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如何科学种植芡实,有哪些好方法?

以文温暖三农


你好,小鱼儿仙倌为您解答。芡实,别名芡米、鸡头、鸡嘴莲等,是一种睡莲科芡属一年生的草本水生作物,原产于东亚大部分国家,在我国各地的湖泊、池塘以及河沟均可生长,其中,以长三角一带的淡水湖种植最为广泛。根据果实有无果刺分为有刺种和无刺种,其中,有刺种又被称为野芡或北芡,主要为自然生长;而无刺种又被称为苏芡或南芡,是我国人工种植的主要品种。

芡实作为一种菜药兼用的水生经济作物,具有不错的营养价值,即可生食或煮食,有能入药,被称为“水中人参”,颇受国内外消费者的喜爱,是我国重要的出口型经济作物之一,长期以来,一直处于供不应求的市场状态,市场价格不断攀升,具有极其可观的经济效益,种植前景十分广阔。

一、芡实的特征特性

1、生物学特征

芡实作为一种睡莲科芡属一年生的水生作物,生有发达根系,呈须状,长度可达90cm左右;其茎干为短缩状,周围抽生叶片,浮出水面,初期叶片为椭圆形,后期叶片近似圆形,叶柄较长,且生有密刺,叶片正表面为深绿色,背面为紫红色,边缘向上蜷起并皱缩,叶脉向下凹陷,突起网脉呈掌状,两面均有刺,一般叶片直径可达到90cm以上;圆柱状的花茎较长,生有较多刺,在花茎顶端生有单生花,浮在水中,单生花花瓣较短,呈长圆状披针形,为紫红色或白色,包裹4片萼片,萼片密生钩状刺,果实多为形似鸡头的球形,表皮为紫红色,内含近百粒球形种子,种子初期为嫩黄色,成熟后逐渐变为褐色,一般直径在1-1.5cm,种子内部包裹黄白色的种仁,即为美米。一般芡实植株6-8月份为花期,8-10月份为结果期。

2、生长发育特性

芡实是一种喜温喜湿、不耐寒、不耐旱的水生作物,适宜在无霜期进行栽培,生长温度在22-30℃最为适宜,环境温度低于15℃时,将严重影响果实的成熟,一般芡实生长期长达6-7个月之久。

Ⅰ.种子萌发期:芡实适合在清明节前后进行播种,水温达15℃以上为宜,种子播撒后,一周左右即可萌芽,芽茎由芽孔向上突起,向下分生根须,向上分生幼芽,幼芽生出嫩叶,不断发育成苗;

Ⅱ.幼苗发育期:谷雨至立夏期间,芡实幼苗初期长出箭形嫩叶后,逐步伸展成为椭圆状肾形叶,待发芽20-25天后,幼苗的短缩茎开始抽生新叶,后期抽生的新叶一般伸展为圆形为止,同时形成新的叶芽,基部会不断分生根须扎入泥土;

Ⅲ.生长旺盛期:随着气温不断上升,气温达到25°C以上时,芡实植株开始不断抽发新的叶片及根须,浅水层应控制在40cm以上,叶片可长到直径达90cm以上,根系旺盛,深扎泥土;

Ⅳ.开花结果期:处暑前后,新叶陆续停止从短缩茎苞叶中抽出,花茎开始不断抽生,与新叶呈螺旋状露出水面,每株芡实植株可抽生15-20朵不等的单生花,花谢后发育成幼果,一般果实需要40-50天即可成熟采收。

二、芡实高产栽培模式

1、选田整理

芡实作为一种水生作物,一般选择水源充足、水质清新、便于排灌、背风的湖边浅滩、沟河池塘及稻田进行栽培;同时,栽培地块应符合土壤疏松肥沃、保水保肥性好、富含有机质的粘壤土、PH在7.0-8.5之间等栽培条件,每年栽培1次,可连年进行栽培。

芡实栽培过程中,保持浅水栽培,一般田间水位保持在40-80cm为宜,根据不同生长发育的需求,不断进行调整,以满足优质高产。整田前,四周按照高60-70cm、宽40-50cm作田埂,便于后期进行栽培管理;整田时,耕地深度25-30cm,每亩按照腐熟农家肥或厩肥1500-2000kg进行撒施;然后,灌水浸透土壤,进行浅水耕耙,耙平耙细,待春暖后回水播种。

