最大,有万仙来朝之誉。

由此当可看出通天教主有教无类的思想,也可看出截教是有广渡世人之心的。不过可惜的是,截教保商,而天意却属周,所以经封神之战后,损失惨重、元气大伤,曾经有万仙来朝之盛况的截教亦不复如前。

而截教中的截字,意思是洞悉天道,同时也指是截取一线生机。截教在封神之战中损失惨重、元气大伤,但在《封神演义》中总算并未到教灭的地步,而有一线生机。亦或者是截教有教无类,如此对披毛带角、湿生卵化之辈都有了一线修德的希望。


中孚鉴


结论先行:“截”两层含义:

一、“截”有阻拦的意思,《封神演义》中截教门人喜欢制造事端,阻挠伐纣大业,称之“截教”就是“阻饶”的意思。

二、截者,截取一线生机尔。此生机为安身立命之基,截教就是教人截取这一线生机,或是希望。简单点的意思就是任何人通过努力都会有希望,而阐教责是“出生论”,我们后面细说。

为何?这里体现了作者强大的语言映射能力,不由心生佩服。

我们从“截教”、“阐教”名称出现的历史、两个派系的理念来论述,并说明其有何深意:

《封神演义》之前,并无阐教、截教的说法

也就是说,阐教、截教的说法,是作者专为《封神演义》杜纂的,而阐教与截教之争是贯穿商周战争全过程的主线,这就更有理由相信,截教的主要任务,就是阻止武王伐纣,而“截”正式阻止之意。

“截教”、“阐教”的修道理念

截者,截取一线生机,此生机为安身立命之基、大道机缘之本。大道五十,天衍四十九,这生机就是遁去的一。“截教”有教无类,就是教人截取这一线生机。说白了就是“任何人通过努力都会有希望”。而“阐教”是阐释天道,顺天而行,阐释天道之人必须有正统的道门。

所以,为何叫“截教”,想必题主已经明白了。

“截教”名称有何深意?

依然是两方面:

一、我们从“阐教”的由来说起,明嘉靖时,明世宗曾赐给道人龙虎山上清宫道士邵元节“阐教辅国”的玉印。因为这一事件在当时影响太大了,所以《封神演义》的作者沿用了“阐教”这一名称,那么有“阐教”,作者就用截教代表了其他势力,意味互相对立的两股势力。

我们知道,每一部优秀的作品,都在一定程度上映射着当下的社会现实,我们回看明朝(《封神演义》成书于明朝天启年间)道教之争,这两股势力反应的正是明朝道士得势的丹鼎派与被排斥的吐纳派之争,以及海内道教和当时跟随蒙古势力撤退的全真派(该教主要力量在明代退到了关外称长春门,满清崛起后投靠之又随着满人的力量重新君临中土)之争。

二、任何生命都有机会修道,而非出生论。

说说我个人看法

相比“阐教”我更倾向于“截教”,因为“截教”有教无类,意思是任何种类的生命都有机会修道。反观我们当今社会,人和人的先天差距在出生的那一刻,是已经注定了的,相比那些身财两旺的子弟,贫苦的农村孩子虽然不如他们优越,但依然可以通过学习,获得改变命运的机会,而那些看似优越的孩子,也不乏误入歧途之人,我更相信众生平等。

加油吧,向每一个为了自己的梦想努力奋斗的人。


核桃班长


截教是海外教派的意思。通天教主和众门徒都住在海外,因此得名。实际的意思是外来宗教。当然这些外来宗教不包括佛教。老子的人道和元始天尊的阐教是道教。

根据李亦辉先生的研究,截教的名字来自《诗经·商颂·长发》:相士烈烈。海外有截。有是虚词,无义。作者用“截”字代指海外教派,即外来宗教。说这些宗教:不分披毛带角之人,湿生卵化之辈,皆可同群共处”。

虽然书中并没有提到儒教。尽管当时儒家思想已经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经过朱熹和程颐程颢的衍说,发展成为程朱理学,从精神上已经成为一条禁锢人们思想的锁链,包括作者,已经深陷其中,不能自拔。书中表面是道教联合佛教,和海外教派斗法,实际上出处流露出儒教的三纲五常。

