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中醫本科生、碩士研究生應掌握哪些診療方法,應達到什麼程度?

俗俗的一個人


中醫書本是基礎,臨床是提高,還要有悟性,吃透每位中藥藥性藥理和經脈走向,分析出病理虛實經脈陰陽受阻原因,方有可能對症下藥,必須要有師傅言傳身教數年方可有所領悟。


碧空kf


中醫本身就不應該有碩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不過為了向西方醫學靠齊寫論文,搞出來一些碩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 花大把的時間研究分子生物學。於是他們就變成半吊子的中醫。半吊子的西醫,變成了中醫的掘墓人。


修靈中醫男


本科生,碩士生畢業後都應該系統學習一下〈易經〉,〈黃帝內經〉,〈難經〉,〈針灸甲乙經〉,〈傷寒論〉,〈金匱要略〉等中醫古籍,從中醫理論上重新認識中醫,再拜民間傳統中醫為師學習中醫四診,病因病機,五運六氣和陰陽五行,中醫辯證,從實踐中學習認識中國的傳統醫學醫術,學會做真正的用中醫技術治病救人的中醫!大醫,上醫!

否則只能算中醫院校培養出來的帶有西醫靈魂頭腦的假中醫!


蒙城道醫館


讀書三年天下無不治之症,臨床三年無可用之藥。本科生和臨床大夫的區別。書上說的條條是道,理法方藥清晰明瞭。但患者得病很少按書本得的,人們看病基本是到藥房自己買藥,不好再取診所輸液,還沒治癒就去醫院,市裡醫院不行去省會首都。都不行然後到中醫這。這時候基本上都是寒熱錯雜虛實並見的證了,跟書本一個證型對不上。那是不是讀那些中醫書籍沒用,當然不是。傷寒,金匱,溫病,內經四大經典和中基,中藥,中診內科這四小經典要牢固掌握,尤其傷寒和金匱的條文必須會背。經常背。讀書是基礎,臨床是提高。萬變不離其宗,書是常法,臨床是變法,知常達變,不知常何來達變。中醫本科生研究生剛臨床時,必須磨合一段時間,但前提是掌握基礎知識心中有數,在遇到問題時候靠自己的悟性解決。沒有悟性的中醫大夫至少當不了一個合格的中醫大夫


中醫學友匯


知德行,尊師長。認識草藥,熟悉藥性,懂藥功用,熟記湯頭,透診脈,靈活辨證。焙炙草藥,能自制藥膏,藥丸,藥散。熟讀歷代醫藥書籍,通曉書中醫理,藥理,透徹靈活應用醫技。

一箇中醫碩士生、研究生要上山能識藥,路遇能治病。


石頭83936


目前這些學生畢業了,啥都不會,基本的診療都不懂,和其他人的區別就是他們先學了一下常識基礎,如果經名師帶帶會快一點而已,不然沒有長時間的摸索感知,是看不了病的,中醫治病在於辯治。不是西醫那麼機械的,一查什麼結論,用什麼藥,程序只要符合,檢查無誤,就是局部單一處理,然後再有再做。中醫究其根源,愈後幾乎不再反覆。西醫只是把症狀消除,根源仍存在,還會復發。


一個有生活的人


他們達到的只是診療的比較低的水平。中醫就是實踐經驗醫療技術,應該跟師傅學習為主,就跟一位老師,出師之後再學習別的老師的技術。而且這個老師,如果有醫術的話,不需要有證,打擊無證行醫這麼多年,很多中醫絕活都失傳了。


上品茶道


望疹,舌疹,脈診,一個人望診是第一步,一個人有病沒病,從臉色上基本上能看得出來,舌頭連著人的內臟各臟腑,一旦有毛病,從舌頭上就能看得出來,脈診可以從脈搏跳動的強弱來決定一個人的實症還是虛證。


雨後滴水


好好用心學的話,本科能達到西醫教授的水平!這是不難的!西醫教授只是某一專科的水平,而中醫是全科!


用戶8078178552455


應該學白癜風的治療方法,白癜風,是心病,解心熱,在治療。就去根了,白果解,姜解雞腎解曼魚解,十個白癜風,只有三個是那些不是,書本上根本不對。要自己製藥,為什麼頭,手先得:。得這種病的人都心急,走心的神經,必解心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