2、选种品种

芡实栽培时,应根据当地市场需求及生长环境,优先引进优质高产、抗病能力强、果实大,出籽率高,且籽大的优良品种。目前,我国人工栽培主要为无刺类南芡品种,南芡品种分为早熟、中熟以及晚熟三大类型:

▶早熟优良品种:苏州紫花芡,培育期为4上旬至8月份中旬,生长期约160-180天;

▶中熟优良品种:红花苏芡,培育期为4上旬至8月份下旬,生长期约180-200天;

▶晚熟优良品种:白花苏芡,培育期为4下旬至9月份上旬,生长期约200-210天;

3、浸种催芽

芡实种子播种前,应进行浸种催芽处理,以保证种子的发芽率。首先,将颗粒饱满、色 泽较深、完好无损的种子的种子浸入50%多菌灵可湿粉400-700倍液中,浸泡1-2小时取出洗净,再用温度不低于15℃的清水进行浸泡,种子要完全泡在水中,每天更换清水,白天温度保持在20℃以上,夜间温度可略低3-5℃,白天进行阳光暴晒 ,夜间移入室内,一般1-2周后,种子即可发芽露白。

4、播种育苗

①浅水播种

4月上中旬气温回暖后,待种子萌芽率达40%以上,即可进行浅水播种。播种时,田间进行回水,保持6-8cm的浅水;待泥水沉淀清澈后,将催芽后的种子一粒粒均匀播撒在床面上,使芽眼一致朝上,种子不宜深陷泥中,以防止种子腐烂,一般播种量为 0.8-1.0 kg/㎡。播种后,应在傍晚或阴雨天及时盖薄膜进行保温,避免温度降低影响种子的发芽率。

②分苗定植

芡实播种后30天左右,待幼苗长出2-3片真叶时,及时进行分苗移栽。 选择阴天进行分苗,按照株距40-50cm、行距一般为40-50cm进行移栽,带籽起苗,栽植时,将种子及发芽根栽入泥土即可,防止心叶陷入泥中,随幼苗不断生长发育,逐渐提高水位,直到水层深度达20cm以上,以促进叶柄伸长。

待幼苗叶长到20-25cm(或植株生有4-5张真叶)时,即可进行定植,定植时,从距田埂0.8-1m开始,按照株距1.8-2.0m、株行距1.8-2.0m进行定植,一般每亩可定植110-130棵。

三、芡实科学田间管理

1、水浆管理

芡实人工栽培过程中,因其生长发育对水分需求量极大,要根据不同的生长期,保持一定深度的水浆。在播种前期,水层深度一般为6-10cm,分苗移栽后,水层深度增加到20-40cm,定植后,随着植株的不断生长发育,水层深度可达1.0-1.3m。较深的水层可促进芡实不断生长,但水位深度不宜超过1.5m,否则,芡实叶柄及花梗生长过大,过分消耗养分,易造成过分徒长,进而降低芡实果实的产量。

2、肥料管理

芡实生长过程中,对养分的需求量相对较小,一般肥料以基肥为主,肥料中不易含有过多氮肥,否则,易使叶面出现突起瘤,导致病虫害发生。在人工栽培过程中,应根据芡实叶片颜色深浅来判断是否缺肥,当叶片颜色深绿、且光亮肥大时,芡实植株获取肥料充足;当叶片颜色泛黄、且薄而无光时,而且新叶褶皱伸展缓慢,代表芡实植株无法获取充足的肥料,应及时进行施肥一般肥料以腐熟粪肥、尿素以及复合肥为主。

施肥时,将肥料和河泥充分搅拌,堆放1-2天后,沤制做成肥球 ,一般每100kg泥土混入腐熟粪肥20-30kg、尿素5-8kg、氮磷钾复合肥10-15kg;然后,距植株10-12cm处将肥球塞入淤泥中,一般每株施肥2-3kg为宜。另外,在芡实开花结果期,选择晴天用0.2%磷 酸二氢钾及0.1%硼酸混合液进行2-3次叶面喷雾,可明显增强芡实植株的抗性以及品质。

3、病虫害防治

在人工栽培芡实过程中,病虫害的防治应以物理或生物防治为主,以低毒高效的化学药物为辅。目前,芡实植株易见的病虫害主要为炭疽病、斑腐病、食根金花虫以及莲缢管蚣等等,具体防治措施如下:

①物理防治

Ⅰ.优选抗病性较好的品种进行栽培;

