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3 长城控股:氢能源网络的全面构筑


长城控股:氢能源网络的全面构筑

今年11月,长城控股旗下的的上海燃料电池汽车动力系统有限公司发布了第三代燃料电池发动机——超越-300E。据了解,该款燃料电池发动机功率可达100kW,系统部件已实现100%国产,在成本上较市场主流产品降低了28%。其主要应用于公交客车、中重型载货车等车型,定于2020年11月量产。

长城在2018年及2019年分两次收购了上燃动力100%的股权,作为加快氢能发展的重要一步。

早在2015年,长城便开始长线布局氢能业务板块,成立了XEV项目组攻关FCEV的核心技术。2018年6月,长城汽车建成国内首座氢能技术中心并投入运行。该氢能源技术中心是一个占地4万平方米的独立园区,目前已投资约5.7亿元,是目前世界领先、国内首座大型氢能、燃料电池汽车关键组件综合型试验、试制中心,包括:燃料电池试制车间、燃料电池试验中心、储罐试制车间、储罐安全性试验中心、70Mpa加氢站、理化试验室现已全面投入使用。氢能技术中心二期预计投资10亿元,新建包含电解水制氢、氢气液化、液氢泵,以及氢气压缩机的各类试制线和试验室。

进入2019年,长城将氢能产业进行市场化独立运营,出资4.5亿元成立未势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后者将专注于氢能及燃料电池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布局。今年8月,长城汽车规划将于上海嘉定建立氢能产业全国总部。

目前,长城控股已经形成氢能技术中心、上燃动力和未势能源三大业务平台,覆盖氢能研发、储运、商用推广等多个产业链环节。

在全球范围内,长城已拥有4个氢能源研发中心,分别为保定应用研发及试验中心,上海燃料电池汽车动力系统,以及日本先进材料研发中心和慕尼黑研发办公室。公司已规划布局1座制氢工厂、1座液化工厂和10座加氢站。

此外,长城还在京津冀、长三角、大西南等地区投资建设发展可再生能源,通过建设运营绿色制氢、氢气液化、储运等项目,构建以点带线的氢走廊,形成京津冀、长三角、大西南地区产业战略格局。据长城介绍,计划在2020年展示首款全功率燃料电池汽车样车;2022年冬奥会期间推出首支燃料电池车队;2023年推出成熟的燃料电池乘用车车型。

未势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简称“未势能源”,由长城控股集团于2019年4月出资4.5亿元注册成立,是长城控股集团旗下氢能板块业务为应对市场化运营而成立,未势能源定位于一家专注氢能及燃料电池技术和产品研发的高科技企业。

公司总部位于上海,布局全球将形成上海、保定、日本、德国四大研发中心,打造一支国际化的研发团队,研发的主要产品涵盖燃料电池发动机、燃料电池堆、35MPa/70MPa高压储氢系统、车载供氢系统、低成本加氢站集成化解决方案,通过核心材料、核心技术的研发与应用,致力于为客户提供低成本氢能及燃料电池技术整体解决方案。

现在长城已经组建成了一支世界级氢能、燃料电池系统及整车技术研发团队,规划1500人,已有近300人,其中外籍专家56人,博士34人,硕士124人,团队包括来自德国、英国、韩国、日本、美国、加拿大等17个国家的外籍专家和中国本土行业精英,绝大多数拥有十年以上氢能制取、储运、加氢、燃料电池以及整车集成等领域工作经验。

长城已经在制氢、液化、储运、加氢、燃料电池技术领域等氢能多个领域形成了产业雏形,力争成为国际一流的氢能产业链整体解决方案供应商。未来,相信长城将持续专注于技术创新,打造“共创、共享、共赢”的氢能发展生态,引领中国氢能及燃料电池产业发展,共同推动中国氢能事业发展。

此次未势能源将受邀参加

第二届国际氢能及燃料电池产业发展技术峰会(2019IHFCS),诚邀关注未势能源以及氢能及燃料电池最新技术前景的您,拨冗莅临本次国际氢能及燃料电池产业发展技术峰会,共同为推动国内氢能产业发展建言献策。

扫码或点击链接处了解详情

长城控股:氢能源网络的全面构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