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2 赵氏孤儿的疑问:为什么晋世家毫无记载?

在《史记·赵世家》中,赵氏曾有一次灭族的危机,那就是赵氏孤儿。

赵氏孤儿的疑问:为什么晋世家毫无记载?

按照《史记》的记载,事情源于奸臣屠岸贾的阴谋。

在晋景公在位时,赵氏权力颇大,屠岸贾为了自己的权力,谋划除掉赵氏,他在没有得到晋景公允许的情况下,率兵向赵氏所在的下宫发动进攻,屠灭了赵朔、赵同、赵括(不是纸上谈兵的那个)、赵婴齐等赵氏的主要分支,是为“下宫之难”。

不过赵氏并未团灭,赵朔的妻子赵庄姬是晋景公的姐姐,已经怀有身孕,她逃到晋宫中躲藏,生下了遗腹子。在赵朔的门客程婴和公孙杵臼的帮助下,这个婴儿被带离晋宫,由程婴抚养。

十五年后,这个婴儿长大了,名为赵武,而晋景公生了大病,占卜后说有厉鬼因后继无人而作祟。赵朔的同事,另一位大夫韩厥知道赵氏孤儿的存在,趁机表示这个厉鬼就是赵朔,并说出赵武的存在,晋景公于是册立赵武,恢复赵氏宗族,又攻灭了屠岸贾。

在这个故事当中,屠岸贾是十足的反派,为了争权夺利置赵氏于死地,最终招致自身毁灭。但这个故事疑点重重,有非常多的漏洞。

赵氏孤儿的疑问:为什么晋世家毫无记载?

首先是时间问题,按照《史记》记载,下宫之难发生在晋景公三年,即公元前597年,赵朔、赵同、赵括和赵婴齐皆于此年被杀。可在《左传》中,晋景公六年攻灭赤狄潞氏的时候,晋景公派去向周王室献俘的使者叫赵同(晋侯使赵同献狄俘于周);晋景公十二年晋国设置六军的时候,赵括又出现了(韩厥、赵括、巩朔、韩穿、荀骓、赵旃皆为卿)。

设六卿这条记载《史记》也有,是在《晋世家》里面:“(晋景公)十二年冬······晋始作六军,韩厥、巩朔、赵穿、荀骓、赵括、赵旃皆为卿”,可《晋世家》里并没有关于下宫之难的记载,《晋世家》与《赵世家》仿佛成了两个平行宇宙。

其次是借口问题。屠岸贾灭赵氏的借口是赵盾弑君。

“盾虽不知,犹为贼首。以臣弑君,子孙在朝,何以惩罪?请诛之。”——《史记·赵世家》

赵盾是晋文公时期重臣赵衰的儿子,在父亲去世后,他继任大夫的职位,逐步步入权力中枢,成为晋国历史上第一位权臣。

赵氏孤儿的疑问:为什么晋世家毫无记载?

晋襄公(晋文公之子)去世后,其子继位,是为晋灵公,年少的晋灵公昏庸无道,想要杀掉赵盾,未果,赵盾逃出晋国国都躲藏。不久,赵盾的族人赵穿杀死了晋灵公,赵盾才得以返回国都。

赵盾虽然没有直接杀死国君,但他是赵氏族长,赵穿弑君,史官董狐将此事算到了赵盾头上,是为

赵盾弑其君。晋灵公死了,赵盾迎立晋文公另一个儿子晋成公,赵盾就在晋成公时期去世,赵氏继续在晋国政坛打滚。

赵盾去世后,赵氏主要政治成员就是他的三个弟弟赵同、赵括、赵婴齐和儿子赵朔,毫无疑问,他们都在晋国朝堂有不小影响力,这就是屠岸贾说的“子孙在朝”。

问题是,弑君的是赵穿,屠岸贾几乎灭掉了赵盾家族,赵穿家族呢?上面提到的赵旃,就是赵穿的儿子,活得非常好。

赵氏孤儿的疑问:为什么晋世家毫无记载?

而在《左传》里面,赵氏也遇到了大规模的清算,但过程跟《史记·赵世家》完全不同。

事情的起因是赵氏的一场丑闻。

晋赵婴通于赵庄姬。——《左传》

赵朔去世后,他的儿子赵武因年幼未能成为赵氏家族,继承大夫之位,赵氏的事务由赵同、赵括和赵婴齐三兄弟主持。时间一长,赵朔的妻子赵庄姬(赵朔谥号为庄)竟然跟赵婴齐勾搭上了。

这可是乱伦啊,太影响赵氏的名声了,赵同跟赵括站出来处理。商议过后,他们决定把赵婴齐放逐到齐国,也就是不能再在晋国混了。

赵氏孤儿的疑问:为什么晋世家毫无记载?

这个处分对赵婴齐来说并不算重,但对赵庄姬可就不同了,情夫被流放了,而且她不是一般人,她是晋成公的女儿、晋景公的姐姐(这是跟《史记》记载的不同之处),属于赵氏跟公室的血缘纽带。

到晋景公十七年(公元前583年),赵庄姬向弟弟告状,说赵同、赵括想要造反,两位卿大夫栾氏和郤氏站出来作证,显然,这是一次针对赵氏的联合行动。

在这三方力量影响下,晋景公下令讨伐赵同和赵括,这两支赵氏子弟就这么被灭了,赵婴齐因为流放齐国,幸免于难,赵旃作为远支,安然无恙。

当然,赵武因为老妈的缘故,老早就被安排进了晋宫,也是没事。

屠杀结束后,韩厥站出来为赵氏说话,眼见赵氏已灭,他也只能争取一下让赵武作为赵氏新的继承人,继承赵氏的土地。

从整个过程分析,赵氏的被灭与复立都是经过内部权力斗争的结果,根本就没有屠岸贾什么事,从这位爷只出现在《赵世家》,可以猜测:他是赵国史书为了掩盖赵庄姬丑闻而编造出来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