Ⅱ.在生长培育期,定期进行田间清理, 及时摘除植株的病叶、病果,拔除病株;

Ⅲ.重病土地避免连作,进行水旱轮作;

②药物防治

▶炭疽病:易导致叶片出现边缘突起,中间下凹,出现大面积的褐色病斑,导致叶片破裂或穿孔;发病初期,可采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12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或40%炭疽福美可湿性粉剂1200-1500倍液进行喷施防治,每隔7-10天喷1次,交替用药2-3次为宜;

▶斑腐病:初期叶片出现圆形或多角形的水渍病斑,后期逐步扩大为灰褐色霉斑,易导致植株腐烂死亡;发病后,应及时摘除病叶,同时采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或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500-700倍液,或80%波尔多液可湿性粉剂200-300倍液进行喷施防治;

▶食根金花虫:其幼虫主要危害芡实植株的根须,阻碍植株生长发育,造成植株开花结果量降低;在播种前,可采用40%西维因可湿性粉剂或新鲜生石灰拌入细土中,结合春耕均匀撒入田中可有效防治食根金花虫幼虫的发生;

▶莲缢管蚣:主要危害叶片及花梗;发生莲缢管蚣群聚时,应及时选用10%高效灭百可乳油3000-4000倍液,或40%乐果乳油1000-1200液,或5%卡死克乳油1500-1800倍液进行喷雾防治,连续防治2-3次效果显著。

【经验总结】芡实作为一种菜药兼用的水生食材,深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者对芡实的需求量日益提高,市场极其畅销,芡实栽培逐步成为我国农民增产创收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人工栽培芡实过程中,应合理运用更加高效的栽培及管理模式,加强病虫害的防治工作,进一步提高芡实栽培的经济效益。


小鱼儿仙倌


芡实又名鸡头米,鸡头苞,鸡头莲,刺莲藕。原产地不在我们国家,引种成功后,我国各地的湖泊,池塘,河滩地都可以看到有生长。主产区在浙江和安徽。江苏的洪泽湖,宝应湖这一代所出产的称为北芡,苏州以及太湖地区所产的叫做南芡。



科学种植芡实,必须了解芡实的植物学特征,对环境条件的要求,芡实的主要品种以及它的特性,更重要的是要掌握芡实的种植技术,做好田间管理,就是最好的方法。

㈠特征特性

1.植物学特征

芡实是睡莲科芡属一年生的水生草本植物它的根是须根呈白色,长度可以达到100~130厘米,粗度是0.4~0.8厘米,而且是根数比较多,根内还有许多小的气道,它和茎中的气道是相通的。芡实有短缩的茎,节间是比较密集的,呈倒圆锥形,中间是充实的,外围是疏松的呈海绵状,短缩茎的气孔和根,叶中的气孔是相通的。种子发芽长出的初生叶是剑形,没有刺在水中生长。过度叶是呈椭圆形浮在水面,并且是在不断的扩大加厚呈圆形的,从无刺到有刺的生长。最后形成的定型叶是圆形且特别的大,它的直径可以达到1~1.5米,最大时可以达到1.9米。叶面的颜色是深绿色的,有波状的皱褶,叶的背面是浓的紫红色,叶脉呈网状,在叶的背面突起来好像蜂巢一样,上面生有刚刺。叶柄是紫红色没有刺,长度是1~2米,粗度是3~4厘米,并且中间有气道,叶柄可以摘取当菜吃。

花是单生并且很大,花冠是紫色或者是白色,花萼是绿色有刺。芡实是出水面开花,属于自花授粉,在水下结果,果大并且大部分有刺,果实呈圆球形,前端很尖好像鸡头的形状,这就是称为鸡头果、鸡苞头的原因。

北芡实的果实上有密刺,南芡实的果实没有刺。果实比较大重量在0.5~1.0公斤,成熟以后的果实内含有种子是100~200粒,种子呈圆形。外包是薄膜状假种皮,有红色的斑点,种子的壳在没有成熟的时候是橘红色,质地很松比较容易破碎,到了成熟的时候是棕红色,并且还很硬,种子的粒重是1.3~2.0克,种仁的单重是0.5~0.7克。

