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0 一生中媽媽與孩子的“分離”,僅僅只有十次!看完淚目

有人說,父母與孩子之間的緣分,終究會是一場悲傷的離別。尤其是媽媽與孩子之間,本是血肉相連,然後在一場場分離中漸行漸遠,直到最後的永別。

說到底,媽媽與孩子,一生中經歷的分離不過短短十次。

1.第一次分離:寶寶出生

當媽媽知道自己懷孕的那一刻,內心一定是歡喜的。然後在一天一天當中,感受著腹中小生命在慢慢地長大,哪怕吐得昏天黑地,哪怕腰疼得難以翻身,哪怕身子一天天變得笨重,只要摸一摸肚子,媽媽就有滿滿的幸福感。

一生中媽媽與孩子的“分離”,僅僅只有十次!看完淚目

要分娩了,媽媽用此生經歷的最高程度的痛苦迎來和新生命的第一次見面,卻也經歷著和寶寶的第一次分離——從此,TA有了自己的呼吸,成為獨立的個體了。

2.第二次分離:斷奶

在哺乳的時候,媽媽看著懷中粉嫩的小臉,嫩嘟嘟的小嘴貪婪地吮吸著媽媽的乳汁,再看看寶寶的身高體重一個月一個月地有顯著的增長,心中總是充滿了成就感。

但是,六個月也好,一歲也好,兩歲也好,寶寶總是有斷奶的那一天,媽媽和孩子,又要經歷一次分離。很多時候,捨不得這一次分離的,不是寶寶,反而是媽媽。

3.第三次分離:寶寶會走路了

當媽媽抱著孩子時,總是盼望著“寶寶什麼時候自己會走了呢”,然而,當孩子真的會走路了,媽媽欣喜之餘又有失落——這一次分離,意味著沒有媽媽的懷抱,孩子也有足夠的行動能力了,孩子離媽媽,又遠了一些。

一生中媽媽與孩子的“分離”,僅僅只有十次!看完淚目

4.第四次分離:上幼兒園

3歲之前,孩子屬於家庭,有媽媽24小時的陪伴,心中眼中全部都是媽媽,但是要上幼兒園了就不一樣了,孩子身邊有了老師,有了小夥伴。媽媽第一次將孩子送到幼兒園,看著孩子好奇又興奮的背影,媽媽轉身就泣不成聲。

5.第五次分離:上小學

孩子上了小學,開始從老師那裡、從書本上學到知識,也慢慢地有了穩定的朋友和交際圈子,在很多事情上開始有了自己的想法,不再那麼聽媽媽的話了。這一次,媽媽與孩子上的分離,更多的是思想上的。

6.第六次分離:青春期的叛逆

孩子到了青春期,獨立意識和自我意識進一步增強,迫切地想擺脫媽媽的監護,成為“大人”,他可能一次次衝撞媽媽,一次次朝媽媽大吼大叫,一次次想要逃離媽媽,最後,媽媽只能妥協,無奈地接受這一次並不愉快的分離。

一生中媽媽與孩子的“分離”,僅僅只有十次!看完淚目

7.第七次分離:上大學

要上大學了,孩子收拾好行囊,滿臉興奮地踏上去往另一座城市的列車,列車終點,是孩子未來四年要生活、學習的地方,不過這一切,都將與媽媽無關了。媽媽欣慰又擔心地目送列車越來越遠,久久不願離開。

一生中媽媽與孩子的“分離”,僅僅只有十次!看完淚目

8.第八次分離:畢業開始工作

這一次,孩子要去遠方闖蕩,從身體上、心理上、經濟上,都完成了與媽媽的分離。媽媽的心是矛盾和糾結的,既希望孩子能在遠方毫無牽掛地為夢想打拼,又渴望孩子能回頭看一看媽媽所在的地方。

9.第九次分離:走入婚姻

當孩子有了自己心愛的人,並決定與其攜手一生,走入婚姻殿堂的時候,從此媽媽和孩子,你家是你家,我家是我家。

一生中媽媽與孩子的“分離”,僅僅只有十次!看完淚目

10.第十次分離:永別

終究有那麼一天,媽媽和孩子這一世的緣分到了盡頭,一座小小的墳壟把他們分隔開來,媽媽在裡頭,孩子在外頭,此生再無相見的可能。

一生中媽媽與孩子的“分離”,僅僅只有十次!看完淚目

不管你和媽媽、和孩子已經經歷了幾次分離,都請珍惜彼此、珍惜現在和未來的日子吧——這一輩子,看似很長,其實很短,誰也不知道最後一次分離會在哪一天到來。

今日話題:你和孩子、和媽媽的分離,已經經歷過幾次了呢?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