书中三教合流,并不是鸿钧老祖的三位弟子的三教合流。而是道教佛教和儒教三教合流。儒教已经长在骨子里,佛教这时仅有接引道人、准提道人,还是西方教派,玉帝的天庭也是空空如也。都需要通过道教的帮忙,充实下属。道教在叙述中就占了上风。

这时的海外教派,像拜火教,摩尼教,基督教,急赤白脸的发展教众,有的就一条,信我得永生。由于广收教众,发展迅猛。作为本土宗教,显然不想让他们有一席之地。

所以,通天教主的截教最后,死走逃亡,一蹶不振,连教主也给带走了,还服了毒药。这也可以看做是作者的一种担忧。

有人说,所谓的截教其实是儒教。书中是道教联合佛教在绞杀儒教。显然是不对的。

李靖和哪吒斗争的一出戏中。尽管李靖为了保住自己的乌纱帽,不惜毁掉打碎哪吒的塑像,拆掉哪吒的行宫。哪吒看似义无反顾,把李靖往死里打,最后,还是燃灯出面,给了个黄金宝塔,压住了哪吒。保住了父为子纲。

黄天化初次下山,就忘乎所以,抛弃了出家人的戒律,结果立马就被打死。犯的就是儒家的克己复礼。

殷郊、殷红尽管因为纣王无道,被师父施以援手,救上高山,传授本领和法宝。下山后立刻就背叛了师父。这样的行径,都不怎么被谴责,死后还要劝纣王改过自新。明明错在纣王,逼死姜皇后,还要杀掉亲儿子。这种丧尽人伦的事都能做出来。还要对他愚忠。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君要臣死,臣不死是为不忠;父叫子亡,子不亡则为不孝。就是这么个暴君,还封作天喜星。作者陷在儒家的伦理纲常中不能自拔。怎么可能反对儒教?

所以,截教应该就是指的海外教派,具体就是指除了佛道儒之外的其他宗教。


月淡风青


截教是取大道五十,天衍四十九,截取天地之生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为和。天地为生数生机的自然衍生之教,所以通天教主收徒不分出身好坏,截教门人基本行的都是自然之法,如风雨雷电与地水火风,通天教主摆诛仙剑阵与万仙剑阵都是以掌中雷去振动四剑,也就说明截教都是以天地自然变化之生数而取教。

从闻太师请十天君摆十绝阵,到三霄仙姑摆黄河阵,到通天教主摆诛仙阵与万仙阵,都离不开天地自然变化之生杀之数。

通天教主是悟了道的修行人,对天地自然变化和生发与死亡之天地道数有深入的研究,为什么他二个师兄那样惧怕他?

因为截教就是取天地大道的衍延生数为修道根基,这基本是道教修行人悟真得道之数。

所以截教修行人十个有九个都能起风雨雷电行云布雨降雨打雷御剑修真之术。

阐教以炼气为主。

人教以炼丹为主。

截教以雷法和剑术阵法自然生发之数为主。

所谓截就是截取的意思。

说简单点就是天人合一取天地自然之生数以定天地之杀机。

也就是悟道与修道和炼剑御剑修真。











知足常乐桃花飞雨


所谓截教,就是截取一线天机,无论何种出身,有缘者都可以入教。

同是三清的老子只一个徒弟,元始天尊的阐教只十二金仙与云中子这些。他们两喜欢出身根脚高,有大气运者当徒弟。

因此,通天账下弟子众多,号称万仙来朝碧游宫,但弟子确实良莠不齐,虽然占据商朝供奉,气势逼人,道统深厚,却成为封神大罗金仙劫中各教联合起来算计的目标。


四川達州


关于“通天教主一门被称截教,有何深意”看法如下。

有次在公园遛弯,前面有仨人边走圈边聊《封神英雄榜》,我隐约听到一点,大致是说,阐教也就是只收人类做弟子的道门,其修仙之路虽漫长,却能躲过杀伐之劫,一般都法力无边,变化莫测,可如果要达到与天地齐寿,必须靠悟,悟的种籽就是上师所阐释的经伦,所以为阐。