2.对于环境条件的要求

芡实的习性是喜欢温暖和水湿但不耐冻不耐干旱,生长适宜的温度是20~30℃,整个生长期是180~280天,从开花到结果大约是30天,到了8月下旬至9月上旬果实就开始成熟,9月下旬大批量的成熟。适宜生长的水深是30~90厘米,如果低于15℃就停止生长,开花结果的适宜温度是在20~25℃,0~10℃就可以安全的越冬。它的种子成熟休眠期能够耐受2~5℃的低温,并且是株型大根系发达,要求土壤条件是土层深厚肥沃,有机质含量必须好,pH值适宜微酸性至中性比较适合,还不耐阴,所以要求阳光充足,但如果是烈日高温又对芡实的生长和授粉都是不利的。


3.主要品种类型和它的特性

芡实的果实可以分为有刺和无刺,北芡的果实有刺,又称为野生种,南芡的果实是没有刺的,是栽培品种,它的品质比较好。

①苏芡

就是平时说的南芡,它的产地在江苏的太湖地区,适合在水田或者是浅水塘里来生长,植株比较大,叶背是有刺的,而它的叶柄,果柄和果实的外面都是没有刺的,每个过重大约是500克,每亩地可以收获芡米是20~25公斤,且芡米是比较圆还整齐,有糯性,品质好略带淡黄色。这个本品主要有紫花和白花两个品系。紫花种的成熟期要比白花种早7~10天。

②刺芡

就是平时说的北芡,它的产地在江苏的洪泽湖和宝应湖一带,它的适应性是比较广的,能够在水深是1.5~2.0米的湖荡区里生长。北芡花颜色比较深,它的叶背,果梗,果实上都有密生的硬刺,所以采收起来是比较困难的,一般情况下每亩地只可以产芡米是25公斤,芡米接近圆形比较硬。


㈡栽培技术

1.播种育苗

主要是以种子繁殖,可以进行直播或者是育苗移栽。通常情况下都是采用育苗移栽,它的单株产量是比较高的,但是如果是大面积的湖荡栽培的话,选择直播的方式。

直播多是在4月的上旬播种,每亩地播种量是1.5~2.0公斤。要把浸种的种子撒在比较平整的池塘和湖泊的泥面上面,再灌入浅水。如果是在水深是30厘米以下的浅水湖荡种植采用穴播,播种时的具体密度必须掌握,肥荡要偏稀点,瘦荡要偏密的种植技术。

如果是育苗移栽要先进行催芽,这样就要保持白天温度是20~25℃,夜间温度是15℃,大约有半个月左右种子开始萌芽,随时都可以插入育苗池。在播种前10周,要做好深度是10~15厘米,宽度是2米的育苗池,大约灌水是10厘米,在等到池水澄清底土沉实以后,把发好芽的种子靠近水面轻轻的撒下,建议每平方米播种是1公斤(大约有500~600粒)。因为芡实的秧苗是幼小脆弱,所以必须防止水中的泥土把心叶埋没。

播种以后的约1个月,,在幼苗长出了小叶2~3片的时候,就要进行分苗假植。建议按照(50~60)㎝×(50~60)㎝逐株的移栽到床内。切忌过深的把心叶埋没,避免出现发苗不容易,不要出现死苗的情况。当幼苗成活并返青之后,来逐渐的加深水位,这样可以促进幼苗新叶的生长。定植7~10天后,把水位又逐渐的加深到30~40厘米,这样可以慢慢适应湖荡深水的环境。



2.定植

尽量的选择低洼的水田或者是浅水的湖边来种植,因为这样水位比较稳定,枯水期是20~30厘米,汛期不要超过1.5米,水下的泥层要在20厘米以上,并且是富含有机质。

在5月的上旬,一般情况下播种以后的60~70天,当芡苗有了4~5片绿叶的时候,叶片的直径达到了25厘米以上的时候就可以起苗定植。建议行株距早熟的品种是2米×2米,晚熟的品种是2.4米×2.2米。

在定植点挖定植穴的时候,要求穴深大约是20厘米,宽度是50~80厘米,呈锅底的形状。如果是比较贫瘠的田块,就需要在穴中施入河泥或者是腐熟的粪肥来作为基肥。一般情况下水位比较深的湖荡,要用肥土来包裹幼苗的根部,再定植到挖好的穴内,栽植的时候不适宜太深,这样可以防止淤泥把心叶闷住了,会影响到植株的生长。

3.田间管理

必须及时的检查苗情,进行移密补稀,要保持每亩地有芡苗是100~150株。同时还要根据芡实的生长特点,采用广穴浅栽,逐步的培泥壅根的办法来保证芡苗的心叶以及新根在逐步上升的时候能够吸收到土壤中的肥料。在栽后的7~10天就要开始除草,把杂草拔除,同时要注意不要把水搅混了,避免淤泥把心叶埋没,到了7月底以后,叶片开始封行要停止除草的。

