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肝硬化的哪些症状与胃病相似?什么原因引起肝硬化?

养生营养师-敏敏


肝硬化是临床常见的慢性进行性肝病,由一种或多种病因长期或反复作用形成的弥漫性肝损害。在我国大多数为肝炎后肝硬化,少部分为酒精性肝硬化和血吸虫性肝硬化。病理组织学上有广泛的肝细胞坏死、残存肝细胞结节性再生、结缔组织增生与纤维隔形成,导致肝小叶结构破坏和假小叶形成,肝脏逐渐变形、变硬而发展为肝硬化。


肝硬化患者常会出现消化道症状,肝脏可以合成消化所需的胆汁,肝脏硬化肝功能减弱,肝脏合成胆汁的能力下降,消化能力下降,出现食欲减退、腹胀、厌油、胃肠功能紊乱甚至吸收不良的类似胃病的症状,很容易被认为是胃肠疾病而忽视肝硬化的发展。


所以肝硬化的患者,出现上述症状,应及时就医检查,确诊病情及时治疗,以免耽搁病情。


肝病医生宋现祯


肝硬化早期会出现食欲不振,厌油腻食物、恶心、呕吐及腹胀等症状,很容易被误认为是胃病。

肝硬化是由干细胞坏死引起结节性再生、结缔组织增生与纤维化,导致肝小叶结构破坏,使肝脏逐渐变形、变硬发展而来。肝硬化早期可以通过积极的治疗和自身的调节来维持并恢复,而肝硬化晚期会形成不可逆的肝功损害,这需要我们及时关注肝硬化的一些早期症状。下面看多睦健康(一站式海外高端医疗咨询服务机构)的介绍。

肝硬化分三种病因:肝炎后肝硬化、酒精性肝硬化和血吸虫性肝硬化,我国大多数肝硬化患者都是肝炎后转变成肝硬化,其中又以乙肝居多。

本文先重点介绍下肝炎后肝硬化的早期症状:

1、食欲不振,厌油腻食物;

2、恶心、呕吐及腹胀;

3、部分尿黄,色如浓茶,大便色淡或灰白;

4、易疲倦乏力,不喜活动;

5、肝脏部位隐痛,叩压即痛;

6、轻度黄疸,巩膜(俗称眼白)或皮肤黄染;

7、肝掌,在手掌大拇指和小指的根部的大小鱼际处皮肤出现片状充血,或是红色斑点、斑块,加压后变成苍白色。

8、蜘蛛痣,毛细血管从一个中心点扩张,向周围辐射形的小血管分支。

其中黄疸、肝掌和蜘蛛痣是肝硬化早期可发生的3个典型症状,比较容易辨别。酒精性肝硬化和血吸虫性肝硬化虽治病原因不同,但转化到肝硬化早期也大都会出现上述症状。

关于肝硬化早期的症状大概就是这些,要提醒大家的一点是,肝硬化在早期的时候积极治疗是可以恢复到正常状态的,而一旦发展到晚期失代偿期,比癌症还让人束手无策。


多睦健康


肝硬化是一种常见的由不同病因引起的肝脏慢性、进行性、弥漫性病变,特点为肝细胞坏死,肝脏纤维化以及异常的肝细胞结节,是严重和不可逆的肝脏疾病。

有的肝硬化患者可无任何症状,或仅出现一些非特异性消化道症状,包括食欲减退、乏力和体重减轻,由于胃肠道淤阻充血、胃肠道分泌紊乱与吸收功能紊乱,常伴有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这些症状与胃肠道疾病相似。

肝硬化的病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病毒性肝炎,国内以乙型肝炎病毒所致的肝硬化最为常见,病毒持续存在是演变为肝硬化的主要原因。

二,慢性酒精中毒,欧美国家,酒精性肝硬化占绝大部分,我国近来有上升的趋势。发病机制为酒精中间代谢产物对肝脏的直接损害。

三,遗传和代谢疾病,由遗传性和代谢性疾病逐渐发展而成的肝硬化,包括血色病,肝豆状核变性,办乳糖血症,纤维性囊肿病或粘稠液阻塞症,α1-抗胰蛋白酶,糖原贮积病,络氨酸代谢紊乱症。

四,长期胆汁淤积,包括原发性和继发性。

五,肝脏淤血,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慢性缩窄性心包炎和各种病因引起的肝静脉阻塞综合征和肝小静脉闭塞病,有心源性肝硬化和淤血性肝硬化。

六,化学毒物或药物,长期服用某些药物如四环素等,或长期反复接触某类化学物质如磷、坤等,均可引起中毒性肝炎最后演变成肝硬化。

七,免疫紊乱,自身免疫性慢性肝炎最终可发展为肝硬化。

八,隐原性,病史不详,组织病理辨认困难,缺乏特异性未能查出病因的肝硬化。

九,其他可能的病因包括,营养不良、血吸虫病、肉芽肿性肝损、感染等等。

推广医学科普,剖析医患关系,讲述医患故事,请关注:麻醉超人钢铁侠。


麻醉超人钢铁侠


汉代张仲景在金匮要略开篇即讲:上工治未病,治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

肝硬化是肝病,肝病传脾,脾胃相表里,所以肝硬化会出现胃病的症状。这个问题汉代以前中医就认识到了,今天的人还不知道吗?

厌恶大肉,食欲不振,看似胃病不假,但是,原因肝病引起的,别说肝硬化了,乙肝大三阳,就会出现这种症状,中医叫肝木侮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