而截教,就是有教无类,谁都可以修成正道。所有门下弟子,修到神通广大,千变万化即成金仙,但是要想与天地同寿,必须横截死生,因此被称截教,所以封神一战,截教弟子多是横空出世,永录天册。在我们看,截教弟子几乎被消灭殆尽,其实,截教弟子是斩却三尸,炼神还虚永证无极啦。

听得一知半解,还好我也很认同,按这仨人的说法,阐截二教真是各得其需,达到最标准的利益配置啦。


唐燏00


阐教是原始天尊创立,截教是通天教主创立。他们和老子(可能是历史上的李耳,同时也有传说太上老君是他的一个分身)同为道祖鸿钧的弟子。老子是大师兄,原始第二,通天第三。传说中的杀劫将起,六圣(老子,原始,通天,女娲,准提,接引)共同推出殷亡周兴。原始天尊为门下弟子的气运(成功度过杀劫),严令弟子不得相助殷商。更是收命中注定封神的人姜子牙为徒。占尽天时。原始天尊本人更是为讨好大师兄(老子为人教教主,只要人族未灭,教统不灭,所以杀劫中能够独善其身。门下更是只有一个弟子。)规定门下只收人族为徒。只是老子相助与原始。至于通天教主,他的思想更接近于儒家思想中有教无类的思想。只要有向道之心,并前来拜师,他就会教他收他为徒。所以截教中人数众多(为四教之首)。实力为最强。通天亦知门人人品参差不全,有心借这次杀劫整理门户。所以有放手让门下弟子干(摆明是让弟子自生自灭,运气好的留下来,运气不好就他上榜去天界。作为筛选弟子的手段。)的意思。所以门下大都是殷周一方(主要是闻仲)。接下来不得不说原始天尊的无耻了。首先是以大欺小。作为师伯辈人物本不应该对师侄动手的。可你看看原著中原始天尊是怎样做的。原始天尊曾多次对师侄辈弟子出手,最有名的九曲黄河阵中,杀琼,碧二宵,生擒云霄。二以多欺少,众所周知,诛仙阵中四圣会通天,彻底把通天打败了。最最无耻的是,原始,老子还是联合外人来欺负自家师弟啊。就好比两个做哥哥的,找了两个外人一起欺负自家弟弟。(每每看看这个情节。我都为通天叫屈。咋就摊上这样的师兄呢。)再看一下,双方的人数变化啊。阐教中。二代弟子一个没死。 再看截教,仅仅剩下一个人在通天身边。想当初截教可是号称具有万仙啊。摆万仙阵的时候是何等壮观,到最好竟如此凄凉。是谁害的??是他的两个师兄啊


初识农


封神中为什么是三教,有何深意。听我一一道来,封神的立论在道教,而道教在明朝是己确立了道法自然,三清为尊的世界观,对外人来讲三清一体。但对内部来说三清思想差异很大。

老子/人教,老子只有一个徒弟,就是圣上,以道德经为本,这一派就一件事劝德君上。

元始/阐教,就是道教对士大夫阶层的一个流派,是道教的正统,所以要根红苗正。人员不多,能量很大。

通天/截教,这就现在的民间道教,贩夫走卒,平民百姓,所以才有了有教无类。

三教就道教的三个流派。


七夜晨曦


在说文解字里就是“断”的意思,巀,断也。这个意思显然不对,截教总不能说断教吧?通天教主创立截教的初衷肯定不是要它中断或者断掉。网上有的解释是”截,是指洞悉天道的意思。另一含义指截取一线生机,所谓大道五十,天衍四十九,而遁去一。这遁去的一,就是截教所要截取的一线生机。”,这是网络小说的意思,也不见得是封神演义小说作者取此教名的初衷。我觉得可能是“齐”的意思。笺:“截,整齐也。”疏:“截者,斩断之义,故为齐也。”截教的教育方式是有教无类,只要是生灵都可入教进行教化,凡有九窍者皆可成仙。这个教育方针就体现了一种众生平等的理念,也就是齐物的意思。所以我认为截者“齐”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