定植以后注意水层要保持在30厘米,成活以后要逐步的加深到40~50厘米,到了开花结果期可以适当的增加到80~100厘米。

必须根据芡实的实际生长状态来进行追肥,如果叶片是大而且肥厚,叶色是深绿并且有光泽,叶面还有瘤状的突起时候,就表示肥料是充足的。如果叶片比较薄而且还发黄,新叶的生长还是很缓慢,前后的叶片比较相似叶面皱褶密的时候,就表示缺肥了。

在苗出水以后,或者是移栽的芡苗成活以后的15天内,一般情况下要进行追肥一次,这时由于水比较深,施肥时容易流失,就可以采用肥和泥混合成团的施肥方法。注意要把河泥晾晒至半干,然后混入30%的粪肥,再加入5%的复合肥,进行堆沤并且还要翻拌均匀做成泥团。要施入到距离植株是10~15厘米的土中,每株建议施肥的量是3~4公斤,从7月的下旬至8月的中旬要追肥是2~3次,这样可以增加植株的抗性并提高产量。


芡实在高温多湿的季节很容易发生叶瘤病,通常在圆形的大叶上会出现直径在30厘米左右的黄色的瘤状物,上面还有红色的斑点和条纹。这时叶脉也变成了红色,气道会被白色的粉粒阻塞,这样不久瘤状物会萎烂,但有时你会看到周围的叶肉还是正常的,这是一种生理的病害,一般情况下它对植株的影响不是很大的,必须注意不要偏施了过多的氮肥。芡实主要的虫害是,食根金花虫,又叫作“地蛆”,主要是在5月的上旬危害芡实的地下根株并吸取汁液,被害的部位会看到有黄褐色的凹陷,叶色黄叶柄比较细,导致生长缓慢甚至死亡。

建议在5月的上旬每亩地用5%的辛硫磷3~4公斤,和25公斤的细土拌和,并均匀的撒施在田内。田间放浅水层施药以后就立即耘苗,一般情况下一周就可以见效的,也可以选择在5月的下旬采用水草铺盖在田内来闷杀“地蛆”。

4.芡实采收

在苏南太湖地区栽培的“苏芡”,它的果梗,果实,叶柄都是无刺的,所以是方便多次下水进行采收的。在8月的下旬到9月的上旬,如果观察到植株的心叶开始收缩新叶生长比较缓慢的时候,叶面的直径不到90厘米,并且表面光滑,在水面出现了双花的时候,就是早期果实成熟的标志,就可以开始采收了。在9月的上旬到10月的上旬果实会陆续的成熟,可以分期进行采收。一开始是每隔一周采收一次,在采收了2次后,就要相隔3~5天来采收1次,一般都是分为8~10次采收完毕。如果是丰产田的话可以采收到11次,每株芡实可以采收果实是18~20个,其中有12~13个可以完全成熟。



在苏北地区栽培的“刺芡”,多是进行一次采收,在9月的下旬当植株的叶片逐渐的变小,中心的叶片也不能充分的展开的时候,边缘的一圈有上卷时,同时芡实植株外围的大叶边缘略有焦枯呈红锈色时,少数的果实就会自然的爆开和散落,籽粒漂浮到了水面上,大多数果实的果皮发红并略有突起的时候,就可以采收了。

芡实是以种仁供食用,新鲜的芡仁是可以生食的,也可以用来煮食或者是制作甜羹,可以制成干品来入药,叶柄和花茎可以做蔬菜,根茎肥大可以做饲料。芡实营养丰富,是一种重要的滋补食品。


黄晓红果果


芡实是一年生水生草本植物,科属为睡莲科芡属。因为芡实很像鸡头,故别名为鸡头,也有被叫作鸡头苞。芡实原产地为东亚地区,中国是主产地之一,南北各地均有分布,江南地区是主要的种植地区。

芡米营养丰富,每100克干芡米中含碳水化合物25.5克、蛋白质9.8克、脂肪0.3克、维生素C15.6毫克,芡实还含有钙、磷、铁等营养元素。作为甜食,滑腻可口,香气浓郁,是餐桌上的佳品。其嫩叶柄和花茎可作鲜菜上市。肥大的根茎,富含淀粉,是养猪的好饲料。




芡实的植物学特征

☆根。芡实的须根为白色,着生于茎部每个叶柄、花梗的基部。长短不一,可达100~150厘米左右,直径0.6~0.9厘米,内有小气道,与茎、叶、花果的气道相通。

☆茎。芡实的茎为短缩茎呈球状,色紫红,茎上萌生叶柄、花梗(果柄),外侧长出须根。中部组织较紧密,近叶柄和花梗处组织疏松呈海绵状,有小孔与根、叶、花(果)的气道相通。

☆叶。芡实的叶环生于短缩茎上,呈三角形螺旋状上升。初生叶线状,随着幼苗发育,叶片逐渐长大,由箭形叶逐渐过渡为盾形叶。箭叶叶片纤细,无刺,沉于水中。盾形叶为卵圆形,基部开裂为两片,叶面绿色,并有红色镶边,叶背紫红,无刺,叶片浮于水面。后生叶呈圆形,自短缩茎中心苞叶中抽生,先后长出圆叶10多片。叶片展开后浮于水面,全缘,直径1.5米左右。叶面绿色,蜡质,无刺,有皱褶。叶背紫红色,叶脉网状凸起。叶柄粗3~4厘米,长度和水深有关,一般长1~1.5米。一般成株只保持绿色叶片4~5张。


☆花。芡实有花自短缩茎苞叶中抽出,先抽一花,再抽一叶。叶片停止发生后,即连续生花,每株18~20朵,花冠露出水面,花托球形。花萼4片,三角形,外侧青绿色,内呈紫红色(白花芡实呈白色),24片,轮状交叉排列。雄蕊30多个。花药淡黄色。雌蕊为多心皮合生而成。柱头圆盘状紫红色,子房下位,14~18室。每一子房室中有多枚胚株,着生于室隔的两侧,为层状胎座。受精后即凋谢,花萼宿存,随着花梗弯曲,花托入水中发育成果实。

☆果。芡实的果子由花托与子房壁愈合而形成为假果,为圆球形,顶端有宿存突出的花萼,形如鸡喙状,故名“鸡头”。南芡果实上无刺,但密生绒毛,单果重0.5~1千克。果皮较薄,籽粒较大,内含种子100~200粒,籽粒重占果重的60%左右。嫩果果柄较硬,成熟后果柄及果壳较软。

☆种子。芡实的种子呈圆珠形,外有薄膜状假种皮(由两层薄膜细胞组成),上有红色斑点。种皮未成熟时为桔黄色,坚硬难碎。直茎1~1.6厘米,百粒重200克左右,种皮厚0.3~0.35厘米。剥除种壳后的种仁称“芡米”或“鸡头米”。内种皮白色或略呈淡黄色。干种仁直径0.7~0.9厘米,百粒重为22~25克。干仁出率为湿籽的10%左右。




芡实的生物学特性

芡实适宜在阳光充足,温暖湿润、土壤肥沃的环境下种植。芡实植株不耐霜冻和干旱,在无霜期内生长。水深要求0.5~1米为宜。

※种子萌芽期※

4月上旬~4月下旬是种子萌芽期,

其生长特征为:芡实种子萌发到胚芽从种孔中露出。当平均气温达到15℃左右时种子开始萌发,7~8天后,胚根、胚轴、胚芽和子叶相继长出。一般种子出苗率在85%左右。此时要求水深3~5厘米,水温保持在20℃左右。水清,无杂草及鱼、鼠、螺等生物危害。

※芡实苗期※

4月下旬~5月下旬是芡实苗期发育阶段,其生长特征为:种子胚芽从种孔中露出到抽生盾形叶。当平均气温达到16~21℃时,叶芽从鳞片中抽出,两张初生叶呈箭形,次后再抽生盾形叶和少量须根。历时35~40天。此时要求水深10~20厘米,水温20℃以上。水清,无杂草及其他生物危害。

※芡实幼苗期※

5月底~6月下旬是芡实幼苗生长期,其生长特征为:芡实从出现盾形叶和少量须根到长出圆形完全叶。此时气温23~25℃。根系生长加快,叶柄越来越粗,叶片缺刻越来越小。从第五张完全叶起,叶片网状叶脉明显,并着生细刺,叶片皱褶也越来越多。此期约20~25天。要求阳光充足,水深30~40厘米,水温25℃左右。荡泥肥沃、厚实,无大风浪,无杂草及其他生物危害。



※芡实养分生长盛期※

6月下旬~7月底是芡实养分生长盛期,其生长特征为:从长出圆形完全叶到初现花蕾。当平均气温25~28℃时,叶片生长加快,根系发达,短缩茎逐渐膨大,7月中旬叶片“乱隶”(行株距不易辨认),7月下旬“搭叶”(叶片互相搭牢)。营养生长旺盛,生殖生长开始。此期历时30~35天。要求阳光充足,追施肥料,尤其应增施磷钾肥,促进花芽分化。控制水温在25~30℃,调节水位到80~100厘米。

提醒:因7月气温上升,导致水温上升,为防止高温天气造成植株出现烂叶、早衰情况,可在清晨时对芡实叶面泼凉水,降低叶面温度。

※芡实开花结果期※

7月底~9月底是芡实开花结果期,其生长特征为:从植株初现花蕾到不再开花结果。此时平均气温28~22℃。植株除继续进行营养生长外,重点转入生殖生长。此外,花蕾在水下形成,出水后开放两天,昼开夜闭,自花或异花授粉后,花即凋谢,花萼宿存,随花托弯入水中发育成果实。一般从开花到果实成熟需28~35天,果实8月下旬始收。9月初起盛收。此期历时两个月。该阶段要求阳光充足,水深保持在80厘米左右,水温在25~30℃,并辅以根外追复合肥,防止鼠害及水禽等生物危害。

※芡实衰亡休眠期※

9月底~10月中旬是芡实衰亡休眠期,其生长特征为:从植株不再开花结果到叶片枯烂、植株死亡。

此期遇气温偏高年份可延长至10月底。平均气温22~18℃。温度下降,植株生长缓慢到完全停止生长。原叶片边缘开始下沉腐烂,果实果柄和短缩茎因无叶片遮盖而逐渐暴露。幼果不再膨大成熟,成熟果脱落腐烂,种子休眠越冬。其生长期为20~30天。该阶段主要应注意及时清除烂叶,更添荡水,适当追肥,以延长植株生育期,防止早衰。

南芡从种子萌芽到果实终收,全生育期为180天左右,全株叶片总数为25张左右,其中箭叶2~3张,盾叶4~5张,圆形完全叶18张。每株采收果实11~13只,每株收干芡米0.26~0.28千克。



芡实优良品种介绍

☆苏州紫花芡:全身除叶背、叶脉有刺外,其他部分均光滑无刺。成长叶直径2米左右。花瓣呈紫色,单果重400~500克,芡米粒圆、糯性,肉色略带淡黄色。每果有种子100~200粒。清明到谷雨育苗,夏至定植,处暑到白露采收。一般分7~8次采收,寒露收完。每亩可收干芡米20千克。

☆苏州白花芡:为晚熟品种,适于浅水定植。植株形态与紫花芡相似,唯花瓣为白色,叶片更宽大,成长叶直径达2.5米左右。单果重600~700克,但单果种子数比紫花芡少,种子粒大。白露开始采收,每亩可收干芡米25千克。

☆刺芡:刺芡又叫作北芡,植株叶背、叶柄、果梗和果实上都着生密刺,叶面叶脉处也有刺。花瓣深紫色。果实个体小,直径5~8厘米,种子有背脊,种壳较薄,每果平均有种子60~80粒,出米率40%~50%。芡米近圆形,粳性。刺芡植株生长适应性较强,盛期能耐2.3~2.5米深水。单株结果13~15个,每亩产干芡米20~25千克。

刺芡实栽培一般不进行浸种、催芽、育苗和假植,而采用直播。清明播种,立夏齐苗,小暑至处暑旺盛生长,其中立秋至处暑盛花,白露至秋分早果成熟,秋分后第二批果成熟。成熟果均自行炸裂,籽粒漂浮水面。寒露前后一次性采收。


芡实高产栽培技术

※浸种催芽、育苗假植※

清明后数天将贮存的芡实种子清洗后方于浅盆中浸种催芽。白天日晒,夜间进室,7~8天后露白。于4月下旬播种到事先准备的苗床中育苗。在苗床中生长35~40天,再于5月底将幼苗以30厘米× 30厘米的间距移植到育苗田内“假植”。这段时间水层逐渐加大,并适当施一些肥料,防止鼠害。

※挖潭定植、注意密度※

夏至前后将育苗田内的芡实幼苗移栽到低荡大田或浅水湖荡中。栽前先按株行距挖潭,潭内施入粪泥团。在湖荡中,潭边水草暂不清除,有缓和风浪、帮助砸根的作用。定植后稍有落苗现象,但只要有水层,即会恢复生长。

栽植的密度,过去农民大多采用2.2米× 2.3米,即每亩130株的密度。经试验证明,以每亩栽140株(2米× 2.3米)产量最高。这样既充分利用土地,又个体发育较好。密度过大,如遇气温利于早发,往往产量下降。

※保持水层、合理追肥※

芡实在生长中,需保持0.3~1米的水层。种在湖荡浅滩的,要在边沿筑土埂或用桩绳拦起,防止风浪冲击。水位过深,植株容易拔长,影响结果充实。大田中,封行前应注意耘田除草。芡实的施肥采用“球肥深施”和“叶面喷肥”效果较好。球肥即用细土拌入腐熟人粪以及尿素、过磷酸钙、氯化钾等化肥,制作成泥团,塞施于根系四周。采用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500倍液,于7月下旬至8月上旬三次喷施,增产效果显著。切忌片面多施氮肥造成疯长病害,反而影响产量。

※高温季节,泼水降温※

7~8月期间,因为气候炎热,水温上升会对芡实植株生长不利。可利用清晨下田对芡实叶面泼浇凉水,能促进芡实开花结果。


芡实采收、选种

南芡需要分次采收、人工脱粒。采收时注意:一是采收前先“开路”。“路”要开得准,开路后每次采收按原路进行,这样既少损伤植株叶片,又避免漏采芡果;二是注意采收适时。由于芡果生于叶下水中,要靠手摸辨到果实成熟度。采早了,成熟度不高,芡米太嫩,出肉率不高,影响产量;采迟了,果实硬化,不易人工开剥。

选好果种。要以第3至第5次采收的芡果最佳。因为这几次采收的果一般个体较大,种粒粗而饱满。留种芡果摘下后,及时剖取其中的大粒籽,去掉包裹在外的薄膜形假种皮,洗净后放于蒲包中保存。将蒲包埋于水田淤泥下0.4米深处或放于有流水的河底贮存,防止冰冻,待明年作种用。


朋友们,关于如何科学种植芡实的问题就解答到这,欢迎大家留言交流芡实种植方法,谢谢大家的阅读!!!


南粤新农人


一、选地

  芡实适宜在池塘、水库、沟渠、沼泽地及湖泊中生长。水底土壤以疏松、中等肥沃的粘泥为好。带沙性的溪流和酸性大的污染水塘不宜栽种。

1

  二、繁殖

  1、种子繁殖:适时播种。春秋两季均可(以9~10月为好)。播种时,选用新鲜饱满的种子撒在泥土稍干的塘内。若春雨多,池塘水满,在3~4月春播种子不易均匀撒播时,可用湿润的泥土提成小土团,每团渗入种子3~4粒,按瘦塘130~170厘米,肥塘200厘米的距离投入一个土团,种子随土团沉入水底,便可出苗生长。2、幼芽移栽。前年种过芡实的地方,来年不用再播种。因其果实成熟后会自然裂开,有部分种子散落塘内,来年便可萌芽生长。当叶浮出水面,直径15~20厘米时便可移栽。

1

  三、管理

  幼苗浮出水面后,调节株行距,将过密的苗除去,移到缺苗的地方。由于芡实的生长发育时期不同,对水分的要求也不同,故调节水量是田间管理的关键。要掌握“春浅、夏深、秋放、冬蓄”的原则。春季水浅,能受到阳光照射,可提高土温,利于幼苗生长;夏季水深可促进叶柄伸长;秋季适当放水,能促进果实成熟;冬季蓄水可使种子在水底安全度冬。为提高效益,种芡实的水塘,可同时养鱼,但必须选择对芡实无损害的鱼种,如鲢、鳙鱼。向塘里投放的鱼饲料以及鱼的排泄物,均能作为芡实的肥料,不必施肥。

1

  四、采收加工

  芡实当年可收获。在9~10月间,果皮呈红褐色时便可收割。如果种植的面积小,人力充足,可随熟随采收。采回的果实,用木棒等物锤击带刺的果皮,取出种子,除去硬壳,晒干。也可将果实堆放在地上,待果皮腐烂后,洗净晒干,然后再除去果壳,把芡实米晒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